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明与异化:浅析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

2011-08-15蒋慧成重庆三峡学院外国语学院重庆430060

名作欣赏 2011年20期
关键词:律法美狄亚柏拉图

⊙蒋慧成[重庆三峡学院外国语学院, 重庆 430060]

文明与异化:浅析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

⊙蒋慧成[重庆三峡学院外国语学院, 重庆 430060]

本文分析了欧里庇得斯的戏剧《美狄亚》中的美狄亚和伊阿宋的形象,从对文明对人的异化及文明的话语权的角度,分析了这部悲剧的冲突根源,阐发了作者欧里庇得斯对文明与野蛮、感性和理性之间关系的理解。

欧里庇得斯 美狄亚 悲剧 异化

妻子在古希腊被赋予公民权,诚然是古代世界罕有的女性权力。然而,这也是一种对女性的异化。妻子本身成为了一种社会职能,一种城邦政治维系自身的工具。这一点,无论是在梭伦还是莱库古的改革中都体现得非常明显。美狄亚尽管从本质上讲是伊阿宋的妻子,但是并没有得到社会政治赋予她的职能。所以她的妻子的身份从来就得不到认可。因为妻子在文明的法则下,只是一个社会政治符号,而不是一种纯个人的情感倾注对象。与其说伊阿宋移情别恋,不如说他是个彻底的被文明所异化的人,他的社会属性不允许他突破文明的法则。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悲剧所体现的并非是个人情感道德的悲剧,而是文明本身对受益于其中的人类带来的看不见的戕害。至于这种戕害的本质,则超出了本文所要阐述的范围。

作为寻找金羊毛的阿尔戈英雄伊阿宋来自高度发达的古希腊文明,而美狄亚来自原始洪荒的东方世界。伊阿宋抛弃美狄亚,并且给出了看上去非常理性的理由:“我还想把我的儿子教养出来,不愧他们生长在我这门第;再把你生的这两个儿子同他们未来的弟弟们合在一块儿,这样联起来,我们就有福气了。”不得不承认,伊阿宋的做法,是文明社会中理性的选择,它无论是对于伊阿宋自己,对于美狄亚,还是他们的孩子,都是利益最大化的做法。这也是文明本身对伊阿宋的要求。参考希腊古典时代的律法,如果夫妻双方一方没有公民权的话,那么下一代就没有充分的公民权。来自被希腊人称为野蛮人世界的美狄亚,自然是没有公民权的。正如伊阿宋自己所说:“不是因为我爱上了这个新娘,也不是因为我渴望多生一些儿子,我们的儿子已经够了。”

一、美狄亚所代表的野蛮意象:东方意象

美狄亚的形象是未被文明异化的形象的代表,而在西方人的语境里,即是东方意象。美狄亚的故乡科奇斯岛是当时所谓的非希腊世界,那儿的人们都被称为野蛮人。但凡古代高度发达的文明对待周边的民族,都是如此。如中国古代的夷狄羌戎等称谓,道理一样。如同中国有中国的礼法,古希腊有古希腊的律法。对待周边落后的民族,都抱有鄙夷的态度。但是这种鄙夷的态度背后,却又有着一种对非文明的因素的恐惧。这种恐惧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想当然的,是一种部分由于客观限制、更多的由于主观偏见所带来的误解。如伊阿宋对美狄亚所说:“你所得到的利益反而比你赐给我的恩惠大得多。我可以这样证明:首先,你从那野蛮地方来到希腊居住,知道怎样在公道与律条之下生活,不再讲求暴力。”伊阿宋对美狄亚的态度,应该代表了古希腊人对野蛮人的普遍态度,即没有公道与律条,讲求暴力。我们可以在柏拉图的《克里托篇》中也看道:“那是一个无法无天的地方。”律法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也是高度发达的民族的骄傲,譬如中国人所津津乐道的“王化”。在希腊人眼里,东方的野蛮人显然没有受律法统治的荣耀。东方人的意象是糅合了种种离奇的传说的意象:母系的权力(美狄亚的姑姑基尔克女巫,亚马逊女战士等),神秘古老的宗教(美狄亚家乡的赫利俄斯崇拜,后来的狄奥尼索斯崇拜等)。

来自东方的美狄亚,被认为是拥有令人畏惧的巫术和法术,同时又由于非理性而无视律法的。正如国王克瑞翁所担心恐惧的:“因为你天生很聪明,懂得许多法术……想要做出什么可怕的事情来。”这种西方世界对东方世界所强加的意象,导致了严重的偏见。美狄亚无法说服有这种根深蒂固的偏见的克瑞翁留下自己,从而使得悲剧根本没有挽回调和的余地。

二、美狄亚所代表的非理性意象:女性意象

代表了欧里庇得斯这个半哲人半戏剧家对于女性的理解,实际上无论从深度还是从广度上都远远超出了那个时代对女性的理解。美狄亚杀死自己的孩子,看上去是那么残忍,违背了母爱的天性。欧里庇得斯的戏剧把这一切描绘得如此逼真恐怖,是有其意义的。说其逼真,乃是由于欧里庇得斯对女性心理的把握,古典时代无出其右。当然,这也为他带来了“厌恶女人的人”这个不光彩的称号。阿里斯多芬曾经在戏剧《地母节》中讲到,雅典的妇女对欧里庇得斯是如此的厌恶,以至于聚会讨论如何惩罚欧里庇得斯。而后者由于害怕,乔装改扮成妇女去参加聚会打听消息,结果被当场揭穿。事实上,阿里斯多芬这样的丑化,更加说明了欧里庇得斯对女性的了解之深,是同时代乃至整个古典时代都罕有匹敌的。

女人被视为纯粹感性的化身,是非理性的存在。如伊阿宋所说:“你们女人只是这样想:如果你们的婚姻遭到了什么不幸的变故,便把那一切至美至善的事情也看得十分可恨。”也因为有这样的意象,在大多数古代文明,包括古希腊,长期被排除在政治律法权力系统之外的女人,往往被视为律法的被迫遵守者,而不是制定者。就连到了近代的弗洛伊德,也认为女性更加容易歇斯底里,因而不适宜参与公众事务。同时,男性对女性抱有一种复杂的情感。一方面非常自大,认为女性不如男性。如柏拉图所说的,男性是两性中更加聪明的那一性。另一方面,却有一种莫名的恐惧,体现这种恐惧的一个重要的意象就是操控着外人难以理解的法术的女巫意象。美狄亚是女巫,她的姑姑基尔克是更厉害的次神级的女巫。这种男性对女性的矛盾的心理,欧里庇得斯借伊阿宋之口说了出来:“女人总是什么都害怕,走上战场,看见刀兵,总是心惊胆战;可是受了丈夫欺负的时候,就没有别的比她更毒辣。”她们本质上被视为未被文明异化的存在,纯粹自然的感性始终对文明的秩序构成了威胁。美狄亚令人发指的报复行为,正是男性心中,女性的未被文明异化的形象的一个极端的体现。在欧里庇得斯日后的《酒神狂女》中,女性的非理性的恐怖被渲染到了极致。

三、男性的话语权与视角

女性的纯感性意象和未开化野蛮人的形象实际上都是男性自我想当然地塑造出来的,并且通过其所占据的话语权分别给二者强加上自己的标签。如萨义德在《东方学》中所说:“我的出发点乃下面这样一种假定:东方并非一种自然的存在。”这种话语权在文明世界内部体现为男性统治地位,在文明世界(西方世界)和野蛮世界(东方世界)之间体现了文明世界(西方世界)的优势地位。一方面,以自由人自居的西方人对被他们看做奴性的东方人有一种鄙夷。埃斯库罗斯在他的戏剧《波斯人》中就明确表达了当时的主流的观点:“他们(希腊人)不做臣民与奴隶。”柏拉图在他的《会饮篇》里提到过:“东方人……而且还把热爱哲学和体育当做坏事,这是由于专制主义的统治……是由于统治者的压迫和被统治者的懦弱。”而另一方面,西方人又对东方人充满敬畏。在柏拉图的《蒂迈欧篇》里,柏拉图借代表东方的埃及老祭祀说道:“梭伦呀梭伦,你们希腊人永远长不大,你们都是儿童。”无论对于东方抱有何种态度,话语权始终在西方人手上。所谓的东方就是历代西方人所描述的,并且被历代西方人所接受的。而不是自然意义上的东方。这种话语权所造成的不平等,导致了最终的解构的必然,而这种解构本身就是动摇文明自身。

四、最终的救赎

在这场悲剧终了的时候,欧里庇得斯给美狄亚安排了一辆太阳神的龙车,让她远走高飞。这种做法被后世诟病为“机械降神”,却包含了欧里庇得斯对救赎的理解。伊阿宋在悲痛绝望中斥责美狄亚:“从没有一个希腊女人敢这样做。”美狄亚并非来自文明世界,她的行为本身并未受文明的约束,而是一种天然的情感下的行为。在美狄亚那里,这样做没有什么违背良心的:“我做这事本是应该。”面对美狄亚的质问,伊阿宋回答道:“至少对于一个能够自制的妻子是这样;可是在你的眼里,一切都是坏事。”两种截然不同的标准是文明与自然天性的冲突,是理性与感性的冲突。而在这场冲突中,文明理性的伊阿宋遭受巨大的痛苦,在绝望中度过余生,而非文明、感性的美狄亚却乘着太阳神的龙车而去。这样的结局的处理,显示了欧里庇得斯对最终的救赎的理解。束缚人性的文明最终遭受毁灭而自然天性得到张扬,而在这过程中遭受的悲剧,便是文明救赎自身所付出的代价。

五、结 语

如果我们把美狄亚同后面的戏剧《酒神狂女》进行比较,我们就可以发现欧里庇得斯对于文明和野蛮、理性和感性的一贯态度,即文明被非文明、理性被感性所颠覆。其作品中蕴藏的这种预见,也恰好符合了他所生活的古典时代极盛而衰的时代,并预示了希腊化时代的到来。

[1] 柏拉图著,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 柏拉图著,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 赫莱茵·史密斯:《古典希腊戏剧名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 弗洛伊德著,车博文编:《弗洛伊德文集》,长春出版社,2010年版。

[5] 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著,罗念生译:《埃斯库罗斯悲剧三种·索福克勒斯悲剧四种》,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 欧里庇得斯著,罗念生译:《欧里庇得斯悲剧六种》,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7] 普鲁塔克著,席代乐译:《希腊罗马名人传》,吉林出版集团2009年版。

[8] 萨义德著,王宇根译:《东方学》,三联书店1999年版。

[9] 黑格尔著,王诚、曾琼译:《精神现象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作 者:蒋慧成,重庆三峡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英美文学、文化。

编 辑:张晴 E-mail:zqmz0601@163.com

猜你喜欢

律法美狄亚柏拉图
从立法的角度论证正义高于律法
“另一面”的美狄亚
在一朵雪花上轮回
试论我国的法治与德治
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演变
19世纪的法国大歌剧:凯鲁比尼的《美狄亚》
雪夜
柏拉图的椅子
论女性意识的膨胀和当今社会的女性角色:以电影《美狄亚》为例
柏拉图《法律篇》土地与农业法条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