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开发中的民族文化

2011-07-11黄媛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1年7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民族旅游

黄媛

随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也逐渐兴起,在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给民族地区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对民族地区的各方面也带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民族文化带来的影响,这些影响到底是好还是坏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重视。

民族旅游开发兴起的原因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相比, 在地理区位、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文化发展, 宗教信仰、自然条件等方面存在着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使民族地区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呈现出自己的特点,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不断丰富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因此,国内的民族旅游开始迅速发展,吸引了许多国内外的游客来旅游和参观。于是民族旅游业以其不同于其它产业的特殊性已经被人们称为“无烟工业”、“朝阳产业”、“文化产业”等。民族旅游的发展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如促进了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给当地人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了民族地区收入以及转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等。由于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一般为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所以人们看到由于民族旅游开发可以带来的客观的收益之后,越来越多的民族地区热衷于民族旅游开发。

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的影响

民族地区的旅游从开发到现在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少数民族地区凭借着特殊的文化资源对其进行开发利用。民族传统文化是指少数民族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创造的物质、行为、精神和制度。它包括物质形态的民族遗存遗迹、民居建筑、服饰、饮食、生产生活用具及工艺品;包括行为形态的民族礼仪、民风、民俗、行为举止及宗教仪式;包括精神形态的民族精神理念、价值观念、心理素质和宗教信仰;还包括制度形态的宗教制度、宗族制度、道德及约定俗成的规范等。可以看到,民族旅游开发在给民族地区带来了许多收益的同时,也给少数民族的文化带来了许多变化,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变迁的关系是双向的。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因此,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变迁的影响犹如一把双刃剑,当中既有利的一面,同时也有不利的一面。

一、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的有利影响。第一,旅游开发促进了当地民族经济的发展。民族旅游的发展可以起到发展当地民族经济,加快当地民族致富的步伐,同时也为的社会的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以叶赫那拉古城满族文化旅游的开发为例,叶赫那拉古城位于吉林省最南端的四平市叶赫满族自治镇。这里是满族的发祥地,也是慈禧太后的故乡。与东北其它主要工业城市一样四平市叶赫满族自治镇以前也是一个典型的工业城市,由于近几年工业的衰落出现了很多结构性失业人口,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当地的社会稳定代来了隐患,民族旅游业的兴起解决了部分失业人口的就业问题,并且通过吸引游客带动了其它部门的经济发展,随着近几年旅游开发的成熟,民族旅游业的出现已经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民族旅游促进了该地区社会和谐的发展,帮助该区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平稳转型。第二,旅游开发促进了各民族之间文化的沟通和交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呈现出“多元一体”的格局,各个民族都有各自的文化独特性同时又有互相借鉴和融合的一面,民族旅游的发展给各个民族提供了一个了解其他民族文化的机会。当地民族地区的人可以通过外来人员或者旅游者了解外面的世界,而外面的人也可以通过旅游以及其它交流方式对当地民族地区的文化有更深的了解,这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同时也可以促进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第三,旅游开发有利于对加强民族文化的保护。随着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民族地区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大多民族地区都是比较落后的,其落后的生产或生活方式有可能被先进的生产或生活方式多代替,而很多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由于不能适应市场机制的需求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有的甚至面临濒临灭绝的危险,但是在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带动下,传统文化由于其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得到了振兴和发扬光大,并且许多传统文化又重新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因为民族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民族性,人们利用民族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差异去吸引人们。通过旅游市场的条件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又得到了传承,而文化的发展使民族地区的特色文化得到了宣传同时又创造了经济效益,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保护和发展。

二、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的不利影响。第一,旅游开发造成民族文化的商品化。“商品化”一词在旅游研究中一直被使用,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商品化中的商品更多的不是指一般商品的出售,如机票,胶卷等,而是指一种本来不是用来出售的东西,但现在被拿来出售了,如文化遗产及神圣的东西拿来作展示表演等等。例如一些旅游点将少数民族婚俗进行开发后可以让游客进行参与表演,一般的做法是为游客提供一些漂亮的少数民族姑娘扮作新娘,让男性游客扮作新郎,然后按照少数民族的习俗,举行一次假婚礼,以此令游客体验所谓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婚俗。这本来无可厚非,但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却十分商业化,致使该民族婚俗中原本应体现的一些美好的内容荡然无存。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失去了其存在和发展的特定原生环境,完全成为商家“制造”的用来追逐高额利润的商品化消费文化。当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被大量复制后,其文化内涵被抽空,文化的独特性自然而然地也就丧失了。第二,旅游开发造成民族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改变。价值观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随着民族旅游的发展,受到外界的影响,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众价值观受到了同化,商品意识和货币概念也开始逐渐进入他们的生活,例如有些地区比较有特色的建筑等本来是很平常的住宅,但是当地民众发现可以将其包装起来成为赚钱的手段,如当外来游客想要进行参观或合影留念都要收取一定的费用,而在以前这些都是很寻常的百姓建筑外来游客可以随便照相留念的,但当地民众在发现其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之后,原来的价值观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第三,旅游开发使民族文化的原生环境遭到了破坏。在旅游开发的影响下,为了迎合广大游客的需要,许多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会进行变迁,一些地区会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和变迁,如盲目的进行大型的民族地区风情园建设,将许多不同的民族区域文化集中到一个新的场馆之中,而这些民俗文化脱离了其原来存在的环境,传统文化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原生环境受到改变和破坏,传统文化失去了其原有的内涵,这些都加速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消亡。

经济人类学的理论告诉我们:人类的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在既定的自然条件下展开。人类的经济活动,本质上是一场综合性的社会活动,又是人类和自然之间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活动。经济活动的良性运行,必须依靠社会背景的支撑,受客观的自然条件的制约。民族文化的保护和旅游开发是一对矛盾,我们可以看到在不合理的开发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的情况下会给民族地区带来许多消极影响,例如民族文化的同化和庸俗化等,但是在合理的开发情况下也能使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同时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

不可否认,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生变迁这是一个客观的过程,这是受到经济发展规律影响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民族地区一些文化的改变和消失也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所以许多民族地区文化变迁都不是在外力的左右和影响下产生的,因此少数民族地区可以在相关的经济人类学理论的指导下,做好合理的规划和科学的开发,制定出适合本地特色的、满足当地自然地区的保护政策,从而保证民族地区的经济活动进行良性运行。

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我认为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的影响是利大于弊的,在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过程当中,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可以得到进一步挖掘、继承和发扬光大,从而提高民族文化价值以及知名度,增强民族自信心,促进我国各个民族文化、政治、经济的和谐发展和共同繁荣,有利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民族旅游
我们的民族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多元民族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