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光晕”隐退之后:审美现代性的学科反思

2011-08-15徐向阳陕西理工学院陕西汉中723000

名作欣赏 2011年2期
关键词:光晕感性美学

⊙徐向阳[陕西理工学院, 陕西 汉中 723000]

“光晕”隐退之后:审美现代性的学科反思

⊙徐向阳[陕西理工学院, 陕西 汉中 723000]

审美现代性以日常生活为透视孔道,日常生活审美化力图填平艺术与生活间的鸿沟。如何以纯粹审美解释当代文化的变迁格局,康德以审美鉴赏的超功利性专注于对审美对象的纯形式以捍卫艺术的尊严。本文认为应以审美生存为基础,剔除审美经验中的平庸化趣味,提升人性精神力量,发扬艺术审美本性的自我批判功能,实现主体性的复归。

审美现代性 日常生活 超越美学 艺术救赎

作为现代性以来大众审美文化所呈现的与传统艺术迥然不同的审美特征,在消费社会语境下,18世纪以来的经典美学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审美的泛化,艺术与技术、审美与资本、美感与眩惑之间的矛盾日益深化,艺术的膜拜价值正转向展示价值。面对审美超越性的消退,自鲍姆加登以感性认识的完善为美学命名以来,如何超越日常生活的世俗性,反思当代泛审美化现象日益深化的事实,回归以原始审美天性为基础的超越美学,用以审美意象为核心的艺术母体来应对人类价值的选择危机正是题中之义。

伴随大众文化民粹主义生存图景的弥散,传统经典美学进入美学研究的理论整合期,黑格尔之后艺术哲学的边界明显扩大并形成与生活世界的双向互动和深度沟通,现代主义艺术从审美走向审丑,崇高让位于畸趣。一个不可置否的现状,从身体雕刻术到化妆美容市场的突飞猛进,从拟态化的视觉镜像到设计理念的装饰包裹,艺术的观念化或怪异化正成为城市弥漫开来的主旋律并成为一种社会历史语境,个体感官触角的放大已深刻影响到美学的学科建设。

科技与经济的不断进步,使得人们的日常生活可以从粗鄙状态走向体验经济(即一种对生活方式,包括环境和物品的感官体验,从五官的快适到产品的符号意义、精神内涵,在满足物质必需品的同时更多着眼的是一种审美愉悦,商品的使用价值被淡化,其文化价值被无限放大)。①大众文化涤荡了经典艺术所具有的深刻性与庄严感,广场文艺、购物中心、美女经济,形象成为控制主体生命形态的基本方式。审美化生存幻境所带来的快感体验在不经意间让人陷入快乐主义的官能陷阱而浑然不觉,影像的数字化表征引发人们对真理本质的深刻怀疑,传统的理性主义美学转变为一种强调纯粹快感满足的美学,艺术深度感的消失,“光晕”(aura)隐退,图像复制的艺术拼贴技法将歇斯底里的“死灰感”传递给民众。仪式意义的缺失,片面的全民性广场狂欢化论调导致审美救赎功能的失落,进而导致人们难以通过艺术对现实世界进行批判与反抗的可能。

日益显豁的文化研究不能不对感性的日常生活熟视无睹,作为一种哲学话语的构成部分,在后现代主义文化崛起的过程中,文化审美作为当代审美表达机制的合理性与必然性日益凸显。“日常生活审美化所暗含的商品拜物教倾向,本质上是和审美精神及其无功利性背道而驰的……追求高档的、奢华的、甚至超越了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所容许的限度,因而隐含了不少潜在的危机”②。英国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认为资本主义日常生活中的幻觉性审美主义,尤其日常生活的感觉层面应进入美学研究的范围。商品社会里消费一度被视为刺激经济增长的永动机,在满足个体的自然欲望之后,大工业所带来的标准化观念,消费所夹杂的功利性在今天变得越来越复杂,从都市日常生活中所构筑的符号编码里混合着以美学的脱身术为中心的话语实践,美成为商品招徕顾客的那层奶油薄膜。面对传统艺术的定义愈加难以确指,大众审美文化在给人感官快适的基础上,颂扬身体感性导致了心灵的迷狂,审美的平面化在感性客体的冲击下导致人性力量的迅速萎缩。随着传统道德世界的秩序重建,面对生命家园荒原化的时代,带给现代人的是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后的恐惧与战栗,还是孤注一掷的商品拜物教的感性狂欢呢?马尔库塞指出美学形式是以歌颂普遍人性来对应孤立的个体意义;以提升灵魂之美来回应物质的剥夺;以提高内在自由的价值来回应外在的奴役。③世俗生活是否具有一种超越有限性的可能,日常生活中被圈定在体制中的人们,如何冲破一度苦闷的时间牢笼,成为现代性以来人生最大的哲学问题。

在艺术与生活之间边界消失的同时,现代艺术的审美价值形态发生很大变化,人们在感受艺术的社会化表征中,欣赏的趣味也正发生着挪移,审美经验从无利害感的静观形态中脱离,渗透进缤纷杂然的日常生活中来。康德用审美活动中的静默观审,高扬审美鉴赏的超功利性,将美学对日常生活层面的功利欲求进行剔除。审美趣味是一种不凭任何利害计较的愉悦与否对一个对象或一个表象做判断的能力,康德美学更多从纯形式方面的鉴赏,摒弃对质料层面的占有,鉴赏判断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无功利的快感体验将视知觉提升到一个很高的位置上来。美是在审美关系中生成的,在强调人体工程学设计理念、装饰性符码表意的产品制造中,现代艺术对美的本质的追寻已有所淡化,但审美经验的重视则成为当代美学的主流。艺术设计与鉴赏经验之间到底有无通约性,美学应真正从人自身生命的底层去吸饮生命的泉水,超越日常生活的肉身性,拯救处于理性与感性双重奴化的现代人,推进人性深化,捍卫人的尊严与文化伦理。杨春时先生主张应该超越身体美学与意识美学的对立,既承认审美的精神性,也承认审美的身体性,并且肯定精神性的主导地位,建立身心一体的现代美学是很有价值的。④

美在物还是在心,伴随审美自律功能和新感性的重建,当代美学吸纳新的文化资源,从大众审美文化这样一个身心与文质的话语整体观中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挖掘生存的哲学内涵,将美学回到本源性的生活世界,审美文化以其对个体生存的高度敏感,关注传统美学虚实相生的生命向度,呼唤一种具有人类学本体论意味的风神韵致。超越美学关注美的超越性在于超越对自己有限的生活旨趣,特别是与身体相关的世俗功利的超越,对整个经验世界的超越,更是对迟钝的审美判断能力的提升上来。

现代社会把商品世界的交换运作原则用来审视人与世界之间的一体化关系,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命题其实在更大程度上是以一个物化概念混淆了生活世界的意义与价值。对世界精神寓所的虚无化格局,带来了现代人普遍存在的紧张与陌生感。自我本真感(authenticity)的钝化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一种对欲望的偏执与想象,在戏谑和反抗一切存在性的价值(如康德的“物自体”、禅宗的真如世界)中滑入无底的道德疏离与个体孤独感的深渊之中。生活成为物的消费与占有,艺术性感官形式的消隐使人的精神信仰无法超越肉身,一个曾经在神的监督下民众在“上帝死了”之后道德世界面临着深度的瓦解现实。康德以“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将人的悟性进行高贵化处理,但在一个人学的判断中,人性的目的论与个体实践行为往往存在一个二律背反,人如何能自由自在地思考目的,在现代性社会中愈加显得紧迫与焦灼。

进行批判工具理性对人的异化,重建人类的精神王国,身心合一历来被视为人类情感与器官高度融合的一种生存理想。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代表人物如阿尔都塞、列斐伏尔对潜在审美态势的颠覆具有现代审美意识的人文品格,他们发掘艺术的审美自律性,分析在光怪陆离的现代艺术下掩隐的人类忧思。西方一度贬低感性的重要性,肉体是堕落的,灵魂才是永恒的,对人感性(感官结构)的解放是建构主体生命形式的重要途径。视觉霸权延展了看的功能而使人们少有机会聆听发自内心深处的声音,拒绝消费主义拜物教的平庸趣味,当代审美文化礼赞田园牧歌,呼唤更为高级的心理需要。在生命美学看来,只有在审美活动中,人类才能创设出一个自在的理想世界。把人从机器的重压、语言的牢笼中异化的坚冰处境中打开航道,生命美学把建立在客观性、必然性基础之上的自由的主观性、超越性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审美价值只有在与伦理、社会等人类其他文化价值的统一中才能实现,海德格尔所提出的“诗意的栖居”,就是将日常生活中的个体生存放在一个审美的平台进行思考。尤其在消费时代,追求视觉所带来的感官愉悦,审美判断力的缺乏,以媒介所构筑的虚拟世界呈现平面化和伪个性化的特点。席勒力主调和人身上存在的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产生于人的自然存在或感性本性”使人成为物质性的存在,人受自然的感性欲求的强迫人是不自由的。“产生于人的绝对存在或理性本性”的理性冲动,在个别的有限东西内见出永恒性。完全被“感性冲动”支配的人是粗野状态的人,存在是有限的,但文明与规训的“理性功能”却是无限的。不逃避感性与精神性,从粗糙到人文,两者的统一融合才是最高的个体自由。

梳理西方的话语逻辑,我们不难发现中国传统美学的思想资源应该成为日常生活审美化反思浪潮中不可或缺的话语构成部分,而审美超越性正是以艺术为核心的。激活中国传统美学的思想资源,在言意之间洞悉艺术的情感本体,设身处地地体悟是一种重要的取径方式。

对艺术的感性直观如果只停留在事物的感性因素中而不能切入到对象的意蕴层面,固然后现代艺术激发能暂时给人以快感,但作为艺术的美感内核被放逐了,虚无化了。艺术作为人的生命情感的象征性形式,其对彼岸世界的超越一旦祛魅,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无疑将面临灭顶之灾。美作为对个体生命有限性的超越,中国传统美学用“兴”作为美感获得的取径方式,审美意象作为艺术境界本体的表意之象,王夫之在《俟解》中说:“能兴即谓之豪杰”,它的生成与体验能够使人产生舒畅与满足。在日常生活审美化之论争中,人们都不约而同地将视野转向波普艺术、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之类的西方后现代艺术,既然现成工业产品都能登上博物馆,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奢望在今天俯拾即是。在艺术与非艺术之上,艺术品“韵味”的弥散,消解了作为不可复制,更不以拼贴、挪用手法为能事的艺术信条。工业标准化的时尚产品不能替代精神性产品的独立空间,后现代艺术对丑的审视超过了以往对美的专注,更多的是一种震惊和“触目惊心”。但是,不论其手法多么新奇、前卫,如若不能涌现情意,凸显意蕴,蕴藉冲笼,即使说这个作品是供下个世纪的人所理解的也毫无价值,只不过是一些茶余饭后的笑资而已。也就是说,当一种可欲的形式占据统治地位时,心灵对艺术的需求就会更加急迫,物质与功利占据心灵的空间愈多。可见,能拯救现代人的正是那种成为审美意象并诱发兴会的艺术形态,它才是一种民族智慧的最高形式。

艺术使用审美意象构筑一个澄澈的精神世界,董仲舒说“诗无达诂”,逻辑判断在艺术的意蕴世界中不具有普遍有效性,艺术世界中所氤氲的因意象而来的无限性、不确定性给人带来无尽的审美享受。中国古典美学主张以形态为线索,寻求它所暗示、所借助神会所能洞察的东西,鸿爪雪泥,迁想妙得,了然无痕,借吉光片羽而传达万种风神。对于艺术作品而言,它可以让不同的欣赏者通过各自的想象力与知性的协调达到精神的自足,这说明艺术美的价值是以人为目的的。人们以艺术来兴寄或自况,其中内含着个体与世界相通的意义,这种澹然无极的审美品格,它有一种无言之美。近年来,文学创作涌现出了视觉化写作的群体,他们在故事的情节性、画面造型上苦心营构,文学的剧本化一改文本的深度叙事,借影视媒介为文学造势的现状已引起一些学者的忧思,如赵勇就认为“视觉文化在摧毁了传统文化等级秩序的同时,也消解着艺术对意义的深度追求,其实质是审美韵味的消失”⑤。所以,当情感愉悦体现为自由性的生存体验的超越性活动,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审美是生存体验的理想化诉求。

如果立足中国美学思想史,我们不难发现构成中国美学精神内核的,就是人们一直在思考在一个物欲横流、德性丧失的世界中如何建立一个艺术化的生命至境。儒家美学“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指出了艺术(美)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孔子的仁,是一种人性的理想状态,也是理性冲动的内在表述。强调个体追求的超越性,正直无私,与艺术同行,而不是娱乐至死。日常生活有欢悦亦有痛苦,远距离的凝神静观在成为审美经验“去距离”的过程。儒学使这种内在要求能在更高的目标(天人同构)中得到体现,从而使人性在有害真美的艺术形式外不断丰赡,个体的存在有了超越性,灵肉冲突在秩序感中不断整合从而抵达审美化境。

庄子道论,由技而道(以天合天),其艺术精神体现着“道”的特征。对现实世界的超越和对本真世界的澄明,是一切艺术和美追求的极致。在静观玄鉴中,静在观前,静是成为生存体验的预备状态;在对自然天地的俯仰观审中,审美直观开启着一个澄明的艺术世界。

这些饱含智慧的启悟中,有的“手挥五弦,目送归鸿,游心太虚,俯仰自得”(嵇康),有的“神圣在我,技不得轻”(李贽),有的“禅艺合流”(石涛)。在“技道合一”中努力守护一片宁静自适之心。艺术作为通道联结着人与宇宙的关系,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中指出艺术即真理的生成和发生,在梵·高油画《农鞋》里,“从鞋具磨损的内部那黑洞洞的敞口中”,存在者的真理被设置于其中。在诗与思里,面对道德秩序的倾颓,艺术将最大的诗意与理想显现开来,构成了人们对那个彼岸世界的遥想,也就是说,艺术成为人诗意栖居的生存性本源判断方式。面对灵性世界的启悟与艺术救赎,娱乐工业、视觉影像不应隔离对大地(Erde)的联系,而应在其中畅饮智慧甘泉,重获新生。

对于生活的泛艺术化所引发的对“浪漫型艺术”创作观念的思考,黑格尔提出的“艺术的终结”论调在今天正联结着历史与现实的语意绵延,面对声色喧哗的大众生活,提倡回归艺术母体,发扬艺术对现实的否定与审美本性的自我批判功能,或许在头绪繁杂的理论分析下,生命才会更加开敞、澄明,对概念的判断可能会愈加清晰。

① 叶郎.从中国美学的眼光看当代西方美学的若干热点问题[J].文艺研究,2009(11).

②周宪.“后革命时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③ Herbert Marcuse.The Aesthetic Dimension[M].Boston:Beacon Press,1979.

④ 杨春时.超越意识美学与身体美学的对立[J].文艺研究,2008(5).

⑤ 赵勇.视觉文化时代的文学状况——2008年文化研究学术前沿报告[J].贵州社会科学,2009(3).

作 者:徐向阳,哲学硕士,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文艺美学。

编 辑:赵红玉 E-mail:zhaohongyu69@126.com

猜你喜欢

光晕感性美学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盘中的意式美学
外婆的美学
纯白美学
圣诞节的灯光
感性理性不拔河
“妆”饰美学
凝固的光
感性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