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全感决定大众心理

2011-05-14阮直

杂文选刊 2011年10期
关键词:公权公民权力

阮直

日本的核辐射、伦敦的大骚乱、利比亚的战争、索马里的海盗、中国高铁和谐号,这些大灾大难,其实并没有让我们产生多大的恐惧感,因为事发地离我们毕竟遥远。那些灾难发生在我们头上永远是个概率极低的事儿。就像雷击人,恐怖是恐怖,但从不会让人人都对雷电产生不安全感,真正让人们恐慌并失去安全感的倒是身边那些小事。

比如,牛奶、酱油、食用醋、大米、鸡蛋、火腿肠,真真假假雾里看花;良药不良,毒药不毒;嫁了大款怕“二奶”,嫁给官员怕“小三”;旅游被迫购物,银行卡被骗子惦记;物价天天见涨,工作随时下岗;房价抗打压,油价耐下调。一介小民再意志坚强、吃苦耐劳,也对付不了这全方位“生活大围剿”的骚扰。

心安是个宝,心烦受不了。一句简单的话,道出人们对安全感的渴望。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道德短斤缺两的时代,我们该如何捍卫自己的安全感?

公民没有安全感不是有些专家给开出的药方,就能治的,就能让人们减少欲求、放平心态、积极进取、相信未来的。公民安全感的最大保障应该是法律与体制。在一个民主的国度里,法律是公民与政府订立的契约,这个契约不仅明确了公权是从哪里来的,还要明确公权对私权的保障,也规定了公民享有哪种权利。这些权利神圣不可侵犯,如住宅不能随便拆,吃的不能总危险,道路不能总是堵,言论不能总被限,工资不能总被欠。政府的公权必须全力给予保障,如违约,就是行政不作为,就要马上改过。

让社会稳定,公民才有安全感。政府的权力必须介入资本投资者的行为,对其进行法制的监管与制衡,政府不能只偏爱创造财富多的人。当大款与老板天天都是市长的座上宾时,街头摆摊儿的小市民必然要过着动荡的生活。公权一旦与资本结合,形成了利益链条,造假、欺诈、无德少良的事情就都冒了出来,人人自危的社会环境就是公权偏袒了资本一方造成的,最后连市长自己也喝不到真的茅台酒,百姓喝口醋都没了山西味儿。不要指望资本与商人能自觉地给我们经营出一个春明景和、波澜不惊、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商品市场来。

要保障普通民众生活的安全感不被利益集团与权势侵犯已然迫在眉睫。而要破解当前民众因无权无势而无安全感的魔咒,就必须要让所有维系社会正常运行的规则都是刚性而严密的,让公民有资格监督与问责公权,让人情关系和权力寻租没有容身之地。只有通过刚性的制度、公正公平的程序保证人们站在起点上就实现人人平等,有权力的人不看富人的脸色,有钱的人不能让权贵为自己拉磨。我们敬畏法律而不惧怕权威,让人人在真理与法律面前都趾高气扬,没有公正的法治的威力束缚,人在争夺财富上就与野兽没啥区别,不争个头破血流,不见个输赢谁都不死心,这样何谈安全感?

一个社会的权力平衡了,财富也就平衡了,人的心态自然就平衡了,这样才会诱发人性中的善因。当人人的心态都是善的主旋律时,坑蒙拐骗、旁门左道的事情也就少了,人们也就有了安全感。

【原载2011年8月29日《西安晚报·世象杂说》】

猜你喜欢

公权公民权力
中国公民分批撤离乌克兰
省级政府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论公权与私权的冲突与协调
领导权力的特性与影响
共同犯罪案件当事人和解程序研究
“晒承诺”更要“晒公权”
公民并积极着
公民生来有权说话:言论自由海报
持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