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卒中家庭一级预防护理干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研究

2011-06-09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36期
关键词:脑栓塞致残率存活

张 晗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河南 商丘 476100)

脑卒中是神经内科最常见的一类急、重、危兼具的脑血管异常的疾病。临床主要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动脉血栓性脑梗死、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死)和出血性脑卒中(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脑卒中一旦发生,危害极大,病死率、致残率及复发率均很高,据研究,动脉血栓性脑梗死病死率约10%,致残率达50%以上,而存活者亦有40%以上可复发;脑栓塞患者约15%死于急性期,存活者栓子再栓塞率很高,且复发者,病死率高;腔隙性脑梗死虽初发病时预后较前二者好,一般不直接致患者死亡,但易复发,多次反复发病后可出现假性延髓麻痹或脑血管性痴呆;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动脉瘤破裂所致首次出血病死率即可达25%,而再出血约40%,第二次出血致死率即高达半数以上;大脑半球出血者病死率可达约20%;脑干部位出血病死率高达70%,存活患者中致残率可高达70%。至此,从以上调查结果得出的结论就是找出有效预防脑卒中发病的措施是当务之急[1,2]。以能做到从根本上预防脑卒中,我们即从公民日常生活的自身健康护理着手,也就是从病因预防(疾病的一级预防)着手调查。笔者采用了以下调查研究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将于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月1日期间来我院就医的(的)60例首发脑卒中患者和同期间社区健康体检中60例基本健康公民(这里指没有明显的心脑血管疾病症状和体征)进行问卷调研,分别称作病患组和健康组。其中病患组年龄53~79岁,男32例,女28例,平均年龄(68.7±12.2)岁,受教育程度,高等教育(中专以上学历)1例,高中4例,初中6例,小学以下包括文盲49例;健康组年龄52~80岁,男30例,女30例,平均年龄(69.1±12.1)岁,受教育程度,高等教育(中专以上学历)2例,高中2例,初中8例,小学以下包括文盲4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上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分别进行包括:①饮食结构;②适度体能锻炼(包括晨练、晚间锻炼比如走路,慢跑等以及是否有适度规律性的家务活动或其他适度体能消耗情况);③个体的性情(偏易激动型和偏温和型)三方面问卷调查。

1.3 评价标准

通过调查,分析患病组患者是否在以上生活习惯上明显区别于健康组,如果是,那么他们同向性偏及的一端即是我们要的结论。

1.4 统计学方法

在保证样本的独立性的基础上用样本统计量反应总体参数,调查所得所有数据用SPSS 13.0 进行处理,并使用t-检验、χ2-检验,在α=0.05时,0.01<P≤0.05,说明两组数据通过计算存在统计学承认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即可支持我们的推断;如果0.001≤P≤0.01,说明两组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饮食差异情况(n%)

表2 两组体能锻炼情况(n%)

表3 两组性情调查比较情况(n%)

2 结 果

2.1 统计数据

见表1~表3。

3 结 论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判断,高脂高盐饮食、缺乏规律性的体能锻炼及性情急躁是脑卒中的易患因素。作为护理人员,以此对患者进行宣教并给与合理的日常生活护理指导,以降低其复发率是非常重要的。进一步如果能以此结果对广大民众进行普教的话,就可使那些濒临易患因素边缘,处于高危状态的公民得到惊醒,脑卒中的发病率会大大降低。

[1] 杨期东.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30-145.

[2] 贾俊平,何晓群,金勇进.统计学[M].4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脑栓塞致残率存活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
急诊脑卒中识别评分量表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
飞利浦在二战中如何存活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与护理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栓塞临床研究
131I-zaptuzumab对体外培养肿瘤细胞存活的影响
无瓣膜病变心房纤颤并脑卒中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