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2011-08-15胡晓松潘克俭宋海星梁德万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1年4期
关键词:基础医学医学生实验教学

胡晓松,潘克俭,宋海星,张 涛,梁德万,杨 拯,张 晓

(成都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83)

改革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胡晓松,潘克俭,宋海星,张 涛,梁德万,杨 拯,张 晓

(成都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83)

创新教育是高等医学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随着现代医学教学模式的改变,实施创新性实验教学,已成为目前高校教学改革的趋势。本文分析了我国医学院校创新教育的现状,提出改革基础医学实验体系,培养和提高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策略。

创新教育;医学生;实验教学;改革

当今社会,创新已成为获得竞争优势的必备素质。新形势下不断研究和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规律,构建和实践创新人才教育体系,是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方向,也是高校永恒的发展主题。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对高校在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给予高度重视,也寄予厚望。基础医学实验作为基础医学系列教学中的实践性环节,它不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实现创新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1]。

1 目前我国基础医学创新教育现状

当前,国内各高等医学院校都已普遍意识到创新教育的重要性,逐步将创新教育思想作为办学指导思想之一,在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开展了多种方式的教学改革。在创新教育改革实践中,实验教学改革和临床实践教学改革发展速度最快。当前,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已从最初的机能实验教学改革试点,逐步辐射和推广到形态学、病原微生物、免疫学、生物化学等领域,对很多过细的专业课程进行了融合、重组,大大拓宽了基础平台课程。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打造了良好的平台。但总体来看,高等医学院校目前实施创新教育还存在很多不足,不能很好地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平台和条件,也未形成良好的学校创新文化,因此创新教育的开展情况不尽人意,实施效果不明显,与国外同类院校培养的学生相比,我国的医学生仍普遍缺乏动手实践能力。

2 困扰基础医学创新教育因素分析

2.1 教育管理理念并未真正转变

由于应试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以人为本的教学环境、质疑求新的大学精神都离我们的校园主体文化相距甚远。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管理制度的制定上关注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还明显不足。

缺乏从整体设计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实施手段;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过于强调理论,轻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以学科为基础,各个学科之间往往单打独斗,难以形成系统的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课程体系。在实施方式上,时间不足,形式单一,医学生实践机会相对较少,缺乏以实验课、开放实验室和选修课为特点整体化培养方式。

2.2 教师的主动创新意识不足

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最为直接,其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密切相关。然而国内大多数教师并没有确立真正的创新教育理念。在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下,教师普遍缺乏开展创新教育的动力和成就感,因此在教学行为上往往惯性的秉持着传统的教育思想。此外,由于创新教育实践的保障体系中各单位的责任和义务不明晰,教师所肩负的教书育人职责被淡化,教师对教学工作缺乏应有的热情,对开展创新教育活动这种大工作量、高要求的教学活动更是避之不及。现在国内的大学,许多学术影响力大的教授远离本科生课堂已是众所周知的现象。更有甚者,有些教授的“知名”已成为“仅知其名”的代名词。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的教师绝大多数都是从传统教育模式走过来的,许多专业教师来自医药学院或医护一线,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缺乏,主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比较薄弱。部分教师虽然已经意识到能力教育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但由于缺少经验和不敢逾越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对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尝试也只能浅尝即止。一些高校众多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革新研究也往往成为教学改革大背景下的“无果之花”,既没有在同类院校中得到示范,似乎在研究者本校内也很难得到有效传承和推广。“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虽然已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也一直没有改变当前占主导地位的“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落后的教学理念衍生陈旧的教学模式,必然使得创新教育的开展举步维艰。

2.3 医学生创新实践的主动意识不强烈

随着社会用人单位对医学生综合能力的关注,广大医学生已经意识到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但传统的应试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获得知识仍是我国大学生的首要学习目的,大多数学生对自主学习、发现学习的动机缺乏,对被动的灌输式学习有较强的依赖,此外,就业及学历教育价值取向等压力,缺乏创新实践教育的有效评价,导致医学生对学会学习、创新思考的意识和观念薄弱。

3 我校在改革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中的思路和实践

3.1 确立创新性实验教学理念

现代教育模式的改革目标是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实验教学必须相应转变教学观念[2]。多年来,我校一直重视实验教学工作,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托,不断进行实验教学体系与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为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教务处组织各院系,根据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人才需要,通过多次的论证、广泛征求各方面人员意见的基础上,构建了新的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通过改革,除了使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和方法、巩固基础理论知识,还要为学生创造自主创新的自由环境,通过实验教学形式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实验内容由单一变为综合,由重复验证变为自主设计,再到个性化探索研究,最终实现强化基本技能、培养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意识的新型实验教学体系[3]。

3.2 建立新的实验教学管理体制

按照“差异发展,分类指导,逐步推进”的原则我校已相继实行实验教学学分制和实验教学小班制,并根据学分制的要求改革实验室设置,按照资源共享,优化重组的原则,整合实验室,建立新的实验室管理体制,组建隶属于学校的教学实体——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下设人体解剖学、医学形态学、机能学、生物学技术等实验室。基础医学实验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独立开展实验教学。

世界各国著名大学的共同经验证明,教师的教学、学术水平和责任心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既是一所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指征,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所在。鉴于目前我国高校现行教育体制造成教师漠视自身道德职责,“为师”与“为学”背离比较普遍的现象,我校已开始鼓励教师积极投身教学改革的引导和激励机制,包括年终考核、职称评审与教学量、教改项目立项、教育教改论文挂钩,增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开放性实验等的资助力度,提升实验教学地位等措施,已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重科研、轻教学”、“重理论、轻实验”的局面。

3.3 改革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

3.3.1 改革目标

实验教学体系的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整个实验教学内容的合理规划和统筹安排。构建相对独立于理论教学体系的实验教学体系,要废弃以狭隘的医学专业教育为中心的课程设置[4],确保新的实验教学体系既保持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优势和延续性,又汲取以器官和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的合理成分,淡化学科界限,促进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创新思维和自主创新能力[5]。

3.3.2 构建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性基础医学实验课程群

为确保实验教学体系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我校以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为平台,融合多个基础医学学科,构建创新性基础医学实验课程群。以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为主要对象,设计了形成“分离整合、协调一致”的改革思路[6]。 “分离整合”是将组织胚胎学和病理学,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理论及实验内容按“系统为框架”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医学形态学”和“医学形态实验学”,“医学机能学”和“医学机能实验学”4门课程。整合原则遵循医学生学习知识过程中的符合系统性、连贯性与科学性、可操作性等要求。“协调一致”是指保持各自的整体性、系统性,但又相互紧密联系的特点。

课程群实施按照“正常形态→正常机能→异常形态→异常机能”的主线进行。该课程群运行周期为1学年,4门课程内容穿插进行,学科内容的讲授由融合前原教研室承担,如医学形态学中涉及正常形态的内容由组胚教研室完成,而异常形态部分则由病理学教研室承担。

3.3.3 构建分层次立体化实验教学模块

创新能力来源于宽厚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素质,仅仅掌握单一的专业知识则很难获得。因此,加强大学生基础教育的内涵更新和外延拓展及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非常重要。首先要优化课程结构,根据医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按照综合交叉、有机结合、整体优化的原则,将过去的实验整合为基本技能训练、经典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个性化探索实验5个模块;通过基本训练、综合提高和创新发展3个阶段,形成从低到高、从基础到前沿、从传授知识到综合能力培养逐级提高的实验课程新体系。①基本技能训练,是面向医学生开设的必修实验内容,其内容分解在所涉及的相关课程,如机能、形态、生化、病原微生物、免疫、解剖等实验,主要完成基本技能包括基本仪器、设备的使用,动物实验基本方法,常规组织病理学技术等的训练。②经典实验,即基础验证性实验。经典实验的内容是对已知实验结果、基本理论获得过程的重复性实验,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根基所在。其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理解,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培养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③综合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通过临床案例提供信息数据,引导给出解决问题的科学思路及实验原理、方法,启发学生获得实验结果、结论等。④设计性实验。设计性实验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主要培养学生文献查阅、整理能力,协作交流与沟通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的能力。⑤个性化探索实验,即创新性实验。是由学生自主设计课题并且完成的实验,或是结合老师的科研项目,对相关领域的前沿问题或研究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和研究。创新性实验是将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融汇沟通的桥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创新的能力。

目前,基础医学实验课程开出率达98% ,其中基础性实验为51% ,综合性实验为30%,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为19%。以能力和素质培养为核心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规范实施、良好运行,医学机能实验学被评为四川省精品课程[5]。

3.3.4 创新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模式

以教师为主导,采用基本进阶式、创新性、反馈式、基础结合临床等多种教学模式,改进和发展以问题为中心的案例式教学法,引入交互式教学和角色互换式教学[2]。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开展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的操作技能[7]。

在教学方法上通过3个“渗透”,即:在知识教育上,由单科知识的传授向多学科知识传授的渗透;在素质教育上,由单一素质向培养综合素质的渗透;在能力培养上,由单纯学习知识的教育向增强创新精神教育的渗透。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信息获取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4种能力[8]。

3.3.5 建设有创新特色的实验教材

教材的创新是实验教学改革的根基,为建设既符合教学改革要求,又具有交叉融合及创新特色的实验教材,我们主编或参编了“医学机能实验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医学形态实验学”等一系列实验教材。这些教材在传承经典知识的基础上,突出了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更加重视学科前沿知识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积极导向作用。

3.3.6 改革考核方法

实验课实行学分制后,最终成绩包括实验理论笔试、实验操作考试、平时成绩、实验操作、课堂讨论、考勤、课堂提问、实验报告等。设计性实验、创新性实验和实验技能竞赛单独进行实验成绩考核与评定。

我校通过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3年多的实践,已先后有16个本科班的1,500余名学生完成探索实验设计205项,并录入成都医学院大学生实验设计汇编。此外,通过建立大学生实验教学创新基地,鼓励学生参加开放实验项目和社会实践,每年约有200人次进入开放实验室和创新实验室开展自主研究课题,孵化了多个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累计发表科研论文35篇,获得专利3项。2010年首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我校推荐的5个本科生项目全部获奖,其中获三等奖1项、优秀奖4项。教学实践表明,依托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通过加强实验教学环节的建设,改革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教学效果良好,激发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学生基础实验技能、综合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均有了明显提高。

[1]梁 楠,昝加禄,李 鑫,等.构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新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6(1):84 -86.

[2]盘 宁,黄桂标.把实验室建设成为创新教育的重要基地[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Sup):220-222.

[3]付庆玖,韩 振.高等教育创新性实验教学体系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6):14 -16.

[4]刘蒙壮,文秋林.创新教育与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析[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4):665 -667.

[5]张 晓,昝加禄,李爱冬,等.创新理念 深化改革 加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2):82-84.

[6]胡晓松,张 晓,羊惠君,等.医学形态学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J].成都医学院学报,2008,3(3):219-222.

[7]赵文敏,胡 华,周 怡.开放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9):l1 -17.

[8]梁 楠,张 晓,何彦芳,等.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7):105-107.

Reforming the Basic Medical Experiment Teaching System to Raise Medical Students’Innovative Ability

HU Xiao-song,PAN Ke-jian,SONG Hai-xing,ZHANG-tao,LIANG De-wan,YANG Zheng,ZHANG Xiao
(Chengdu Medical College,Chengdu 610083,China)

Innovation-oriented education is the core of quality education at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With the changes in modern medical teaching model,implementing innovative experiment teaching and training medical students have become the trend of higher education reform.The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of innovation-oriented education at China’s medical colleges and proposes reforming the basic medical experiment teaching system to raise medical students’awareness of innovation and practical ability.

innovation-oriented education;medical student;experiment teaching;reform

G642.423

A

1006-2769(2011)04-0759-04

2011-04-11

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No.P09442);成都医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No.JG2010015)资助

胡晓松(1972-),男,副教授,成都医学院形态学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医学形态学教学与教育研究。

张 晓

猜你喜欢

基础医学医学生实验教学
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恩施州创新开展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大赛
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转化医学理念结合CBL教学法在口腔基础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基础医学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思考
网络考试系统在基础医学综合考试中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