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汉字中的祭祀文化

2011-08-15王海根磐安县文化馆浙江磐安县322300

大众文艺 2011年9期
关键词:甲骨文古人汉字

王海根 (磐安县文化馆 浙江磐安县 322300)

浅议汉字中的祭祀文化

王海根 (磐安县文化馆 浙江磐安县 322300)

通过汉字的象形、指事、会意看祭祀活动的对象、祭器和动作言语,了解我国古代祭祀文化,进一步弘扬和传承中华文明。

祭祀;汉字;解读

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最重要的特征,只要语言文字存在,民族标志则就存在。汉字历史悠久,为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记号。象形为“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指事为“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会意为“比类会意、以见指撝”。每一个象形字、指事字和会意字说白了就是一幅图画,一幅蕴涵丰富文化内涵的图画,有其独特的魅力与创造性。世界有四大文明古国,其文明能一直连续不间断地传承至今的也只有中华文明。这在极大程度上得益于汉语和汉字,它很好地保护了中华文明。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美誉。礼仪在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生活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在古代,祭礼是所有礼中最为重要的。《礼记•祭义》说:“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古代传统的说法,把礼分为五礼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其中吉礼就是祭祀的典礼,居五礼之首。然而,祭祀礼仪文化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不同时代就有不同的祭祀形式,但是承载祭礼文化的汉字却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变迁而消失,它简直是“活化石”,可诠释一些祭祀活动的原本形态。

一、祭祀活动的对象

“祭祀”二字共有的偏旁为“示”,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祭祀定与“示”有关。“示”,甲骨文写作“”,是个象形字。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小篆与隶书,甚至到现在所用的楷书,字形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从“示”的字形中,它的写法像神祖的牌位,不难看出古人对祖先和神灵崇拜。祭祀祖先,是中国古代礼仪的显著特点。先祖崇拜从原始社会起就一直没有间断过,《论语•泰伯》:“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于鬼神。”这是因为古人认为祭祀祖先具有良好的社会教化功能,有助于培养社会成员的品德,加强社会成员之间的团结,维护宗法社会的稳定。祖先崇拜在中国古代宗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以至到了后来,祭祖成为古代民间最常见的一种宗教活动。像国保单位磐安县榉溪孔氏家庙,在每年的农历八月二十七日,许多孔子后代聚集此地祭拜孔子。从古人对祖先的崇敬引申开去,我们不难想到是中华的传统美德——孝。对自己的上辈,已去世的,那是崇敬;活着的,那要孝,这两者之间多少是有联系的。

二、祭祀活动的祭品

祭礼中有神祖的牌位是没错,那用什么来“祭祀”呢?我们先来看“祭祀”的“祭”字。“祭”是个会意字,不难看出有三部分组成——“肉”“手”“示”,左上边的偏旁是一块肉,右上偏旁是一只手,合起来就是手里拿着肉,下面是“示”——神祖的牌位。如此一来,一幅“祭祀”的场景就活灵活现地展示在我们面前。古人手里捧着肉向神祖的牌位献祭,这便就是祭祀了。为什么要捧着肉祭祀呢?祭祀神实则为娱神、讨好神,欲求得他们的保佑。要获取神的欢心,就须把拥有的最好的东西献给神,对古人来说没有什么其他东西比食物更重要的了,所谓“民以食为天”!而食物中,又数肉最诱人。肉对古人来说是难得的好东西了,一般人是难得能吃上几回的。《左传•庄公十年》的“曹刿论战”:“肉食者谋之。”吃肉食的人成了贵族阶级的代称。《孟子•梁惠王上》:“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七十岁时可以吃肉,已经是“王道”的奋斗目标了。这些都反映了肉的珍贵。然而这样难得而又好吃的东西却愿意如此诚恳地献给神祖,可见古人对神祖的虔诚与崇拜。

“祭”只是说明了祭祀用肉,那具体用什么肉呢?来看“祥”字,甲骨文中就只有“羊”,写作“”,《说文解字》:“羊,祥也。”羊象征美善正义,能祛邪避恶,被古人认为是吉祥的牲畜。古代有“祈羊”一词,“祈羊”就是烹羊以祭,为古代祭山的一种仪式,也体现祭祀用羊。再看“牺牲”二字,其本义与现代汉语中使用的意义已大相径庭,现代汉语的“牺牲”是表示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或利益。在古代,“牺牲”则是祭祀用的牲畜,“牺牲”都从“牛”,那牛绝对应该就是“牺牲”的一种。但有讲究,牺是作祭品用的毛色纯一的没有受过任何损伤的牲畜。“牲”是供祭祀用的全牛,不过后来也就泛指为供祭祀用的牛、羊、猪。《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为六畜,五牲,三牺。”“牺”“牲”二字合在一起表示祭祀用的牲畜,不外乎牛、羊、猪。

从“祭”“祥”“牺牲”中可以看出,古人祭祀用的牲畜绝大多数为牛、羊、猪。从而看出,古人对祭祀的重视,对神灵的虔诚,对献给鬼神的食物的讲究。《左传•庄公十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三、祭祀活动的动作言语

祭祀时,人面对神祖,必然有一些行为动作与语言以表达祭祀的主观想法。哪些汉字贮存了这些信息,并可以从中挖掘古代祭祀文化呢?

首先来看“舞”字。人类的舞蹈历史久远,可以说,人一步入文明,“舞”也就随之而来了。“舞”在甲骨文中作“”,像一个人的两手各拿一条牦牛的尾巴在跳舞;其次“大”字,“大”也就是人,甲骨文作“”,当人展开双臂正面对着的时候,就是像“大”的形状。随着汉字的发展,到了金文,“舞”字的下面多了两只脚,且是脚跟对脚跟,两脚呈八字形状,斜着身体在跳舞,相当有趣。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舞蹈的姿势与内容也发生了变化。舞最初用以娱人,慢慢地也移入了娱神,步如祭祀。这样,从“舞”的古文字字形中,我们看到了祭祀时的动作,也就是“舞”的动作。随着舞蹈的不断发展变化,“舞”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周礼•乐师》:“凡舞有帔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用于祭天,祭地,祭祖先。

巫师是专司祭祀者,如此,巫也就离不开“舞”,正所谓“巫舞”。甲骨文和金文取两快垂直相交的玉来作“巫”字(上文已述过),写作“”。可以想象,巫师执玉事神,也就是巫师在以舞祭祀时,双手执玉。这样,从对“巫”字的分析中又丰富了舞蹈祭祀的祭礼文化内涵。

再来看一个字“雩”,“雩”是古代一种祈雨的祭仪,《说文解字》:“雩,夏祭乐于赤帝以祈甘雨也,从雨亏声”就是求雨之祭。《周礼•司巫》:“若大旱,则帅巫而舞雩。”“雩”字从“亏”声,表吁嗟号呼意,《尔雅•释训》:“舞,号,雩也。”郭璞注:“雩之祭,舞者吁嗟而请雨。”邢昺疏引孙炎云:“雩之祭有舞有号。”吁嗟号呼什么呢?也即是倾述用因干旱而造成庄稼不活之苦,然后请神灵赐降甘雨,雩祭时,“诉雨者要一边跳舞一边吁嗟,跳舞时在于降神娱神,而吁嗟则是哭诉哀求,吁请下雨。雩之或体羽,既合舞蹈与吁嗟于一体。”

四、小结

汉字是汉文化的全息载体。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汉字和中国古代祭祀文化的密切关系。汉字是几千年一直沿用下来的。总体来说,汉字字形古老、本义明显,因而从汉字本身着手去解读,所反映的古代祭祀文化则显可靠。文化需要传承,如上所述的祭礼文化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值得我们进一步从多方面研究、保护与继承。

王海根,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文化馆,一九七七年出生,从事群众文化工作。现任磐安县文化馆副馆长。 因工作需要和个人的爱好,写了不少文艺作品和群文理论文章,有多件作品在市、省和全国发表、获奖。研究方向:汉语言、非物质文化。

猜你喜欢

甲骨文古人汉字
敦煌壁画中的中秋节
古人到底姓什么?
古人也为颜值恼
古人如何睡眠养生?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图说汉字
图说汉字
甲骨文构形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