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和婺源有个约会

2011-05-13张丽芬

翠苑 2011年3期
关键词:驴友婺源

■张丽芬

我和婺源有个约会

■张丽芬

清明时节雨纷纷,一个被围困在令人窒息的都市水泥中的灵魂,终于梦圆一朝。

多年前,旅游杂志上一幅精美的照片吸引了我搜寻的目光:漫山遍野的金黄,带着泥土的清香,绚烂地铺满整个天地,一片金黄,没有朱红的咄咄逼人,没有绛紫的高贵典雅,没有湛蓝的透明纯净,没有洁白的纤尘不染,却带着淳朴自然的乡野风情,在春日和煦的清风里,尽情绽放生命的饱满和美丽。一层层梯田如一条条绿色腰带,轻柔地环绕在头戴金黄油菜花的少女腰间。群山绵延,雾霭重叠,如两只巨臂,轻轻拥抱着这一片生机勃勃的世外桃源。巍峨的山峰用慈父般的眼神凝视着睡梦中的娇女,不忍唤醒她的美梦。

多年后,一颗忐忑不安的心走进了风情万种的油菜地。春雨打湿了乡间的田埂,泥土湿漉漉的,轻轻靠近,仿佛伸手可以触摸到那个珍藏多年的晶莹剔透的梦,真是不愿打扰婺源此刻的酣睡啊。

油菜花开,开得如此恣肆,如此奔放,如此惊心动魄,如此摄人心魄!

那山间的小村庄深深隐藏在群峦里,在千回百转之后,豁然开朗。真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经过8个多小时的长途奔波,我们在一片漆黑的山道间找到了今夜的归宿。一路上险象环生,真正体会到绝境处有胜景的道理。你可以想象一下,一群热血沸腾的“驴友”,从大巴上被迫下车后(路狭窄无法通过),在春寒料峭的山风中,忍饥挨饿,瑟瑟发抖,翘首盼望着村里派车来“接风”。就在我们等得花都要谢了,绝望之中,一道灯光射来,照亮了我们干瘪的肚子,也温暖了我们单薄的身躯。山风呼啸,我们站在破旧的卡车上,一路欢声笑语,打破了山里常有的宁静。一对恋人,为了独享这份难得的静谧和浪漫,婉拒了我们的好意,携手跋涉在墨黛重重的山路上,也许他们想以这种独特的方式来纪念这份独特的爱情吧。我心生无限羡慕。

黑瓦白墙的村庄在星星点点的昏黄的灯影下,有种神秘和伶仃的韵味,仿佛一位铜锁深闺的幽怨女子,凄楚地暗自叹息。暗影重生,疏枝横斜,似乎这里杳无人迹,只有一群山外来客,闯进了当代的世外桃源。独自漫步在黑幕弥漫的山村,雾气打湿了我的长发,感觉自己无比渺小,无比虚弱,只愿在山夜的酣睡中沉沉进入梦乡。

当晚我们寄宿在山民的阁楼上,窄窄的木楼梯,以一种陈年金黄而光滑的质地默默诉说着自己的历史,吱吱呀呀地吟唱一曲百年前的古老歌谣。一条单薄的布帘,隔开了四张小床,还有两间小木屋,衬着昏黄的灯光,露出古铜色的肌理,透过一扇小木格窗户,眼前是一片齐整宽广的平台,驴友把帐篷搭在上面,和星星为伴,真正将浪漫进行到底。

我遥望夜空,感觉内心平静如一潭秋水,波澜不惊,世间的纷纷扰扰再也无法打破我心灵的安宁,在这样一个初春时节,在这方与世隔绝的境地,我获得了灵魂的净化和升华。生命本是如此,荣华枯落,自有其定数。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世事变迁,难得的是保持本心的宁静和舒缓。也许此时此刻,我才能真正反思什么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我苦苦追寻的也许就只是在这样的山村,和心爱的人共度一生。这里没有城市的喧闹,更没有风尘的沾染,有的只是青山绿水,小桥流水人家的安适平和。这才是风尘仆仆的都市夜归人的心灵归宿啊。

夜色沉沉,驴友活泼轻脆的笑语声犹在耳畔回响,我却在梦乡开始了我的婺源之旅。

清晨,5点半就醒来了,山民家的自鸣钟忠实地踩响每一个整点,公鸡报晓,喔喔的叫声响彻山谷。舍友还在沉睡,我蹑手蹑脚地爬下楼梯,推开房门,主人夫妻早就在灶台上为我们准备早饭。柴秸在土灶中飞舞跳跃,锅盖上热气腾腾,糯米粥清香四溢,土鸡蛋堆积成小山。

走出屋子,一条小溪环绕着院子,石块垒成的照壁带着湿漉漉的水气,闪着白花花的光芒。踏过一段快要朽烂的木桩,我走上了村里唯一的柏油马路。经过多年的风霜雨雪,此时挺立的白墙也显出衰颓的迹象,灰影像岁月的年轮,一圏圈、一道道镌刻在它的肌肤上,如老年人的皱纹般挥之不去。沿着小溪,溯流而上,一群鸭子悠闲地在河里游荡,它们排成整齐的“一”字型,自娱自乐,全然不顾我那惊喜的眼神。稀疏的柳条慵懒地斜在河面上,它没有城市里护道树的庄重整齐,也没有受到人为的矫正修剪,有的只是一种率性而为的浑然天成。能够在山水环抱中自由生长,也是柳树莫大的幸事吧。

小溪的尽头,连绵起伏的山脉赫然映入眼帘,绚烂多姿的油菜花带着清晨的露气,娇艳欲滴,摇曳成天地间最耀眼的一道风景线。摄影爱好者透过三角架,用画面凝固住这份惊心动魄的美丽。婺源山气带有一种无形的魅力,它以其淳朴的风度,包容着世人的千种哀怨,万种离愁。我真正感受到“鸢飞唳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返”的意境,众多浮躁的都市心灵在此得到片刻的安宁。

终于又要踏上去官坑的行程了,大嶂山在召唤我们饥渴的灵魂。依旧是泥泞的山间小道,依旧是斑驳的卡车,淅淅沥沥的清明雨洒落大地,我们却是一群士气昂扬的“驴友”,专为征服世间最艰难的道路而来,真有一种苏轼笔下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仗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风雨任平生”的气势。一群疯狂的驴友,且站且蹲整整两个小时,雨水沾湿了头发和外衣,我们虽然瑟瑟发抖,却不时欢声笑语,迎面而来的青山、田野、耕牛、杜鹃、菜花,以及清新如水的空气,带走了旅途的劳顿,向我们展示出迷人的山野画卷。一泓平静如镜的水库,在细丝般的微雨中,竟纹丝不动。青山倒映,溪水翩跹,山花烂漫,心醉神迷。

偶遇一群更疯狂的“暴骑族”,流线型的跑车和专业的头盔,一袭紧身运动衣,六七个小伙子竟是骑车来到婺源,他们都精神抖擞,活力无穷,擦肩而过时,他们热情地向我们这群在卡车上颠簸的“驴友”挥手告别,那份萍水相逢、转瞬即逝的知遇之情,竟似甘醇的琼浆,回味无穷。也许今世再也不会重逢,但又有什么关系呢,人生珍贵的就是这种遥远的剪影,无须浓烈,只需隐隐绰绰地浮在心灵的天际。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无须讶异,更无须欢喜,转瞬间消灭了你的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汇时互放的光亮。”徐志摩的《偶然》伴随着蔡琴幽幽而沉静的曲调在心里徐徐升起,夜幕降临,3天的旅程虽然短暂,可我却收获了人间的温情、友情,旅伴们达观的气度、开朗的个性、亲切的言行,互助的精神,都使我受益非浅。

世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云游四方,他们要用脚步去丈量大地,他们用真情和宽容去善待每一位同伴。

猜你喜欢

驴友婺源
婺源美
乡愁里的婺源
驴友“迷失”
驴友沙漠惊魂记
婺源龙池汰的春日下午
小驴佳佳:环球世界的最小驴友
最美的乡村——婺源
画中婺源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