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降速又降价:铁老大迎来“盛世”新政

2011-05-13崔恒

博客天下 2011年9期
关键词:光祖刘志军铁道部

崔恒 等

对于家住上海、在北京高校就读的一些学生而言,今年6月底,京沪高铁的开通并不是一个好消息。这条高铁全长1318公里,如果以武广高铁的票价为参照系计算,其特等座最高将达1080元,最低的二等座也要566元。而京沪之间的普通列车,硬座不到百元,卧铺也只有三百多元。

此外,按照之前铁路系统的

“惯例”,绿皮火车一定是让位给“D字头”的。还包括普通列车被“踩”(因避让“D字头”误点)、小站被甩掉等等。“我们只有被

‘高铁了。”学生小刘说。

不过,新任铁道部长盛光祖的表态,让担心此事的人们松了一口气。他表示:即使高铁通车运营,京沪线上仍保留135对普速客车。对于高铁,也有时速300公里和250公里两种选择,并实行不同的票价。在乘车方式上,你可以选择一站直达的、只停省城的,以及见站就停的。

这意味着,在经历7次大提速、“跨越式发展”之后,中国铁路迎来了“降速又降价”的时代。

公开这个思路的4月12日,正是盛光祖履新铁道部第60天。

盛光祖,新中国的同龄人。1968年大学毕业后就分配到铁路系统,从此开始了32年的“火车”职业生涯。2000年,他被调至海关总署,2008年起任署长、党组书记。2011年2月,他重归铁道部,任部长、党组书记。

与好大喜功、飞扬跋扈的前部长刘志军不同,在同事眼中,盛光祖是一个“能干、肯干又和气的人”。

“他是靠自己从基层做起来的,没有什么背景。爱人到了铁路系统后一直也是集体职工,是在盛光祖调任铁道部以后,才一起跟到北京了。”新部长的一位同事说。盛光祖的一个业余爱好是打桥牌,娱乐时更是没什么架子,牌友们经常分抽他的烟。而这被媒体解读为发展“民生铁路”的性格基础。

在盛光祖接任部长前,中国铁路正处在一种对高铁极度狂热的氛围里。“因为不停大提速,压缩工期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各局都在拼命赶工。像京沪高铁那样提前完工的高速铁路比比皆是。”中铁集团下属单位一位工作人员表示。

京港高铁提前8年完工、石武高铁提前半年交工、成乐绵城际高速铁路预计提前半年完工……2011年初,铁道部将高铁修建目标提前了整整5年。

提速确实提高了人们出行的效率,D字头列车也让旅途变得更舒服。但这充分验证了《让子弹飞》里葛优的台词:“步子迈得大了,容易扯着蛋”,各种问题随之而来—首先是“一票难求”从未真正得到解决,网上抱怨一片:“铁老大”什么时候俯下身子倾听人民的呼声了呢?另外,大规模、超速建设埋下了诸多安全隐患,比如2010年12月,沪昆高铁湖南段招标结果公示当天,就有举报者称,在“粉煤灰”招标结果中,有两家不具备资质的企业大规模中标。

狂飙突进,也给政企合一的铁道部带来了沉重的财政负担。2009年,铁道部负债1.3万亿元,负债率近50%;2010年的负债约两万亿,光利息每年就得800亿。根据规划,2011年,铁路建设资金需求大概为7000亿,但铁路上市融资计划一直搁浅。

刘志军和铁道部原副总工程师张曙光,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落马。随后,国家审计署查出了京沪高铁存在未批先建、未建先结账、资金挪用等问题。

这正是盛光祖上任伊始面临的难题:巨大的资金缺口如何弥补?是继续高铁的狂欢,还是放缓脚步?

今年“两会”期间,盛光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将考虑整个客运市场的需求,中西部地区的“普客”会尽量多开。

这段话像一个信号—铁路发展在新部长手中,显示出与前任不一样的方向。

“我们也应该要考虑各种不同速度、停靠不同距离的车站,更加方便群众,特别是方便农民乘车。”盛光祖对记者表示。

利用“两会”的机会,盛光祖会见了9个省的代表团,讨论当地铁路发展问题。其中包括贵州、甘肃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往年,这样的情况从未发生。

“现在有转向建设客、货混运,时速在200公里左右的高标准普速铁路的趋势。”一位接近铁道部人士表示。

对于“十二五”期间,每年7000亿的投资,盛光祖也有所保留。这与他前任的风格也完全不同—豪言壮语是刘志军最喜欢的。刘经常用数字标榜自己的作为,诸如“我国铁路以世界铁路6%的营业里程,完成了世界铁路25%的工作量,运输效率世界第一”。

“高铁建设在新部长手下,不会再像以往那样爆发性建设,而是会按照规划慢慢来。”上述人士表示。

谈及铁路“十二五”规划的发展目标,盛光祖说,铁路新线投产总规模控制在3万公里,“十二五”末,全国铁路运营里程将由现在的9.1万公里增加到12万公里左右。尽管未来5年的发展目标与之前并无变化,但盛光祖在访谈中强调,未来将合理安排建设规模。

另外,盛光祖也提到京沪高铁的运行速度将下降。这一决定随后被推而广之:铁道部政治宣传部部长王勇平称,未来高速铁路的运营时速将由350公里降到300公里。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将缓解社会上对高铁安全、高票价的质疑。盛光祖在接受专访时也坦承:“在设计时速350公里的线路上开行时速300公里的列车,有更大的安全冗余,同时也使票价在符合市场规律上有更大的浮动空间。”

按照这个思路,今年7月1日,全国铁路运行图将进行新调整,铁道部会推出“混合运行模式”。具体举措包括:在时速300公里的高铁上,同时开行300公里和200~250公里两种动车组列车。既开直达车,又有区段停车,增设更多的乘车点,并提供两种票价选择。同样,在设计时速200~250公里的线路上,也有时速120~160公里的普通客车,并执行动车组和普通客车两种票价;在设计时速200公里及以下线路上,开行普通客车和货物列车。

上述调整被“翻译”过来,就是“降速降价”。在某种程度上,这意味着铁路又回归到大众化交通工具。

在盛光祖就任之后,网络上评点颇多。对于那些铁路系统内部的人员来说,他们更为关注自身的权利和利益。此前,相当多的铁路职工的在抱怨自己的工资—现在,很多一线职工月薪只有一千多元,2006年6月前退休的职工也只有1500元。

济南铁路局一位老员工说,盛光祖在该局任局长时,就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将部分权力下放给基层。“盛光祖也注重基层员工的生活保障。”上述员工表示。

今年2月28日,铁道部召开了全路电视电话会议,盛光祖讲话。他表示:要加大铁路局的经营责任,赋予铁路局必要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激励铁路局强化市场营销。

这被外界理解为,铁道部的部分权力可能将下放到地方铁路分局,并赋予地方铁路分局一定的经营灵活性。

随后,铁道部开始对系统分权改革的具体方案征求意见。这份《征求意见稿》试图划定铁道部和其治下的铁路局、合资公司之间的权力和收益边界。如改革得以施行,长期以来管得过死的地方铁路经营环境有望松动,铁路局、合资公司或将获准参与辖内铁路沿线的房地产开发和广告经营权,并将从中“抽成”。

也有媒体报道,地方铁路分局还可以依据管辖内的客流量自行增开列车,或根据客流的变化调整列车运行频次。

“目前,具体的改革方案还在研究中。至于哪些权力将被下放到铁路局,还需要进一步的讨论。”铁道部一位内部人士说。

铁道部对于地方铁路分局的改革尝试可以追溯至1983年。当年,铁道部一次性撤销齐齐哈尔、吉林、锦州、武汉、太原等铁路局,1984年撤销西安铁路局,后又撤销昆明铁路局……

2005年3月,铁道部撤销了下属41个铁路分局,实行铁道部—铁路局—站段三级管理模式,这被外界认为是刘志军主政铁道部期间,在体制改革方面推出为数不多的举措之一。

此后,铁路的体制改革让位于大规模路网建设,尤其是高铁建设。而改革的停滞,在业内人士看来,多归结于前任部长刘志军的“强硬”个性。

而刘的“集权”风格在铁路系统的人员任用上也充分体现—除了他的胞弟刘志祥曾任汉口火车站站长之外,在铁路系统的高层中,不少人来自郑州、武汉铁路局(刘志军曾任武汉铁路分局局长、郑州铁路局副局长等职)。而在铁道部车、机、电等业务职能部门中,很多官员和所属领域的高校、科研院所、施工企业等也都具有纷繁复杂的亲缘关系。这些盘根错节的亲缘关系再配以政企不分的体制,被认为是改革的最大阻力。

按照惯例,一般省部级干部的退休年龄为65岁,如果任期未满,可延长3年。所以,对于已经62岁的盛光祖来说,压力显然不小。

在业内人士看来,无论是对前任部长建设思路的纠正,或是对铁路经营权改革的探讨,“盛式改革”虽然已经崭露头角,但何时触及深层次的问题还是个问号。

中国铁路系统长期实行国家垄断经营、垂直领导、半军事化管理的体制。不可否认,这样的体制不仅仅涉及经营效率问题和内部腐败问题,就行业规模和发展速度来讲,铁路也远远落后于公路、航空、水运,“一票难求”和货运需求更是个让人头疼的事情。

有知情人士透露:2007年,国家发改委就曾组织专家论证了《铁路运输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其中包括在现有地方铁路局的基础上,成立6家地方铁路集团公司。但这个方案因如何解决铁路欠账问题没有达成一致,最终不了了之。

不久前公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一节提出:“推进铁路、盐业等体制改革,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但对具体如何推进铁路体制改革,只字未提。

今年“两会”期间,盛光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曾表示,“目前为止,还没有接到任何有关铁道部政企分开的任务。现在我们讲的是‘深化铁路改革。”“推动铁路的深层次改革,仅依靠铁道部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这需要国家的决心。”一位专家称,“目前,盛部长的改革主要着眼于当前铁路存在的最棘手的问题。”

而据《时代周报》报道,铁道部所下辖的“公检法”将划归地方,剥离工作有望在6月底前完成。

铁道部新任部长盛光祖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我代表部党组表态,我个人及党组成员决不插手干预铁路工程项目,请全路干部职工监督。”

—这是盛光祖回到铁道部的第一次公开讲话。

“铁道部长哪能不坐高铁,那还叫铁道部长?”

—3月6日,盛光祖回应记者问其“是否坐高铁”时如此回答。

“人民满意是铁路发展的标尺。”

—4月12日,盛光祖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说。

猜你喜欢

光祖刘志军铁道部
ON (a ,3)-METRICS OF CONSTANT FLAG CURVATURE*
不是
陆光祖的器重
难忘的国庆节
如今这招牌
刘志军 崛起于婚恋陨落于女色
2012年1—12月货运机车车辆运用指标
2012年1 — 9月货运机车车辆运用指标
周总理运筹援越扫雷——访海军原副参谋长来光祖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