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数据信息中心绿色机房改造方案

2011-08-08湖南省建筑设计院智能所湖南长沙410011

智能建筑电气技术 2011年6期
关键词:配线机柜机房

何 鑫(湖南省建筑设计院智能所, 湖南 长沙 410011)

1 机房概况

某数据信息中心机房位于1楼,有1台机房下送风专用空调机,强弱电采用下走线方式。随着机房使用时间的增加,网络服务器设备的增加使得机房面积紧张、设备散热不畅、地板下管线不断增加,导致送风受阻、地板贴面较多开裂、布线凌乱等一系列问题。现有机房已经不能满足目前业务的不断发展和需求,故对信息中心机房进行改造,将一楼的一间小办公室与一片开放式办公区域改造为机房区域,使之成为一个高效、节能型的IDC机房。

现有机房空间用玻璃隔断划分为两个大的区域,分别为机房区与网络值班区。配电房与主机房相邻中,安装了双路市电供电系统,并配备柴油发电机以及UPS。机房配备一台专用精密空调;内部设有自动气体灭火系统;配备防雷系统;设置监控系统,对楼道与机房进行全天24h不间断视频监控。机房采用全静电地板铺设,所有电缆采用地下线槽走线方式。

2 机房改造目标

为了向计算机设备和网络设备提供安全、稳定、可靠的运行环境,保障网络中心内工作人员身心健康,机房按B级标准设计,满足未来10年发展需求。同时,实现机房智能化管理,建设高度自动化的无人值守型智能机房,满足节能环保的要求。

本工程系统安装完毕后应达到如下主要技术标准:

表1 系统各项技术标准

3 改建后的信息中心机房概况

本次机房改造项目对该机房的空间功能区的划分不做大的调整,从机房布置、配电系统、空调系统、综合布线以及机房的监控系统等几大方面进行改造,使改造后的机房成为高性能、高可靠、高安全的节能数据中心。

改造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到现有机房生产环境的安全运行,合理安排分布实施方案,充分做好保护性施工,尽最大可能减少系统切换次数和系统中断时间,确保施工期间设备安全运行。

改造后的数据信息中心含装修工程、空调工程、强电工程、弱电工程、消防工程几大部分。改造后的机房平面图如图2所示。

图1 改建前的机房平面图

图2 改建后的机房平面图

4 各子系统简介

4.1 装修工程

1)平面布局

根据机房建设的要求,机房将划分为三个功能区:主机房、支持区、辅助区。各功能区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各子功能区的主要功能

2)机房区装饰

主机房、配电室、值班室吊顶高度为距静电地板2800mm,为方便形成气流组织,主机房采用格栅吊顶,将机房的冷池上部格栅板内用铝板封死,防止冷池内的冷空气外泄。在吊天花之前,吊顶先内刷防尘漆,并对天花用15mm橡塑棉做好保温。格栅吊顶做好后,部分梁在天花以下,对此采用铝塑板加以包饰。

机房区铺设0.3m高的进口600×600(mm)抗静电活动地板,采用节能型嵌入式LED节能灯管格栅灯,为不影响大楼美观,原窗户玻璃工艺处理后用轻钢龙骨石膏板封堵外窗,内挂防紫外线窗帘;外铺设轻钢龙骨及彩钢板,增加外墙保温性能同时不破坏大楼的外观,主机房、配电室、监控室墙面除玻璃隔断外全部采用彩钢板。主机房墙面、柱面防尘处理后,铺设保温棉、再铺彩钢板,能达到一定的电磁屏蔽和防静电效果。所有装修材料均选用环保材料。

4.2 空调系统

根据机房区布局,在原有机房专用精密空调机基础上,增加三台机房专用恒温恒湿精密空调机,每个机房一用一备,利用原新风系统补充新鲜空气,并通过贮藏室吊顶内安装的排风机、排烟防火阀排除机房区气体灭火后的烟和残余气体。

精密空调系统采用活动地板下送风、上回风方式,冷热池分开,即机柜面对面中间区域为冷池,机柜后背为热池。冷空气从机柜正面进入,热空气从机柜后部排出,通过次循环形成一定气流组织,有利于机房内类似于刀片服务器的发热量大的设备散热,如图4所示。新风采用全热交换式新风换气机,新风经室内排风热交换后送入室内,排风量为新风量的80%。采用活动地板下送风时,出口风速不应大于3m/s,送风气流不应直对工作人员。

4.3 电气工程

机房供配电系统采用三相五线制(TN-S)供电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计算机设备供电(UPS)系统及机房辅助设备供电系统。分别对机房计算机网络设备、动力、照明配电,并由独立的配电柜控制:计算机设备用电由UPS配电柜控制,辅助设备用电由市电配电柜控制。计算机设备用电采用“一路市电+柴油机+UPS”的供电方式。本工程市电负荷主要为专用空调机、新风换气机、照明系统、市电插座、UPS系统等,UPS负荷主要为服务器柜、计算机网络设备等。设备供电按设备总用电量的1.5倍预留。UPS电池按考虑断电半小时考虑,在停电半小时之内,通过UPS供电,并启动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应急电源。

图4 空调气流组织

图3 机房系统分类

4.4 弱电工程

4.4.1 综合布线

本次机房布线采用集中式配线结构,分为主配线区、服务器区、网络交换机区、存储区等几部分。所有机柜中的铜缆(光缆)都汇聚到集中配线区中,通过主配线区的配线设备进行配线管理,核心有源交换设备传输数据和连接外部ISP光缆。这样做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交换设备数量较少,端口利用率较高,总体成本较低,单点故障较少。

布线采用机柜自带桥架上走线的方式,从运营商进线机柜到主配线机柜,再从主配线架到每一个机柜及中转机柜,中转机柜是用来连接新、旧机房之间的网络设备通道,使得管理方式更加灵活、可靠。

本工程机房区每个机柜上安装1个24口的光纤配线架,1个24口配线架。主机房进线区设置一个配线柜。机房区机柜上弱电线槽分布合理,保证走线的需要。机房机柜配置设计建议采用规格为600×1100×2000(mm),前后双开网孔门的品牌机柜,钢板厚度不低于2mm。

4.4.2 安防及环境、设备集中监控系统

集中监控内容包括:UPS监控子系统、配电监控子系统、精密空调监控子系统、普通空调监控、及排风机监控、温湿度监测子系统、漏水检测子系统、门禁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从功能结构上,本机房环境监控系统主要涉及环境监控设备、各种动力设备、机电设备和安防子系统,各子系统主要监控对象包括:UPS设备组、电量仪、精密空调组、温湿度、漏水、门禁管理。

图5 配电系统框图

图6 配线结构图

以上安防及环境、设备监控系统通过场地集中监控系统软件有机地集成在一起,实现统一、集中的管理。

4.4.3 KVM系统

通过显示屏和鼠标组成的控制台,在机房中KVM机柜处便可登陆所有的机器,实现多品牌、多种设备的统一管理,节省了空间和人力资源,降低了运维成本。本项目充分考虑了对现场服务器管理的集中性,用户管理的安全性、实用性和对将来机房服务器的扩展性。

图7 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图

考虑到机房服务器数量多、操作用户多、机房的扩容性等因素,我们在南、北机房各设置一台机柜用于管理辖区范围内服务器及网络设备,设计采用2套KVM产品和多个KVM交换机实现。每套KVM可以提供1个本地用户操作管理所有的服务器。

4.5 消防工程

机房区作为两个防护区,机房灭火设计浓度取8.0%,采用全淹没式灭火系统,按无管网七氟丙烷灭火系统进行保护,安装智能型感烟及感温探测器,在防护区各房间内设置声光报警器,在防护区对外出口处设置紧急启停按钮和放气指示灯。系统控制方式为自动、手动及机械应急操作三种。当防护区内感烟、感温探测器同时报警时,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发出信号启动声光报警器,并关闭空调和关闭防火阀,切断非消防电源,经30s可调延时后启动钢瓶瓶头阀,释放灭火气体以完成灭火任务。同时通过紧急启停按钮可在防护区外完成对灭火系统的紧急启停。

5 结束语

机房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机房工程建设,也对机房的安全性、可用性、灵活性、机架化、节能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据中心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时间推移,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旧机房面临改造的问题,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共同提高我国机房工程的整体水平。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S].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S].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3] 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编.GB50019-200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S]. 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S]. 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4.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GB50370-2005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S]. 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6.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GB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S]. 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8.

猜你喜欢

配线机柜机房
平疫结合的CT机房建设实践
一体化综合配线单元关键技术
关于无配线车站码序设计方案优化研究
一种计算机联锁机柜工程图纸的自动化生成方法
BIM技术在铁路信号室内机柜布置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VPN的机房局域网远程控制系统
ZD6型道岔转辙机配线技术的改进与应用
浅谈一体化机房系统
一种机柜装舱通用工装的设计
50Hz轨道电路配线测试工装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