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烤烟新品种中烟102的选育及其应用评价

2011-05-25贾兴华冯全福王元英付宪奎王绍美罗成刚陈志强常爱霞杨爱国王凤龙

中国烟草科学 2011年6期
关键词:中国烟草中烟烤烟

贾兴华,冯全福,王元英,付宪奎,王绍美,罗成刚,陈志强,常爱霞,杨爱国,王凤龙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中国烟草总公司青州烟草研究所,青岛 266101)

烟草作为一种重要的叶用经济作物,品种是烟叶生产的基础。围绕生态条件和生产条件的不断变化,不断选育适应自然条件、生产条件和卷烟市场发展需求的新品种,是推动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最有效的重要措施。“十一五”以来,国家烟草专卖局将烟草育种列为重大战略性工程之一,以适应中式卷烟生产稳定发展对优良品种的需求。新品种中烟 102,是以提高烟叶香、吃味为主攻方向,以兼抗耐两种以上主要病害、烟叶产量稳定为主要育种目标,通过有性杂交和系谱法连续定向选育而成的一个烤烟新品种。

1 选育过程

1.1 亲本选配

以优质品种红花大金元为主体亲本——母本。该亲本耐瘠薄、耐旱,田间生长势强,原烟多金黄色,油分足,烟气细腻,香气清香飘逸[1-2],长期以来广泛受到卷烟工业的喜好。但是,由于其对黑胫病等主要根茎病害抗性低、不耐肥和不易烘烤等突出缺点,显著影响到农业种植效益的稳定和提高,很大程度上限制着在烟叶生产中的推广应用[3-4]。

以烟叶生产中农艺适应性、病害综合抗性较好、易烘烤、种植效益较高的主栽品种NC89为性状遗传互补亲本——父本。该亲本适应性广、生长发育稳健,中抗黑胫病等根茎病害和根结线虫病,较耐肥水,易烘烤[3-4],烤后原烟多橘黄色,上中等烟比例高,彰显浓香型风格,吃味纯净,是北方烟区长期种植的主要品种之一[5]。

1.2 选育经过

1991年以红花大金元为母本、NC89作父本杂交获得F0种子;1992年种植F1并进行性状遗传配合力观察,1993年种植 F2并开始个体定向选择;入选单株于1994年按系谱法分株系进行连续选择,1997年获得性状遗传稳定的优良株系;入选株系于1998年通过品系初级鉴定,1999年提升品种(系)比较试验,2000—2001年提升全国优良品系联合鉴定试验;2002—2003年通过全国烤烟品种区域(北方区)试验;2004年通过北方区烤烟品种生产试验,2005年在适宜区开始扩大生产示范;2007年提交并通过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选育过程如表1。

表1 中烟102的选育过程Table1 Breeding process of Zhonguan 102

2 重要性状鉴定评价结果

2.1 植物学和农艺性状

育种程序历年试验结果表明,大田移栽后该品种地下部生长快,耐寒、耐贫薄;进入旺长期后地上部生长速度快、长势强;盛花初期株式筒形,植株叶片着生均匀,叶形长椭圆,叶面稍皱,叶缘小波浪状,叶尖渐尖,叶色深绿,叶片主脉较细、茎叶角度中等,节距稍稀,花枝较集中,花冠淡红色,蒴果卵圆形。据 1998—2004年先后连续进行的品系鉴定、品种比较、全国优良品系联合鉴定、全国区试(北方区)小区试验、生产示范试验调查统计:该品种打顶后平均株高115.58 cm,茎围9.47 cm,节距 6.08 cm,可采收有效叶数 18.8片,腰叶长62.4 cm、宽 31.46 cm;移栽至第一中心花开放期60 d左右,底叶至顶叶成熟期55~60 d;叶片成熟期自下而上分层落黄,耐成熟,易烘烤;大田生育期120 d左右,综合性状表现介于双亲中间型。主要农艺性状调查统计结果如表2。

2.2 主要病害抗性

据中国烟草总公司青州烟草研究所、云南省烟草研究所、贵州省烟草研究所和东北烟草试验站等单位2002—2003年统一鉴定结果(表3),中烟102抗黑胫病,中抗青枯病、根结线虫病,中感赤星病、普通花叶病(TMV)、黄瓜花叶病(CMV)和马铃薯Y病毒病(PVY)。病害抗性综合评价高于生产对照品种NC89。

2.3 重要经济性状

2.3.1 烟叶产量 据品种比较、优良品系联合鉴定、全国区试等历年多地多点计产试验结果(表4),中烟102烟叶产量平均2381.33 kg/hm2,比对照品种NC89平均提高9.21%。在品系联合鉴定、全国区试和生产试验中,达到显著差异水平。

2.3.2 上等烟比例 历年多地多点计质试验调查统计结果(表5)表明,中烟102烤后原烟上等烟比例平均26.03%。比对照NC89增加1.12个百分点,提高4.51%,但差异不显著。

2.3.4 烟叶均价 据历年多地多点试验原烟均价调查统计,中烟102烟叶均价平均7.02元/kg,比对照NC89增加0.05元/kg,提高0.72%。调查统计结果,如表6。

表2 主要农艺性状调查统计结果Table2 Comparison of main traits of Zhongyan 102 and NC89

表3 主要病害抗性诱发鉴定结果Table3 Identification of Zhongyan 102 resistance to main diseases

表4 烟叶产量调查统计结果Table4 Yield comparison in different tests in 1998-2007

表5 上等烟比例调查统计结果Table5 Superior leaf proportion comparison in different tests in 1998-2007

2.3.5 烟叶产值 据历年试验计产、计质调查结果统计(表7),中烟102平均产值16364.30元/hm2,比对照NC89增加1182.64元/hm2,提高7.80%。在全国区试(北方区)达到显著差异水平。

2.4 烟叶质量

2.4.1 原烟外观质量 据 2002—2003年全国烤烟品种区试鉴定评价,中烟102烤后原烟多金黄色,深黄、正黄、杂色较对照低;成熟度比对照 NC89略欠;叶片结构、身份、油分与对照相当,色度较对照强,烟叶综合外观质量与对照NC89相近。

山东莒县及平邑、河南邓州及宝丰、陕西洛川、安徽亳州、黑龙江省牡丹江、吉林延边、辽宁阜新等六省九个试点9~13叶位烤后原烟样品,经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质量检测中心鉴定,结果如表8。

表6 历年试验烟叶均价统计结果Table6 Average prices in different tests in 1998-2007

表7 历年试验产值鉴定结果Table7 Yields values in different tests in 1998-2007

表8 全国区试北方区原烟外观质量鉴定结果Table8 Appearance quality in national variety trials

2.4.2 原烟化学成分 历年多地多点原烟样品经农业部烟草产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化验分析,结果统计如表9。由表9资料统计可以看出,中烟102的烟叶总糖、还原糖平均含量比对照NC89分别提高2.69和1.72个百分点,烟碱、总氮、钾、氯等其他化学成分含量与对照NC89相近,糖碱比较对照高。

2.4.3 原烟感观质量 2002—2004年全国烤烟品种区试提供的9~13叶位原烟样品经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质量检测中心评吸鉴定,结果如表10。由表10可以看出,中烟102的原烟感官质量总体优于对照品种 NC89,其中原烟香气质较对照NC89略好,余味舒适,好于对照,香气量与对照NC89相当。

表9 原烟化学成分分析结果Table9 Cured leaf chemical components of Zhongyan 102

表10 全国烤烟品种区域试验(北方区)原烟感官质量评吸结果Table10 Sensory evaluation in national variety trails

2.4.4 工农业可用性评价结果 根据中国烟叶生产购销公司“中烟叶生[2004]88号”文件要求,郑州烟草研究院负责组织的 14家卷烟企业共同对烤烟新品种(系)中烟 102(CF986)进行了烟叶外观品质、物理特性及吸食品质评价。综合评价意见认为:中烟102的烟叶外观质量与对照NC89品种基本相当;物理特性略低于对照;共 18个评吸评价结果中,优于或相当于对照的指标 13个,低于对照的指标5个,优于或相当于对照的结果占总数的72.22%。

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农业评审组,于2004年7月29日在山东省诸城生产示范现场,对烤烟新品种(系)中烟 102(CF986)进行了农业评审。评审意见认为,该品种性状遗传稳定,田间生长整齐一致,叶片较宽,节距较大,着叶均匀,生长势较强,分层落黄明显,耐成熟,易烘烤。中抗黑胫病,对赤星病、气候斑点病和 CMV、PVY等病毒病耐性优于对照品种 NC89。烤后原烟多橘黄色,颜色均匀,光泽鲜明,结构疏松,油分有,平均产量、上中等烟比例、均价、产值等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对照。综合评价优于对照品种NC89。

2.5 主要栽培技术要点

据山东、河南、黑龙江、辽宁等北方烟区生产试验结果,中烟102的烟叶产量随着施肥量的提高而增加,烟叶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上中等烟比例中肥处理表现最高,低肥处理的原烟均价、上等烟和上中等烟比例高于高肥处理,试验结果详见表11。

表11 不同施肥量处理对中烟102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Table11 Effect of different fertilizer levels on the main economic characters of Zhongyan 102

根据不同施肥量处理试验中烟叶成熟落黄特点、烘烤特性和计产、计质结果分析,中烟102属于喜中肥水品种,需肥特性与对照品种NC89大致相当。由于该品种叶色浓绿,叶片成熟落黄速度稍慢,因此下部叶宜适熟早采,中部叶宜成熟、上部叶充分成熟采收。烘烤工艺按三段式烘烤技术易烘烤,但应注意采用低温变黄、适当延长定色时间,防止烤后烟叶出现浮青现象。

3 结 论

该品种聚合了工业喜好性优质特色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的烟叶质量特点和烟叶生产主栽品种NC89的农艺适应性和抗病性,烟叶质量、产量、抗性等重要农艺性状较能兼顾,是一个农业经济效益稳定、工业可用性较好,适宜山东、河南、陕西、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北方平原丘陵烟区种植的烤烟新品种。栽培上,需肥特性中等,与主栽品种NC89相当,宜重施基肥、早追肥。种植密度1100~1300株/667m2,留叶数18~20片。下部叶适熟、中部叶成熟、上部叶充分成熟采收,采用三段式烘烤技术易烘烤。

[1]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中国烟草栽培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36-141,210-219.

[2]徐兴阳,罗华元,欧阳进,等.红花大金元品种的烟叶质量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探讨[J].中国烟草科学,2007,28(5):26-30.

[3]佟道儒.烟草育种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507-536.

[4]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中国烟草品种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7:56-57.

[5]冉法芬,王海涛,许自成.不同移栽期和土壤类型对烤烟品种 NC89品质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11):24-26.

猜你喜欢

中国烟草中烟烤烟
"中国烟草科教网"平台简介
湖南中烟联合湖南大学揭示植物维持代谢平衡的机制
安徽中烟:坚持党建引领 提高帮扶力度 推进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嫁接对烤烟烘烤特性的影响
烤烟上炕机械研制
不同追肥对烤烟品质的影响
基于完全垄断体制下的中国烟草企业伦理管理浅析
烤烟专用水溶根施肥技术介绍(二)
烤烟专用水溶根施肥技术介绍(一)
《中国烟草科学》2017年征订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