APP下载

会馆:外地经济辐射的纽带

2011-08-15史继忠

当代贵州 2011年14期
关键词:纽带会馆外地

■ 文/史继忠

会馆:外地经济辐射的纽带

■ 文/史继忠

会馆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清代贵州已卷入了全国的商品市场,各地商人前来贵州经商,进行物资交流,使原先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自“洪洞大槐树”的移民大潮开始,屯居贵州的外乡人就越来越多,特别是在清朝。

与明代由政府主导的“屯民”不同,清代的移民大潮中大都是因经济利益驱使的自由移民。

由于明代移入的人群,年久已成“土著”,便把新来的人称为“客民”。仅就乾隆年间贵州巡抚爱必达所修的《黔南识略》所记,清初移入的“客民”就有七万五千户,之后的“客民”更多。

“客民”大体分为三种:一是在城镇及乡间“买当苗人田土”的人,二是在乡间“佃种苗人田土”的人,三是在城镇进行“贸易、收益、佣工”的人。他们来贵州,或是为了购置田产,或是在城中做工,或是在城镇经营商业、手工业。这里有资金移民、技术移民和劳务移民,他们亲戚相招,有来无去,与日俱增,给贵州经济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因“客民”来自全国各地,同一地区的人便以“乡土之链”作为纽带团聚起来,彼此关照,共同谋求生存发展。在与来自其他地区的人展开竞争之时,为保障“乡土之链”的利益,他们建立会馆,互通信息,共谋商机。

虽然同为会馆,但贵州的会馆与外地的仍有所不同。譬如北京的会馆,多是同籍的在京官员和赴京会考的举人歇脚相聚的聚会所,而贵州则汇集了晋商、徽商、闽商、浙商等各商帮所设的会馆,成为外地经济向贵州辐射的纽带。

会馆在清代的勃然兴起,反映了贵州与外地经济联系加强,标志着各地“客商”纷纷来贵州贸易,促进工商业发展。

贵州最多的是江西会馆,从省城到各府州县乃至重要集镇,都有江西人所设的会馆。江西商人的资本远不如徽商、晋商,胆量也不像闽商、粤商,但他们有“徒张空拳以笼百务”的本事。他们长于贩运货物,把商业活动的重点放在经济薄弱的西南地区,贵州便是他们开拓的重点地区之一。江西人崇奉许真君(许逊),因宋徽宗曾将许真君的宫观赐名“玉隆万寿宫”,所以,江西会馆都称“万寿宫”。

同样,湖南、湖北在贵州建三楚会馆或两湖会馆,因崇奉大禹,故多称“禹王庙”;来贵州的四川人很多,大都是小商小贩及手艺人,尊李冰父子为川祖,故“川祖庙”多是四川会馆;山西人开钱庄,陕西人开当铺,他们在贵州建山陕会馆或者山西会馆;浙江商人主要经营百货,则建浙江会馆;闽商敢于闯荡,常常出海贸易,因海上凶险,崇奉天后(即“妈祖”),凡天后宫都是福建会馆,此外还有两广会馆、云南会馆等。虽然北方来到贵州的商人不多,但仍合建了北五省会馆或冀鲁豫会馆。

会馆多聚集于交通方便的城市和水陆码头。省会贵阳是“五方杂处”之地,有江西会馆、陕西会馆、江南会馆、浙江会馆、福建会馆、两广会馆、湖南会馆、湖北会馆、四川会馆、云南会馆及北五省会馆,城内外有万寿宫四处、老川会馆和新川会馆等。而镇远自古是我省的“水路都会”,明代便有沙湾市、辰州市、南京市、江西市、饶州市、普定市等,清代还出现了江西、秦晋、四川、两湖、广东、福建等会馆。作为阳河航运终点的黄平旧州地,也建有万寿宫和天后宫,商业繁盛的安顺至少也有万寿宫八处,清代新开的大定府、兴义府皆有江西会馆,就连“苗疆”的古州(今榕江)、台拱(今台江)也有万寿宫。

会馆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清代贵州已卷入全国的商品市场,各地商人都来贵州经商,把外地货物运到贵州销售,又把贵州的土特产,如木材、朱砂、水银、桐油、生漆、药材等运销外地。物资交流,使原先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实习编辑/田旻佳)

猜你喜欢

纽带会馆外地
新加坡的庙宇宗祠会馆建筑
一岩九饮会馆
“心”纽带 连扬台——记在扬台青段雪玲
洁白的哈达是万物的纽带
小学班主任如何发挥纽带作用
上海外滩金融中心空中健身会馆
巧用字母当“纽带”
北京郊区外埠车猛增本地人高价买外地牌
借伞
遍布全国的山西会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