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震亲历者感受电影《唐山大地震》

2011-08-15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石家庄050016

名作欣赏 2011年20期
关键词:唐山大唐山编导

⊙胡 伟[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石家庄 050016]

⊙王淑洁[唐山师范学院宣传部, 河北 唐山 063000]

地震亲历者感受电影《唐山大地震》

⊙胡 伟[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石家庄 050016]

⊙王淑洁[唐山师范学院宣传部, 河北 唐山 063000]

电影《唐山大地震》假、大、空。假,是电影编造了一个虚假的故事;大,是电影题目太大,内容单薄;空——是它载不动“唐山大地震”厚重的历史。影片《唐山大地震》之所以搞成这样,根本原因是编导者没有深入了解、研究唐山大地震的灾难和抗灾生活。

电影 唐山 大地震

我们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亲历者,也是震后新唐山建设的参与者。地震那年我们分别为12岁、7岁。看过冯小刚执导的电影《唐山大地震》后,全然不像媒体渲染的那样——哭得“稀里哗啦”,共同的感觉是陌生、失望。这就是那场惨烈的、瞬间使24万人罹难的大地震吗?这就是当年7月的血雨腥风中唐山人自救与被救的生命壮歌吗?这就是历时32载在一片废墟上矗立起抗震救灾丰碑的凤凰涅 史吗?不,在电影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假、大、空”的“唐山大地震”!假,是电影编造了一个虚假的故事;大,是电影题目太大,内容单薄;空——是它载不动“唐山大地震”厚重的历史。所以作为劫后余生的我们,感觉电影不是在表现唐山大地震,而是以唐山大地震为导语,讲述一个家庭、确切地说是“一个人”的心理畸变与救赎过程:这让我们想起了“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这句话。

所谓“假”是感觉电影的主体故事不符合唐山大地震的生活本质。本质言者,是说故事要有普遍性,要集中表现出唐山大地震之中、之后,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和主流形态。而徐帆扮演的李元妮遭遇的儿女救助中的两难选择,及其所导致的母女双方的心理与情感摧伤,实在是个案中的个案,毫无代表性可言。我们亲历地震中有无数母亲把孩子紧紧抱在怀里,有的孩子得救了,母亲却永远闭上了眼睛;有的母子同归于尽;有的母亲还活着,孩子却被活活闷死。还有的父母与孩子同被废墟压住,父母不能动,拼命呼唤着孩子的名字,渐渐地,孩子或父母没有了声息……这类故事才是震灾的真实生活。而电影主人公李元妮所遭遇的事,不仅个别,而且禁不住推敲。据我们的经历推断,在余震频繁的自救互救中,如果遇到两个孩子同时被压,不容得掂量救谁不救谁,像产妇难产时医生询问的那样“,保大人还是保孩子?”施救者只顾争分夺秒,能救出哪个是哪个,很难清楚地看到后果。电影中被放弃的女儿并没死也说明了这个问题的不确定性。而电影为了造成感情的高频震荡、制造母女的心理冲突,让母亲舍女救儿,显然违背生活真实。电影编导自以为找到了煽情的抓手,殊不知在尸横遍街、万户死寂的彼时彼境,像李元妮那样的哀号是多么夸张而不切实。大哀默默!大震后的唐山是没有哭声的,因为巨大的悲痛像山,重重地压在人们心上透不过气来。

电影的虚假还表现在女儿方登的所作所为不合情理。方登震时不过六七岁,就对妈妈的抉择深怀怨恨,直到结婚生子,这种过早成人化的狭隘心理不符合生活的真实。当年12岁的笔者之一,在房倒屋塌之际被母亲“遗忘”,因为母亲在情急中只顾从坍塌的砖石中拽熟睡的小外甥——本文另一位当年7岁的作者(他回忆,对姥姥救他,放弃小姨几乎毫无所知)。而作为小姨的笔者,懵懂中尾随大人逃出了摇摇欲坠的房屋,才脱离了危险。之后说起母亲的弃之不顾,认为非常自然。大难中护卫弱小的行为,是人的本性所至,不但毫无怨言,对母亲还敬佩有加。可是电影却抓住“两难取舍”的极端情节大做感情文章,不仅违背了生活的真,而且丢失了人性的美。由于影片主观臆造了母女的心理冲突,由此生发出的情节,更多虚假之处。且不说方登在大学交友、怀孕,后嫁给大他16岁的老外,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何等“超前”,就是她执意生下非婚孩子的理由竟是自己曾被母亲放弃,所以绝不会放弃生命,为此宁肯放弃决定前途的大学学业,却全然不顾把她一手带大的养父的感受。这种极端的心理取向和行为方式又是多么不合逻辑,不合国人的心理传统啊!

再有,方登的养父养母从小到大对她百般呵护、爱若珍宝。这种人间大爱正是千万地震孤儿得以生存的原因。可是电影却闪烁其词地表现其养母经常因为养父对女儿的“过分”关爱而猜忌,并生发醋意。这种情节实在是对无数扶助地震孤儿的伟大爱心的亵渎!真不知电影编导出于哪种需要,而加进这种心理阴暗面。现实生活中可能有养父对养女心怀叵测,但这不是唐山大地震中千万孤儿生活的本质。我们亲历的那场夺命的震灾,虽然让唐山人家破人亡,但灾难却使人们的灵魂得到了净化。例如“七·二八”震后的清晨,天蒙蒙亮,笔者见对面邻居塌到地面的水泥房顶上并排躺着三具尸体,两个男孩,一个女人,在尸体旁边木然坐着一个光着身子的中年男子,遇难的是他的妻儿。而我们50多岁的母亲和外婆,走进余震频繁的废墟,拿了自家儿子的衣服,悄悄送到那男子手里,让他遮蔽身子。那个时刻,没有难为情、没有惊诧、没有“性”,有的只是无言的怜爱和感激。这就是我们亲历的地震中的生活细节,它与电影编排“吃醋”细节相比,才是更真实的灾难生活。

主要情节之外,有一些背景性的情境也有虚假之处。前面分析过,强震过后的唐山,是“大哀默默”,而电视剧却让人们大哭啸叫,这是对灾难的极不了解。更不可思议的是,编导让主人公李元妮夫妇在汽车上还“性”了一把,这也未免太“前卫”了!真不明白编导搞此情节的目的何在?增加看点?卖点?它让震后的唐山人看了感到莫名惊诧。所谓“大”,是电影起了个举世震惊的大名字,内容却单细得撑不起题,看后觉得一场“空”。除了影片开头以4分钟模拟“23秒”的强震效果之外,几乎感受不到令唐山人刻骨铭心的灾难生活。偌大的灾区,似乎只生活着李元妮一家,连个邻居也看不到。而且李元妮一家的生活,也很难看出唐山大地震的特征。李元妮下岗干个体,儿子方达跑南方做买卖赚大钱,女儿方登上大学、退学生孩子、傍老外,这哪里是抗震救灾呀,分明是现代版都市煽情故事。当然,艺术的真实是需要典型情节典型人物来体现,但能表现唐山大地震的情节怎么说也应该与“地震”、“抗震”密切关联吧?强震瞬间,死神肆虐,生命是怎样无奈和放出异彩?自救互救,艰险万状,军民是怎样谱写壮歌?成千上万的鳏、寡、独、伤残者、地震孤儿、截瘫病人怎样注解生命的顽强、感受着全社会的温暖?顷刻被夷为平地的死亡之城,是怎样腾飞起一只雄健美丽的火凤凰?从影片李元妮的故事中找不到这些答案。当然,短短的影片不可能包容那段厚重的历史,但编导的作用就是放出眼光,发掘本质的生活素材,编织出反映强烈震灾主旋律的生活。而该片的故事,没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严重脱离了唐山大地震的主题。就拿一般的故事片来讲,影片也缺乏主线,内容琐碎、情节松散、没有戏剧的起伏跌宕,反映了编导功力的匮乏。

影片的假大空,归根结底在于指导思想的偏颇。作者既然要写心理救赎问题,就不如用原著名字《余震》更贴切。影片硬要拉“唐山大地震”的大旗作虎皮,结果既包不住自己,也忽悠不了大难不死的唐山人。而且由于编导站位的偏差,影片表现的多是心灵扭曲的人物和情节。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人类所表现出的至真、至善和大美,却没得到发掘和展现,更谈不上歌颂主旋律了。所以,笔者感到影片的思想、精神十分贫弱。

至于演员的表演更不敢恭维。虽然导演人气旺、阵容也算强大。只可惜这些很哥们儿的名演员们,却忘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整个剧本都没有合乎逻辑的矛盾冲突,也就是“没戏”,怎么能出彩?大名鼎鼎的陈道明,为了阐释父爱,只吼了两嗓子、打了当红小生陆毅一掌;陆毅只出过两次镜,奉命勾勒了一个始乱终弃的当代“张生”;更亏的是硬派小生张国强毫无戏份儿,出师未捷身先死——这些配角,个顶个儿的没有性格,立不起形象。倒是徐帆母女戏份儿多,但女儿在废墟中压着的时候,就开始自闭、怀恨、偏执、怪异,不知感恩,一个幼小的心灵真的会如此?我们不是心理医生,总感觉这个形象扭曲得太不真实。女一号徐帆,颇得老公厚爱,像元杂剧里的大青衣,一人主唱到底。但终因该片主题和情节的贫弱,塑造的形象单薄而做作,既没有时代感,也缺乏鲜明的个性。

影片《唐山大地震》之所以搞成这个样子,根本原因是编导者并不了解唐山大地震的生活,故而避重就轻,选择了心理救赎的旁门左道。这也无可厚非,但电影别取这个名字呀,稍有语文基础的人都懂“文不对题”乃文学作品之大忌!笔者还有几点疑问,《唐山大地震》这部明显乏力的影片,为什么开播前能炒得得沸沸扬扬,开播后从中央台到各媒体褒扬之声不绝于耳?甚而发烧到要冲刺奥斯卡?是商业炒作效应、还是政绩工程需要?抑或是我们的文艺批评标准已经等同于泪水与票房?恭请知情者赐教。

作 者:胡伟,文学硕士,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学;王淑洁,副编审,唐山师范学院宣传部副部长。

编 辑:古卫红 E-mail:guweihong007@sina.com

猜你喜欢

唐山大唐山编导
1976年唐山强震群震后库仑应力演化及其与2020年古冶5.1级地震的关系
唐山大地震余震或持续上百年
编导:贩卖热情的人
关于艺术编导改革与创新的思考
王大根
40年前,唐山大地震
唐山不能忘
莫以阴暗心理挖唐山大地震“废墟”
想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