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都市的低碳生态规划之路——以深圳为例

2011-05-13杨晓春廖晓卉单浩陈淑芬

重庆建筑 2011年4期
关键词:深圳市深圳规划

杨晓春,廖晓卉,单浩,陈淑芬

(深圳大学 深圳 518052)

1 引言

城市是经济的载体,经济发展的成果会直接反映在城市建设当中。到2008年,中国城市化率已经达到45.68%[1],这标志着中国的城市化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全面繁荣阶段。在这个重要阶段,作为城市化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城市规划将怎样引导城市健康理性的发展呢?

2 低碳生态规划

2.1 低碳生态的概念

低碳,即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是基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发展策略,也是为了节约能源而提出的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

生态,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研究城市,认为城市是一个以人类活动为中心的生态系统,要求城市的构成要素、结构和功能等不同层面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联发展,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2.2 低碳生态规划的古代哲学基础

在东方哲学思想领域,很早就有了低碳生态思想的原型。老子说“道法自然”,北宋张载又说要“天人合一”,二者都将自然放在了最高的地位,其目的就在于提醒人们遵循自然,和谐共处。荀子说“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意思是资源丰富而又节约,天就不会让人贫困,体现了最朴实的可持续发展观。《吕氏春秋》还记载了战国时期的环保法令“四时之禁”,其中有“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规定,即控制人类利用自然的范围和程度。今天要提出来的低碳生态规划,则是建立在这些基础之上的。

低碳生态规划是运用规划与设计的手段,合理安排城市空间结构,协调城市各要素的发展,并把城市对自然的干扰控制在最小范围,从而从源头减少物资和能源的消耗,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以“天人合一”为目标的规划。与以前的先破坏后治理、先消耗后紧缺的状况截然不同的是,规划出发点不一样。低碳生态规划是从限制条件出发,因地制宜地运用适用技术,在建设前期就遵循自然规律,尽量避免对自然和已有城市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改造,其根本落脚点就在“少破坏少消耗,尊重自然”。这是规划理念的转变,是预见式的防患于未然的规划理念。

2.3 低碳生态规划的思路

首先,低碳生态规划不但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生活消费理念的倡导。城市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但美好并不意味着奢侈浪费。所以,低碳生态规划首先要从人们的生活理念、生活习惯入手,帮助人们树立一种健康节约的生活观。

其次,低碳生态规划将通过合理运用适宜的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农田占用、减少森林砍伐等。避免旧城区的大拆大建,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局部更新等办法保护旧城区的人文生态;避免城市以车为本,营造更好的步行环境,也为非机动车多留一些空间;避免过度的为形式而形式的景观设计等。促使城市在有限的空间里营造更宜人的环境,在有限的土地上实现更多的社会价值。

再次,低碳生态规划不能一蹴而就,由于经济发展方式、制度安排、技术积累等都需要一个磨合过程,这是一个质量提升的契机。在此期间,应该适当牺牲经济发展速度,实行一种渐进式的发展,更有利于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与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融合。

3 以深圳为例探讨既有大都市低碳生态规划的技术手段

低碳生态规划目前还是个比较新的概念,从这个方面来看,国内外是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需要注意的是,既有大都市与专辟示范区有很大不同,专辟示范区往往从无到有,可以按一套相对理想的标准去建设,如天津中新生态城、曹妃甸生态城等等,而像深圳这样的既有大都市由于建成度较高(深圳总面积为1953km2,截至2006年已建设用地为729km2[2]),存在的问题相对复杂,必须找到适合自身的、低成本渐进式的低碳发展道路。

3.1 深圳的现状问题

过去深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忽略对城市环境的保护,特别是进行大规模开发利用,河流水质污染严重,包括筑堤、自然河道渠道化、河道覆盖等等,使得目前深圳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增加了环境治理与复原的巨大成本。深圳本来土地紧张,但局部地区的土地使用又未能体现城市土地价值,使得土地紧缺的问题雪上加霜。由于人口过多,住房问题、交通问题也非常突出。长期以来,深圳还存在着特区内外资源极度不均的状况,包括公交覆盖、空间环境、社会治安等等,特区内外都存在着较大差距。

3.2 深圳市的低碳生态规划策略

深圳从2002年开始,先后通过了《生态城市建设的深圳宣言》、《生态园林城市与可持续发展深圳宣言》、《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在2006年开始实施《深圳生态市建设规划》,到2010年又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签订了共建“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的协议。可以说,深圳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已经有了相当的积累。对于低碳生态规划这个比较陌生的领域,深圳市也是积极尝试探索,目前提出了五个方面的低碳生态规划策略。

3.2.1 结合大运量公交站点的多元化集约发展

根据《深圳市城市地铁建设规划(2011~2020)》,深圳市将在2020年完成245.4km的轨道,这意味着深圳大运量轨道交通为主的交通时代即将来临,这不仅是交通方式的变革,也是城市生产、生活组织方式的重要转变契机。

根据深圳目前的土地状况、交通状况和人口规模状况等基本条件,深圳必须结合大运量公交站点的多元化集约发展。这一发展策略可以分三层意思理解。

第一、围绕大运量公交站点(主要是地铁站点和公共交通枢纽)发展。深圳是个滨海山城,特区内外由于山体阻隔,联系相对较弱,特区内外发展也很不平衡,特别是特区外多半是低密度的粗放式发展,土地利用效率低。围绕大运量的公交站点的发展,一方面加强了各区之间(尤其是特区内外)的联系,实现特区内外的平衡发展;另一方面,在大运量公交站点实行较高密度发展,可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

第二、多元发展。深圳是个移民城市,大部分人来自具有不同风土人情的各个地方,生活习惯、背景文化千差万别;另外,深圳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地方,居民收入差距比较大,消费能力各有不同。多元化就是尊重居民的生活方式,能给每个居民提供适合他工作、生活、消费、娱乐的场所,因此多元化发展是城市保持活力的重要因素。《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认为,大城市相当于民主社会,应该是充分激发个体的能力,充分地尊重实际生活在其中的个体,是一种健康的自下而上的构成形式。

第三、集约发展。深圳可开发的用地基本已经趋近极限,建设用地缺口日益增大,实行集约发展将是突破土地瓶颈的唯一办法。集约发展主要通过围绕公交站点较高密度开发、土地混合使用等规划手段,尽可能实现居住和工作的局部平衡,从而节约土地,减少通勤交通流量等。这一发展策略将能在有限的土地上提供最大的发展可能。

3.2.2 可持续的城市和建筑布局模式、建设标准、使用和更新方式

城市是能源消耗的主体,也是排放温室气体的主体,其中能源消耗最大的主要是工业生产、建筑、交通三大活动。因此,在城市的用地结构布局规划中,要注意处理工业区和生产区的关系,对于废气、废热排放量大的工业,尽量远离城市中心区,并利用自然地形、森林植被等进行阻隔,以免加重城市热岛效应。在城市设计中,应合理控制道路走向和建筑布局,将夏季主导风引向城市中心,减少城市热岛效应造成的负面影响;合理控制街块尺度,增加道路的通达性,并改善城市步行环境,鼓励非机动车的交通方式。

对于建筑本身而言,要从建设、使用和更新三个环节实施控制,降低建筑能耗,减少城市建设对原有自然环境的影响。首先,确定建筑的绿色品质标准,从建设初期就严格执行低能耗计划,尽量使用当地材料、采用适合当地气候特征的建筑形式等;其次,在使用中可以大力推广“屋顶绿化”、“城市立体绿化”、“雨水花园”等项目,改善城市密集区的热环境和水环境;再次,避免城市旧区大规模的拆迁。尽量采用整理改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低消耗的方式来改善旧区的空间环境。

3.2.3 鼓励公交使用和强化地区认同感的城市设计

深圳虽然有“国际花园城市”的美誉,但它们却没能给人们带来更多的认同感和归宿感。主要原因在于过于小众化的考虑,没有给大多数的普通市民带来更多的实惠。城市设计中,应该采取一定措施鼓励公共交通的使用,比如优化接驳设施,使乘坐公交的市民能更快捷、更舒适地到达目的地;针对不同区域设置合适的公共开放空间,使市民能够近距离的接触并享用公共开放空间,继而产生对环境的依赖感,从而强化地区认同感。城市是所有居民的,所以城市设计必须对所有居民都有所考虑,为他们设计可享用的可依赖的空间,城市对他们才会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3.2.4 减少小汽车交通需求、促进公交的交通体系和相关标准

根据《深圳市轨道交通规划》研究,从2001年到2005年,深圳全市公交的出行比例从45%下降到42.7%,而小汽车的出行比例则从25%上升到38.8%,这充分反映了深圳公交系统竞争力不足和小汽车迅猛增长的现实。深圳的轨道交通尚未形成网络,而常规交通又存在偏远地区覆盖不足、主要商业区居住区重复竞争的状况,从而使得公交的地位逐渐下降。

根据低碳生态的发展理念,应该合理限制小汽车的发展,同时快速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形成方便快捷有竞争力的交通方式。充足的机动车交通设施往往会吸引更多的小汽车交通,所以应该从“节约型道路”理念来限制小汽车的发展,并设置“公交专用道”以贯彻公交优先理念[3]。

3.2.5 以水资源管理、废弃物管理为核心的市政规划[4]

市政系统是城市的生命线,直接体现了资源和能源的流动。对于市政系统来讲,建设低碳生态城市,重在“开源节流”。开源,可以理解为物资和能源的循环利用;节流,则可以理解为适当节约。由于深圳水资源缺口大,水资源管理的意义非同寻常,《深圳水战略》中的基本方针是:节水为先、涵养水源、流域合作、雨洪利用、循环再生。在规划中则体现为河流、水库等水体的保护以及森林的保护;雨水的收集以及循环利用和低冲击开发模式;城市建成区部分下垫面的渗水性处理等。废弃物管理在规划上则重在引导和居民教育,逐步实行垃圾分类,并把可利用的物资通过旧货交易市场和物资交换中心等渠道实现废物再利用。

将以上5个方面综合起来,并在一定城市范围内实现,则可实现“城市单元”[5]。具体来说,“城市单元”即围绕公交站点在步行可达距离内综合配置教育、社会管理、商业服务、资源回收等基本公共设施,进行集约化综合开发的地区。以“城市单元”模式组织城市综合发展区的基本功能,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机动车出行,并通过适当的功能混合可形成多样化的有活力的城市体验区。

表1

3.3 深圳市低碳生态规划的尝试

《深圳市绿色城市规划设计导则》是低碳生态规划的尝试与探讨,内容涵盖城市物质空间规划中可以控制的有关要素,是面向城市中观层面的规划导则。《导则》作用在于衔接《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与《深圳市城市设计标准与准则》。导则编制过程中,注意强化深圳地方特色;以城市物质环境要素为主线,物质环境空间品质为辅助;技术控制为主,目标引导和技术控制相结合,特殊条款引入程序控制。具体内容见表1。

4 总结

低碳生态城市模式的推行,必将极大地提升城市化的品质和内涵。深圳将成为适应资源节约条件下快速发展的紧凑城市;适应亚热带海滨自然条件特征的舒适型南方城市;满足多元化人口可持续创新发展的活力城市;支持资源有效利用的节约型城市。

低碳生态规划的实施还需要特别关注社会和人文方面的因素,对于深圳这样一个年轻的移民城市来说尤为重要。首先,基础研究能为深圳市的低碳生态规划提供持续的动力。然而深圳的基础研究相对薄弱,当地高等教育力量也比较薄弱,要实现低碳生态的发展,就必须加强人才培养,提高自主研发能力,真正实现以创新经济为主要支柱的产业结构。另外,促进绿色低碳经济研究很重要,尤其是适应南方集约化发展的大都市的低碳生态技术研究。其次,市民教育和督促机制也非常重用。深圳人口素质分化情况较为突出,加上城市节奏较快,市民的陌生化程度高,对城市的认同度低。因此,市民教育和督促机制可能成为低碳生态规划实施的关键。

注释:

①数据来源于2009年9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新中国60周年系列报告。

②数据来源于《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③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深圳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市绿色城市规划设计导则绿色交通专题》.2010。

④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市绿色城市规划设计导则绿色市政专题》.2010。

⑤城市单元基本概念指城市单元是以大、中运量公交站点和基本公共配套设施为核心,在步行可达范围内 (半径500m)综合配置多层次商业、办公、居住、活动等综合功能的城市区域。(深圳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市绿色城市规划设计导则》)。

[1]深圳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委员会,深圳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市绿色城市规划设计导则[Z],2010.

[2]柳岸林.新加坡集约用地举措及发展趋势[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5,(4).

[3]杨松筠,陈韦.对我国住宅合理密度的初探[J].城市规划,2005,(3).

[4]许智宏.都市混合土地使用形态及其影响因素之研究——以台南市为例[D].成功大学都市计划研究所硕士论文,2007.

[5]陈卫国.地铁车站周边地块合理开发强度之初探——由深圳市轨道交通二期工程详细规划说起[J].规划师,2006,(8).

[6]杨东峰,毛其智,龙瀛,等.迈向可持续的城市:国际经验解读——从概念到范式[J].城市规划学刊,2010,(1).

[7]Timothy Beatley,Green Urbanism.Learning from European Cities[M].California:Island Press,2000.

[8]Douglas Farr.Sustainable Urbanism:Urban Design With Nature[M].U.S.:Wiley.2007.

[9]Stephen Wheeler.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Reader[M].Routledge,2008.

[10]Daniel G.Parolek (Author),Karen Parolek(Author),Paul C.Crawford(Author).Form Based Codes:A Guide for Planners,Urban Designers,Municipalities,and Developers[M].U.S.:Wiley.2008.

[11]Philip R.Berke.Integrating Eco-city Design and Urban Planning:The American Experience[R].International Forum on Urban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Panel on Eco-cities and Sustainable Planning,Harbin,2009.

猜你喜欢

深圳市深圳规划
深圳市鑫钻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朗仁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欢乐海岸喜茶LAB店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深圳
深圳医改破与立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