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0例疗效观察

2011-05-25江西省武警消防总队医院江西省南昌市330009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年11期
关键词:流性食管炎反酸

章 伟 江西省武警消防总队医院,江西省南昌市 330009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是一种胃食管反流病,由于胃和十二指肠内容物,主要是酸性胃液或酸性胃液加胆汁反流至食管所引起的食管黏膜性病变,引起食管黏膜的急、慢性炎症性改变,导致黏膜糜烂、溃疡和纤维化等病变。临床表现主要为反酸、烧心、胸骨后烧灼感或烧灼样痛,严重者出现吞咽困难、出血或贫血。系消化系统常见多发病,在我国的发生率约为7%~8%[1]。笔者于2007年10月-2010年12月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常规治疗患者80例,并与单用西医治疗的80例做对照观察,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6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为本院门诊患者,排除食管肿瘤、狭窄、消化性溃疡、肠梗阻、胰腺炎、炎症性肠病及其他疾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男45例,女35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 33岁;病程 9个月~12年,平均5.3年。对照组80例,男43例,女37例;年龄 22~62岁,平均年龄32岁;病程 8个月~13年,平均5年。2组年龄、病程、症状及体征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60例门诊患者均符合 RE诊断标准[2]:(1)有典型的胃食管反流病症状,如明显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等。(2)胃镜诊断及分级标准。胃镜下食管黏膜表现:0级:正常(可有组织学改变),积 0分;Ⅰ级:点状或条状发红,积1分;Ⅱ级:有条状发红、糜烂,并有融合,但非全周性,积2分;Ⅲ级:病变广泛发红、糜烂融合呈全周性或溃疡,积3分。并排除外消化性溃疡等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及可致胃肠道症状的其他全身疾病,并且无消化道手术史。

2 治疗方法

2组均采用一般性治疗:饮食规律,避免过饱过饥,少喝浓茶及咖啡等刺激性饮料,戒烟酒及刺激食物,调情志,餐后应适量活动,避免餐后立即卧床休息。

2.1 治疗组 莫沙必利 5mg,3次/d,奥美拉唑40mg,2次/d,加用自拟中药方和胃汤:柴胡15g、白芍 15g、党参 15g、茯苓 10g、半夏 12g、陈皮 12g、广木香 10g、竹茹 10g、蒲公英15g,反酸甚者加煅瓦楞子10g;嗳气明显者加旋复花10g;灼痛明显加延胡索 10g;呕恶、食少加焦三仙10g。每天1剂,水煎服,早、中、晚各服 100m l。

2.2 对照组 莫沙必利5mg,3次/d,奥美拉唑40mg,2次/d。2组疗程均为4周。2组分别于治疗前做胃镜检查,治疗后第4周做胃镜复查。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于治疗4周后分别观察记录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等症状并评定疗效。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有效: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好转;无效:症状改善不明显或加重。以显效和有效为总有效率。胃镜疗效评价则按胃镜复查的积分判断疗效[2]:积分为 0分为痊愈;积分减少2分为显效;积分减少1分为有效;积分无变化或增加1分为无效。

3.2 治疗结果

3.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n)

3.2.2 2组胃镜疗效比较。治疗组内镜下有效率为92.5%,对照组内镜下有效率为7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46,P<0.05),见表2。

表2 2组胃镜疗效比较(n)

4 病案举例

陶某,女,51岁,2009年10月初诊。反酸,烧心,进食后胸骨后疼痛2年余,经胃镜检查示反流性食管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服雷尼替丁、多潘立酮、奥美拉唑等药物治疗无明显好转。平素抑郁寡欢,善太息,纳呆。1周前因过食冷饮上症加重,反酸,烧心,伴嗳气胸脘胀闷,倦怠,大便溏。舌淡红,苔白腻,脉弦滑。西医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诊为反酸。辨证为肝郁气结,胃失和降。治以疏肝和胃,化痰降逆。方用自拟中药方和胃汤加减。柴胡1g、白芍15g、党参15g、茯苓 10g、半夏 12g、陈皮 10g、广木香 10g、竹茹 10g、瓜蒌10g、桔梗6g、乌贼骨15g、焦三仙10g。水煎服,每天1剂。并嘱其保持良好情绪,注意生活调理。服7剂后诸症减轻,食欲渐增。续服21剂,诸症基本消失,精神好转。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5 讨论

胃内容物(包括十二指肠液)反流入食管产生症状或并发症时,称为胃食管反流病(GERD),酸(碱)反流导致的食管黏膜破损称为反流性食管炎(RE)。易长期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可造成食管狭窄,引起Barrett食管(BE)、食管腺癌(EA)等严重并发症。消化内镜是RE的主要诊断方法[2]。其发病机制主要是食管下端括约肌(LES)不适当迟缓或经常处于松弛状态,并有反流物引起食管黏膜损害,食管对反流物清除功能削弱等因素所致[3]。因此抑制胃酸分泌和促进胃肠动力是治疗RE的最主要方法。其治疗的关键是制酸并防止胃酸的反流,从而消除导致食管炎的致病因素。莫沙必利为胃动力药,增强消化道运动,促进胃及十二指肠运动,加快胃排空,有效防止胃酸,胆汁反流。运用H+-K+-ATP酶(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可减少反流物的酸度,为治疗RE创造了有利的低酸环境。

反流性食管炎属于中医“吞酸”、“反酸”、“反胃”、“嘈杂”、“胃脘痛”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病位在食管、脾胃,与肝脾关系密切,正常人体脾胃升降正常,肝气疏泄条达,一旦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忧思恼怒,情志不遂等可致肝气不舒,横逆犯胃,则中焦气机升降失常,胃失腐熟水谷,而谷浊之气不得下行而上逆侵蚀食管,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是基本病机。因此在治疗上以益气健脾,疏肝理气,和胃降逆为法。方用柴胡、陈皮、白芍疏肝理气;党参、茯苓益气健脾,陈皮理气和胃;陈皮、半夏、广木香行气降逆;柴胡主升,半夏主降,诸药伍用使肝气条达,脾胃升降自如。白芍缓急止痛,可调节迷走神经张力,解除胃肠痉挛;蒲公英活血解毒,可促进损伤黏膜的修复,减少理化刺激,保护受损的黏膜。

笔者用自拟中药方和胃汤联合莫沙必利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0例,用药4周后治疗组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等症状明显好转,内镜复查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RE,充分发挥了中西药各自优势,取得较好疗效,不良反应小,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1] 张志宏.规范诊断和治疗反流性食管炎〔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9,(16):325.

[2] 丁大洪.反流性食管病(炎)诊断及治疗方(试行)〔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9,16(6):326.

[3] 陈灏珠.内科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36.

猜你喜欢

流性食管炎反酸
艾司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5例临床疗效观察
护理干预在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莫沙必利及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分析
清酸畅胃汤配合拔罐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
胃部反酸吃什么好
生花生可以缓解胃部反酸
一吃红薯、面条就反酸,怎么办
以胸痛为突出表现的返流性食管炎临床分析
祝您健康处方(8)烧心、反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