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吐鲁番的神话

2011-08-15湖南彭见明

吐鲁番 2011年4期
关键词:葡萄沟火焰山吐鲁番

湖南 彭见明

●本期《吐鲁番风情》栏目文章,均由“吐鲁番葡萄沟景区管理委员会”冠名刊出。

编者按:吐鲁番是湖南省对口援疆地区。2011年8月21—27日,湖南省的11名文艺家赴吐鲁番采风创作。文艺家们在实地感受了吐鲁番区独特的自然风光、纯朴的民族风情和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满怀热情地创作了一批作品,从本期起,本刊将陆续向广大读者推出他们创作的优美散文、诗词绘画及书法作品。

我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完成对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的痴迷阅读的,小说中唐僧师徒三人赴西天取经时,过火焰山的故事令我经久难忘。少年的我,对新疆的书面了解,仅止于吐鲁番,因为火焰山就在吐鲁番。后来还晓得吐鲁番除了火焰山有名,葡萄以及瓜果也好吃非凡。就这两个诱惑,坚定了我此生可以不去很多地方,但不能不去拜谒吐鲁番的信念。

我在具备了去拜谒吐鲁番的经济能力后,没有急于去满足夙愿,而是在几十年后才行动。我坚信一个梦想被企盼越久,期待越高,一旦兑现,将会有更美妙的收获和享受。就如是好酒,窖藏的时间越长会越香醇。

一般文学作品是少不了夸张的,但当我站在火焰山下时,我觉得《西游记》对于她的描绘没有过分。这一架绵延百里的山峦,通体坚硬,寸草不生,自然不会有溪流雾霭,完全不是我们概念中的南方山地,她像一个放大了的被火一直烧烤着的石头,每当天上飘过一片红霞,这块巨石就像一盆木炭被立刻点燃,通体发红,在旷野中赤光四射。如此汹涌蓬勃的大面积的色彩,勾起吴承恩抑或当地居民的联想而将其命名为火焰山,是最恰当不过了。因而要被吴承恩设计出许多故事来,也是必然。看上去火焰山已经丧失了人们经验中的生命特征,而她的生命形态,却能够让人类的热血随着她的色彩一起奔涌,这是所有青峰绿岭无法做到的。她的生命因此而不同凡俗。

在这一架世代燃烧着的山脚下,却生长着中国乃至世界一流的瓜果,一个名声极大的葡萄沟,竟是在火焰山的怀抱中成长的。有一首流传深远的歌曲中,有一句充满哲理的歌词叫做“雨露滋润禾苗壮”,不容置疑,雨露几乎是所有生命的母体。可是,吐鲁番一年到头下不了几场雨。老天爷是知道火焰山的厉害的,给这个地方施雨,就是用瓢泼,也无济于事,来不及打湿地皮,就会被她烤干,既然是浪费,还不如调剂给了他人。但享受不到雨露滋润的吐鲁番葡萄,照样能成为世间美味。在收获季节,果农还害怕下雨,雨水一经洒到熟透了的瓜果身上,还会引起她们肌肤溃烂。这个时候果农是不去摘瓜果的,这时的果子经不起包装的折腾,要让火焰山的热浪烤干了她们身上的湿气,才让瓜果下地,运往全国各地。吐鲁番是我国昼夜温差最大、日照最丰的地方之一,这般独一无二的天时地利,成全了吐鲁番的瓜果扬名天下。

在赤焰千里的环境中常被摄氏四十度的高温烘烤着、没有享受过雨露滋润的吐鲁番瓜果,历尽艰辛,锻造出顽强与坚毅的品格,这是她的同行们无法比拟的。经此磨砺,要成大器,也是必然,人如此,物亦如此,此为天下同理。

显然火焰山并不尽是火的世界,亦有看不见的柔情万种,在她的山体下,终年不息流淌来自天山的雪水,通过人类创造的杰作“坎儿井”,以几千公里长的宏大血脉,供养着火焰山下的芸芸众生,照样生机盎然。吐鲁番葡萄一边喝着纯净的冰水,一边顶着滚滚热浪,镇定地过着冰火两重天的生活,早已入仙境矣。《西游记》中多处写到猴王孙悟空和好吃的猪八戒都是爱吃果子的,却没有安排他们在过火焰山时到葡萄沟大吃一通,恐是一大疏忽。玉皇大帝那三宫六院中的水果供给,也应让牛魔王和铁扇公主来负责才合常理。好在被名著疏忽的内容,并不会被人们疏忽,好东西永远是好东西。

猜你喜欢

葡萄沟火焰山吐鲁番
喝冷饮
葡萄沟
坐在葡萄沟的那条河畔(组诗)
国家AAAAA级景区葡萄沟
葡萄沟写意
吐鲁番的高
吐鲁番,漫过香甜的长风(散文诗 外一章)
火焰山下古村落
吐鲁番杏花诗社活动剪裁
七月拜访火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