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球之肾——湿地

2011-07-03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11年8期
关键词:沼泽红树林湖泊

□ 高 山

湖泊、沼泽、湿草甸、泥炭地、珊瑚礁、滩涂、河流、河口三角洲、水库、池塘、水稻田、红树林,以及潮落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都是湿地。

润泽湿地、蓊郁森林与浩瀚海洋,构成了地球村的三大生态系统。可是,湿地历尽沧桑,却未能得到应有的地位和待遇。

湿地本是美的。湿地美在有水,有芦荡飞白,有水鸟吟唱,有芳草摇曳,有莲出污泥,有流水汩汩,也有寂寞泥泞……

上善若水。湿地之善也源自水。湿地总展露着低调和谦卑。尽管宽阔的高原上也有河流涌动,也有湖光水影,也有草甸沼泽……但与周边相比,除九曲黄河的悬河之外,湿地在大自然中却总取低调之姿。

湿地调节着地球的水循环。那些河边的森林、湖边的漫滩,一直在进行地下水与地表水的交换。洪涝至时,湿地总能够缓冲、储蓄和吸收洪水;干旱季节,又能将水分“解放”出来。湿地上的植被摇荡起伏,减缓了水体对海岸线、河湾及湖岸的侵蚀。

湿地被地学界美誉为地球的 “肾”,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地球村生物链的完整、优化,离不开湿地。湿地既吸收营养物质,又促进地球的新陈代谢,是“天然的过滤器”。

湿地丰富的植物群落吸收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放出氧气,调节局部小气候。一些湿地植物还能吸收水中的有毒物质,净化水质。

植物在湿地繁衍,动物在湿地蹒跚游弋、跳跃爬行和栖息。即使晴空排云而上之鹤,声鸣于天,也是清晨从湿地出发,黄昏翩翩归来在湿地降落,喝水照影。秋风大雁会将“一”字、“人”字从广阔的天空写落平沙。鸟类依赖湿地就像影子依赖光,鸟翅依赖空气。

湿地是生命的家园,是文明的摇篮和温床。

江山锦绣,水土纵横,千里平原,万里沃野,总能见到湿地:河流低吟浅唱、水草凄迷的处所;芦苇茂密、杂草丛生,海水反复来去的滩涂;宽厚高原上万里雪飘之后,春夏雪水积储、短草苔藓盛长的所在;还有蕴水丰厚、苔藓繁茂、草木腐亡的林底植被,以及深深浅浅的湖泊……

泥沙丰富的流水流进湖泊之时,由于水域变阔而流速变缓,泥沙下落沉积而成浅滩。湖泊,不但是天上五彩云霞的梳妆镜,更是天下水生植物的乐园。浅水湖区,芦花飞荡,香蒲拂摇;次深湖区,睡莲、浮萍、水浮莲悬浮飘摆于波下和水面;深水湖区,墨绿绸缎般的波浪可白可静,那些眼子菜之类的水草繁杂得很,也繁荣得很。春来夏往,秋隐冬藏,植物生活于湖泊,总会有生有死,有死有生。那些腐烂的残体日积月累,最终默默地、叠加式地沉积于湖底,经由水涨水落的浸泡,经由日月轮转的沧桑,终成泥炭,于是,湖底慢慢被抬升。

湖泊形成沼泽的岁月,基本是泥沙和腐烂的植物类物质年复一年由湖边“包围”湖心抬升湖底的历程。这种沉积或抬升犹同海绵的增厚。一旦湖泊中的沉积物达到沼泽的“国际标准”,原本宽阔澄明、波光潋滟的湖泊便淤浅成了腐草纵横、波光星散、“体态”丰腴、陷阱处处的沼泽王国了!

沼泽乃自然和社会沧桑变化的一面泥镜。

你见过红树林吗?红树林是由红树、红海榄、木榄、桐花树、秋茄、白骨壤等50余种植物组成的大家族。名为红树林,但并非林中都为红树科植物,而她们也并没有艳如红霞的颜色。这些绿色植物曾经沧海却不难为水——尽管海水盐分高,缺氧气,风浪大,她们却能安之若素。

红树林有发达的支柱根和众多的气根,纵横交错,形态怪异。红树林的果实宛若四季豆,在枝藤上垂挂摇荡。种子在母树上的果实内萌芽长成幼苗,一旦自行脱落,倘得天时海利,就能入海生根,扎入泥沙,过不了几个时辰就会神话般出落成小树苗。遇上潮汐,那随海水漂走的幼苗如能因海制宜,也能落海扎根。假如您光临海蓝蓝的北部湾,就可看到一条长驻浅浅海域、阅尽苍天阔海、绿得声名远播、绵延50余千米的“海洋天然湿地乐园”——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你深入其核心区红寨就会惊异地发现,那些木榄群落、红海榄群落,树高多愈6米,树龄多愈100岁。

红树林宛若一座浮拥宽阔水浪的水木浮雕,或是一座梦幻般扩展着的城堡。这是海吗?只见枝丫纵横,生命的枝叶莲蓬勃勃。抽象的风形同飞动的飘带,在枝枝叶叶间恣意飘摆缠绕。胸脯饱满的鸟在松软的林间穿行。倦鸟栖树,鸟巢安祥。鸟啼黄昏,声音缀满枝头,谁说不像巴金笔下的 “小鸟天堂”?

这是林吗?却有许多水生生物一直在柔软的水里繁衍。一枝一叶不关情却关波。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白的云影儿也可倒影入林,不,应是倒影入波。林中依然是真实、起伏和推拥的浪。

这该是长城一般现实的墙吧。然而,风依旧通行,水依然流畅,却能经受海洋狂风恶浪的摇荡而不会坍塌。沿海大陆之上的那些农田村舍,因有了这墙才阻隔了潮声,堤坝才固若金汤。

智慧的人类本当永久呵护湿地。湿地,更是本应蕴藏无限美好的自然哲学和人生况味……

古典诗词中那些咬碣石的咆哮海水,朝天际流的长江,秀比西子的西湖,姑且算在表现人类对湿地的关爱吧,却也是蜻蜒点水般人文情怀的附加点缀。空灵、超脱的中国画亦有苍茫烟水进入,比如白石老人就多写滋润的湿地: 《独钓图》,芦苇群立,寒江北去; 《雏鸡幼鸭》,烟渚相会,江流有声; 《山水》,浮荡渔舟,夕阳吻水。民间音乐曲目 《平湖秋月》、 《平沙落雁》、《二泉映月》,尽管也有湖月照影,流泉叮咚,然而,谁又能说其着力表现的只是湿地呢?

1971年国际 《湿地公约》在伊朗诞生,我国于1992年跨进了缔约国的行列。今天,《湿地公约》缔约国已逾百个,每年2月2日 “世界湿地日”都会有一个宣传主题。保护湿地已成了地球村风起的协调行动。

然而,随着人口爆炸和人类中心主义的膨胀,湿地的命运仍被浓重的夜色笼罩。湿地面积减少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现象。2009年2月公布的我国首张湿地分布遥感图表明,中国的湿地总面积10年间已减少了5万平方公里,而且还在一天天减少。湿地的命运依然岌岌可危……

猜你喜欢

沼泽红树林湖泊
藏着宝藏的红树林
你相信吗?湖泊也可以“生死轮回”
神奇的红树林
走过红树林
帮女儿走出“嫉妒沼泽”
奇异的湖泊
沼泽时代
Passage Seven
红树林沼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