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轮修志中如何写好工业篇的思考

2011-08-15王红艳

黑龙江史志 2011年18期
关键词:修志哈尔滨市资料

王红艳

(哈尔滨市地方志办公室)

如何客观地记述好经济部类中工业篇这一亮点,一直是第二轮修志工作中的难点。通过交流,笔者也了解到,二轮修志工作开始以来,各地的修志工作者都做过不少有益的尝试,但如何去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一个地区各工业门类的基本面貌和兴衰,反映地区工业的时代特点、地方特点仍然是编纂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结合工作实践,笔者想在此谈一谈第二轮修志工作中工业篇在编纂中应注意的几个小问题,一孔之见,仅供修志同仁参考。

一、必须突出工业发展的时代性、地方性和行业特点

在编纂工作的实践中,笔者深刻感到,二轮修志工作中工业篇的编纂,必须突出本地区的时代特色和地方特点,正确反映各个历史阶段工业发展的全貌。因为,全国各个地区,由于其分布的区域不同,历史条件、自然条件也不尽相同,工业发展必然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有其独特的地方特点。因此,在编纂中,对于各个地区工业发展既不平衡,又不同步,而且,具有浓重的地方特点这个首要问题,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一个地区的工业,如果不具备独特的地方特点,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也就丧失了优势,必然失去收集和撰写的价值。对于行业特点,更是不能忽视,各行各业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要从行业的共性中抓住那些主要的、典型的特点加以重点记述,避免各地各行业面貌的雷同。我们在编纂工业篇时,既要分析、综合他们的共性,也要突出反映其个性。众所周知,哈尔滨是东北北部规模最大、综合功能最强的中心城市,是黑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龙头”和“窗口”。在全省资源型产业为主的工业体系中,哈尔滨市具有制造业中心、工业技术中心和科技研发中心的重要地位。而国家实施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也正在让哈尔滨这个老工业基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因此,对于这样有着浓重历史的老工业基地工业篇的编纂,笔者认为,记述应以侧重反映生产关系变革及生产力发展水平为主线,在记述国有大中型企业如何走出困境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收集党和政府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给予的政策优惠和具体支持。以点睛之笔,写活政府职能转变后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明确服务于企业的方针,使工业企业真正成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反映哈市工业企业的“新、快、大”等特点。同时,记述中不能忽视改革开放以来产生的大量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的发展,这样才能较全面地记述全市工业发展的全貌和历史过程。要突出一地工业的地方特点,还要突出记述优势行业。以哈尔滨为例,工业是支撑哈尔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全市确立的机械制造、汽车、食品、医药四大优势产业成为推动全市工业经济乃至整个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这样的优势行业,无论篇目设置还是记述字数,都应占据相当的比例。一地工业的优势行业记述的充实得体,这个地区工业的地方特点也就随之显现出来了。总之,二轮修志工作中工业篇的编纂,应紧密结合本地区的发展实际,展示时代与地区的特点。同时,应将地区工业的地位与作用进行认真剖析,从而使工业篇在当地的建设中,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二、要做好资料的全口径搜集

资料是修好一部志书的前提和基础,《地方志工作条例》第六条明确规定:“编纂地方志应当做到存真求实,确保质量,全面、客观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本届续志断限是哈尔滨市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同时也是工业企业增长最明显、最活跃的时期。工业篇的记述应该是浓墨重彩的,但是,由于在本届修志断限内,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全民或集体的经济成分向多元化发展,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合资企业、个体企业等并存,给工业篇的资料搜集带来很大难度。加之政府部门行政职能逐渐收缩,政府的一些行政管理部门,有的合并,有的撤销,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弱化,仅能管理某些行业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致使资料的搜集不到位,存在部门化、国有化倾向,不能反映全行业情况。这也是二轮修志中工业篇编纂的难点所在。由于非公有经济成分所占的比例很大,不能放弃,否则会缺失很大一部分内容,无法反映工业发展全貌。因此,在工业篇的编纂中,应着重解决这方面资料的搜集问题。有关资料搜集问题,《地方志工作条例》第十一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地方志工作的机构可以向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组织以及个人征集有关地方志资料,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提供支持。负责地方志工作的机构可以对有关资料进行查阅、摘抄、复制,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以及不符合档案开放条件的除外。地方志资料所有人或者持有人提供有关资料,可以获得适当报酬。地方志资料所有人或者持有人不得故意提供虚假资料。”笔者认为,依据《地方志工作条例》,对于一些单位、团体本身无法提供的资料,也可以采取化零为整的办法,从统计局、税务局、工商局及有关行业协会等相关部门搜集。对于这些部门也无法提供的资料,也可以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委托专家、学者或个人采取课题、承包的方式完成。

三、记述中要坚持宏观微观相结合

掌握了比较系统的资料后,在进行撰写时,应遵循类为一志的原则,写好工业各类行业的发展。任何文章都是通过一定的形式来表现的,形式由内容决定,内容依附于一定的形式。地方志的编纂也不例外。因此,工业篇的编纂必须选用适合于本地区和本行业特点的写法来记述,这样才能科学、全面、清晰地反映一地的行业全貌。以《哈尔滨市志》工业篇为例,通过在“工业综合”章中记述行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所有制结构、全市工业总产值及增长等情况,宏观地反映哈尔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全市工业以及工业企业就有了一个总体的概貌的反映。通过各行业章(节)来分类记述各个工业行业的横向发展,工业各行业的科技水平、生产能力以及整体布局就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交代。这样的设置记述,既可把握宏观面貌,又可从微观上看到工业各行业的发展变化情况,还可以从另一个侧面解决各行业由于资料不足所带来的记述不清问题。

四、工作方式要创新,适应形势需要

毛泽东曾经把工作方法比作过河的桥或船,强调指出,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新形势下,政府部门行政职能逐渐收缩,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弱化,都向我们的工作方式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如果我们仍然只会采用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命令、大包大揽等一套老办法,就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甚至会阻碍我们方志事业的前进。作为《哈尔滨市志》重要组成部分的“工业”篇,依照《哈尔滨市续志工作方案》确定的“归口总纂”的原则,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指定市经委(现市工信委)为牵头单位,负责“工业”篇的“工业综合”章的编写工作和其他行业章的组织协调工作。然而,“工业”篇的行业部分,由于工业系统在管理体制和机构等方面作了重大改革,资料散失严重,编写人员难聘请,经费得不到解决,行业续志工作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处于停滞状态。针对此种情况,市志办与市经委研究确定:撤并改制的原工业局的史志编写工作,由市经委负责从原单位中选聘熟悉业务、文字能力强的同志组成编写小组或承包的方式来完成,所需经费向市政府申请,由市财政拨付。总之,要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改进方志工作方式,积极探索做好新形势下方志工作的有效途径。

笔者认为,对于工业篇的编纂,没有一定的模式,也不应该去套用某种定式,以上几点只是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如何记述好工业篇的一些体会,如有不当,恳请斧正。

猜你喜欢

修志哈尔滨市资料
哈尔滨市冰雪体育赛事之都的实现愿景与实施路径
协会专家组2021年工作会议在哈尔滨市召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第一中学校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河东区地方志第二轮编修工作动员大会召开
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深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调研
浅谈在第二轮修志过程中的实践与认识
2013年河北区二轮修志工作扎实推进实现良好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