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行工作“月结”制度 促进纪检监察工作

2011-08-15王彦军

支部建设 2011年18期
关键词:纪委书记党务县委

■王彦军

推行工作“月结”制度 促进纪检监察工作

■王彦军

今年5月以来,沁县纪委新一届领导班子精诚团结、扎实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特别是创造性地推行工作“月结”制度,收到了良好效果。“月结”制度即在每个月的25日定期召开全县纪检监察系统会议,汇报当月工作并安排下阶段工作。会上,各乡镇纪委书记、县直单位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及机关各室逐一汇报本月以来工作进展情况、存在的不足及下个月工作计划和目标,汇报结束后,县纪委领导随机提问纪检监察业务知识,基层纪委书记和各室主任当场回答,领导根据回答情况进行分析、点评和指导。随后,组织集体学习本月以来收集到的相关政策文件和业务知识,安排部署下阶段工作任务。

“月结”制度的实施,有效地增强了全县纪检监察系统干部学习、工作的紧迫感和积极性,形成“人人努力学习,个个争先工作”的良好局面,党务公开、案件查办、廉政风险防控等多项工作亮点纷呈,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开展。

党务公开迈出新步伐

采取设立示范点、以点带面,典型引路、强力推进,统筹兼顾、全面公开等有力措施,把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和“阳光农廉”工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克服资金不足等困难,于5月份率先在县政务大厅安装了3台触摸屏电脑,要求全县各相关单位和部门把党务、政务、事务、乡务、村务全部输入电脑,进行联网公开。同时投资100多万元,公开招标采购了电脑和相关设备,制作了相关版面,在全县实施县、乡、村三级联网。截至目前,全县18个党委、19个总支、530个支部,均规范地开展了党务公开,全部达到了有资料、有版面、有阵地、有效果的“四有”要求。如,县委办支部结合“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要求,率先把县委班子成员的各自职权和运行流程,把全县干部群众密切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重大事项决策“晒”在公示栏内公之于众;县委常委会实行任免干部票决制,为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迈出了重要一步;今年县乡换届时,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组织考察和选举等多个环节都加大了公开力度,特别是在电视台、报纸上对拟提拔人员进行了公示,确保“5个严禁、17个不准、5个一律”落到实处,实现了换届过程“零举报”。

案件查处上了新高度

树立“查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的理念,坚持“安全、文明、依法依纪办案”的原则,确定了“稳定数量、提高质量、突出重点、办出特色”的目标,采取了凡访必查、加强对基层纪委书记培训、加大部门协调办案力度等多项措施,全面提高了全县案件查办质量。截至7月底,全县共查结上报各类违纪案件19件,处分23人,其中给予开除党籍处分4人,给予行政撤职处分3人,双重处分2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2件。

廉政风险防控走出新路子

在全县56个行政事业单位铺开了廉政风险防控的排查,要求各单位在列出权力清单、编制职权目录、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后,通过自己找、别人帮、群众提等多种形式,认真分析和查找本单位所有岗位及权力运行环节中容易产生不廉洁行为或影响工作绩效的风险防范点。全县共排查出重点岗位258个,查找出廉政风险防范点4250个。对于查找出来的廉政风险防范点,根据其案发频率、举报频率、可能造成损失性质、损失量大小四项指标,按高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三个等级作了定位,按照风险级别进行防控。目前,此项工作已经步入正轨,进入实施阶段,开始发挥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发生的功效。

作风建设收到新成效

一是坚持县领导周二接访制和县纪委监察局领导班子成员每日值班制。截至7月底,县四套班子领导共接访26次,接待来访群众286批600多人次,其中当场解决121件,责成有关乡镇、部门解决165件。县纪委共接待来访群众24批71人次,现在已解决16件,剩余8件正在调查办理。接访制度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全县的和谐稳定。

二是积极响应“六个一”活动。县纪委班子每人蹲点包扶一个村,多次深入包扶的漳源镇和7个行政村进行调查研究,对其产业发展现状、优势及存在的困难进行了深入了解,帮助他们策划发展思路,并积极和省、市财政、扶贫、发改及县交通、水利、电力等部门协调联系,帮助其解决发展的中资金、技术等实际困难,扎扎实实为人民群众办了一些实事,促进了这些村镇的产业发展与和谐稳定。

猜你喜欢

纪委书记党务县委
哪种人能执掌省纪委
新经济时代国有企业党务宣传工作的创新思路
“不务正业”的县委副书记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更要实行党务公开
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党组织名单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村“两委”换届“十严禁”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台江县委离退局传达学习十二届县委常委会第17次(扩大)会议精神
万荣县:对新任乡镇纪委书记进行岗前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