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部署社交应用,运营商还需有舍有得

2011-07-17李璐

通信世界 2011年41期
关键词:运营商社交流量

本刊记者 | 李璐

“大而全”的思维模式常常导致运营商反应速度比互联网企业慢,在产品的前期推广和服务体验方面都有缺失,同时运营商在决策体系上,显得拖沓。

>> 今年各大运营商争先恐后地推出基于手机通信录的IM应用服务。

近日,国内独立微博网站Follow5宣布停止运营或永久关闭,而曾经风光一时的门户微博,除了屈指可数的几家,大部分表现差强人意。与此同时,运营商在微博等社交应用方面,正进展得如火如荼。除了之前建立的139社区、红围脖等,今年涌现出的沃友、飞聊、翼聊各个“声声”不息,除此之外,位置服务应用也成为了各大运营商积极关注的目标。

利益攻守战

对于运营商而言,传统语音、短信业务递增速度减缓已是不争的事实,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产业所呈现出的巨大市场空间,为运营商利润的持续增长投出了橄榄枝,但能否及时抓住机遇,搭上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快班车,对于运营商而言,至少还有两个问题需要思考:一是怎么绑定原有用户、吸纳新用户,在3G/4G时代获得数据流量的大幅度增长;二是如何将新的流量增长转化为切实的、利润值更大的收益,而非沦为单纯的管道提供商。

业内专家尚斌认为,面向移动互联网的社交类应用,对于运营商而言其主要的价值在于联系客户。此类服务很好地兼具了社交属性和流量属性。通过社交,可以增强用户的粘度,而同时新业务所带来的数据流量将进一步增加运营商的收益。另一方面社交类应用也可视作用户间新通信方式的需要。“运营商一边想介入社交领域,另一边,介入之后社交应用也可以带动语音、流量、点对点通信的发展。”中国联通研究院王志军表示。以微博为例,其平台上集成了视频分享功能。视频的上传和分享,势必带来流量的上升。并且现在运营商正打造开放性平台,主要通过开放电信能力,以带动电信业务的发展。通过与合作伙伴如新浪微博等合作,可以短、彩信发微博,并且在人们逐渐习惯微博中私信的沟通方式之后,在线下时也仍会采取短信等传统基础通信的方式,又从反方向刺激了基础通信的增长,更不用说其伴随的流量收益。

“运营商为用户提供的是运营级的产品服务,以前运营商主要以管道资源服务提供为主,随着集团目标朝市场化方向逐步推进,运营商也开始了从管道提供商向应用服务提供商的角色转变。”中国电信协同通信林子寿说道。

“大而全”模式阻碍发展

除了主动出击获取移动互联网产业所带来的价值之外,互联网厂商所带来的竞争威胁,也是推动运营商积极部署的重要原因。

与互联网企业相比较,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产业上布局较晚,并且实力相对较弱。“但运营商拥有大量基础用户的优势,并且在政府、企业等传统行业,涵盖了大量忠实用户。运营商发展社交应用需要一段时间去过渡,逐渐朝公众客户靠近。”林子寿表示,“大而全”的思维模式常常导致运营商反应速度比互联网企业慢,在产品的前期推广和用户体验方面都有缺失,同时运营商在决策体系上,显得拖沓。

在新业务的研发推广方面,互联网企业可以立即着手办理,但运营商需要较长时间的审批流程,当审批结果下来时,已经过一段时间,容易错失发展良机,或进展相对缓慢。“大而全”的思考方式,使得运营商不如互联网企业般专注,并缺乏专业团队支持,常通过第三方招标的方式进行业务开展。“社交应用需要不停地获取用户需求来进行产品持续的改进,而招标前需求不确定,加之没有自己专业团队随时跟进,使得在用户体验上与互联网厂商有差距,反应不够迅速。这都是运营商做此类业务比较被动的原因。” 王志军认为。

对于“大而全”的既定模式,尚斌表示这是由于运营商在与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竞争时,还未找到自己定位的原因所致。移动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产业,哪些领域可以做,哪些领域需要把利润让给竞争对手,进一步而言,竞争对手所推的应用服务,哪些可以为运营商带来收益、是应该大量培育的,关于这些问题的界定与规划现在还没有定论。若把时下移动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推出的任何产品都视作与传统业务的竞争,是值得怀疑的。“一些互联网企业提供的产品将推动整个电信产业价值链发展,尽管在小范围内可能会影响运营商的利益,但从长远看待,会产生更多的用户需求,也会让客户使用更多的流量、话音,这相当于以交叉补贴的方式,为运营商带来更多的收益。但目前哪些业务对运营商是有益,哪些是有害的还未有定论。”尚斌说道。

真实社交模式提供差异化服务

无论是运营商还是互联网企业,发展移动互联网应用,都需要以用户积累为前提。同时面对互联网企业的强势竞争,运营商需要利用自己的优势,以手机为核心建设社交生态圈。

目前大部分的社交服务都是基于网上的虚拟ID,对于运营商而言,可以利用手机通信录中的真实信息建立社交关系。用户不仅有与网友等弱联系的需求,同时还有和家人、朋友等亲密关系的强联系需求。而互联网企业只能提供虚拟的社交关系,在这方面运营商就十分具有优势。对此,王志军表示:“运营商开展社交应用需要体现出特色,既满足用户虚拟信息的需求,又需要和核心业务相结合,满足真实信息的需求,从而提供和互联网企业有差别化的服务。”

并且,在此基础上尚斌建议运营商还需做好隐私策略的控制及分级的管理。因为在真实的社交关系中,隐私的保护是重要问题。许多客户会考虑自己的隐私会不会遭泄露,这需要运营商提供给他们一个分层管理隐私的体系,使得对家人,朋友等可以公开信息,而对于一些网上虚拟ID的联系人,可以通过伪码等方式去提供服务。但据悉,目前相关研究还尚未有进展。

猜你喜欢

运营商社交流量
冰墩墩背后的流量密码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张晓明:流量决定胜负!三大流量高地裂变无限可能!
寻找书业新流量
社交距离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取消“漫游费”只能等运营商“良心发现”?
第一章 在腐败火上烤的三大运营商
三大运营商换帅不是一个简单的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