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电工程施工中设备的现场管理

2011-07-26安慎永张彦清金洪志

水力发电 2011年7期
关键词:机务故障率磨损

安慎永,张彦清,金洪志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水电第一总队第一支队,河北 唐山 063004)

面对日益现代化、设备化的建设市场,要充分发挥设备效能,为施工提供性能好、效率高、经济合理、使用可靠和操作安全的设备,就要靠提高施工设备的管理水平来实现。作为长期工作在生产一线的设备管理人员,现将本人在设备现场管理中的一些方法和问题总结归纳,供大家进行探讨。

1 设备的使用管理

抓好设备的使用管理,必须正确处理好管、用、养、修4个环节的关系,科学使用,努力做到降低机械使用成本,获得高经济效益,充分发挥机械装备的生产技术效能和使用效率。合理使用设备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施工现场的生产过程和工艺特点,正确地配备各种类型的机器设备,使各种设备在性能和生产效率上相互协调匹配。同时,各种设备之间的比例关系应根据不同时期的生产任务,进行及时地调整。

(2)不同设备的性能、结构、精度、使用范围、工作条件是各不相同的。在使用过程中应按照设备的具体条件安排相应的合理负荷,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3)提高设备尤其是大型设备的利用率。

(4)制订和贯彻执行有关设备使用和维护方面的规章制度,以提高设备使用的经济性。如建立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和检查保养规程,坚持操作人员的培训制度,严格凭证操作设备,以及规定合理的能耗、物耗定额与费用定额等。另外对设备的使用实行机长负责制度,由一些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操作人员担任设备的机长,他们对设备安全、使用、维护、保养负主要责任。其他机组成员在机长的领导下,共同对所使用的机械设备负责,同时要完善设备的运行保养记录和修理记录。并监督设备配件材料的消耗。

(5)在生产过程中,为设备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一方面为设备配备相应工种的、熟练的操作者;另一方面保持设备本身和工作环境的整洁和正常秩序,必要时安装防护、防潮、防震、保暖、降温等设备。

(6)加大对操作人员进行爱护设备的宣传教育。

2 设备的保养和维修

2.1 设备的保养

正确、规范、及时地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能够保证机械装备的使用技术性能,提高设备的完全率、利用率,减少部件的早期磨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同时降低配件消耗,减少修理费用,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有力措施,是机械装备管理的重点。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技术性能的不断变化,从而导致某些不可避免的状况发生,可能会出现紧固件松动、异常声响,干摩擦和漏油等。这些设备的隐患如不及时处理,会造成设备过早磨损,甚至导致严重故障。因此,应做好设备定期和平时的维修保养工作,随时改善设备的技术状况,这将有利于降低和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据统计,施工设备故障有70%以上都是因保养不到位造成的,为了抓好设备的保养,笔者所在单位施工队都设有专职的机务组成员主抓保养,其主要是负责统计每台设备的各类保养时间,在下一个保养周期到达之前下达保养通知单,督促设备的机组成员对设备进行周期保养,每周五为设备的强制保养日,每个施工队都安排专人协助对设备进行强制保养。针对一些设备自带的黄油系统故障率较高的情况,我们在重型设备比较集中的地点设置专门的保养点,方便操作手对设备进行润滑和空滤的清洁等保养。对于设备的检查,施工队每周组织一次,项目部每月不定期检查一到两次,检查的结果会以书面形式存档,作为设备评比和操作人员奖惩的主要依据。设备的维修也是设备管理的重点,机械设备的修理主要分为小修理 (故障修理),项目修理,大修理。不论是哪种等级的维修,项目部都会确定一名修理人员为主修人,负责设备故障的确定和维修,对设备的维修状况负责。责任到人,确保中间环节不脱节。

2.2 设备的维修

2.2.1 设备的故障率曲线

对于大多数设备,特别是机械设备,其寿命在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的故障统计规律。图1中故障率曲线反映了设备使用时间t与故障率Z(t)的关系。曲线形似浴盆,故又称为浴盆曲线。曲线可划分为3个阶段:

(1)第1阶段为初期故障发生阶段,又称饱和阶段,这个阶段由于新摩擦副表面的加工刀痕和表面脱炭层迅速磨光压平,零件之间的间隙变动较快,需要及时调整间隙。另外,设备制造、安排上的缺陷也逐渐暴露。随着设备使用过程中的不断调整改进,故障发生率会随着时间延长而下降。

图1 一般机械设备故障率曲线

(2)第2阶段为偶发故障阶段,又称正常磨损阶段。这段时间内摩擦副表面的加工刀痕已磨平,脱炭层已磨光,设备处于正常运转状态,故障率较低。偶发的故障是因操作失误、保养不善、使用不当等外部随机因素引起的。偶发故障期是设备的实际使用期,通常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注意故障发生前的异常现象并及时消除,使故障率得到适当降低。

(3)第3阶段是磨损故障阶段,又称过度磨损阶段。由于零件长时间的磨损与疲劳导致磨损故障率上升。通过有计划的更换零件与维护保养可以减少故障,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故障发生率的统计描述是决定设备维修管理的重要依据。在初期故障期,主要找出设备可靠性低的原因,进行调整和改进,保持设备故障率稳定;在偶发故障期,应注意提高操作工人与维修工人的技术水平;在磨损故障期,应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预防检查和计划修理工作。

2.2.2 设备维修的方法

针对设备故障发生曲线,采取相应的维修方法,在故障率曲线的第Ⅰ阶段,因为不能确定故障的发生部位,采用检查后维修,就是事先只规定检查次数和时间,而每次修理的具体期限、类别和内容均由检查后的结果来决定;在曲线的第Ⅱ阶段,采用定期维修法,就是指根据零件的使用寿命、生产类型、工件条件和有关定额资料,事先规定出各类计划修理的固定顺序、计划修理间隔期及其修理工作量。因为这时候的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的状态,可以在修理前通常根据设备状态来确定修理内容;在故障率曲线的第Ⅲ阶段,通常采用强制修理法,这时候设备运转到规定的期限,不管其技术状况好坏,任务轻重,都必须按照规定的作业范围和要求进行修理。

为了抓好设备的维修工作,还要提高维修人员的素质水平。我们对设备管理人员和修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主要采取的方法是外出系统培训和平时修理过程中现场培训。同时利用一些设备厂家的售后服务工作对相关人员进行一些基础培训。让修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都能得到很好的提高。

3 机务组管理

机务组是落实上级机械装备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的最基层组织,负责施工队机械装备的管、用、养、修等日常工作。机务组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设备的完好率和出勤率。机务组建设的中心是服务施工生产,服务设备。机务组建设的核心是单机核算,重点是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完善的核算工作能让我们及时掌握设备的盈亏状况,便于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也会提高广大操作人员的爱护设备意识和节约意识。

同时,机务组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完善各种设备的基础档案和各类记录等原始资料。机务组的记录包括机务工作会议记录、运行记录、保养记录、修理记录、消耗记录、事故记录。这样就等于给每台设备建立了技术档案,这就好比是设备的 “病历卡”,便于维修保养人员尽快准确地对设备的整机性能和 “病情”做出判断,尽量把故障消灭在发生之前,既便出现故障,也可以及时修复。这样,就能始终稳操驾驭设备的主动权。

4 设备的资产管理

设备资产管理的基础资料包括设备资产卡片、设备编号台帐、设备清点登记表、设备档案等。设备管理部门应该建立和完善必要的基础资料,并做好资产的变动管理。

5 建立奖罚责任制

如果设备的管、用、养、修等各项环节,没有与经济责任制结合起来,就无法调动广大操作人员的积极性。反之,如果将设备管理与责、权、利结合起来,对维护好、保养勤、技术精、工效高的操作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使他们能够自觉积极地将工作做得更好;对玩忽职守造成设备损坏的操作人员,应及时予以批评教育,给予适当的经济处罚,以引起他们的警惕,杜绝或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并能吸取教训,加强责任心。这样,充分发挥人的积极因素,设备管理水平定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猜你喜欢

机务故障率磨损
基于CFD模拟和正交试验设计的弯头磨损研究
机务联系电路设计实例分析
机务管理模式下提高货车列尾装置作业效率的研究与实践
套管磨损机理研究
套管磨损机理研究
北疆蓝天里的驭“鹰”师——记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机务二中队机械师武明文
探索零故障率的LED智能显示终端
基于故障率研究的数字保护最优检修周期
钻头磨损后怎样更换
新形势下加强车辆机务技术管理保障运输安全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