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轰然倒塌的心墙
——评美国作家琳内·沙伦·施瓦茨小说《大难临头》

2011-08-15郑晓园上海理工大学上海200093

名作欣赏 2011年9期
关键词:施瓦茨作家小说

⊙郑晓园[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 200093]

轰然倒塌的心墙
——评美国作家琳内·沙伦·施瓦茨小说《大难临头》

⊙郑晓园[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 200093]

美国作家琳内·沙伦·施瓦茨的小说《大难临头》是第一部有关“9·11恐怖袭击”的小说。小说帮助读者走出恐怖阴影,将大难过后的人们引入对真实人生的思区考。正如作家所有优雅美妙的作品一样,小说显示了作家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外部现实之间的神秘平衡的非凡才能。

“9·11”灾难故事 语言文字 交织

美国当代优秀作家琳内·沙伦·施瓦茨(Lynne Sharon Schwartz,1939-),迄今为止没有受到我国译界和评论界的重视,作品没有得到译介,当然也不被我国读者了解。但是她在美国却是硕果累累获奖多多的作家,至今仍然活跃在创作领域并身兼大学教授。琳内出版了20多部作品,包括10部小说、3本短篇小说集、4本散文集、2本诗歌集,还出版过儿童文集,甚至译作。她的作品获得过“海明威最佳处女作奖”(PEN/Hemingwei First Novel Award)提名、笔会/福克纳小说奖(PEN/Faulkner Award)提名、美国最佳短篇小说、年度最佳散文奖、欧·亨利短篇小说奖、国家图书奖等多种奖项。甚至她的翻译作品(意译英)也获得翻译奖。琳内·沙伦·施瓦茨7岁至今整整60年,笔耕不辍,佳作不断。

琳内的写作风格是散文“读起来像小说”,小说“读上去像散文”。在写小说时,作家不受形式的羁绊,以其本人对小说人物内心世界的思考来细腻地描述人物心理,字里行间充满着思想与情感。笔者曾译介过她的散文《翻乐谱的女子》(The Page Turn,1979,《译林》,2007),该散文被评为发表当年的美国最佳散文。琳内的散文除了优美的文笔、夹叙夹议夹抒情的风格外,尤其值得赞叹的是短短的篇幅中对人生对世事独特而又深刻的思考与感悟。琳内还喜欢写诗,在诗歌创作上也有同样出众的天赋文采。当然她最大的成就还是长篇小说。

琳内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有东西可以教育她的读者。其中,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Rough Strife》(1980)获得“海明威最佳处女作奖”提名。小说用既严肃又诙谐的笔调,描写一对夫妻在神秘的性与道德维系下的20年婚姻生活,其中充满了爱恨交织的冲突。小说《Leaving Brooklyn》(1990)是作家对自己青春期的回忆。琳内以成年人的视角,以二战后1950年的纽约布鲁克林区为背景,讲了一个15岁女孩的故事,描述少女在青春期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的激情。故事并不复杂,但是作家的笔力独到,抒情议论,思考感悟,犀利的文字在故事中游刃有余。作品在1990年获得笔会/福克纳小说奖提名。《Disturbances in the Field》(1985),似乎给读者上了一门哲学和音乐课;《The Fatigue Artist》(1995)使读者了解养生和太极拳的重要;施瓦茨知名的小说还有《In the Family Way:An Unban Comedy》(1999)以及被选为2005年“纽约杂志最佳小说奖”的以纽约世贸双子塔倒塌为背景的小说《大难临头》(The Writing on the Wall,2006)。

笔者认为,小说的英语名字“The Writing on the Wall”本身就有着双重的意义:我们可以将其译作《墙上的文字》,因为这是一部有关语言文字研究的小说;我们也可以将其译作《大难临头》,既因为“the Writing on the Wall”这个英语成语,有着大难临头的含义,又因为它是第一部有关2001年9月11日那场恐怖分子袭击纽约世贸中心双子塔的特大灾难的小说。作家通过这部小说帮助读者走出“9·11事件”的恐怖阴影,将大难过后的人们引入对真实人生的思考,使读者看到纽约人是如何坚强地走出废墟,走到街上。小说主题从表面看是有关纽约世贸中心双子塔的倒塌,但实质则是有关人们心中的墙的倒塌——人与人之间常常有一面墙竖着,让自己与别人保持距离,但是人们心中的这面冷酷的墙在双子塔倒塌之后也轰然倒下。从这个意义上说,“9·11事件”也有其正面的影响——人生之车轮在悲剧中集聚起心中的力量带着大家奋勇前行。正如作家所有优雅美妙的作品一样,施瓦茨在这部小说里显示了非凡的才能揭示小说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外部现实之间的神秘的平衡。此外,在很大程度上,这也是一部有关语言的小说,它告诉我们,我们的语言尤其是政府和媒体的语言是如何常常不足以用来传递我们的内心感受。小说使读者对语言文字有了更深的了解,包括目前世界上常用的语言以及那些逐渐在弱化的语言——产生那些语言的文化在逐渐边缘化,因此他们的语言已有消亡的危险。这种对文字的微妙意义的研究竟能深深嵌入“9·11袭击事件”后的短短几周中发生的故事里,非凡的笔力令读者和评论界惊叹,是作家的又一部令人震撼的小说。

小说女主人公(叙事者)是34岁的特立独行的纽约人瑞纳特,纽约市立图书馆里的语言学家。过往生活中的复杂经历教育了她,使她总是刻意与旁人保持着距离,尤其是对男性,她尽力不与之交往。她既不与人打交道,也不会信任别人。她的孪生姐妹在16岁时神秘死去,她不愿承认家里的丑事,因为这太令人痛苦。她选择了沉默,选择了与人疏远,将自己掩埋于语言研究之中,她无休止地衡量着文字的完整和纯正,以此来对抗她的实际生活。杰克的介入,给她这个病人提供了机会,成了她坚定的异性伙伴,搅动了她一成不变的生活。然而,何曾想到,就在晴朗的2001年9月11日的早上,当她走在布鲁克林大桥上,头上的天空轰隆隆炸开,周围的一切瞬间巨变!作家以这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开始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将这场轰动全世界的真实悲剧与主人公困惑的人生交织了起来,使读者从一个真正的纽约人那儿听到“9·11”,看到“9·11”。

虽然小说以“9·11”双子塔倒塌以及随后的那些日子为构架,它其实并不是一部有关“9·11”的小说,而是一部有关失去、有关爱、有关人与人之间亲密接触之需的小说。小说将“9·11事件”带入节奏越来越快的生活,将它牢牢地织入一个有着鲜活情节的故事中。尤其是小说人物并没有因这场灾难性的巨变而一蹶不振,而是思想更加敏锐、深刻。主人公瑞纳特在作者笔下被创造得如此丰满,是如此活生生地走出书页的一个真实生活中的人。施瓦茨令人信服的话语,她的幽默,她对语言超级敏感的耳朵,都在这部小说里得到完美展现。小说是这样将人物的命运与“9·11事件”交织的:

瑞纳特一动不动地站在布鲁克林大桥上,受阻于去图书馆研究她的语言学的途中,她的精神世界早已破碎、瓦解,情感游离于躯体之外,赤裸着无所依附。这种情感与躯体的分离成为瑞纳特的生活常态已有多年。直到那一天,群体的悲伤笼罩着纽约城乃至整个国家,直到她记忆深处挥之不去的人们在那片废墟中一个个“走出来”,迫使她在现状和“原本可以是”之间做出选择,精神的游离终于开始受到挑战。她看到一个10多岁的女孩在街上彷徨,盯着一张张寻人启事,她相信那是她的外甥女,她那死去的孪生妹妹的女儿,11年前被从一个公园里绑架。她听到她的婶婶的大声叫喊,20年来第一次听到那样撕心裂肺的声音。她想到她那引发家庭巨大伤痛的无耻叔叔在南方一个城市医院病床上即将死去。这些不堪回首的往事中的主角用力地将她拽向既自私又自我毁灭的行为方式,但是她的男朋友和另外一个小男孩,这些因双子塔的倒塌顷刻间成为孤儿的人们,促使她面对未来,提醒她祈盼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美好。

《大难临头》是施瓦茨的第十本小说,可能也是她最冒险的一本,因为作家在她以往熟悉的小说领域里交织进真实的“9·11袭击事件”。故事从瑞纳特,语言学家与她的情人杰克,一个最近刚离婚的社会工作者,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九月的早晨醒来讲起。杰克离家后,瑞纳特决定走过布鲁克林桥去上班,但是,走到桥当中时,她听到了尖叫,看到了桥对岸“巨大的金盏花突然在天空开放”。以这样的开场白,施瓦茨将故事重点放在这场袭击是如何唤起女主人公对过去生活中的精神创伤的回忆,使她不再过着死气沉沉的生活。瑞纳特和她的双胞胎妹妹克劳迪亚在16岁前一直非常亲密,但是那一年克劳迪亚有了一个女儿(后来证明孩子的父亲竟然是她们的叔叔),克劳迪亚将孩子送人领养,几天以后自己在附近一条河里结束了年轻的生命。瑞纳特的父亲也在那年死于一场车祸,母亲受了刺激进了精神病收容所。在克劳迪亚女儿3岁时,养父母将孩子交给了19岁的瑞纳特。7岁时的一天,吉安娜在公园的旋转木马附近被人绑架,使得瑞纳特失去了对世上任何人的信任并且非常自责。如今34岁的她,不信任任何出现在她生活中的人,包括男友杰克。施瓦茨在小说中非常清晰地描述“9·11”以后人们的情感体验,引用了当时总统说的话、寻人启事、纪念碑、悲剧中邻居们的相互联系以及像杰克那样为了抢救生命而精疲力竭的人们。但是小说的结局使得故事并不是无懈可击:瑞纳特非理性地相信那个在街上彷徨的小姑娘就是她丢失多年的外甥女,这似乎并不能令人信服。而瑞纳特与杰克在悲剧中的感情关系似乎也过多地让位于她对某些异域语言的特殊兴趣的细节描写,虽然这是小说的独特之处,但是对读者来说争议也在此。一部分读者更感兴趣的是瑞纳特讲述的记忆深处各种各样的人生故事,赞赏作者能成功地将瑞纳特的历史与当前的灾难性日子交织,也遗憾于它的结尾对故事缺乏一个清楚的交代。但另外一部分读者,尤其是评论家,则高度评价作家的写作手法——通过瑞纳特这位语言学家研究的外国语言文字(多年来她也研究并沉溺于中国书法,书中对此有大量描述)甚至是某些即将消亡的稀有语言文字来解释某些观念——将故事与语言文字研究交织起来,这种绝无仅有的离奇独特的写作方式正是小说最成功之处。

作 者:郑晓园,上海理工大学副教授,英美文学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翻译、英语写作。

编 辑:魏思思 E-mail:sxmzxs3@163.com

猜你喜欢

施瓦茨作家小说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
失去的时间(三)
雨天的发现
“微软将改名为印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