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皮肤康洗液联合1%联苯苄唑软膏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

2011-06-07黄永华何丹华李湘君

中国医药导报 2011年23期
关键词:毛囊炎色菌马拉

黄永华,何丹华,李湘君,牛 牧

暨南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皮肤科,广东广州 510220

糠秕马拉色菌是条件致病菌,由糠秕马拉色菌引起的毛囊炎性皮肤真菌病为糠秕马拉色菌毛囊炎。目前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治疗仍存在一定困难,马拉色菌侵犯毛囊,部位较深,单一外用或口服抗真菌药,疗效欠佳,药物常难以深入毛囊。我院2010年1~12月采用皮肤康洗液联合 1%联苯苄唑乳膏外用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88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1~12月收治的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88例,入选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高等院校教材《皮肤性病学》(第七版)马拉色菌毛囊炎临床诊断标准[1],皮损主要为散在或密集分布于前胸部、颈部、肩背部等部位的毛囊性红色小丘疹、丘疱疹、小脓疱,真菌直接镜检阳性;所有患者1个月内未系统性应用抗真菌药物,2周内局部未外用过任何抗真菌药物;无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疾患及局部或泛发可能干扰治疗的其他皮肤病;无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无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史。88例患者中,男53例,女35例;年龄16~41岁,平均 28.5岁;病程 1周~4年,平均5个月。按照1~12月时间顺序,将1~4月初诊患者设为A组(26例),将5~8月初诊患者设为B组(30例),将9~12月初诊患者设为C组(32例)。3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A组患者给予皮肤康洗液外用沐浴全身,揉搓3~5 min后用清水洗净,2次/d,连用4周;B组患者给予联苯苄唑乳膏外用,2次/d,连用4周;C组患者给予皮肤康洗液联合联苯苄唑乳膏外用,治疗方法同上,连用4周。所有患者予停药后1周复查真菌。

1.3 临床疗效判定[2]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毛囊性小丘疹、丘疱疹、小脓疱完全消退,仅遗留少许色素沉着斑,真菌镜检阴性;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毛囊性小丘疹、丘疱疹、小脓疱消退>70%,真菌镜检阴性;好转:临床症状减轻不明显,毛囊性小丘疹、丘疱疹、小脓疱消退30%~70%,真菌镜检阴性/阳性;无效:临床症状无减轻,毛囊性小丘疹、丘疱疹、小脓疱消退<30%或有新皮疹出现,真菌镜检阳性。总有效=痊愈+显效。

1.4 真菌学评价

清除:真菌镜检阴性;未清除:真菌镜检阳性。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3.0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临床疗效及真菌学疗效比较

治疗4周结束时,三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C组总有效率为81.25%,显著高于A、B组(P<0.05);A组总有效率略高于 B组 (P<0.05);C组真菌清除率为84.38%,与 A、B 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2。

表1 三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表 2 三组真菌学疗效比较[n(%)]

2.2 不良反应

C组有2例患者出现皮肤潮红,未经特殊处理自行缓解。其余两组未发现不良反应。

3 讨论

马拉色菌属于人体皮肤正常菌群之一,在一定条件下,如湿度、温度、个体免疫功能、遗传、多汗等条件作用下,马拉色菌可在毛囊内大量繁殖产生脂肪栓,导致皮脂潴留,阻塞毛囊,使毛囊扩张、破裂引起炎症反应[3]。临床上表现为毛囊性小丘疹、丘疱疹、小脓疱等,好发于面部、前胸部、颈部、背部等毛囊皮脂腺分布丰富的部位。球形马拉色菌是导致马拉色菌毛囊炎皮损的主要菌种[4]。

皮肤康洗液主要成分有金银花、蛇床子、蒲公英、龙胆草、大黄、马齿苋等,具有抗菌、杀虫止痒、除湿等功能。皮肤康洗液可增强患者机体及局部免疫功能,且渗透力强,可穿透皮肤深入毛囊,可用于消除真菌引起的炎症反应,改善患者临床症状[5]。梁炳朝等[3]采用皮肤康洗液原液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43例,3次/d,连用4周,治疗结束时总有效率达76.74%,真菌清除率为83.72%。

联苯苄唑是一种咪唑类高效外用抗真菌药物,抗菌谱广,性质柔和,渗透性较高,脂溶性好,对皮肤、黏膜的刺激性较小。联苯苄唑可抑制24-甲基聚二水羊毛甾醇转化及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转化,从双重途径抑制麦角甾醇的合成,破坏真菌细胞膜导致真菌死亡[6]。1%联苯苄唑软膏还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其抗炎功效相当于1%氢化可的松制剂,能较快改善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炎性丘疹和脓疱。外用后经皮吸收非常少,重复给药不会引起血药浓度增高而产生全身毒副作用[6]。潘永正等[7]将80例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外用1%联苯苄唑乳膏,每日1次,连续 3周;对照组外用2%酮康唑洗剂。3周后治疗组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疗效确切,安全性好,而两组间真菌学清除率相当。

本研究采用皮肤康洗液联合1%联苯苄唑乳膏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与单一用药相比,显著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率及真菌清除率高,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好,为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新途径。

[1]张学军,何春涤,陆洪光.皮肤性病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6.

[2]杨洪,李锦,钟敏.氟康唑联合2%酮康唑洗剂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54例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18(10):605-606.

[3]梁炳朝,叶燕华,蔡川川.皮肤康洗液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5(3):166.

[4]熊心猜,冉玉平,代亚林,等.球形马拉色菌是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皮损毛囊内的主要菌种[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8):463-465.

[5]张珩波,陈伟民.中药皮肤康洗液在皮肤细菌性感染治疗中的应用[J].上海医药,2000,21(8):26-27.

[6]于波,屈毅.局部抗真菌药联苯苄唑[J].黑龙江医药,2003,16(4):306.

[7]潘永正,王飞,董正邦,等.1%联苯苄唑乳膏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临床疗效观察[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8(1):62-63.

猜你喜欢

毛囊炎色菌马拉
关于毛囊炎的科普小知识
布替萘芬乳膏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分析
马拉利的账单
毛囊炎是什么,有毛囊炎要怎么办?
康尼马拉国际马拉松·爱尔兰
伊曲康唑联合氯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200例临床效果分析
伊曲康唑与氟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对比
马拉色菌临床鉴定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