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报社的财务管理与服务

2011-07-11俞琦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1年7期
关键词:财务部门职业道德财务人员

俞琦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报业竞争也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报社由传统机关事业单位向企业化管理转变,新型经营报纸的理念让财务管理在报社经营中所处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为报社做好参谋、当好家、理好财,是财务管理与服务的要点。本文从有效处理财务管理与服务之间的关系入手,谈以下几点:

树立报社财务管理理念,增加财务服务意识

作为报社的重要职能部门,对报社的经济活动和资金的收支作用进行监督与管理。从管理者的角度而言,加强对财务工作的领导,首要任务就是建立健全报社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以保障报社的资金安全和使用的合理化,强化财务监督,并带头执行各项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人员应该严格遵守财经法规,严守组织纪律和保密纪律,不怕得罪人。对于任何可能危及资金安全的使用或者操作方式做到及时制止,对于违反财务制度的业务都要拒绝和抵制。

报社财务部门作为报社的重要服务部门,其服务对象为上级部门、报社领导、全体员工。对于上级部门而言,报社财务部门的服务就是管好、用好报社的资金,提供各项考核数据,对报社经营状况进行如实汇报。对报社领导而言,财务部门的服务就是准确提供资金运作情况,对报社的经济活动出谋划策,提供财务可行性分析、进行税务风险预测等等,对于全体员工而言,报社财务部门的服务就是为其财务报销提供方便,及时发放各项工资福利,为其增收节支提供支持。

提高报社财务管理水平,强化并创新财务制度

科学合理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是报社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报社最频繁发生的采编、发行、广告、印刷等经济业务,根据国家会计制度和财经法规,结合报社的经营特点,制定统一的、操作性强的制度,如建立广告、发行的目标责任考核制度,有效激发各经营部门的积极性,使经营部门的从业人员既谋求高效益,又自觉对成本有效控制,既关心自身利益,更优先考虑报社整体利益,在合理分配使用资金方面,最大限度地提高报社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报社要靠健全的制度去规范思想、规范行为,核心是以价值流和效益管理为核心的财务管理制度去规范各个专项管理,规范各部门、各环节、各岗位,制度规定越细,操作性就越强,管理效果就越好。比如稿费发放办法、广告经营管理规定、组稿费发放细则等等,这些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在鼓励广告经营超目标、多投稿出好稿、提高广告业务员积极性的同时,进一步明确财务开支标准、职能部门的管理职责、资金及费用的支出批准权限和程序,强化了约束和控制力度,规范了过程控制,更重要的是明确和强化财务部门的职责,规范管理行为,使财务管理真正渗透到每一个项目、每一个细节中。通过制度控制、定额控制、审批权限控制来增强财务管理的效能。

突出财务管理的地位,发挥财务人员的作用

财务管理作为报社内部管理的核心,其管理活动涉及报社内部的各个方面,并且对每一位员工的个人利益都会产生影响,这是一项渗透性非常强的管理工作,也就必然会成为各种矛盾的聚合点。而财务部门正处于各种矛盾聚合点的中间位置,因为报社管理中的各种矛盾将最终会通过财务这种活动反映出来。传统报业财务管理是基于记账、算账、报账会计之上的,而新时期必须大力提倡和运用管理型会计,充分发挥财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来促进他们参与财务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首先,要提高会计人才参与财务管理的积极性。再好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方法,如果缺乏人的有效执行,其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如果服务意识仅停留在思想意识之中,没有转化为实际的行动,良好的服务质量依然无从产生。所以,报社的分配奖励政策要向优秀的财务人员倾斜,激励财务人员在搞好日常会计核算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

其次,报社财务人员要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不仅要在理念上增强服务意识,还要在业务能力、工作方法和职业道德上加强自己的修养只有不断的加强学习,才能提高驾御新知识、新方法的能力。如按照国税总局发布的年终奖金个人所得税计税办法在具体操作中存在瑕疵,发放年终奖时会碰到发6000元扣除个人所得税后实际到手比发5800元实际到手更少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财务人员就可以通过的新知识、新方法,运用Excel构建个人所得税最小化工资分配模型来解决,测算出一次性年终奖较宜发放和不宜发放区间,以帮助员工合理避税。

再次,财务部门管的是“钱”,这是各方的根本利益所在,利益各方都希望能够最大限度地得到满足。这些利益中矛盾的调和对财务部门而言都绝非易事。财务人员在其中就有很多可为之处:对内,各种关系的处理,上下层的沟通,以使财务政策制度能更好地执行;对外,财政、税务、银行等部门的沟通,最新优惠政策的获得,都会为报社赢得资金和机会。所以要突出财务管理的地位,就必须建立一套财务人员激励机制,积极调动财务人员的工作热情,不断增强财务人员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加强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积极改进工作方法

服务意识是扎根于服务人员思想意识之中的本能、习惯、思维定式,它能够在任何需要的时候关注服务的对象、产生服务他人的念头、实施服务他人的行为。报社财务人员树立了管理服务的理念,就一定会产生强烈的服务意识,就会始终以服务对象的需要愿望出发来增强业务能力、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服务水平。

在报社的财务活动中,不同的工作方法效果也不一样。报社财务人员在不断增强业务能力的同时,也要注意改进工作方法,掌握工作技巧,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如记者编辑的差旅费报销,财务人员可以先初审无误后,统一拿到各分管领导处审核,再送总编处审批签字,这样全部签完字的报销凭证就存放在财务部门,由财务人员通知记者编辑来领取报销的费用。这样做的好处是节约了记者编辑跑各个领导办公室去签字的时间,也给领导们顺畅工作提供了保障,并且提高了大家的办事效率。这样,财务人员的贴心服务换来了报社办事的高效快捷。

报社财务人员要提高服务水平,不仅要增强业务能力、改进工作方法,还要不断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财政部1996年制定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首次较系统地提出了会计职业道德的具体要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不仅可以提高报社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水准,还能强化财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增强改进服务的动力,引导财务人员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财务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报社的员工对财务制度和相关法规缺乏深入的了解,会对财务人员按照规章制度采取的处理方式产生误解。报社财务人员在尽可能提供人性化、个性化服务的基础上应当始终保持良好的服务意识,耐心细致地对他们做好会计法规和有关制度的宣传工作,以取得他们的支持、配合,为报社的全面发展构建良好的内部环境,保证报社的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在报业系统深化体制改革的新时期,加强财务管理,建立一套真正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规范、准则、监督机制,财务人员能牢固树立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才能真正提升财务管理效能,保障报社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经营规模迅速扩张,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作者单位:浙江工人日报社)

猜你喜欢

财务部门职业道德财务人员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之我见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科研经费报销抑制科研积极性的治理研究
外派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激励
简述企业经营效益的经济管理对策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
浅谈财务人员如何参与工程项目投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