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看影片《坠入》

2011-08-15沈祥胜武汉纺织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武汉430073

名作欣赏 2011年20期
关键词:罗伊弗洛伊德现代性

⊙郑 湛 沈祥胜[武汉纺织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武汉 430073]

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看影片《坠入》

⊙郑 湛 沈祥胜[武汉纺织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武汉 430073]

《坠入》(the fall)是新锐导演塔森·辛格(Tarsem Singh)执导的一部有强烈超现实主义风格的影片,影片讲述了一位有现代性遭遇的人物,并且对两性关系进行了新解说,本文旨在表明弗洛伊德的现代性思想对艺术领域特别是电影叙述方式及精神内核的影响。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法 《坠入》 现代性遭遇 女性主义

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和电影都产生于19世纪末,在“现代性”上它们分享了共同的历史、社会和文化背景。现代性是指人类社会经历工业革命后所面临的一种新的生活状况,快速的技术化发展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旧的伦理道德甚至人旧有的生存方式都被打破,人的“自我”意识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与社会要求之间矛盾扩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和电影理论一样致力于从个体的生命意义进行探索。弗洛伊德作为精神分析家,赞美人动物属性的一面,他探索的是社会对于人的制约性,在飞速发展的现代化生活中,他以医者的心看到了人们因为社会进步而遭受到的精神上的压抑,并进而衍生出社会性普遍的精神疾病。在此,我想借助影片《坠入》,从现代美学思想之一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上来谈“现代性”思想对于艺术创作的重要性。

《坠入》是由新锐导演塔森·辛格(Tarsem Singh)执导,该片荣获2007年柏林影展最佳影片奖、Sitges-Cataloni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的最佳影片奖、2008年奥斯汀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剧本奖。故事讲述了电影特技演员罗伊在拍摄时严重受伤,导致下半身瘫痪。此时一位摔断胳膊住进医院的5岁女孩亚历珊卓闯入了罗伊的世界。两个年龄悬殊的病友交上了朋友,亚历珊卓每天来罗伊的病房报到,只为听罗伊讲述玄幻神奇的故事。影片用简单质朴的画面描写生活中的场景,又用华丽绚烂、富有想象力的场景描绘罗伊的梦——即罗伊对女孩讲述的故事。

正如电影艺术家克里斯蒂安·麦茨(Christian Metz)所说,电影并非是机器,电影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也总在传递思想。《坠入》这部影片,关注了一个普通弱小的人物,并从描写他的现实境遇和他思想中的潜意识两个方面表现了一个现代性人物的现代性遭遇。本文欲探讨影片与弗洛伊德学说的关系。

一、现代性遭遇是现代性社会中人类共同面临的窘境

影片中,男主角罗伊在现实生活中因瘫痪失去了工作,在精神上也饱受折磨,其女友移情别恋,嫁给了一个有钱有势的人。影片中有这样的片断,罗伊的前女友坐着豪华的轿车来看他,却没有踏入病房一步,只在轿车内哭泣。人在挑选配偶时甚至无法像动物一样遵从原始欲望,而是转变成对权利、金钱的追逐。男性和女性也似乎比以往都更互相挑剔,甚至有一种对抗关系产生。

影片的故事高潮是由罗伊的死亡推动发展而成的,事实上,罗伊一心寻死。影片没有正面刻画罗伊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平遭遇,而将大批量的情节用于描写罗伊给亚历姗卓讲述的故事中。故事中,他成为一位落难的英雄,和朋友一起走上了与欧迪亚斯总督相对抗的道路。借助讲故事,罗伊吸引亚历珊卓来到自己身边,是要亚历珊卓帮他去医务室里偷取安眠药好自杀。但罗伊在现实的死亡宣布失败,醒来的罗伊无比愤怒,当亚历珊卓继续缠着他讲故事时,罗伊讲述了他与他所有朋友不敌欧迪亚斯的军队,逐一死亡。在梦中,罗伊爱上的女人,是欧迪亚斯总督的未婚妻,欧迪亚斯其实是现实中与他心爱的女人结婚的男人,代表着罗伊无法抗衡的权利。这表明了现实在罗伊心中的创伤。

根据弗洛伊德学说,人有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生存本能”是一种生存的、爱欲的和发展的内驱力,它包含着食色等欲求。而死亡则代表着人的生命中的攻击性、自毁性的驱力,它是一种毁灭的憎恨的和破坏的动力,它的目标在于毁灭、分解或消灭生命中存在的联合体(即其对象化的物化形式),并致力于使生机盎然的存在物归于无生命的死亡状态。生存本能与死亡本能往往又是交织在一起的。

在影片中,我们看到,当人们无法面对这些矛盾时,或者说当人类无法控制这种平衡时,人们往往想攻击他人,甚至要毁灭自己。弗洛伊德的学说要我们正视这一矛盾。

二、影片借助“去势的父亲”与“新女性主义”的隐喻语言来为人类的现代性遭遇寻找出路

弗洛伊德和拉康都曾经提供了一些看来普遍性的理论来解释父权社会的源起及恒久性。弗洛伊德在解释女孩子的恋母情结时认为,女孩责怪母亲没有将她生成男性,她便将她爱的对象转移给她的父亲和她以后的爱情对象。

在女性主义产生之前,女性在影片中多以柔弱、需要保护、善良高洁的形象出现。1975年,Laura Mulvey作为后弗洛伊德者发表《视觉飨宴和叙述影院》一文,她认为在传统的戏剧故事中,焦点都集中在男性角色中,女性角色在银幕上只是为了满足男性观众带有色欲的窥视。而后,随着女性意识和女权主义运动的推动,女英雄在屏幕上出现时表现强悍,偏向男性化,做以前男英雄所做的事情,是男性化的女人,是身着异装的男人(cross-dressing)。

1981年在Mulvey补充的观点中,她认为基于弗洛伊德的思想,正是因为女性的阴茎崇拜,与男性观众凝视女性不同的是,女性在凝视男性角色时,并不是出于性幻想,而是渴望成为男性。她们并不是易装癖,并不希望在银幕上看到女英雄们是穿着女装的男性角色,甚至可以说,女性并不渴望看到自己,尤其是异装的自己(cross-dressing)。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推动了对女性电影的解读,对两性关系的新认识。父亲的形象在传统的弗洛伊德看来和警察与侦探一样,被指定成是“社会规则者”的有利者。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男性的形象也在分化。工业社会后,作为夫权、父权社会规则的制定者和维持者的男性因为现实的窘境表现出了他们的软弱性,在社会压力下,在藐视规则的同时,他们自己不断在反对规则中也反对自己,否定自己。弗洛伊德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提出了“去势的父亲”的概念。在影片中,男人罗伊和五岁的女孩都是病人,男人更是有着精神和肉体双重病患。

导演所寄予希望的应该是在现代性中转变的女性。亚历姗卓没有父亲,遇上罗伊,她的装扮非常的男性。而在罗伊幻想世界的后半段里,她也参与到故事中,只不过穿着和罗伊一样的衣服,戴着和罗伊一样的面罩,跟随罗伊(这是cross-dressing的行为)积极地进行着她的英雄之旅。

最后,男人罗伊一心求死时,哭泣的亚历珊卓跳入故事中,转变成为故事的参与者和讲述者,她将罗伊救出。对“父亲”的拯救行为,弗洛伊德曾经阐述说:“当一个孩子听说他的生命是父母所给的,或他的母亲给了他生命时,他对父母的柔情与变得强大和独立的冲动合为一体,他们想用具有同等价值的礼物归还父母。”人的独立是通过对于父亲的拯救而完成的。

女性对于自身权利的认识,用亚历珊卓这一形象来表述十分合理,在漫长的既定的男权世界面前,女性的成长,最初的情感世界是依赖于男性,她的世界观、价值观也来自于男性世界,在接受(男权世界的)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意识。而影片的结果,她们通过拯救父亲的行为成为了真正有独立意识的现代女性。电影结束的时候,以亚历珊卓的眼光讲述了她再也没有见过罗伊,表明了她的彻底独立。

在女权主义的前期,女权主义将女性与男性截然分开,批判男性给予女性的压抑和伤害,以此种方式来维持自己的权利。而随着女性意识的发展,我们渐渐才了解了女权主义先驱西蒙娜·德·波伏娃所说的,女性的解放不是单纯的女性的解放而是全人类的解放。在影片中,我们看到男性在现代社会呈现其软弱性后,他们与女性不再对立。男性扮演的父亲形象与童年上升期的女性一起成长,他们之间存在着更多的对话和联盟。

电影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有其很强的综合性,它应符合人们对精神性的追求,现代性后,艺术更多的关注于人的思想的转变以及个性生命存在的意义。科学的发展推动了西方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弗洛伊德对于人们在现代生活中的窘迫感提出了他独特的观察视角。他所影响的社会艺术工作者们更关注于对个体的剖析。中国电影的发展也应面向现代性,对人们所面临的窘境和内心的渴求予以关注,我们期待中国电影的发展更多元化。

[1] 彭富春.哲学美学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美]斯佩克特.弗洛伊德的美学——艺术研究中的精神分析法[M].高建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3][奥]弗洛伊德.性学三论·爱情心理学[M].林克明译: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4.

[4] John hill,Pamela church Gibson.Film and psychoanalysis[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5] Nathan G.hale, JR.New heads for freud’s hydra:psychoanalysis in los angeles[J].jounal of the history of the behavioral sciences,vol.37(2),111-122 spring 2001.

作 者:郑湛,武汉纺织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世界文化;沈祥胜,武汉纺织大学传媒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数学影像艺术。

编 辑:杜碧媛 E-mail:dubiyuan@163.com

猜你喜欢

罗伊弗洛伊德现代性
北京晚清园林中的现代性线索
牛仔少年的孤独:论《骏马》中现代性对西部空间的争夺
也谈现当代诗词的“入史”及所谓“现代性”的问题
也谈现当代诗词“入史” 及所谓“现代性”问题
重逢的安全帽:一个善念的凯旋
APsychoanalysisofHoldeninTheCatcherintheRye
福尔摩斯·斑点带子(下)
漫画
花开一朵,至情绽放——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看杜丽娘
Super Roy 超人罗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