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风湿类中成药和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双氯芬酸钠快速筛查方法研究

2011-05-26池浩波张梦虹李国毅黄冬梅

中成药 2011年6期
关键词:双氯芬量瓶酸钠

池浩波, 张梦虹, 李国毅, 黄冬梅

(广东省潮州市药品检验所,广东潮州 521011)

我国地理纬度跨度大,高寒、高湿地区多,特别是少数民族居住的气候条件恶劣的山区。同时,我国农村人口较多,聚居及生活工作在高寒、高湿环境,感受风寒湿三气的机会较多,因此具有较高的风湿病发病率[1]。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同风湿病进行顽强的斗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经过数千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医对风湿病的认识、治疗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形成了系统的中医风湿病学理论,中成药是由中草药直接加工而成,方便病人服用,在规定的剂量内中药副作用少,但中药的药性缓和,所以药效也比化学药(俗称西药)要慢一些。西药疗效较为明显,但同时副作用也比中药大一些,因此大多数西药都不适合长期服用,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2]。

由于用于治疗风湿疾病的化学药双氯芬酸钠价格低廉,且有一定的控制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功效。为了迎合患者既想快速治疗风湿疾病又想副作用小的心理,近年来双氯芬酸钠屡被一些不法商家加入到治疗风湿、类风湿疾病的中成药和保健食品中,并被标榜为所谓的“祖传秘方”、“纯中药制剂”或“天然食品”,以增强其疗效,从中牟取暴利。患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服用了含有双氯芬酸钠的中成药或保健食品后,症状看似缓解了,认为有“疗效”,其实往往会掩盖病情,有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危害身体健康,如长期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的患者中,大约有10% ~25%的病人发生消化性溃疡,严重的并发症会导致出血或穿孔;能导致10%的患者出现肝脏轻度受损的生化异常;可引起尿蛋白、管型,尿中可出现红、白细胞等,严重者可引起间质性肾炎等;有的会造成骨质疏松或肌肉萎缩等严重不良反应,使得病情恶化,甚至导致瘫痪[3]。

为了净化我国的药品市场,打击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本实验建立一种简单、快速、高效、可靠的筛查方法,以满足基层药品现场打假的需求。

1 拟定快速筛查方法的标准操作规程

1.1 取样量 各种口服制剂均取一次服用量,片剂可压碎或剪碎(红色糖衣片应除去糖衣);胶囊剂取内容物;丸剂研碎或剪碎;口服液直接取服用量;酊剂取约1 mL。

1.2 供试液的制备 取经压碎或剪碎的一次服用量固体样品于20 mL具塞试管中,加入乙醇约10 mL,密塞,上下强烈振摇约1 min,滤过,取续滤液约1 mL作为供试液。

1.3 检验方法与结果判断 在供试液中加入40%硝酸溶液约1 mL(注意加入硝酸溶液时不要振摇),约40~50 s后检视,如试管下部显红棕色,则可判断供试品中含有双氯芬酸钠;如试管下部不变色或颜色变浅,则不含双氯芬酸钠。

2 确证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2.1 薄层色谱法 取一次服用量的样品于具塞锥形瓶中,加乙醇10 mL,振摇提取1 min,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双氯芬酸钠对照品适量,加乙醇制成每1 mL含2.5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版附录Ⅵ B)试验[4],分别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 1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板上,以乙酸乙酯-乙醇(15∶5)为展开剂[5],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见图1。

图1 TLC薄层鉴别色谱图

2.2 高效液相色谱法

2.2.1 检测波长的选择 精密称取双氯芬酸钠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 mL中含双氯芬酸钠约10 μg的溶液,于400~190 nm波长范围内扫描,结果在204.4 nm与281.2 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参考有关文献[6],故选择281 nm作为本品的检测波长。

2.2.2 色谱条件和系统适应性 参考有关文献[6-7],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柱的色谱柱,以二极管阵列式检测器(DAD)为检测器,以甲醇-0.2%冰乙酸溶液(3∶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1 nm,进样量为10 μL,双氯芬酸钠的理论塔板数不低于10 000,与其它色谱峰的分离度大于1.5。

2.2.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双氯芬酸钠对照品约15 mg,置100 mL量瓶中,加适量甲醇振摇使溶解,加甲醇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

2.2.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若供试品为片剂(如糖衣片应去糖衣),称量后研磨粉碎,然后称取一次服用量的样品,置100 mL量瓶中,加甲醇适量,超声处理10 min,放冷至室温,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若供试品为胶囊剂,取出内容物研磨粉碎,然后称取一次服用量的样品,置100 mL量瓶中,加甲醇适量,超声处理10 min,放冷至室温,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若供试品为丸剂,称量后研碎或剪碎,然后称取一次服用量的样品,置100 mL量瓶中,加甲醇适量,超声处理10 min,放冷至室温,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若供试品为口服液,直接量取一次服用量的样品,置100 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若供试品为酊剂,直接量取约1 mL的样品,置100 mL量瓶中,加甲醇适量,超声处理10 min,放冷至室温,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

上述溶液经微孔滤膜过滤后,分别吸取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若供试品色谱峰保留时间与双氯芬酸钠对照品色谱峰的保留时间一致,且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具有相同的紫外光谱图,则初步确证供试品中含有双氯芬酸钠。HPLC-DAD 图谱见图2~5。

图2 双氯芬酸钠对照品HPLC图谱

图3 阳性样品HPLC图谱

图4 双氯芬酸钠对照品DAD图谱

图5 阳性样品DAD图谱

3 结果确证

根据广东省药品检验所制订的《中成药和保健食品中擅自添加化学成分的快速筛查方法指导原则与技术要求(试行)》的要求对快速筛查方法总结见表1。

表1 快速筛查方法总结

可以看出,本快速筛查方法操作简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准确度高,不需要专门的设备,适合于现场操作,能满足基层监督检验需要。

4 讨论

4.1 A试液为乙醇,B试液为40%硝酸溶液,选用乙醇作为化学溶剂,是因为双氯芬酸钠的溶解性,选择40%硝酸溶液作为显色剂是因为双氯芬酸钠能在稀硝酸溶液中发生硝化作用,生成红棕色物质。

4.2 有些中成药或保健品,本身有较深的颜色,采用该方法不会影响判断结果,如果含有双氯芬酸钠,则颜色更深,如果不含双氯芬酸钠,则颜色不变或变浅。

[1]张铁军.抗风湿中草药(彩色图谱)[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

[2]刘 利.非甾体抗炎药的不良反应机制及用药安全[J].中国实用医药,2008,34(3):201-202.

[3]黄玉兰.中成药中非法添加化学药成分的危害[EB/OL].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2007-11-28[2010-03-12].http://www.scfda.gov.cn/CL0206/9254.html

[4]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附录ⅥB.

[5]吕长淮.双氯芬酸钠肠溶片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的改进[J].安徽医药,2006,10(5):344.

[6]郑 凯.HPLC法测定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的含量[J].西北药学杂志,2005,20(1):5-6.

[7]闫韶华.HPLC法测定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的含量及含量均匀度[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9,22(6):723-725.

猜你喜欢

双氯芬量瓶酸钠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奶粉中的钙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玻璃酸钠+rhEGF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
阿仑膦酸钠联用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
氮卓斯丁眼液联合双氯芬酸钠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观察
老年人能用“退热栓”吗
双氯芬酸钠治疗耳鼻喉急性感染术后疼痛的效果
补肾除痹汤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膝骨关节炎30例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钠治疗缺血性脑卒中31例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布洛芬涂膜剂中布洛芬的含量*
HPLC法测定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的含量和有关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