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宿疾罹患老年风温肺热病后传变特点解析

2011-08-06欧阳家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33期
关键词:风温肺胀热病

欧阳家明

(广东省兴宁市中医院,广东 兴宁 514500)

风温肺热病是肺热病与风温病的合称。是以发热、咳嗽、胸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外感疾病。因风温病与肺热病的临床症状相似,故合称风温肺热病。一般在四季都可能发病,犹在春季和冬季发病比较多。如果≥60岁的老年人罹患风温热病,就称之为老年风温热病。由于老年人身体往往比较虚弱,加上一些已经患有的疾病,导致他们在风温肺热病的发病症状和变化规律上都有不同。相关文献报道,老年人肺部炎症在老年感染性的疾病中占了半数以上,病死率在5%~23%。在老年风温热病的临床诊断中,往往由于病情发展迅速、临床表现不明显导致误诊和漏诊情况比较多,因而关于老年风温热病的研究显得相对较多[1-3]。

本文通过随机对照的方式对不同老年风温热病患者在发病症状特点等进行研究,从而获得不同代表性宿疾对老年风温热病传变阶段的差异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2年间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风温热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45例,平均年龄(75.14±8.25)岁,病程为8~50d。所有患者年龄均>60岁。80例患者卫气营分证情况见表1。宿疾情况见表2。

1.2 方法

对肺胀、眩晕、中风以及消渴几种宿疾进行发生逆转传入营和死亡情况的对比。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数据采用了SPSS13.0计量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卡方检验来比较各宿疾之间的差异,在P<0.05下,差异可以看作是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三种不同宿疾患风温热病后的营分证比较

见表3。

表3 三种不同宿疾患风温热病后的营分证比较

2.2 三种宿疾患风温肺热病后死亡出现情况比较

见表4。

表4 三种宿疾患风温肺热病后死亡出现情况

表2 80例患者宿疾情况

3 讨 论

风温肺热病是肺热病与风温病的合称,病位在肺,病机为痰、热、毒互结于肺。其传变和辨治规律多遵卫气营血。发病的基本特点是“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其传变的两种趋势.一是顺传于肺胃,而气而营而血,二是逆传心包,而心营,而神明(脑)。由表1我们可以看出肺胀患者发生入营率要明显高于消渴患者(80%vs35%),肺胀者入营率要明显高于中风患者入营率(80%vs35%),消渴患者入营率要高于中风患者入营率(50%vs35%)。以上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表2我们可以看出,肺胀患者发生病死率要明显高于消渴患者(80%vs35%),肺胀者病死率要明显高于中风患者病死率(80%vs35%),以上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渴患者病死率要高于中风患者病死率(50%vs3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胀及其传变,特征病变在于肺部,而心包和肺部所处位置比较接近,非常容易发生逆转。一般而言,心包的疾病基本上是由肺部逆转而产生的。风温肺热病的主要病理在于痰浊而不清,淤血产生,病理性质之间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并互为原因和结果。风温肺热病临床特点是痰浊和血瘀交叉发生,久病而积于肺。

风温肺热病发病初期,肺气滞留、脾脏轻度障碍、唾液不能正化而造成的,时间长了以后肺部渐渐变虚,从而不能化为津液,再加上脾虚,肾虚造成津液转输和蒸化,逐渐导致痰浊而不清,并藏于肺,肺部气体郁结,严重影响心血的循环的调节,气道传输受阻,造成呼吸困难,平卧困难、严重胸闷和胸痛,唇部和舌部变紫,这些无一不反应了痰浊血瘀交接为患的中医辨证病理[4]。

根据叶天士的久病入络观点,肺部和全身各种脉络相连接,而且肺部本身也存在着无数的细微脉络,肺部正是依靠这些无数的细微脉络为自己提供养,从而保障了肺部正常功能的发挥。由此,当肺虚发生,肺气无法灌注心脉,导致脉络营养物质传输障碍,肺部自身失去大部分的营养物质,另一方面气不行血,促进了淤血浊痰的产生,进一步增加了肺部脉络的堵塞状况,因而营养物质更不能有效的传输给肺部脉络,使得肺气更虚,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5,6]。

肺胀的病变之根在于肺部,时间长了会累及脾脏和肾脏,最终导致肾虚和脾虚。这是因为当肺气严重不足时,会导致肺虚、脾虚、心虚和肾虚的连锁反应,形成了“外热一陷,里络就闭”的局面。所以对于患有风温肺热病的老年患者,如果本身就患有肺胀,就很容易发生逆传入营,从而导致风温肺热病的致死率增大。因此,在临床上我们应该对患有肺胀宿疾的老年风温肺热病患者给予高度的重视和警惕,防患于未然。在治疗这类患者时应该在患病初期截断病变根源,一方面会控制病症的继续入侵深入,另一方面还会避免过度的肺气流失。所以治疗宿疾罹患老年风温热病贵在初期截断病变根源,否则病症就会继续入侵,导致心脏、肾脏、肺部、脾脏等多脏器虚弱,病情会进一步恶化。因此患病初期截断病变根源在临床上对控制和治疗风温肺热病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值得推广。

表1 患者的卫气营分证情况

[1] Bone RC,Balk RA,Cerra FB,et al.Definitions for sepsis and organ failure and guidelines for the use of innovative therapies in sepsis.The ACCP/SCCM Consensus Conference Committee.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J].Chest,1992,101 (6) :1644-1655.

[2] 李国梁.不同宿疾罹患老年风温肺热病后传变特点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10):786-787..

[3] Deborah J,Cook MD,Loren A,et al.Nosocomial pneumonia and the role of gastric pH[J].Chest,1991,1001,100(1) :7 .

[4] 范新民.痰瘀致肺胀初探[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5,7(2):109-110.

[5] 李振国,张庆昌.肺虚、痰瘀阻络是系统性硬皮病肺纤维化的基本病机[J].光明中医,2002,17(4):55.

[6] 刘景源.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前十条阐释——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与伤寒辨治的异同[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4(11):12-14.

猜你喜欢

风温肺胀热病
“风温”概念演变探源*
黄帝内经
什么是肺胀,如何预防和治疗!
玉钢1080m3高炉提高风温实践
肺胀患者便秘与呼吸困难的相关性研究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Oral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Prolonged-Release Tablets Related Constipation
部颁标准中治疗风温中成药的组方规律
论伤寒春变温病夏变热病
咳嗽方和桑白皮汤治疗痰热郁肺型肺胀的疗效比较
趋向出人意料的进程:艾迪斯·华顿的《罗马热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