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是表现手法而是思维方式
——简述图形创意对解构的应用误区

2011-08-15高海燕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学院湖南株洲412000

大众文艺 2011年9期
关键词:德里达解构主义解构

高海燕 (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学院 湖南株洲 412000)

不是表现手法而是思维方式
——简述图形创意对解构的应用误区

高海燕 (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学院 湖南株洲 412000)

“解构”在图形创意中不是陌生的词汇,但是基本上都是以表现手法出现,并没有从“解构”的本质上应用,纠正解构思维方式的立场,是对“解构”在图形创意中的研究应用的前提条件。

解构;图形创意;思维方式

解构主义的由来

解构主义设计起始于上世纪60年代,其思想根源是当时在西方哲学、语言学领域引人注目的解构主义理论(Deconstruction),1967年由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在《论语法学》一书中提出,旨在对语言学中结构主义(construction)的批判。所以解构主义的建构不是从对自身的创建开始,而是从对其他理论的批判与剖析入手,在解构对方的过程中逐步树立自己的理论,因而解构主义有着反中心、反权威、反二元对抗的特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以及尼采都被列于德里达的批判名单之中。

构成整体的每个个体元素本身都有着自身的意义,它们的价值并不仅仅局限于构成一个整体,因而德里达主张去发掘被整体掩盖的个体元素的意义。当然解构的目的并不是破坏瓦解原来的整体,而是将被忽视的个体部分放置到关注考察的范围中,使它们的意义不至于被压制,并达到一种多元的并存。

这是一种反对权威而重视个人思想的设计挑战,颠覆了古典美学中统一完整的标准,均衡和谐的传统视觉经验,被差异、破碎、突兀、错位的全新审美体验所代替。在此之前的各种设计运动与思潮,绝大多数都是在同样的审美观下对具体形式和功能的变革,而解构主义却是反叛原有审美思想本身,为所处的时代树立一种新的审美取向。

解构主义的哲学之所以能够迅速被设计师们所吸收,并发展成一个设计思潮,与当时设计界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探索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原本充满了民主与革命精神的现代主义,在二战之后的美国逐渐发展成为渗透着霸权的国际主义风格时,追求标准化形式的单调与冷漠充斥了设计界的各个领域。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使上世纪70年代的设计师们开始了后现代主义的探索,令呆板冷硬的设计出现了些许人情味和多样性,但这种折衷的设计方式并没在意识形态上做出真正的革新。解构主义正是在对国际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不满中这样的背景下被设计界所吸收,并在建筑设计、平面设计以及工业设计领域都产生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解构在现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德里达希望出现一种解构主义的建筑,能够反对现代主义的权威地位与垄断控制,同时打破现代主义与传统建筑的二元对抗方式。在他的影响下,解构主义建筑师们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他们将意义的表达作为建筑的主要问题,寻求各符号各部件自身意义的平等传达与无冲突并存。在这种思想下设计出的建筑通常呈现出奇特的外观,能明显看出局部立体空间的分离效果和独立特征。在这些不规则几何形体的复杂拼接中,呈现出一种凌乱而丰富的视觉效果。

美国建筑设计师弗兰克•盖里(Frank Gahry)被誉为世界上第一个解构主义建筑设计家。上世纪60年代盖里逐渐在其设计中反映出对整体性的否定和对局部的关注。他认为真正的完整性正是通过各部件的充分表达来实现的。他尝试着将建筑的整体拆散,打乱秩序进行穿插和扭曲的重组,从而形成一种具有丰富表现力的支离破碎的新形态。

解构在图形创意中的应用情况

解构主义作为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主要理论之一,它对艺术、设计和建筑等方面的已经有很深影响了。“解构”二字在国内图形创意教材中也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了。如吴轶博和杨宁编著的《图形联想与创意教程》中,把解构作为图形创意的实现思路的一种,认为“解构即将原本完整的物形有意识地进行破坏、分解,利用某一部分的结构特征及形态特征,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重新整合的过程。比如打破原有物形的统一性、封闭性、节奏性、组织性等原则,从而营造出一种无序的氛围。”江明编著的《图形创意基础》中,把解构作为图形创意的核心想象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认为“解构:在进行想象的过程中,第一步是既有元素进行解构,这实际上是对形态进行分析认识的过程。所谓解构是指对元素形态进行分解,将其分为特征部分和可塑部分。”席涛编著的《图形创意》中把解构作为图形设计的艺术手法,认为“解构是后构成主义的新风格,但‘反构成主义’不是全盘否定,而是对构成主义的叙旧和再发现。”任留柱编著的《图形创意设计》中,把解构作为图形创意基本组织元素,认为“解构元素在图形创意与表现中,解构元素是艺术创造的方法论和形式因素,将旧媒介与素材组合成新的互相独立的结构,就要把有关的元素加以分离、解构,赋予新的关联,重视个体。”但是在这些教材中都是把解构作为表现手法来应用的,对解构没有做出很全面的定位。把解构作为思维方式应用在图形创意设计中的还是空白领域。

小结

不是哲学理论而是策略工具

一些哲学家在研究解构思想的角度虽不尽相同,如朱刚是从本体论角度理解解构思想的,李振是直接与马克思主义结合去研究解构思想,肖锦龙是从文学角度认识解构思想的,然而我们会发现纵然其研究对象再变化多端,而对解构的认识是统一的:认为解构主义理论是德里达在批判西方二元对立哲学体系中形成的,它自始自终都是作为一种批判策略、批判工具而产生的;认为德里达的解构思想运用“延异”策略是一致的,贯彻的“替补、踪迹、播撒”是相通的,批判的方式无论是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结构主义,还是语音中心主义都是一样的。且德里达本人也多次提到解构是一种认知方式(虽不系统),如他认为:“解构也是写作和提出另一个文本的一种方式。”“我更愿意说解构是阅读与写作的一种形式或表现。”所以,德里达的目光就是解构的视角,德里达的思想就是思维的崭新置换。正如朱刚指出的“德里达的解构思想最重要的贡献就在于为理解传统形而上学提供了新视角,也为未来形而上学打开一条新的道路。”无论怎样评价解构,你都不能否定解构更多的是一种策略工具。这些为研究解构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提供了新的契机。

不是表现手法而是思维方式

解构主义理论显然对设计已经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国内部分图形创意教材中“解构”二字已经不再陌生,如吴轶博、杨宁编著的《图形联想与创意教程》中把“解构”作为图形创意的实现思路的一种,在门德来编著的《创意与表现》中“解构”作为图形构思方法的一种等等。有的教材甚至把“解构”简单地等同于“分解、破坏” ,这些教材对“解构”的定义是不全面的。著名解构主义建筑设计大师彼得•艾森曼认为:“解构主义建筑不是一种新的风格,不能用某种建筑艺术形式来表达,解构主义仅仅是一种思维方式。”①

美国解构主义建筑大师弗兰克•盖里说:“应该质疑你所知道的东西,我就是这样,质疑自己,质疑时代。”解构是对既有关系、结构进行质疑、分解以至重组的思维方式。解构的视角就是提倡对既有的能指与所指的关系进行质疑,并且结合具体的设计条件,重新思考、定位、进而分解、重构,以此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挖掘设计生成的更多可能性,促成设计的创新发展。设计创作中,我们常常要面对许多的既有关系,这些既有关系通常是我们做出分析、判断的基础,同时也掩盖了诸多设计生成的可能性。解构的思辨常常可以展现出打破常规印象的设计思路,从而它也经常可以带来别致、新奇的艺术效果和启迪创新思考的设计线素。解构理论的精髓在于对事物内部既有关系的质疑精神,它以反常规的思维方式,揭示常规思维状态下被一些默以关系所掩盖的事物发展可能性。这并非对常规思维方式的反对或轻视,恰恰相反,这正是在常规思维状态下,事物的发展,创新处于停滞不前的困境时,对常规思维进行的补充,而这种以反常规的思维方式进行探索的精神则显得弥足珍贵!”

注释:

①解构主义设计.邬烈炎.引言.

[1]邬烈炎.解构主义设计[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4.

[2]黄其洪.德里达论艺术[M].吉林美术出版社,2007:296.

猜你喜欢

德里达解构主义解构
Q 什么是解构主义设计?
还原
解构“剧本杀”
德里达前期隐喻思想的存在论维度
重塑与解构
彭涛形而上的现世解构
乔伊斯与德里达
疯癫亦梦幻
浅析德里达的解构翻译思想
写于斯德哥尔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