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HPLC法测定瑞香狼毒中香豆素类三种成分含量

2011-05-26郭晏华

中成药 2011年3期
关键词:伞形瑞香狼毒

胡 爽, 郭晏华

(辽宁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辽宁大连 116600)

瑞香狼毒为瑞香科植物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ejasmeL.的干燥根,又名断肠草、红狼毒、山萝卜等。其味辛,性平,有一定毒性。入肺、脾、肝经。具有逐水、破积、祛痰、杀虫、止痛的功能[1]。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西南、东北及河北等地,资源十分丰富[2]。其主要化学成分有黄酮类、香豆素类、二萜类、三萜类、木脂素类和苯丙烯酸醇苷类等[3-5]。其中香豆素类化合物是瑞香科植物的特征性成分,且大多具有较强生物活性,在瑞香狼毒根中的含量高达 0.355%[6]。目前,关于瑞香狼毒的文献报道多是毒理、药理和化学成分的研究[7-10],有关于其含量测定方面的文献报道较少。本实验同时测定了瑞香狼毒药材中3种指标性成分的含量,之前尚未见相关文献报道,且该方法快捷、准确,可作为瑞香狼毒药材质量控制的方法。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Agilent 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配置四元梯度泵、在线脱气机、VWD检测器;METTLER AB135-S十万分之一电子天平(瑞士);SHIMADZU AY220型电子分析天平;U-301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HH-4数显恒温水浴锅。

1.2 试药 瑞香素对照品由成都普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伞形花内酯对照品(批号:111739-200501),东莨菪内酯对照品(批号:110768-200504)均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本研究收集了10个不同来源的瑞香狼毒药材,经辽宁中医药大学王冰教授鉴定均为正品药材。乙腈、甲醇为色谱纯,水为重蒸馏水。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AgiLent EcLipse XDB-C18(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A)-1%冰乙酸(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27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进样量:10 μL。见表 1。

表1 流动相梯度洗脱程序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瑞香素,伞形花内酯,东莨菪内酯对照品适量,分别置于10 mL棕色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制得浓度分别为0.221 mg/mL、0.304 mg/mL、0.262 mg/mL的对照品贮备液,备用。精密吸取瑞香素对照品贮备液0.5 mL,伞形花内酯对照品贮备液5 mL,东莨菪内酯对照品贮备液0.3 mL置同一棕色10 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制得对照品混合液。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瑞香狼毒药材(过60目筛)约3.0 g,加入95%乙醇50 mL,加热回流3次每次1 h,过滤,浓缩。用95%乙醇定容至10 mL的量瓶中,摇匀,经0.45 μm微孔滤膜过滤,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备用。

2.4 系统适用性试验 精密吸取混合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各10 μL,注入HPLC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瑞香素,伞形花内酯和东莨菪内酯的理论塔板数均不少于10 000,与其他峰的分离度均大于1.5。见图1。

2.5 方法学考察

2.5.1 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吸取2.2项下的混合对照品溶液 2、4、6、10、15、20 μL 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以进样量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瑞香素回归方程为:Y=143X-96.973,r=0.999 7;伞形花内酯回归方程为:Y=2 095X-1 235.3,r=0.999 6;东莨菪内酯回归方程为:Y=109.6X-89.44,r=0.999 6;结果表明,各对照品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图1 混合对照品(A)和样品(B)HPLC谱图

2.5.2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同一供试品溶液(7号内蒙古)连续进样6次,记录色谱峰面积,结果瑞香素、伞形花内酯和东莨菪内酯峰面积的RSD值分别为0.4%、0.7%和0.3%。结果表明,本试验仪器的精密度良好。

2.5.3 稳定性试验 精密吸取同一供试品溶液(7号内蒙古)在 0、2、4、8、12、24 h 分别进样分析,记录色谱峰面积,结果瑞香素,伞形花内酯和东莨菪内酯峰面积的RSD值分别为1.7%、1.8%和2.0%。结果表明,供试品溶液在室温状态下24 h内稳定。

2.5.4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批瑞香狼毒药材(7号内蒙古)样品6份,按2.3项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并进样分析,记录色谱峰面积,结果瑞香素、伞形花内酯和东莨菪内酯峰面积的RSD值分别为2.3%、2.2%和2.1%。结果表明,本方法重复性较好。

2.5.5 回收率试验 取已知含量的药材(7号内蒙古)6份,每份约1.5 g(瑞香素含量0.034 4 mg/g,伞形花内酯含量0.471 7 mg/g,东莨菪内酯含量0.026 1 mg/g)精密称定,置圆底烧瓶中,每份精密加入瑞香素对照品2.5 mL(浓度为0.022 1 mg/mL)、伞形花内酯2.5 mL(浓度为0.304 mg/mL)和东莨菪内酯1.6 mL(浓度为0.026 2 mg/mL),按2.3项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测定,结果见表2~4。

2.6 瑞香狼毒药材中瑞香素,伞形花内酯和东莨菪内酯的含量测定 取不同来源的瑞香狼毒药材粉末(过60目筛)各约3.0 g,精密称定,按2.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精密吸取各溶液10 μL,按2.1项下色谱条件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析,记录峰面积并计算瑞香素、伞形花内酯和东莨菪内酯的含量,结果见表5。

表2 瑞香素加样回收试验结果(n=6)

表3 伞形花内酯加样回收试验结果(n=6)

表4 东莨菪内酯加样回收试验结果(n=6)

表5 样品测定结果(n=3)

3 讨论

3.1 从表5可以看出10个不同来源的瑞香狼毒药材3种指标性成分含量差别很大,其中伞形花内酯的含量最高,从0.364 4~0.923 7 mg/g;东莨菪内酯的含量次之,从0.012 0~0.034 6 mg/g;瑞香素的含量最低,从0.008 4~0.034 4 mg/g。根据文献报道,瑞香素具有抗血栓、降脂、镇痛、抗炎、提高免疫,抗菌等多种作用[11]。伞形花内酯、东莨菪内酯均具有抑菌,抗癌的作用。因此对瑞香狼毒中该3种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对其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3.2 检测波长的选择 根据紫外吸收光谱特征,瑞香素、伞形花内酯皆在327 nm有最大吸收[12-13],东莨菪内酯在340 nm有最大吸收[14]。由于东莨菪内酯在327 nm和347 nm的紫外吸收光谱图差异较小,为兼顾3种成分在同一色谱图上有最大吸收,最终选择检测波长为327 nm。

3.3 流动相系统的选择 分别以甲醇-水、乙腈-水、乙腈-1%冰乙酸和乙腈-0.05%磷酸溶液等不同浓度和比例的流动相系统进行梯度洗脱实验,通过比较不同流动相系统的色谱图,为使谱图上待测成分的分离度较好,最终确定以乙腈(A)-1%冰乙酸(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

3.4 提取条件的选择 本实验通过单因素考察,比较了超声提取法、加热回流提取法和索氏提取法的提取效果,并同时比较了不同溶剂甲醇和乙醇的提取效果,并通过正交设计实验考察了提取时间、提取次数、醇浓度和溶剂用量对提取效果的影响。最终选定以95%乙醇、50 mL、加热回流3次每次1 h提取效果最好。

[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下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赵奎君,徐国钧,金蓉鸾,等.狼毒类专题研究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M].南方协助组第二册,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7(1):184-187.

[3]卓兆莲,高 英,李卫民.蒙药瑞香狼毒化学成分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07,18(27):2152-2153.

[4]张慧文,鞠爱华,周秀娟.瑞香狼毒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中药材,2006,29(11):1257-1261.

[5]裴月湖,冯宝民,华会明,等.瑞香狼毒化学及药理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1,32(8):764-766.

[6]郑宝江,胡海清.松嫩草地瑞香狼毒香豆素类化合物含量动态变化[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6,23(2):223-226.

[7]卓兆莲,高 英,李卫民.蒙药瑞香狼毒的生物活性及毒副作用研究[J].中国现代中药,2007,9(12):32-34.

[8]金贤兰.中药狼毒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0):3101-3102.

[9]刘 欣,叶文才,车镇涛,等.瑞香狼毒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2004,35(4):379-381.

[10]元 超.瑞香狼毒根的化学成分初步研究[J].World Health Digest.2007,4(3):90-92.

[11]张文亮,李荣亨.瑞香素药理作用研究现状[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7,23(6):402-403.

[12]邓爱霞,柳仁民.RP-HPLC法测定祖师麻注射液中瑞香素的含量[J].聊城大学学报,2005,18(3):42-43.

[13]黄思敏,谢仕伟,彭 维,等.东风桔中伞形花内酯的含量测定[J].中药材,2007,30(4):421-422.

[14]苏薇薇,赵 洁,林敬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母雪莲中东莨菪内酯、伞形花内酯的含量[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5,25(1):119-120.

猜你喜欢

伞形瑞香狼毒
苹果新品种“瑞香红”通过国家林木品种审定
阿魏提取物对伞形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瑞香
伞形花内酯处理对采后徐香猕猴桃果实灰霉病抗的影响
草地毒草狼毒的发生及防治对策
狼毒净和灭狼毒对青海省草地狼毒的防治效果
青海草地毒草狼毒的发生及防治对策
The Introduction to application of color in Chen Dan
UPLC法同时测定狼毒大戟中岩大戟内酯A和B
瑞香素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