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

2011-06-11曹爱东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2期
关键词:利嗪风团左西

曹爱东

(大同市灵丘县人民医院,山西 大同 034400)

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CU)的定义是风团和瘙痒每天或几乎每天出现,持续至少6周。是一种常见的,易复发性的顽固性皮肤病。笔者于2008年3月至2010年9月应用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均来自大同市灵丘县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符合慢性荨麻疹诊断标准[1],1个月内未系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及免疫调节药物,1周内未服用抗组胺药物。对本类药物过敏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除外。112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56 例,男性31 例,女性 25 例,年龄 17~68 岁,平均(38±15)岁,病程 4个月至 10 年,平均(18±16)个月;对照组 56 例,男性 33 例,女性 23例,年龄 18~66 岁,平均(37±14)岁,病程 5个月至 10 年,平均(19±15)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平均年龄、病程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片5mg,1次/天。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予以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75 mg,3次/d,两组患者连服4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1周后观察疗效,治疗期间避免接触可能致敏的食物及吸入物。

1.3 评分记录标准

按临床症状轻重0~3的4级评分方法记录[2],瘙痒程度、风团外观和风团数3项症状评分相加为总分。瘙痒:无痒感0分,轻度、不烦躁1分,中度、尚能忍受2分,严重、不能忍受3分;风团(最大直径):无风团0分,直径<0.5cm 1分,直径0.5~2.0cm 2分,直径>2cm 3分;风团数量:无风团0分,1~6个1分,7~12个2分,>12个3分。

1.4 疗效评定标准

疗效指数= (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 /治疗前积分×100%,治愈为疗效指数>90%;显效为疗效指数>70%;有效为疗效指数>30%;无效为疗效指数<30%。总有效率以治愈加显效计。

1.5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慢性荨麻诊临床疗效,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例,%)

2.2 不良反应

两组病例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 论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黏膜血管反应性疾病,也是一种反复发作、病程迁延的皮肤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时患者自感局部瘙痒剧烈,有风团、皮疹、抓痕、糜烂、角质增生、神经血管性水肿、皮肤划痕症等症状,临床上大多数患者很难找到明确的过敏原。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一般分认为是变态反应所致。是IgE与肥大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导致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出组胺成为引起荨麻疹的主要炎症递质,致使生物活性物质释放引起皮肤黏膜微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平滑肌痉挛,腺体分泌增多等,一系列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临床症状。实验证实,慢性荨麻疹其实就是一种原发性免疫缺陷的表现,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一般以抗组胺药物为主,并可以多种抗组胺药物联合或交替使用。H1受体拮抗剂是治疗荨麻疹是一线药物,主要是抑制肥大细胞介质作用于靶组织。盐酸左西替利嗪是盐酸西替利嗪的R-异构体,也是新一代高效非镇静抗组胺药物。它保留了盐酸西替利嗪的主要药效学特征,为高选择性外周 H1受体拮抗剂。对 H1受体特异性作用强,是近年来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新一代H1受体拮抗剂,具有强效的抗组胺活性及抗炎作用, 对嗜酸性粒细胞有非常强的抑制作用,对组胺诱发的风团及瘙痒能迅速、持久的抑制[3]。并能抑制变态反应到致的多种炎症介质的释放而起到广泛的抗炎作用[4]。研究表明盐酸西替利嗪抗组胺介导的风团和红斑效应主要依赖左西替利嗪(R 异构体)。它不经肝脏代谢,不透过血脑屏障,多以原形从尿中排泄,体内无蓄积,无心脏毒性。与传统抗组胺药相比,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对中枢神经系统制作用较轻,对认知功能和精神性运动基本没有影响[5]。这与左西替利嗪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少,同中枢H1受体的亲和力极低有关。体外试验显示左西替利嗪对H1受体的亲和力是西替利嗪的两倍,是一种高效的抗组胺药物物。复方甘草酸苷是以甘草甜素为主要成分的复方制剂,其主要成分为甘草酸苷、甘氨酸及DL-蛋氨酸,其有效成分为甘草酸苷。甘草酸苷是甘草根提取物的主要成分,有着广泛的药理作用,可选择性抑制花生四烯酸发生级联反应的代谢酶—磷脂酶A2的活性和脂氧合酶的磷酸化,使组胺、缓激肽及白三烯等炎性介质无法产生,从而抑制荨麻疹的多个发病环节。甘草酸苷水解后生成的甘草次酸与强的松龙分子结构非常相似,具有较强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可增强激素抑制应激反应作用等,且无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另外甘草酸苷可以降低体液免疫 IgE 水平,显著抑制抗原细胞对 T 细胞的过度激活作用,调节 T 细胞释放细胞因子,使Th1/Th2保持平衡,诱发r-干扰素产生,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对各型变态反应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也是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机制。药理学实验证明,复方甘草酸苷抗变态反应作用强而持久,能减轻充血,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在体内有较强的抑制补体作用,并能抑制抗体的产生及肥大细胞释放组胺、激肽等过敏介质,中和致敏原、稳定细胞膜的功能,诱生γ-干扰素,具有很好的抗炎、抗过敏、抗变态反应、抗病毒及免疫调节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总有效率91.1%,明显高于单用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总有效率71.5%。两组疗效差异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说明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出版社,2001:613-618.

[2] 沈辉,刘海琴.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6,35(5):330-331.

[3] Day JH,BrisocoeMP,RafeiroE,et a1.Comparative clinicalefficacy,o nsetand duration ofac-tion of levocatirizine and desloratadine for symptoms ofseasonal allergic rhinitis in subjectevaluatedin the EnvirontalExposureUnit (EEU)[J].Intl J Clin Pract,2004,58 (2): 109.

[4] 陈绍谦,蔡川川,郑明振.依巴斯汀和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6,22(1):47-48.

[5] Gandon JM,Alain H.Lack of effect of single and repeated doses oflev ocetirizine,a new antihistamine drug,on cognitive and psychomo-tor functions in healthy volunteers[J].Br J Clin Pharma col,2002,54(1):51-58.

猜你喜欢

利嗪风团左西
中药洗剂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左西孟旦治疗重症冠心病所致心衰的临床疗效
玉屏风颗粒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分析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嗜碱粒细胞CD63和CD203c的表达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及C反应蛋白的测定
HPLC法测定盐酸左西替利嗪有关物质
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行左西孟旦治疗的临床疗效
左西孟旦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急性左心衰竭的效果观察
西替利嗪与左西替利嗪对大鼠氨茶碱血药浓度的影响
HPLC法测盐酸左西替利嗪颗粒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