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安机关针对吸毒人员的动态管控机制探析
——动态管理机制对吸毒人员回归社会的影响

2011-07-21李海涛黎淑慧何晓慧黄书康

卫生软科学 2011年12期
关键词:戒毒管控人群

邓 玲 ,朵 林 ,2,罗 志 ,李 斯 ,李海涛 ,冯 宇 ,黎淑慧,蒙 夏,何晓慧,黄书康

(1.云南省中澳艾滋病亚洲区域项目办,云南 昆明 650228;2.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云南 昆明 650021;3.云南减少伤害网络,云南 昆明 650228)

公安部门建立吸毒人员的动态管控机制,是以全国禁毒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为平台,把所有吸毒人员信息及时纳入计算机系统的查询与统计范围,实现信息共享、网上跟踪、有效管理、动态监控。包括见面排查、核准身份、尿检等。其作用及优势是让公安部门能及时掌握吸毒人员的最新动态,维护社会治安,打击毒品犯罪。但是吸毒人员动态管控机制对吸毒人员的信息管理只有录入进入,没有退出机制,且对信息的修改设置权限在国家级,结果对已经戒毒康复的既往吸毒人员回归社会造成了困难。目前,国内吸毒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还仅集中在吸毒人群的特征及高危行为方面,对成功戒毒人群回归社会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还十分缺乏[1],而家庭不接纳、社会歧视、公众对艾滋病的恐惧是吸毒人员回归社会难的社会原因[2]。本研究通过对已经成功戒毒康复或者持续服用美沙酮3年~5年的既往吸毒人员进行调查,分析吸毒人员动态管控系统对成功戒毒人员生活、家庭、心理的影响,对完善机制,设立动态管控退出机制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现场

本研究选择吸毒人员较集中的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为调查现场。根据目前两省吸毒现况和吸毒人员的分布特点,云南省选择了昆明市的五华区、盘龙区、官渡区和晋宁县,红河州的蒙自县、开远市、个旧市调查现场;广西壮族自治区选择南宁县、武鸣县和宁明县为调查现场。

1.2 调查对象

在已选定的项目研究现场,采用滚雪球抽样方法抽取调查对象。寻找成功戒断毒品3年以上;或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3年~5年无复吸史的既往吸毒人群,在同等条件下,首先选取满足第一个条件的人员作为入选调查对象。

1.3 调查方法及内容

采用问卷调查和个人深入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既往吸毒人员的基本情况,戒毒康复、服用美沙酮的情况;动态管控系统给既往吸毒人群造成生活、心理及家庭等方面的影响等。访谈内容包括吸毒人员动态管控系统对既往吸毒人群回归社会后给生活、社交、工作、婚姻及其心理等方面带来的影响。

1.4 质量控制

调查工作开始前对调查人员进行严格、集中的统一培训,由培训合格的调查员采用统一调查问卷进行现场调查。定性访谈资料选择工作经验丰富、表达沟通能力强的调查员进行调查。

1.5 伦理学问题

调查过程中充分尊重被调查者的权利,均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开展调查,并对问卷调查结果严格保密。所有被访谈人员自愿将个人信息公开,利于外界确认所有案例的真实性。

1.6 数据处理

调查问卷收集的全部资料整理后采用Excel 录入,用 SPSS 17.0 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同时抽取了10%的问卷进行了复核,问卷调查和访谈内容进行描述性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人口学特征

此次共调查云南、广西200例既往吸毒人员,其中:男性129名、女性71名;以青年为主,平均年龄为37.2岁,这些人员中绝大多数没有固定职业,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2.2 对生活造成的影响

近3年来管控系统(见面排查、核准身份、尿检等)给既往吸毒人员生活造成各方面的影响情况,频率较高的是住宿、办理各种证件、旅游,分别为92.9%、88.4%、85.9%,详见表1。

2.3 对心理造成的影响

表1 近3年来管控系统给既往吸毒人员的生活各方面造成的影响

近3年来管控系统(见面排查、核准身份、尿检等)给既往吸毒人员的心理造成各方面的影响有,影响心情、造成周围人员对自己的歧视、给家属造成心里负担、感觉个人无隐私、怕尿检阳性不敢随便服药,详见表2。

表2 近3年来管控系统给既往吸毒人员的心理各方面造成的影响

2.4 对家庭造成的影响

近3年来管控系统(见面排查、核准身份、尿检等)给既往吸毒人员的家庭造成了各方面的影响,频率较高的是父母/配偶会怀疑的复吸、不信任、家里人被邻居看不起、邻里关系受影响、影响孩子心理健康、被歧视,详见表3。

此次调查共访谈15份不同情况案例,被访者来自云南、广西两省,覆盖5个县市。 通过访谈可以看出,吸毒人员动态管控机制给调查对象骑电动车遇到临时检查、乘坐火车、办理结婚登记、户口登记、出差旅游办理相关证件、入住酒店、遇到边防检查、网吧上网、生病治疗方面等方面带来了困扰和不便,甚至影响到吸毒人员的婚姻、家庭和心理状况。

3 讨论

表3 近3年来管控系统管控系统给既往吸毒人员的家庭各方面造成的影响

公安部建立吸毒人员动态管控机制,其目的就是要建立与开放社会和人员流动相适应的管理方式,实现对吸毒人员的有效控制[3]。但调查对象表示,该机制对既往吸毒人员影响频率较高的是住宿(92.0%)、办理各种证件(87.5%)、旅游(85.0%)等各种用到身份证的地方,而且既往吸毒人员在心理上也会受到严重的伤害,感觉个人无隐私,怕尿检阳性不敢随便服药,甚至发生纠纷时不敢维权等;同时,绝大多数的调查对象还表示,由于受吸毒人员动态管控系统的影响,其父母/配偶会怀疑自己复吸,家里人也被周围的人看不起,家属外出工作机会会受影响,还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被歧视,戒毒人员回归社会之后缺乏亲密的人际交往和情感交流,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4]。目前,我国吸毒人员一直呈增长趋势,政府在吸毒人群回归社会的工作相当滞后,其中一方面的原因是社会对吸毒人群的标签意识,社会上大多认为吸毒是犯罪,吸毒者是罪人、是人渣,一朝吸毒,终身难戒,社会标签意识的形成源于政府部门对吸毒人群的定位[5]。目前吸毒人员动态管控系统对吸毒人员的信息管理只有录入进入,没有退出,公安人员在通过该系统进行例行检查(见面排查、核准身份,尿检等)的同时,间接地公开了已经戒毒康复人员的既往吸毒信息。

同时,此次调查也显示,吸毒人群以中青年为主,文化程度偏低,绝大多数没有固定职业,婚姻生活离异、再婚者居多,是难于回归社会的弱势群体,存在经济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的脆弱性[6]。动态管控机制是一把双刃剑,为公安部门切实管控吸毒人员、维持社会治安、打击违法犯罪,创造了良好治安环境的同时,也给既往吸毒人员工作、婚姻生活、家庭幸福、自身身体健康带来了许多障碍,吸毒者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程度都显著低于一般人群,而社会缺乏对戒毒人员有效的社会支持;归属剥夺是导致复吸的危险性因素[4]。因此,首先建议相关主管部门要完善吸毒人员动态管控机制,建立一套考核戒毒康复人员已彻底完全脱离毒品的考核机制及考核细则,在充分考核的前提下,设立动态管控系统退出机制,为成功戒毒人员回归社会提供有利的政策保障。其次,相关部门应该促使宣传教育全面多样化,加大对戒毒回归人员宣传的力度,多报道他们的正面新闻,努力营造有利的社会舆论环境,让成功戒毒人员能顺利回归社会。

[1]韩 丹.国内吸毒问题的社会学研究述评[EB/OL].(2008-03-21)[2010-11-23]. http://www.sdx.js.cn/art/2008/3/21/art_106_1679.html.

[2]马永清.试析吸毒人员回归社会难的多元因素[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4,10(2):40-43.

[3]孙 光. 吸毒人员动态管控机制的构成[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7,(2):27-31.

[4]杨 玲. 吸毒者回归社会的过程:归属与认同的剥夺[J].心理学探新,2007,(2):91-95.

[5]王 卓.吸毒人群回归社会管理措施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1-73.

[6]董祖浩.对服刑人员弱势群体保护之探讨[EB/OL].(2009-03-13)[2010-11-23]. http://www.dqjiangbei.jcy.gov.cn/lilunyanjiu/200903/t20090313_192803.html.

猜你喜欢

戒毒管控人群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运用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戒毒人员外出探视管理及戒毒人员意见调查分析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我走进人群
财富焦虑人群
浅谈戒毒康复爱心基金在戒毒康复工作中的应用
秘书缘何成为『高危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