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尚庆茂博士“蔬菜集约化穴盘育苗技术”系列讲座第六讲蔬菜穴盘苗养分管理技术

2011-05-22尚庆茂

中国蔬菜 2011年11期
关键词:诊断法营养元素穴盘

尚庆茂

幼苗对矿质养分的吸收利用,除受自身遗传特性的影响外,还与环境因子、灌溉等其他育苗技术措施密切相关,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特别是穴盘育苗条件下,根系发育空间有限,基质缓冲能力小,根际环境变化快,养分容易被冲淋,更增加了施肥的难度。此外,育苗者还必须依靠养分供给控制幼苗的生长速度。在蔬菜穴盘育苗生产中,即使是多年从事育苗工作的技术工人,仍难以完全避免幼苗缺素症和中毒症的发生。

本文主要介绍在蔬菜穴盘育苗过程中,施什么肥、何时施肥、施多少肥以及如何施肥。

1 蔬菜幼苗对养分的需求

在幼苗的组成中,有一些元素是幼苗结构或新陈代谢中的基本组分,缺失时能引起严重的幼苗生长、发育异常,被称为必需营养元素。目前明确的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有16种,即碳(C)、氢(H)、氧(O)、氮(N)、磷(P)、钾(K)、钙(Ca)、镁(Mg)、硫(S)、铁(Fe)、锰(Mn)、锌(Zn)、铜(Cu)、钼(Mo)、硼(B)、氯(Cl)。此外,还有一类元素,它们对幼苗的生长发育具有良好的作用,或为某些蔬菜种类在特定条件下所必需,但还没有证实它们是否为高等植物普遍所必需,人们称之为有益元素,其中主要包括硅(Si)、钠(Na)、钴(Co)、硒(Se)、镍(Ni)、铝(Al)等。

在必需营养元素中,C、H、O来自空气中的CO2和灌水,而其他元素几乎全部来自育苗基质。只有豆科植物根系可固定空气中的N2,叶片也能从空气中吸收一部分气态养分,如SO2等。育苗基质是蔬菜幼苗生长所需养分的主要来源。

2 蔬菜穴盘育苗常用肥料种类

为给蔬菜穴盘苗提供全面、平衡、适量的养分,同时,考虑蔬菜苗期养分吸收能力和对养分丰亏的敏感性、穴盘苗根际环境特点等,蔬菜穴盘育苗一般选择高精度、全水溶性肥料。近年来,随着化肥工业的发展,各种元素丰富(包含大量元素、中量元素甚至微量元素)、含量精准(纯度高、标识明确)、配比多样的复合肥被相继开发出来,蔬菜穴盘育苗中复合肥的施用也日益广泛,但高精度的复合肥价格要高于单一肥料。

表1、2列出了一些穴盘育苗用肥料种类。选择适宜的肥料种类,通常要考虑以下因素:①单位质量肥料的价格;②肥料的水溶性;③一次施肥提供多种元素的可能性;④肥料杂质含量(特别是有害元素);⑤施肥操作的便利性。

对于一些标注“番茄专用肥”、“辣椒专用肥”、“西瓜专用肥”等特异、专用型肥料,其实不必太在意,因为穴盘育苗施肥时,肥料种类是因发育阶段和长势而变的,不会恒定不变。

3 蔬菜穴盘苗施肥计划

3.1 施肥时期与方法

3.1.1 播种前施肥 草炭通常是酸性的,pH值为4.0~5.5,甚至4.0以下,而幼苗适宜的pH值为5.5~6.8,为了调节基质pH值,基质混拌时一般要添加含钙、镁的白云石粉(CaCO3·MgCO3),同时,钙和镁也可以满足幼苗发育的需要。播前施入较多的是重过磷酸钙〔Ca(H2PO4)2·H2O〕,施用量一般是 200~500 g·m-3。氮源常用硝酸钙,施入量与磷相似,即200~500 g·m-3。钾在幼苗生长初期是比较充裕的,不需要播前施入。硫在播前施用,常用硫酸镁,施入量约为200 g·m-3。含多种微量元素的肥料已经被商品化,可以直接使用,施用量一般是温室栽培推荐量的1/2。

表1 蔬菜穴盘育苗常用单一肥料种类与主要养分含量

表2 蔬菜穴盘育苗用水溶性复合肥料种类与主要养分例示1)

播种前施肥,对于盐敏感的蔬菜,建议基质EC值小于0.5 mS·cm-1;对于其他蔬菜,建议EC值小于0.75 mS·cm-1(1∶2浸提法)。

3.1.2 播种后施肥 播种后施肥多采用N∶K2O为1∶1的肥料种类,只有当基质分析或幼苗表现缺素症状时,这个比例才修改,其他比例只有对上种肥料进行校正时才用。施用肥料的浓度主要取决于5个因素:①幼苗发育时期;②灌水或施肥过程中养分的冲淋率;③施肥的频度;④幼苗生长态势;⑤播种前基质混入肥料与否。

肥料浓度的高低也可以根据叶色来决定,当叶色较淡时,可以提高浓度以补充养分不足,促进叶色的转变。

养分的冲淋率和灌溉频度也影响肥料的施用浓度。养分冲淋率是由于灌溉或施肥,养分从孔穴流失的百分率。尽管难以确切地计算肥料的冲淋率,但估计25%的比例是比较适当的。施肥的频度也很重要,施肥频度越高,肥料浓度应越低。若每次灌溉同时施肥,肥料中N的含量在第Ⅱ、Ⅲ阶段可以为30 mg·L-1,到第Ⅳ阶段早期增加到50 mg·L-1,育苗后期增加到80 mg·L-1;若每隔1次灌水施肥1次,肥料中N的含量在第Ⅱ、Ⅲ阶段可以为50 mg·L-1,到第IV阶段早期增加到 100 mg·L-1,育苗后期增加到 200 mg·L-1;若每隔2次灌水施肥1次,肥料中N的含量在第Ⅱ、Ⅲ阶段可以为80 mg·L-1,到第Ⅳ阶段早期增加到150 mg·L-1,育苗后期增加到 300 mg·L-1。表 3 所示为配制100 L含N或K 50、100 mg·L-1的肥液所需添加的肥料量。

肥料浓度与蔬菜种类关系密切。有些蔬菜对盐比较敏感,因此,育苗者在播前应少量施肥,在随后的幼苗发育中,也应施用较低浓度的肥料,施肥的次数也要相应减少。

总之,播前施肥对播后施肥次数、浓度有明显的影响。越来越多的育苗者倾向于播前不施肥,而是在播后施用高浓度的肥料,或较早地(第Ⅱ阶段)施用肥料。若播前施肥,播后施肥一般始于第Ⅲ阶段;若播前没有施肥,播后施肥一般始于第Ⅱ阶段。

表3 配制含N或K 50、100 mg·L-1的肥料溶液100 L水中需要添加的肥料量 g

3.1.3 CO2施肥 在通常情况下,空气中的CO2含量为300~330 mg·L-1,如能将其浓度提高到 800~1000 mg·L-1,对蔬菜穴盘苗的发育还是有益的。目前,二氧化碳施肥已经成为一项成熟的技术,尤其在设施蔬菜栽培中被广泛使用。CO2施用方法有液态CO2、干冰气化、有机物燃烧、CO2发生剂等。

CO2施肥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光合作用,需要与光照强度、温度协同作用才能取得较好效果,同时为避免设施通风造成CO2浪费,CO2施用时间通常选择日出后、设施放风前进行。一年中11月至翌年2月,日出1.5 h(小时)后施放;3月~4月中旬,日出1 h(小时)后施放;4月下旬~6月上旬,日出0.5 h(小时)后施放。CO2施放后,将设施密闭1.5~2.0 h(小时)后再通风。

4 蔬菜穴盘苗营养状况的分析判断

根据幼苗形态特征或组织中营养成分含量,判断幼苗植株营养元素丰缺状况。每一种营养元素在幼苗体内的含量通常存在缺乏、适量和过剩3种情况。当幼苗体内缺乏某种营养元素,即含量低于养分临界值(幼苗正常生长体内必须保持的养分数量)时,幼苗表现缺素症;当体内养分含量处于适量范围时,幼苗生长发育正常;体内养分含量超过临界值时,可能导致营养元素的过量毒害。为了诊断幼苗体内营养元素的含量状况,可以采用下列方法。

4.1 形态诊断法 形态诊断法是通过观察幼苗外部形态的某些异常特征以判断植株体内营养元素不足或过剩的方法。主要凭视觉进行判断,较简单方便。但幼苗因营养失调而表现出的外部形态症状并不都具有特异性,同一类型的症状可能由几种不同元素失调引起;而缺乏同种元素在不同蔬菜上表现出的症状也会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即使是训练有素的工作者,也难免误诊。

4.2 化学诊断法 借助化学分析对幼苗、叶片及其组织液中营养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并与由试验确定的养分临界值相比较,从而判断营养元素的丰缺情况。成败的关键取决于养分临界值的精确性和取样的代表性。由于同一蔬菜幼苗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养分含量差异较大,应用化学诊断法时必须对采样时期和采样部位作出统一规定,才能准确比较。

4.3 酶诊断法 酶诊断法又称生物化学诊断法。通过对幼苗体内某些酶活性的测定,间接地判断植物体内某营养元素的丰缺情况。譬如,对碳酸酐酶活性的测定能判断幼苗是否缺锌,锌含量不足时这种酶的活性将明显减弱。酶诊断法灵敏度高,且酶作用引起的变化早于外部形态的变化,用以诊断早期的潜在营养缺乏尤为适宜。

5 蔬菜穴盘苗养分供给应注意的其他问题

5.1 基质pH值 育苗基质pH值是影响基质中营养元素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在pH值低的基质(酸性基质) 中,Fe、Mn、Zn、Cu、B等元素的溶解度较大,有效性较高;但在中性或碱性基质中,则因易发生沉淀或吸附作用而使其有效性降低。P在中性(pH值6.5~7.5)基质中的有效性较高,但在酸性基质中,则易与Fe、Al或Ca发生化学变化而沉淀,有效性明显下降。通常是生长在偏酸性或偏碱性基质中的幼苗较易发生缺素症。

5.2 营养元素比例 营养元素之间普遍存在协同与拮抗作用。如大量施用氮肥会使幼苗的生长量急剧增加,对其他营养元素的需要量也相应提高,若不能同时提高其他营养元素的供应量,就会导致营养元素比例失调,发生生理障碍。基质中由于某种营养元素的过量存在而引起的元素间拮抗作用(表4),也会促使另一种元素的吸收、利用被抑制而促发缺素症。如大量施用钾肥会诱发缺镁症,大量施用磷肥会诱发缺锌症等等。

5.3 温度管理 根际高温或低温都会影响根系生长和根系活力,进而影响幼苗养分吸收面积和吸收能力。如低温,会降低基质养分的释放速度,同时会影响幼苗根系对大多数营养元素的吸收速度,尤以对P、K的吸收最为敏感。此外,低温还明显阻抑铵态氮向硝态氮的转化,易造成根际铵的积累和幼苗铵中毒。

表4 营养元素的相互拮抗作用

5.4 操作技术 育苗基质通气孔隙度远大于土壤,灌水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基质养分的冲淋。当灌水频度高、每次灌溉量大时,养分的冲淋也相应增大,此时应适当增加施肥频度或肥料浓度。

目前,穴盘育苗广泛使用灌溉施肥技术,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技术设备就是定比稀释器。定比稀释器是灌溉施肥过程中控制肥料浓度的一个装置,其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发生准确度和精度的变化,应隔一个月进行一次校准,否则会发生养分供给增大或减小的情况,进而引发幼苗养分供给过量或不足。

猜你喜欢

诊断法营养元素穴盘
营养元素
桑树穴盘育苗组合配套技术要点
卡车液压故障诊断法的应用研究
隐匿性骨折诊断中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的临床应用
藏医试探性诊断法探讨
车型漏水的预防及诊断
关节式蔬菜育苗穴盘播后自动摆放机设计
蔬菜穴盘投放式摆盘装置的设计与仿真
衡水市不同功能区土壤营养元素的比较
浅谈园艺作物穴盘育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