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工控机市场期待“爆发”

2011-06-04宋慧欣

自动化博览 2011年6期
关键词:华科技工控机嵌入式

本刊记者/宋慧欣

2011年5月26日,东芝(中国)有限公司宣布将在中国销售工业计算机,包括在日本以及中国制造的5款产品将从6月开始供货。在日本国内,东芝从1987年开始自行开发销售面向日本国内市场的工业用计算机,至今已有24年。产品的可靠性高、故障率低、适应性强、特有的RAS功能(系统监测功能)、消耗性零部件更换便捷等受到客户高度评价。

专注于日本市场24年的东芝迈向国际即首选中国市场,一方面显现了日本本土市场发展的停滞,另一方面也进一步表明了中国工控机市场前景之被普遍看好。据东芝调查数据,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工业计算机市场之一,市场规模大约30亿人民币。 而据国内调查机构JFUnited最新调查报告显示:2010年大陆市场共有工控机(整机+板卡)供应商50多家,共同创造了近40亿元的市场规模(整机+板卡),整体市场综合增长率达到了35.2%。

本期《自动化博览》独家对话研华资深产品行销经理陈勇成、上海力硕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范耿盛、凌华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华北区总经理许杰弘,共探工业控制计算机未来发展之路。

“变”中成长

工控机自上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大陆市场以来,至今已有20年余。此20年间,中国工控机市场一直在快速发展,但其中也一直存在着种种争议。“工控机系统不稳定”、“工控机只可作监控,不可作控制”、“PLC、PAC取代论”等等一直不绝于耳。但受益于工控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嵌入式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在中国迅猛发展的经济环境中应用市场的不断扩大,近年工控机不但自身已经取得长足的技术进步,在中国市场的应用也呈现出了新的局面。

技术之变

在自动化领域,工控机产品可谓是更新速度最快的产品种类之一,这虽然与其产品的特殊性有关,但也可从中感受到工控机产品在技术上的不断发展变化。20多年来,工控机产品不但经历了三代总线技术的变革,而且得益于芯片技术的高速发展,处理速度不断得以提升,散热、功耗、体积等种种制约其发展的问题都得以不断完善。正如上海力硕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范耿盛所言:“ 嵌入式系统、无风扇结构、机箱散热、固态硬盘、箱式、平板式等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适应了自动化产品小型化、智能化、低功耗的发展趋势,已经大大提高了工控机的系统稳定性,也降低了制造和应用成本。”

行业之变

从工控机产品的应用行业来看,除了传统的电力、冶金、石化、环保、交通、建筑等行业的迅速发展,一些新兴的应用市场不断涌现,如数字电视、银行柜员机、高速公路收费系统、加油站管理、制造业生产线控制,金融、政府、国防等行业,且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研华资深产品行销经理陈勇成表示:“08年金融风暴危机后, 研华在中国的发展均取得了20%以上的成长,主要得益于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带来了工控机市场的蓬勃发展,近两年来基础建设包括高铁、高速公路监控、ETC收费等行业对工控机产品需求不断上升。此外,研华认为在当前国内市场,在人工成本普遍提升之下,工厂自动化及自助查询机等的应用会取代小部份人力市场,也将积极促进工控机市场发展。”

参与人员

研华资深产品行销经理陈勇成

上海力硕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 范耿盛

凌华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华北区总经理 许杰弘

应用之变

除了技术、应用行业的突破,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工控机厂商开始更多关注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客制化服务。行业专用产品、解决方案不断推出。对此,凌华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华北区总经理许杰弘体会深刻:“中国工控机市场无疑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而迅猛增长的,即使在经济危机影响最为强烈的2009年,中国工控市场也维持了20%-30%的增长。这种增长不仅体现在数量上,同时也体现在质量上。相当多的工业企业逐渐把工控机的需求由传统的上架式工控机向更专业的应用发展,如面向高密度、高可靠的CompactPCI系统;面向现场的更节能、更小巧的平板系统等。这体现了国家节能减排的应用需求,同时也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维护和部署成本。”

未来之路

嵌入式应用大有可为

嵌入式系统无疑是当前最热门最有发展前途的IT应用技术之一。其应用领域日益亲民,特别是随着消费家电的智能化,嵌入式更显重要。如手机、PDA、电子字典、可视电话、VCD/DVD/MP3 Player、数字相机(DC)、数字摄像机(DV)、U-Disk、机顶盒(Set Top Box)、高清电视(HDTV)、游戏机、智能玩具、交换机、路由器、数控设备或仪表、汽车电子、家电控制系统、医疗仪器、航天航空设备等等都是典型的嵌入式系统。而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工控机产品也成为了近年来工控行业的一大发展趋势,正如上海力硕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范耿盛所言:“随着嵌入式技术的发展,箱式、面板式工控机,单板电脑、行业电脑得到了新兴市场领域的青睐,而传统机架式IPC‘一统天下’的原有市场局面正在逐渐发生变化。”

研华资深产品行销经理陈勇成表示作为行业领导企业的研华面对这一发展趋势早已做好准备:“未来的工控机市场,肯定是向嵌入式工控机发展,愈小型化、愈低功耗、无风扇、宽温设计、潮湿环境、震动环境等,都是传统工控机所不能达到的高度,研华在这一领域拥有丰富经验,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

凌华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华北区总经理许杰弘更是认为嵌入式技术将为工控机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随着各种应用越来越专业化,我们认为‘工控机’这个词将会被‘计算平台’取代。未来凌华科技的产品不仅应用于各类工业平台,同时也将慢慢渗入到我们个人的生活中,如应用于汽车的信息系统,应用于楼宇的监控系统等。嵌入式产品将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融合起来,我们会越来越少的见到“方盒子”式的工控机,而在不知不觉中越来越多的使用到基于嵌入式计算平台的产品。嵌入式应用将比过去有超乎想象的应用和发展。”

战略性新兴行业带来新市场空间

从当前国内市场来看,轨道交通及基础设施建设是工控机应用的最大领域。十二五期间,轨道交通建设投入将超过7000亿元,这将给工控机产品带来广阔的市场需求。除此之外,值得关注的是工业计算机还广泛应用于若干新兴产业,如高速列车实时监控、风力发电、现代物流等领域。

新兴市场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针对自己的产品特色制定有效的市场战略规划是摆在工控机企业面前的首要问题,研华资深产品行销经理陈勇成告诉记者:“研华公司已分别针对机场航显、轨道交通、石油石化、能源产业、工厂自动化等行业设立了BDM(Business Develop Manager) 来专注于行业的战略性规划,不同于传统PSM只专注于产品, BDM 会考虑整个行业与用户的需求,进而来配合PSM开发出合适的产品线。”

凌华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华北区总经理许杰弘则表示:“凌华很早就意识到中国飞速发展的经济和技术实力将给凌华科技带来巨大的机会。中国在广大国土上搭建的四通八达的高铁系统和高速公路系统已经为我们带来了大量机会,而随着中国本土企业技术实力逐渐跨入世界先进行业,在医疗、电信、航空、电子制造领域的工控产品需求正在直线上升。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凌华在上海建立了新的全球营运中心,并已开始运作。同时我们正在搭建的制造中心将包含4条贴装生产线和8条组装生产线以及可为国内外客户提供整套系统定制服务的研发中心,在未来我们可以预见凌华科技将为全球的客户,尤其是国内的客户提供更多的产品研发、系统整合和客制化的服务,并带来更多的成本优势。”

上海力硕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范耿盛则表示:“工控机大量的市场应用需求,无疑给G-Trend IA产品线带来更多市场探索机会。就解决方案而言,G-Trend IA目前提供基本型的串口连接整体解决方案,而在未来市场份额增长的同时,G-Trend IA产品的高规格、国际标准型认证,基于芯片研发的核心技术,以及更高效率的技术后援力量,是G-Trend打造“尊贵级解决方案”的另一初衷,也是品牌未来的不懈追求。在市场战略方面,更多符合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大、重型项目,如风/电力、新能源、智慧城市以及轨道交通应用,是G-Trend IA的首要拓展之方向。由此,企业战略与国家指导方向相结合,品牌在实际项目应用中得到认同和行业品牌知名度同时提升。”

链接话题一贵公司在工控机市场中如何定位自己的产品?核心优势是什么?

陈勇成:研华一直定位自己为产业平台的领导者,希望能为客户带来齐全的产品线及一站式的购物平台, 因此我们陆续导入了相关的外设类,如研华的显示器、键盘/鼠标、光驱等;另一方面,研华供给全球及给中国的均是统一的产品,意即我们有完整的CE/UL/CB/FCC/3C认证, 每项产品上市前均要通过相关的EMC/EMI、整机跌落测试、高低温测试、震动测试后方能上市。相对于国内当地厂商只注重低价位的工控机,高质量高性价比工控机是我们的核心优势。

许杰弘:凌华科技目前的产品类别相当丰富,从架构上来分既包含传统的IPC架构,又包含技术含量高的高可靠高稳定CompactPCI系统,更高端的AdvancedTCA系统以及具备相当灵活性和成本优势的COM Express和ETX模块化电脑。从应用上来看,无论是工业级的还是加固级,以及更高端的军用加固级的产品,凌华科技都能够满足客户应用所需的计算平台。凌华科技同时具备的测量测试以及运动控制和机器视觉的行业经验和产品,可以帮助我们的客户更好的完成系统的整合,享受一站式的购买服务,并减少因系统故障导致的不同厂家产品不兼容的困扰。所以,丰富的产品线以及在测控和自动化方面的优势帮助凌华科技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范耿盛:G-Trend IA多个型号的多串口卡在工控机市场中得到广泛应用,离不开品牌的自主研发技术能力和对工控机市场转换、扩展领域需求的精准掌控,因此G-Trend品牌在工控市场中的定位是“最合适的扩展解决方案供应商”,着力该领域,并深耕做精、做好。核心优势是不仅拥有自己经验丰富的工厂和研发,更有资深技术团队提供客户无忧的整体项目解决方案。

链接话题二 随着工控机小型化、低功耗的发展,与嵌入式技术结合推出面向嵌入式应用的产品是未来行业的一大发展趋势,贵公司推出了哪些相应产品?具有怎样的特性?主要面向哪些应用?

陈勇成:研华在嵌入式工控机这一领域着墨很深。在高性能平台上,前两年销售火爆的ARK-3420是采用Intel®Core2 Duo等级的无风扇、可外插卡方案。今年研华推出了全新的升级品—— ARK-3440,采用Intel®Core i7/i5/i3方案,同样能外插PCI或PCI-E显卡,主要应用于需要高性能,但又需要插卡的航显/工厂自动化领域;主流市场上,有采用D510方案、无风扇的ARK-3360L,可插卡的ARK-3403及拥有时尚外观的ARK-6320,主要应用于工厂自动化;超薄型方面,有ARK-1360,使用ATOM Z510芯片,能播放硬件高清文档,搭配研华的ITM-5115,能做到屏与工控机的完美结合;在软件方面,研华的API 可以在系统上控制屏的亮度、看门狗、硬件温度、CPU速度等;操作系统方面, 我们的软件团队可以帮客户裁减Xp Embedded、WinCE同时支持Real Time操作系统QNX、VxWorks、RTX 等。

许杰弘:小型化、低功耗是嵌入式系统一直以来的设计目标,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嵌入式应用在逐渐地扩展到越来越多的领域。在医疗、交通、电信等领域,原来使用机架式工控机的平台目前都在逐渐转移到更小体积、更低功耗的嵌入式计算机平台上。凌华科技推出的COM Express系列模块,覆盖从5w低功耗处理器到4核Intel®CoreTM i7高性能处理器的全线产品。基于COM Express模块客户可以简便而快速的开发出基于x86的嵌入式应用,相比传统ARM架构的嵌入式系统,可以获得更高的处理效能和软件的兼容性。凌华科技可为客户提供全套的嵌入式开发支持,包括电路和软件开发。我们协助北京铁路段开发的应用于京沪高铁的铁轨探伤仪器、协助国外500强企业开发的视频会议系统等都为客户带来巨大的竞争力。

范耿盛:嵌入式系统是软件和硬件的综合体,适用于应用系统对功能,对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G-Trend产品发展思路也一直遵循这一理念,在此,G-Trend一直保持和国际技术的接轨、陆续推出低功耗、高速率、短尺寸的专为小型工控机设计的多串口卡,以及具备Wireless、Z-wave、RF等的无线传输技术的嵌入式模块组及产品解决方案,这些产品极大地解决了众多恶劣环境下的布线和安全问题,被广泛灵活应用于安防监控、智能小区、智能交通、煤矿、勘探、医疗等领域。

链接话题三 创新是核心竞争力,贵公司的未来工控机产品将在哪些方面有所创新和提升?将给用户带来怎样的价值?

陈勇成:今年研华主要的创新技术是ITM-5115——带LED背光的触摸式显示器,通过研华专利i-Panel Link、DB36针脚的SCSI接头,整合LVDS、USB、讯号、音源与DC电源到ARK-1503上,只需要一根线材,美观又能达到工业级的要求。同时,在工控机的外观上,我们也一直在做创新,IPC-6025可以做到独立的6槽机箱,更能够把四台IPC-6025做到四个系统上架式工控机。IPC-100 也是全新的嵌入式、上架式、1U 无风扇(电源/CPU/机箱 皆无风扇) 产品,应用于特殊领域中。

此外,今年研华会关注嵌入式工控机的客制化,随着客户应用需求的不断发展,标准品已不能满足客户,研华会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做各种客制化的服务,为客户带来双赢。

许杰弘:凌华科技不仅是工控产品的制造者,更是工控标准的制定者。凌华科技是PXISA Sponsor成员,Intel 嵌入式联盟一级会员;我们的CTO Jeff Munch先生是PICMG AdvancedTCA及COM Express委员会主席。ADLINK在向客户提供可靠的产品的同时也在持续关注客户对产品的需求和技术的变化,并不断开发新的技术并参与制定新的国际标准。如我们为下一代嵌入式应用开发的SUMIT规范、COM Express 2.0规范等。我们不断提升嵌入式应用的计算和传输速率,降低系统功耗,以此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产品需求。ADLINK不断发展的技术能够协助我们的客户搭建最具竞争力的系统平台。

范耿盛:G-Trend IA的创新之道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产品的核心心脏的“芯片”,目前公司的规划是研发出更具覆盖面(广)和兼容性强大的“新星之芯”。并在软体开发上与行业标准版本同步。二是项目技术支持,G-Trend IA的技术资源将达到一个更新的高度,技术团队扩大并形成严密迅速的响应时间体系,这将是品牌供应商与项目客户的又一次完美共赢。完美的售后服务是依托经验丰富的技术服务来完成的,同时高效率的响应服务为客户的重要项目带来更多安全感,品牌价值呈现于此。

猜你喜欢

华科技工控机嵌入式
Focal&Naim同框发布1000系列嵌入式扬声器及全新Uniti Atmos流媒体一体机
定制工控机在老旧线路计算机联锁设备中的应用
TS系列红外传感器在嵌入式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中压电子束焊工控机Windows NT系统文件丢失故障的修复方法
搭建基于Qt的嵌入式开发平台
凌华科技 工业级智能型相机NEON-1040
凌华科技云服务解决方案SEMACloud
凌华科技 嵌入式计算机MXC-2300
中国工控机市场新Style
凌华科技 Compact® COM Express® Type 6模块化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