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五岁的愿望

2011-07-14马昇嘉

东方少年·快乐文学 2011年6期
关键词:橱窗处分同学

马昇嘉

题记

对于应试教育,全社会深恶痛绝,可它仿佛又是一个香饽饽,谁也不愿意,抑或是不敢轻易撒手,校长不敢,教师不敢,家长不愿。长此以往,大人们乐此不疲,而受害者则是学生。

都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勇士,看来我们应该下决心成为这样的勇士!

——摘自《校长手记》

十五岁那年暑假,卢伟峰的个头突然像疯长的芦苇,一下蹿得老高,待到学校开学,身高已有一米七六,在初二年级属于“大哥大”了。以往卢伟峰在班上并不显眼,个头中等,身板有点儿单薄,如今人高马大,肩宽膀粗,站在同学中间真有点儿鹤立鸡群的样子。虽说十五六岁正处于长身体时期,但一个暑假身体整整拔高了十厘米,如此增长速度确实令同学们惊讶不已。

同桌金真,外号“闷葫芦”,平时沉默寡言,这会儿盯着他,像看一个陌生人,嘴巴翕动了两下,好奇地问:“卢、卢伟峰,暑假里你爸爸妈妈给你喂了什么好东西?”

卢伟峰有点儿茫然,笑了笑,说:“我也不知道啊!”

卢伟峰确实说不清自己身体迅速蹿高的原因,暑假里照例是一日三餐,每餐并未多吃,饭菜也不是特别好,但吃着觉得香觉得爽倒是事实。如果天天麦当劳、肯德基,或者鸡鸭鱼肉什么的,在企业打工的爸爸妈妈肯定没有这个能力供养他。他们倒是常常以自己小时候的艰难生活教育他,从小要懂得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不要与人攀比吃啊穿的,要把心思放在学习上。爸爸妈妈的话,在卢伟峰听来似乎有点不合时宜,在他身边好多同学还不是想吃啥就吃啥,想买啥就买啥,想玩啥就玩啥?然而,家境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卢伟峰不得不听爸爸妈妈的话,生活上不与人攀比,学习上他也未曾向班上成绩优秀的同学看齐。不,说他不追赶成绩优秀的同学也不客观,毕竟他也努力过,可是就像赛场上的田径运动员一样,一开始与前面的队员拉开了距离,后来拼足全力要想迎头赶上,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会有奇迹出现的,更何况学习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呢。

如今,长高了的卢伟峰嘴唇上有了一些黄褐色的绒毛,心理上也产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对于这些变化,他一下难以用语言准确地描绘出来。他只是觉得心里好似有一头小鹿在四处奔突,扰得他心神不宁,浑身热乎乎的,然而又不知从哪里伸出来一只大手,紧紧按住了小鹿,于是小鹿不得不暂时安静下来。

热乎也好,安静也罢,同学们却明显发现了卢伟峰与往昔的不同,他的头上不再顶着一蓬乱糟糟的“茅草”,分明是每天经过精心梳理,真有点儿像歌星周杰伦的发型;他的衬衣不再是皱巴啦叽,虽然穿的不是新衣服,但看上去比较整洁、得体。当然,这一切都是外在的,是同学们有目共睹的,而更主要的是大家看不到的,只是卢伟峰一个人心知肚明的事,“四处奔突”的小鹿在脑海里慢慢幻化成了一种愿望,愿望由朦胧渐渐变得清晰,变得迫切,这就是他想在学习上发奋努力了。

以往每次考试,无论是阶段考、月考,还是期中、期末考,卢伟峰在班级、年级成绩排名,一直位居下游,如果说初一年级卢伟峰有点儿浑浑噩噩,或者说是懵懵懂懂,不谙世事,那么暑假过后的初二新学期,他确实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想法。自己长大了,个头高过了爸爸,也高过了班主任梁老师,如果成绩上不去,还动不动被梁老师当众点名、训斥,这实在有愧于堂堂一米七六的男儿身了。再说,正像一首歌中唱到的,读不好书,自己也“无颜见爹娘”啊!

新学期开学,卢伟峰上课认真听讲了,专心做笔记了,不再心猿意马,思想开小差了。可奇怪的是,课堂上卢伟峰越是听得专心、认真,他越发觉自己不懂的东西太多。特别是数学课,一些基本概念都会涉及到以往学过的知识,一堂课结束,他有时会听得一头雾水,连作业都不会做。语文、英语,虽说比数学要好一点儿,不少内容可以死记硬背,但同样有个基础问题,要想融会贯通,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也是不大可能的事情。于是,卢伟峰有时就会变得焦虑不安,甚至于自暴自弃,心想还不如像从前那样甘居下游,来得省心、潇洒呢……

十五六岁的孩子,在成长道路上的变数是很大的。

这个时候,如果班上的同学们能伸出友谊之手,扶卢伟峰一把,给他以集体的温暖,那么卢伟峰在前进道路上肯定会增添信心和力量。遗憾的是,班上同学都忙于自己的学业,同学间的关爱和帮助如今已变得十分稀罕。

卢伟峰的同桌金真——班上成绩佼佼者,如果在学习上能为卢伟峰释疑解惑,那么卢伟峰肯定会向着他的目标不断迈进。可是金真性格内向,平时不善与人交谈,别人不跟他说话,他甚至可以一整天不开口,光顾着自己埋头于作业堆里。有一次放学路上,走在小巷僻静处,社会上两个小混混拦住了金真,要他把钱夹子交出来。即使在这种危急关头,金真竟然也不吭一声,更没有大声呼喊,只是双手死死捂住口袋。恰逢卢伟峰路过,见此情景,大喝一声:“你们干什么?”随即大步上前,抡起拳头,照着其中一个人的后背就是一拳。那人踉跄着朝前跌出几步,一头栽到地上,另一人见来者不善,一时未敢轻举妄动。乘此机会,卢伟峰拉着金真赶紧撤离。自此以后,金真对卢伟峰十分感激。当卢伟峰学习上遇到困难,金真诚心帮助他,但他是“茶壶里的饺子——肚里有货倒不出”。一个说了半天说不清,一个听了半天没明白,最后金真只得把作业本递给卢伟峰,让他自己去消化、理解。

当然,班主任梁老师,或者其他科任老师,如果能关注一下卢伟峰,注意到他外表和内心的一些细微变化,发现他学习上要求上进的愿望,然后循循善诱,给予热情和爱心,那么无疑是为卢伟峰在前进道路上增添了巨大动力。

总之,帮助卢伟峰实现愿望,应该会有太多的“如果”,然而,遗憾得很,这一切都没有成为现实。

期中考试来临,按照惯例,考试实行一人一桌,教室前后各有一位老师监考,很有点儿戒备森严的气氛。面对着冷酷无情的试卷,卢伟峰从头凉到了脚底,好多试题似曾相识,提起笔来一时却又心慌意乱不知从何入手。卢伟峰眼前不由自主地又浮现出学校橱窗里那张可怕的排名单,他仿佛又被各位老师指着鼻尖训斥,他仿佛又看到爸爸妈妈布满皱纹恨铁不成钢的痛苦脸庞……卢伟峰心里涌起一阵酸楚,眼睛和鼻子都是酸酸的。他举手揉了揉鼻子,又揉了揉眼睛,揉罢鼻子和眼睛,视线落到坐在前面的金真身上。金真佝偻着背,趴在桌子上正一个劲儿写着。咳,要是考试继续跟金真同桌,那该有多好啊!就在这时,卢伟峰看到金真左侧试卷上填写好的答题,无遮无拦地呈现在眼前,啊——卢伟峰心领神会,胸中油然升起一阵感激。四下瞧瞧,大家都在埋头做试题,监考老师在教室前后正慢慢散着步,他赶紧提笔唰唰写了起来……

三天期中考试终于过去了,同学们仿佛经历了一场殊死战斗,真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那天下午放学后,卢伟峰与班上几个男同学在操场上踢足球。阳光下,卢伟峰脚下生风,带球奔驰在足球场上,身后一群精力充沛的毛头小伙子在狂奔追逐。

是啊,秋阳明丽,绿草茵茵,青春的活力应该得到释放啊!

忽然,操场边有人在喊:“卢伟峰,梁老师叫你去一趟办公室!”

卢伟峰紧跑几步,用足全力,奋起一脚,足球越过守门队员右侧上方,贴着球门横档,稳稳地飞进网里。

“好——”球场上响起一片欢呼声。队员们张开双臂朝着卢伟峰扑去,像电视里明星球队的队员们一样。

“卢伟峰——”喊声又响了起来。

卢伟峰冲出包围圈,向着操场边跑去。场外站着的是金真,卢伟峰预感到某种不测。

金真拉着卢伟峰离开球场,神秘兮兮地说:“卢伟峰,梁老师说你抄袭我的试卷,我坚持说没这回事。他拿出了我俩的试卷对照……还说要处分呢!唉,我真不该……”金真懊悔不迭,一脸忧郁。

卢伟峰思索了一阵,然后拍拍金真的肩膀,大有一人做事一人当的侠士风度,说:“金真,你放心,责任全在我身上,与你无关。”说着,他大步向办公室走去。

梁老师办公桌上摊着几份试卷:“卢伟峰,这次期中考试你考得很不错啊,成绩突飞猛进。”梁老师说到这里话锋突然一转,“只是——”他故意停顿一下,用食指敲着桌子,发出咚咚的声响,然后严肃地说,“你说说,你跟金真两个人的答卷有好多地方是相似的,怎么回事啊?”

“我抄袭了他的答案。”卢伟峰爽快地回答了梁老师的问话。

“是金真给你抄的?”

“不,是我偷着抄的。”

“考试应该诚实,懂吗?”

“我懂。”

“既然懂,为什么还要抄袭呢?”

“我不想让成绩排名总落在后面。”

“嘿嘿——”梁老师冷笑一声,“你也知道难为情?”

卢伟峰瞄了一眼梁老师,没再吱声。

“考试作弊,学校要给予处分的,会向全校同学公布,知道吗?”梁老师的口气很严厉,这种事情发生在他的班上,简直是一种耻辱。

“我接受学校的任何处分,保证以后不再犯错。但是,梁老师,处分决定可以不公布吗?”卢伟峰以商量的口吻向梁老师提出。

“你害怕了?”

卢伟峰默默点了点头。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见卢伟峰供认不讳,梁老师挥了挥手,示意他可以走了。

走出办公室,校园里已经人迹稀少,同学们大多离开了学校。卢伟峰的脑袋晕乎乎的,双腿有点儿麻木和沉重,他慢吞吞地往初二(1)班教室走去……

校园画廊前围了好多人。

玻璃橱窗里贴出一张白纸黑字的告示,十分醒目:初二(1)班卢伟峰期中考试作弊,予以记过处分。

卢伟峰得到学校处分的消息,尽管思想上有所准备,但仍羞愧得整天不敢走出教室。弄巧成拙,这是他始料未及的。要像以往考试成绩排名在后,哪怕是倒数第一,倒也是实事求是的事情,如今背负“作弊”、“记过”等罪名,确实让他丢尽脸面。然而事已至此,悔之晚也,接下来他担心的倒是如何去面对自己的父母。含辛茹苦的爸爸妈妈,一旦知道他们的儿子在学校里考试作弊,受到处分,他们能承受得了吗?……

谁也没有料到的是,学校舆论谴责卢伟峰的同时,有不少同学竟然对卢伟峰深表同情。有人说,是啊,重压之下,谁不想走捷径?有人说,什么素质教育,完全是分数教育;也有人说,处分卢伟峰,纯属小题大做……总之,沉重的学习负担,让每一个人都感到压力重重,怨言纷纷。

贴出处分告示的当天夜里,寂静的校园里传来 “哐啷啷……”一阵声响,传达室老王从睡梦中惊醒过来。他赶忙披衣起床走出传达室,不远处传来一声猫叫,昏暗的路灯下,老王看见橱窗的一块玻璃碎裂了。

“怎么回事啊?哦,该死的流浪猫!……碎就碎了,明天再说吧……”老王打了个哈欠,伸了个懒腰,自言自语着回到传达室睡觉去了。

第二天,学校师生们看到,碎掉玻璃的橱窗里那张处分告示不翼而飞了。

校园里再次引起热议,是谁打碎了玻璃橱窗?那张处分告示又去了哪里?结论最终与卢伟峰有关,除了他还有谁愿意去冒这样的风险呢。

犹如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梁老师找到卢伟峰,卢伟峰断然否定这事儿与他有关。如查实是他所为,愿意接受任何处分。

梁老师向传达室老王核实,夜里听到的碎玻璃声是在半夜十二点,老王看过墙上的电子钟,不会有错。梁老师打电话给卢伟峰爸爸,拐弯抹角了解卢伟峰那天夜里的情况,他爸爸说卢伟峰一直在家,这学期学习有了自觉性,每天晚上复习功课,十一点睡觉,早上六点起床,很有规律。

真是奇怪!那么,这个人会是谁呢?

然而,接下来更令同学们意想不到的是,学校里竟然没有像大家议论、猜想的那样,关于橱窗的“案件”没有人再去追究,期中考试成绩没有排名张榜公布……

真是太不可思议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

尾声

初三升学考试,卢伟峰总成绩达标,顺利考入市重点高中。毕业典礼上,金真透露了一个不为人知的消息,初二上学期学校橱窗玻璃是他砸碎的,那份卢伟峰的处分告示是他取走的。他在处分书上用毛笔写下了一个大大的“累”字,“累”是多音字,是劳累的“累”,累赘的“累”,累卵的“累”。金真说:“我们的学习枯燥乏味,一点儿不好玩,有的只是‘劳累和‘累赘,而且最终将成为‘累卵。”他把写有“累”字的处分书悄悄塞进了校长室。后来事实证明,砸碎橱窗玻璃,把校领导惊醒了,于是才有了《校长手记》上那一段发人深省的话语,才有了今天生动活泼的校园学习环境。

一年多来的谜团终于解开了,大伙儿以钦佩的目光看着金真,七嘴八舌议论开了:

“金真,真看不出啊,这事竟然是你干的!”

“哇,你这闷葫芦真厉害啊!”

“金真,我们发现你的性格也完全变了,其实你一点儿也不‘闷啊!”

这时,卢伟峰双手抱拳朝金真深深一拜:“感谢金真,没有你对我的帮助,就没有我卢伟峰的今天!”

金真急忙摆着手:“我们应该感谢学校领导,感谢我们的老师……当然我们也要学会做学习的主人,让我们的学习生活变得更轻松一点儿!”

猜你喜欢

橱窗处分同学
你我都是“橱窗人”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严格执行党纪政纪处分条例
橱窗
橱窗
橱窗
中纪委详解纪律处分“轻重”之别
考试作弊处分“包邮到家”做法不妥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
我军历史上的禁闭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