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安全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2011-07-11李东林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1年7期
关键词:危险源工厂岗位

李东林

南充炼油厂是一个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易污染的炼油化工企业,具有装置多、危化品生产和使用多、生产流程长的特点,同时又处于城市区域,安全环保问题异常突出。面对安全生产的巨大压力,工厂探索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安全文化建设途径,保证了工厂连续6年实现安全环保“零事故”目标。

依靠先进理念引领,为安全文化建设安装“充电器”

近年来,工厂紧紧把握安全文化建设的内涵,通过视觉冲击、理性约束、亲情感化等方式,激发员工“我要安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一、以视觉冲击激发员工感性认识。首先,在厂区醒目位置设置以安全为主题的标语牌,利用电子滚动屏幕反复播放诸如“付出一万的努力防止万一的发生”等安全理念。其次,在操作室墙壁制作十项安全制度、安全提示语、安全祝福语等。再次,在厂区道路两旁设置安全文化理念宣传牌。

二、以理性约束提升员工安全素养。一是督促员工加强安全文化知识学习,经常组织安全文化知识考试。二是组织各个层面的干部员工,开展“三违”、“低老坏”现象大清查活动。三是对于安全责任心较差、操作技术不过硬、出现过事故苗头、安全知识考试不过关的员工,实施“三个一”帮教措施。即指定一名责任人对其进行重点帮助;领导进行一次帮教谈话;安排一次待岗安全学习。

三、以亲情感化激发员工责任意识。首先,对安全文化理念,以人性化、多样化的视野,从亲情、关爱的角度,以真挚的情感把安全责任辐射到每个员工的内心深处。其次,组织员工亲人书写《安全家书》、《安全嘱咐语》,通过亲情呼唤安全。第三,开展“安全为了谁”专题大讨论,引导员工深刻认识安全工作是自我生存的需要,从而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第四,发动员工亲人协助管理。工厂给员工及其家属写《安全倡议书》,从发挥员工家庭特殊作用入手,帮助员工家属约订“四不、四好”的安全“家规”。

构筑安全文化理念物化平台,为安全文化建设打造“奠基石”

首先,建立反思机制,催生员工安全理念。一是在安全生产工作中找出“简单的”、“复杂的”、“综合的”没有造成事故的不安全因素,通过幻灯、现场分析、座谈讨论等多种形式,组织员工就如何增强预警机制,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提高反事故能力,进行反思。二是在每天召开的班前会上,班长对可能发生的危险点、危险源进行提示,并明确可能出现问题的防范措施。三是每周召开生产调度会,对装置、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分析,针对上周出现的不安全因素,查找和分析原因。在激发全员反思的基础上,坚持把不安全因素归结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在人的不安全行为上,以落实集团公司“六条禁令”、HSE管理“九项原则”,狠抓“低老坏”,纠正违章为突破口,提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安全生产的“三全”理念,要求员工做到“人员零违章”,“每天零起点”。在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上,逐步将人“零违章”、“零起点”中的核心理念“零”延伸到设备的缺陷管理上,进一步完善“设备零缺陷、管理零漏洞”的理念。

其次,落实安全环保责任制,强化员工“守责”意识。一是层层签订安全环保责任书,确保签约率达到100%。二是每年组织员工签订职业道德规范确认书,引导员工把落实安全环保责任与遵守职业道德融合在一起。三是狠抓安全责任制度的建设与落实。工厂制定了《安全岗位责任制》、《安全生产奖惩实施细则》、《HSE监督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并严格考核、兑现;建立和完善了《关键装置和要害部位安全联系人职责》,各级安全联系人定期深入安全联系点进行检查,每季度进行一次工作述职,帮助基层单位解决安全问题。三是提高安全管理的科技含量,增强员工现代安全意识。在安全环保受控管理中,工厂运用安全管理科技成果,提升安全管理科技含量,注重增强员工对现代科学管理的适应能力。一是持续推广运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技术,将危险源识别和评价技术融入安全环保管理中,实现了对危险源的有效控制和动态管理。二是大力运用新技术、新工艺等科技手段实施安全管理。建立了覆盖全厂10套主要生产装置、31个工段、77个岗位、322台设备的电子安全巡检系统,对关键部位实行24小时视屏监控。投用的“员工违章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对违章行为管理的公开化和及时化。安全“实时数据库”,可与DCS操作系统同步调用实时数据,实现操作远程监控。三是采用高、新技术进行安全环保隐患处置。加热炉火焰在线监测、水热煤空气预热、直流高速电脱盐、高温红外复合液乳料、无泄漏磁力屏蔽泵等大量国内外新技术、工艺和设备得到有效应用。

再次,开展“五清楚”达标活动,提升员工安全技能和水平。针对部分员工岗位职责不清、基础知识不全面、基本功不扎实、应急反应能力较弱等情况,工厂开展了以“清楚岗位职责、清楚岗位操作程序、清楚岗位危险源、清楚岗位安全隐患、清楚岗位事故预案”为主要内容的“五清楚”达标活动。同时不断赋予达标活动新的内涵。活动中,通过大讨论、演讲比赛、板报、专栏、座谈等多种形式,用血的教训触及员工思想灵魂,用身边的事影响员工的行为,使“清楚”就是效益、“糊涂”就是事故的观念扎根于员工思想,体现于员工行为,让每位员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进一步强化安全理念,提升安全技能。

激活安全文化创新机制,为安全文化建设添加“催化剂”

安全文化的创建目的,就是把安全管理提升到文化管理,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通过创造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氛围,对员工的观念、意识、行为等形成从无形到有形的影响。

一、讲求实效推行“五化”,筑垒安全防护墙。一是岗位职责“卡片化”。对全厂105个工种1208个岗位的职责进行了重新修订,制作了安全生产考核模板卡片,并发放到每一位员工手中。二是操作程序“文本化”。鉴于炼油装置每次技改与大修都有大量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工厂对生产装置的操作程序及规范不断地修订、补充和完善,随改随变。三是岗位危险源“显形化”。将生产作业的关键点用标识牌、提示语等显示出来,让员工熟悉要害部位,把握身边的危险源。四是安全隐患检查及对策“规范化”。工厂建立了“四级”安全检查制度,做到厂部季度全面检查、厂级每月重点检查、车间周检查、岗位按小时定时巡回检查。五是事故预案“大众化”。每年,工厂都针对每个岗位的事故控制及处理措施的不同情况进行预案编制修订,组织员工反复进行预案演练,增强处理突发事故的应急能力。

二、狠抓“四层”突出培训,夯实安全防护堤。工厂分股级以上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一般管理干部、班组长及生产操作骨干和操作人员“四个层次”,区别不同情况,突出不同重点,使培训考核紧贴生产实际。首先量体裁衣制定培训计划。根据各车间、岗位的不同特点,按技能专业类别,坚持“用什么、学什么”原则,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其次,培训形式多样化。采用“交叉培训”、“师徒结对”、“轮流当老师、轮换做学生”、建立“技术学校”、送外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大培训力度。再次,培训方法不断创新。坚持督学、评学、考学相结合,注重培训方法的多样性。

三、健全制度落实“三铁”,绷紧安全防御链。工厂重视员工行为控制,从健全制度、严格考核入手建立和完善了安全文化制度体系。第一,严格监督机制。工厂制定了安全生产考核监督制度,实行逐级监督与越级监督相结合,基层评议机关与员工评议干部相结合。第二,严格考核标准。采用理论考试、测评、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第三,严格奖惩兑现。工厂修订完善了安全生产奖惩实施细则,对安全生产优胜个人、优胜单位施以重奖。对安全知识、技能不达标人员实行待岗制。对未按计划进度组织安全培训、考试、考核和总结的单位,采取通报批评、员工和单位领导分别扣发奖金、取消相应的先进评选资格等综合性措施进行处罚。

在探索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安全文化建设要突出一个“新”字。一是创新思维方式。工厂开展的“五清楚”达标活动,具有鲜明的南炼特色,曾被中石油西油分公司全面推广。二是创新方式、内容。为确保装置检维修过程安全受控,生产单位与检维修单位密切合作,完成了21类检维修作业规程的编制,建立了“检维修受控网络动态管理系统”,并且探索出了“停工—检修—开工”两个界面、三条主线的“ 313”控制管理模式,实现了对生产装置技改大修、开停工及紧急停工等特殊过程的全面受控。

第二,安全文化建设要强调一个“实”字。一是坚持实干,即以各种渠道和方式进行渗透、传播,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二是注重求实,即符合工厂安全管理和员工队伍思想实际。三是讲求实效,即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

第三,安全文化建设要把握一个“本”字。安全文化是“人本”文化,把握住“人”这一核心,就抓住了安全文化建设的根本。

第四,安全文化建设要贯穿一个“特”字。安全文化建设要有自己的特色,不能照抄照搬别人的做法,要联系实际,打造适合自己情况、个性特色鲜明的安全文化。

第五,安全文化建设要体现一个“融”字。一是与员工思想融合。要着眼于员工的思想状态,紧密联系员工思想实际,把握员工思想变化特点,注重提高教育的针对性。二是与各项工作融合。三是与安全规章制度融合。

(作者单位:四川石化南充炼油厂人事组织科)

猜你喜欢

危险源工厂岗位
对某企业重大危险源核查引发的思考
桥式起重机使用环节重大危险源辨识研究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铁路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的研究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离散制造MES在照明工厂的实施与应用
建筑施工危险源的辨识与管理控制探讨
植物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