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实力——北京市轨道交通亦庄线综合监控系统项目

2011-06-04宋慧欣

自动化博览 2011年6期
关键词:和利亦庄轨道交通

本刊记者 宋慧欣

北京市轨道交通亦庄线是连接北京市中心城区和亦庄新城的轨道交通线,全长23.23公里,位于城市东南复合交通走廊上,与北京地铁5号线、10号线以及京津城际铁路换乘,是服务于北京市东南部的重要交通线。2010年12月30日下午两点,亦庄线正式载客试运营,创造了从签订采购合同到投入运行16个月的中国式的奇迹,实现了综合监控系统(ISCS)与运营同步开通,是目前国内地铁集成互联度最高的综合监控系统之一。

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亦庄线项目经理 赵峰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设备管理中心三部部长 王颖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加速以及日益显现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在我国掀起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热潮。统计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已经批复了29个城市的96条轨道交通线路,共计2200公里。另外还有18个城市正在规划,全部加在一起,共有47个城市正在建设或准备建设300条城市轨道交通。据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里程将达到3000公里。今后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城市轨道交通将会进入黄金发展期。

地铁综合监控系统通过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实现供电系统、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等分立自动化系统的集成化、数字化和智能化,采用统一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平台,实现地铁全线各专业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从技术层面上提供切实高效的技术手段,提高轨道交通的综合效率,增强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提高反应速度,增强灾害事故的抵御能力,提高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水平,提高轨道交通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更好地为广大乘客服务,为地铁高效、快捷、安全运营提供统一的信息化平台。

2009年为落实国家及北京市相关轨道交通产业化政策,推动国产化自主知识产品的应用,北京市确定北京市轨道交通亦庄线作为北京市轨道交通国产化示范线路,随后通过招投标的方式最终确定亦庄线综合监控系统采用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的MACSSCADA 3.0软件平台。

新一代综合监控系统MACS-SCADA 3.0软件平台

和利时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综合监控系统研究、应用开发和项目实施的公司,10年来参与了国内近20条线路60多个相关项目的实施,此次在北京市轨道交通亦庄线应用的其自主研发的MACS-SCADA 3.0 UNIX版本软件是和利时公司通过总结多个地铁项目的成功实施经验,完全自主开发的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平台。据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亦庄线项目经理赵峰介绍:“该系统体系结构开放,采用‘平台+应用+工程’三层设计结构,具备面向对象、模块化、标准化、易扩展和事件驱动的特征,支持以应用为核心的二次开发,可为地铁安全、高效运营构建自动化管理平台。”

作为新一代综合监控系统软件平台,MACS-SCADA 3.0具有多种优点,如提供对串行通信协议的组态支持能力;支持多种硬件构成,部署灵活;易用的配置组态工具;完善的冗余支持;可移植,易于重用软件资源;易维护,支持远程部署和在线下装;高安全性;面向对象的分布式实时数据库等等。正如赵峰所说:“不论是在系统架构还是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MACS-SCADA 3.0目前都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

除亦庄线外,该软件平台已成功应用于深圳地铁2号线首期工程、深圳地铁2号线东延段工程、天津枢纽等综合监控系统项目。另外,该软件平台已获得了香港地铁多个项目的PQ(Pre-qualification)考核。

作为项目负责人,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设备管理中心三部王颖部长对于MACS-SCADA 3.0软件平台的表现给予了充分的认可:“和利时公司的国产化综合监控系统经过了工程实施阶段的考验和开通运营阶段的考验,整体来说,系统运行稳定、性能良好、操作便利、功能丰富。”

和利时亦庄线项目组成员调试现场

据其介绍,亦庄线综合监控系统自2010年3月进场,2010年9月系统投入使用,至今8个多月,系统运行情况比较稳定,累计出现两次系统异常,一次是由于设备机房空调未及时投入使用机房温度过高,造成设备异常,另一次是由于设备机房UPS电源检修误将旁路分闸造成设备断电。运营管理部门和维护部门普遍反应国产化的综合监控系统软件平台在初期投运阶段故障率、开通水平、对运营需求的响应程度均优于既往已开通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MACS-SCADA 3.0软件平台的人性化设计也反映了综合10年经验国产综合监控系统软件的日益成熟。

在亦庄线综合监控系统项目设计阶段,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公司设备三部组织了北京地区综合监控系统的HMI、IBP盘等标准化设计,和利时公司积极响应,并在亦庄线项目上实现了各种标准化的设计。标准化设计确保多条线路之间的人机交互环节差异化非常小,很大程度上减少误操作发生的概率,减少了运营人员调岗的培训成本。标准化设计应该是亦庄线综合监控系统人性化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

亦庄线综合监控系统的人性化设计还体现在运营调度管理和维修管理两个方面,包括:

(1)友好的人机工程学设计,确保任何操作最多只需点击三次即可达到目的界面,大多数只需要一次点击;

(2)时间表功能统一批量下发:全线机电设备的时间表功能,从最基础的模式编号设计,就考虑了全线各模式号统一编码,针对亦庄线既有高架车站、又有地下车站的特点,设计了专用的车站选择方式,实现了全线车站时间表的统一下发。这个功能极大地提高了机电维护人员操作的快捷性和准确性;

(3)操作便利的联动功能:联动执行支持自动、半自动、手动,手动和半自动执行过程中可向操作人员反馈提示信息,操作人员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过某一步或某几步动作。

(4)便捷的数据点维护功能。对于有权限的用户,通过一定的快捷键操作,可在设备信息窗口中显示数据点管理的基本功能,包括状态(正常、无效、强制、停止扫描)查看、数据点维护(禁止扫描、报警禁止、人工置值)、报警界限修改等,大大提高了现场软件维护的效率和准确性。

(5)功能完善的程控卡片功能:支持程控卡片的自动替代和指定替代功能,具有完善的自定义程控卡片功能,具有权限的运营人员可根据运营的实际需求在线自定义程控卡片,不仅满足用户现阶段的需求,也可为日后运营模式的改变提供便利的系统支持。

王颖部长认为综合监控系统在提高运营管理水平和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亦庄线综合监控系统的人性化设计、HMI和IBP盘的标准化设计极大的提高了运营人员的操作便利性和正确性;功能丰富的设备管理系统(DMS)提高了设备维护的及时性、便利性和有效性。培训管理系统(TMS)提供了日常运营操作使用培训、人性化的培训场景,为新进员工在非常接近现场运行环境的情况下进行实景培训,反响很好,运营培训水平和效果上了一个台阶。”

投入运营的“亦庄线”

集成服务能力的全面考验

众所周知,地铁综合监控系统并不是控制响应时间要求极为苛刻(例如,毫秒级的响应要求)的系统,也不是控制精度要求极高(例如,0.001的控制精度)的系统。但是,地铁综合监控系统往往需要集成和互联十几个接口形态各异的系统,如自动售检票系统、广播系统、闭路电视系统、乘客信息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十几个子系统专业的数据共享、几十万点的数据库支持的巨型监控系统、成百上千条的功能实现都使综合监控系统构建的过程、实施过程极为复杂。庞杂的应用成为综合监控系统的最难点。这对于综合监控系统集成商的工程设计、系统设计、项目管理及项目实施能力都是一大考验。而亦庄线的成功运行正是和利时公司在此方面实力与经验的有力证明。

亦庄线综合监控系统项目自签订合同到验收、开通运营,只有短短的一年零四个月,并且是国内目前综合监控系统开通水平最高的线路之一。可以说“工期紧、开通标准高”是赵锋和他的团队所面临的第一个挑战,赵峰告诉记者:“在项目组成立之初我们已充分认识到这一困难,一方面和利时公司有多个类似项目的技术和项目管理方面的沉淀,充分利用以往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加强实验室测试环节,将大量现场调试的工作在实验室内完成,现场调试作为一种验证性测试,极大地提供了现场调试的效率和质量。”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他们所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在该项目中有多个接口方是第一次参与地铁项目。面对新的接口厂家,面对非常紧的工期,和利时公司主动承担接口设计和管理的责任,通过帮接口方编写设计文件、编写协议文件、帮接口方组织接口测试等工作,带动接口厂家快速进入状态,并确保双方的工作能一次到位。

和利时公司项目团队的积极、负责的工作态度赢得了用户的高度赞赏,赵颖部长表示:“和利时公司秉承‘真诚为用户用户设想’的服务理念,在项目执行阶段和后续开通运营阶段,均能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得到了相关接口方、施工方、设计方、运营管理单位的高度评价。”

自2001年北京地铁13号线首次提出综合监控系统的概念至今,综合监控系统在国内有10年的发展,这10年也恰恰是中间件技术、嵌入式技术、数据仓储与挖掘技术、网络技术快速成熟发展的10年,和利时公司充分利用了这一技术发展环境,通过总结多个地铁项目的成功实施经验,将自动化与信息化有机融合,完全自主研发了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平台——MACS-SCADA。国产化的综合监控系统软件不仅带来的是一次性投资的减少,也为后期维护、升级和运营带来了便利,更有利于后续其它地铁线路的建设。此次MACS-SCADA 3.0在亦庄线的成功应用,再次充分展现了中国“智造”的实力,对于我国高速发展的轨道交通建设来说,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和利亦庄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产品CE认证论述
走好亦庄新城高质量发展赶考路
楼上乒乒乓乓
杭州和利时自动化有限公司
高速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蔚来获100亿元投资 将在亦庄设立新实体
和利时MACS V6系统
基于CAN的冗余控制及其在轨道交通门禁环网中的应用
和利时:工业服务在摸索中前进
和利时:打造智能化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