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的认识

2011-06-15郭陕云

隧道建设(中英文) 2011年6期
关键词:风险管理工程项目事故

郭陕云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河南洛阳 471009)

1 工程建设风险管理的现状及迫切需求

近年来,国内工程建设风险管理在各个建设领域已经陆续展开,如铁路、公路、水电、市政等。2007年9月1日,原国家建设部行文颁布了《地铁及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指南》;2010年10月1日,铁道部开始实施《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暂行办法》[1];2011年2月18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的GB 50652—2011《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2]将于201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在工程建设中,系统广泛地开展风险管理是人类社会活动的进步,有利于工程建设水平的提高,是工程建设管理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尤其是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未知因素多、技术难度大、工程成本较高、风险事故突出,往往会成为政府和民众关注的对象,所以其风险管理显得特别重要和必要。

从目前国内工程建设风险管理的实施情况来看,总体效果不佳。其表现为风险事故多有发生,且损失惨重。在一些工程项目中,管理者的风险管理意识淡薄,或迫于政府部门及上级领导的压力,虽有风险管理的规定,但流于形式,在工程实际当中并没有认真执行;更多的是工程项目管理者对风险管理的认识不足,把风险管理等同于一般的安全管理,感觉多此一举,日久生烦,造成虎头蛇尾的局面。总之,国内目前工程建设风险管理的状况急需改变,实施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尤为迫切。要求各相关部门、单位及有关责任者认真贯彻落实GB 50652—2011《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着力执行工程建设风险管理,尽快提高我国城市交通地下工程建设管理水平。

2 工程建设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2.1 工程建设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

凡事都有两面性,工程建设者应当明白工程项目建设意向与工程项目建设风险是相生相伴的关系,工程建设风险管理是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控制反意向事件发生的专业行为。工程建设风险管理应贯穿于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和全方位,即在工程项目的规划立项,可行性研究,设计、咨询,招标、采购,施工、安装和交验、试用等各个时段,对业主、建设者、设计者、施工者、供货商和工程监理等各个参建方存在的风险进行跟踪、监测、辨识、评估并实施有效的控制。对于工程项目建设目标的各个方面来说,如使用功能,社会效益,安全、质量,工期、成本,环境保护等,也都存在着相应的差误乃至失败的风险。工程建设风险管理的专业属性十分明显,它有独特的功用使命、技术手段和工作方式。在其整个工作内容中,安全风险管理是重点之一,但却远远不止于安全管理。

2.2 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的过程

以近些年来曾多次发生过且事故损失十分惨重的岩溶地质隧道突泥、涌水灾害为例说明工程建设风险管理的主要时段及其操作要略。隧道建设期岩溶地质风险控制流程见表1。

表1 隧道建设期岩溶地质风险控制流程Table 1 Risk control procedure for karst geology during tunnel construction

3 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过程的重要特征

1)一般来说,隧道及地下工程风险源(风险因素)对工程建设的影响程度与工程建设流程阶段所处的位置呈正相关,即所处的建设阶段越靠前,则留置的风险级别也越高。不仅岩溶地质存在的建设风险如此,其他方面的风险因素也是这样。

2)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流程阶段越靠前,风险管理的控制力也越大。如表1所示对岩溶地质隧道建设风险的控制:规划阶段高于可行性研究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高于设计阶段,设计阶段高于施工阶段,而建设后期只能对一般性的留置风险进行控制。

3)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期风险事故一般发生在施工及安装阶段,所有的留置风险因素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力在这个阶段会得到集中释放。只有留置下来的安全、质量隐患,使用功能缺陷和环境破坏等风险因素才有可能进入建设后期或工程交付后投入运行中。因此,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风险事故的责任往往一时难以明白、公正地判定,一般情况下需要追根溯源,在弄清各种风险因素的影响程度之后才能够得出较为正确的结论。

4)在工程建设流程中,后部阶段有可能消除和化解前部阶段的留置风险,但是也有可能扩大这些风险。如规划阶段的留置风险在可行性研究及设计阶段通过分析论证及针对性的技术措施予以消除或化解,再加上施工队伍较强的实力、丰富的经验、到位的管理,能很好地制定施工技术方案、施工方法并严格执行,纵使是原来危险程度很高的风险因素也可能不会造成风险事故。反之,在前阶段已经通过风险管理被化解或消除了的风险因素,又会再度出现,甚至加剧以致酿成重大的风险事故。因此风险控制应该是个动态的管理过程。

5)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及设备安装与围岩的地质、水文条件密切相关。其活动空间狭窄,工序频繁交错,围岩和结构受力隐蔽复杂,技术操作效果难以直接判定或准确定量分析,一旦发生风险事故,则会对人员、财产和工程建设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此,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者不仅需要监测收集大量的现场信息,还必须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和完备的技术分析能力。

6)在工程建设风险管理中要充分注意到工程项目的参建各方有着不尽相同的利益关系和风险责任。这一点在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过程中表现得尤其突出。如:建设方与施工方在工程安全和质量等方面虽有着共同的追求目标,然而在工期和效益等方面却有着各自的利弊权衡;设计方、监理方、供货商等也是这样。如果不能做到很好地协调和统一,则整个工程项目建设风险管理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因此,在工程建设合约中应合理界定各有关方面的风险责任和合法权益,特别是地质风险和决策风险。我国工程建设业界现时的普遍做法值得进一步商榷及改进。

4 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的突出难点

4.1 风险因素的存赋形态十分复杂且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1)在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过程的各个阶段,风险因素的存在及分布难以完全弄清,这是因为以现时的工程能力及技术手段还不能够把地层和外围环境对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的影响程度做出准确的判定,如不良地质、地下水害、危险气体、地震破坏等。

2)隧道及地下工程设计的依据往往是建立在个体把握经验之上的工程类比法,所以工程设计方案和针对性的技术措施是否恰当,在没有实际验证之前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不确定性。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和操作手段有一定的选择范围,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其与工程项目管理者和现场操作人员的经历、知识和素养密切相关。

3)目前,风险控制的基本原理是针对风险因素的“排除法”,即在风险界定、风险辨识和风险评估之后,对其相关风险因素进行跟踪、监测、分析和处置,排除其形成不可接受的风险事故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的风险因素有着较大的不确定性,而且工程建设者对风险因素的处置能力也很有限,因此,从本源上就决定了消除、降低和转移风险的难度较大。

4.2 风险事故的形成随机性很大

1)风险形成机制是风险管理技术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必须弄清诸多的风险因素是否会酿成风险事故,或者这些风险因素是如何形成风险事故的。可以把风险因素划分为“自然”(客观存在)和“人为”(主观意志)2类,如工程项目所处的地质状况、自然灾害、环境条件等制约因素属于“自然”,工程参建者对外部的认识、应对和操作等则属于“人为”。一般来说,其中一个类别的风险因素是不会形成工程建设风险事故的,只有2类风险因素遭遇、且互不对应时才发生风险事故。由于风险因素的复杂多变,致使风险的形成有着很大的随机性,难以掌控。

2)现行的工程建设风险管理办法对比以往同类风险事故发生概率和损失等级进行风险评估,是建立在众多事故案例统计数据的平均值上,可用于所有的同类项目。其虽然有着普遍适用性,但却隐去了更为重要的特殊性,尤其是在估计发生风险事故的可能性时,如果失去了代表特殊性的个别因素,也就没有了针对性。这将直接降低风险管理的效果,会造成虽然在工程项目上实施了风险管理,而风险事故仍旧发生的尴尬局面。实际上,在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如规划立项、可行性研究、设计咨询、招标采购、施工安装、交工验收等,风险事故发生一般都是个体行为严重失误的结果。风险管理者应对工程建设项目各参建方的历史、能力和习惯有充分的了解,并取得他们的相关风险事件的统计资料,作出较为客观的行为能力评价,并视作相应类别的风险因素。

5 关键在于工程建设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破解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的难题,较大幅度地提高其风险管理的有效性,是隧道及地下工程风险管理能够开展起来、坚持下去的根本理由。根据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的重要特征和近年来工程建设风险管理的实践经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其有效性。

1)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的风险特性要求必须实施动态化管理。同样的风险因素构成,由于所处的时间、地点不同,工程参建者的处置方法不同,会有截然相反的结果。一些工程现场的管理者仅根据原生风险因素的类别和形态就作出风险评价,便进行定等、划级,且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变如初,有若刻舟求剑,这是十分危险的。动态管理实质上是信息化管理的方法,信息只有在动态中才能保真,不断反馈可以及时修正差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个要素和环境条件都在不断地变化着,所以对各类风险要素进行不间断地跟踪、监测、分析、判断和处置才是正确的作法。

2)正确坚持专家评审制度。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风险因素的存赋形态十分复杂且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要弄清楚其对工程建设的具体影响是非常复杂的事情,在许多情况下难以进行准确的数值分析,所以从设计到施工的技术依据多采用工程类比法。工程类比法是在大量的工程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因此,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各个时段的风险管理也需要有足够的经验作支持,技术专家的作用就在于此。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负责人应及时组织各个相关专业里确有实际经验的技术专家对建设各个阶段的实施计划、方案方法、资源组织和现场操作进行风险评估并确认,还要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状况作出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3)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应实施专业化的办法。风险管理是一门专业技术,它不同于常规的工程技术管理,从管理思路到技术手段两者有着极大的区别。特别是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相对于其他工程项目风险等级较高,管理难度更大。工程建设风险管理需要收集、库存大量的各类相关数据作为分析、评判的技术依据。因此,培养、造就专业的工程建设风险管理队伍并实行专业人员进场工作很有必要。专业队伍进场实施工程建设风险管理在国内已有良好的开端,这种新的体制和办法很快会走向成熟并在业界推广开来。

[1] 铁建设[2010]162号 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暂行办法[S].北京:铁道部建设司,2010.

[2] GB 50652—2011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风险管理工程项目事故
学中文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废弃泄漏事故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小恍惚 大事故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成套集团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实践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