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一样的童年一样的快乐

2011-05-04任怀民

民生周刊 2011年22期
关键词:铁环沙包天真

不一样的童年一样的快乐

一年一度的儿童节即将来临。

每到这时,就会唤起我童年的记忆:赶陀螺、丢沙包、跳皮筋、踢毽子、滚铁环,这样的童年,属于经济贫困、物质匮乏、科技还不发达的年代。

匮乏一样催生孩子的创造力:一块树根,在孩子的眼睛里,就是一件艺术杰作;用树枝在地上划几个方格,加上几块小石头,就是攻城略地的战场;一张旧铜版纸,就是比拼臂力、眼光和手工的好材料……

匮乏的年代没书读,仅有的几本教材,我几乎可以倒背如流。没有多少书读的童年,是痛苦的,那时最大的梦想是父母能多给几毛钱,好去买一本自己喜爱的书。

我的“六一”,从来没有站在烈日下,等领导来视察讲话的光荣。那时的领导到学校来,认为是到了知识分子堆里,所以都悄悄的,很低调。间或在老师带领下,唱一首很阳光、很振奋,立志当好接班人的歌,几十张红扑扑幸福的脸,会开心而天真地大笑。

昨天的孩童,带着那个年代特有的快乐和曾经的遗憾,早已为人父母。

今天的许多孩子,可能对丢沙包、滚铁环、赶陀螺等,没有概念了。电脑时代,各种声光电玩,才是他们的最爱;网络游戏会消磨他们童年不少时光;肯德基、麦当劳等,对他们更有吸引力。

要读书,那就更不成问题了。在这个知识爆炸的年代,对许多孩子来说不是没有书读,而是有没有时间去读,或者根本就不想读。

在物质极大丰富的年代,孩子们应该是快乐的。

然而,今天的孩子们,真的快乐吗?

曾经看过一个孩子以《童年》为题写的作文:我的童年是什么?是愤怒的琴声,是抗争的书画,是折腾智商的奥数,是爸爸妈妈看到高分的笑脸……在一份份证书中,我丢失了“我”。

常听一些孩子说:真羡慕你们大人,没有作业,不用考试,每周还能休息两天。我们连个周六周日都没得过。

据媒体报道,今天,中国孩子一周的学习时间超过70小时,虽不知数据从何而来,但所言不虚。

是呀,现在的许多孩子,除了每周五天正常上学、作业外,每到周六、周日,各种补习班、兴趣班、特长班,还在等着他们。

现在的孩子作业真多,生活真累,压力真大!

学习和竞争的压力,许多孩子从三岁就开始了。就像网络热炒的武汉“五道杠”少年,家长恨不得从孩子生下来就“出乎其类,拔乎其萃”。

常常和一些孩子的家长说起孩子的“累”,孩子的“压力”,大家叹气、不满,却又无可奈何。一番牢骚之后,仍然要带着孩子不停地奔波。

今天,我们有太多的孩子,过早地背上了竞争的压力,过早地失去了童年应有的快乐和天真。

虽然无数专家、名流,铺天盖地的舆论,都在慷慨激昂,呼吁给孩子快乐的童年,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为啥我们的孩子却越来越累?

是孩子少了,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爸爸妈妈,三代人的掌心里,捧着一个期待,都在孩子身上了。

是地球村时代、网络时代、高科技时代,孩子面临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身边的了,而在更宽广的范围。

是各种虚荣功利,绑架了孩子的快乐童年,也许还有民族的未来。

我们有理由担心,在违背孩子意愿之下,将来有多少孩子能真正成为天使?

“六一”,是孩子们的节日,他们理应快乐、幸福、放松!然而,孩子的快乐,仅有“六一”这一天是不够的,孩子的每一天都应该是快乐的!

每个人尽管有不一样的童年,但都应该拥有一样的快乐!

猜你喜欢

铁环沙包天真
沙包大战
天真热
奔跑的铁环
丢沙包
天真童年
滚铁环 等
自抛击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