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害生物三裂叶豚草de发生与防控

2011-05-03杨国禄张宗佑杨远忠熊万兵郭斐凡

四川农业科技 2011年9期
关键词:豚草分支普查

□杨国禄 张宗佑 杨远忠 熊万兵 郭斐凡

三裂叶豚草是菊科豚草属杂草的一种,又名大破布草,原产于北美洲。目前四川省将其作为补充的检疫性有害生物,沿滩区是四川省主要发生的区(县)之一。确认已有发生是在2007年9月后,四川省农业厅植物检疫站于2007年9月4日组织有关专家到自贡实地考察、取样,经鉴定确定自贡市已有有害生物——三裂叶豚草发生。自2007年始,沿滩区开展了相应普查与防控工作。现就近年来我区对有害生物——三裂叶豚草的普查与防控工作开展情况简介如下,以供参考。

一、发生情况

1.发生时间 本地农户俗称三裂叶豚草为野黄麻。据走访农户,初发现时间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1993年以后,发生面积扩张迅速,在公路、乡村机耕道、停产企业、城市绿地及农村荒山、荒地和林地普遍发生。

2.危害状况,浸占林地和耕地 根据近年观察,确如已有的资料显示的三裂叶豚草生命力旺盛,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对水分和营养物质消耗高,对其他作物的竞争优势极强,在田间与作物竞争水分、光照、矿质营养及生存空间,严重发生时导致农作物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并阻碍农事操作的进行。我区发生严重的年份,出现了部分耕地农户退耕,田坎和土埂撂荒,农村部分林地和城市厂区绿化带被三裂叶豚草侵占。影响人类和动物健康主要在开花时期,三裂叶豚草能散布大量花粉,花粉中含有水溶性蛋白,与人接触后可迅速释放,引起过敏性反应,给人们健康带来极大危害。人们吸入后就会出现咳嗽、流涕、哮喘、眼鼻奇痒或皮炎等症状,严重的会并发肺气肿、肺心病乃至死亡。据走访发生严重地域的农户,在每年的6~9月份,有部分村民出现咳嗽、流涕、眼鼻奇痒或皮炎等症状,服用感冒药后症状未见好转的情况。根据已有的材料叙述,在奶牛摄食豚草叶后,牛奶和奶制品会产生不愉快的气味和不适口的味道;另外,对土壤动物线虫和蚯蚓具有抑制作用,具体情况有待进一步的调查和研究。

3.发生情况 沿滩区共有13个乡镇,169个村,1796个村小组。幅员面积469km2,耕地面积25.6万亩(田16.27万亩,土9.33万亩),林地13.1万亩。平均海拔在300~400m之间,属缓坡低丘、缓坡中丘地貌类型。据2008年的全面普查,全区有乡镇12个,72个村,487个组发生。以沿滩区的邓关镇为重发区域,沿主要的国、省、县道辐射发生,向村道、荒山、荒地和林地扩张蔓延发生。发生面积,据2008年全面普查,以实际发生的地域面积统计,全区发生面积为27726.46亩,其中荒山和空闲地15207.0亩,林地7417亩,农作物地块5102.46亩。

二、防控情况

1.加强领导 组建工作领导机构,自2008年始,沿滩区成立了三裂叶豚草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分管领导亲自挂帅,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在领导小组之下设了工作办公室。全区13个乡镇相应的成立了三裂豚草防控工作组。且把三裂豚草防控纳入了2008年和2009年工作目标任务考核。

2.技术培训 2007~2010年区级对乡(镇)分管领导和农业技术人员开展了10次以上的专门的普查与防控技术培训,组织了3次三裂叶豚草识别与化学防除的现场会。据统计,4年来区乡(镇)两级共培训3.8万人次以上,印发了三裂叶危害性及防除宣传资料12万份,促进了三裂豚草防控技术的落实。

3.踏查普查 为掌握三裂叶豚草发生情况,4 年来,沿滩区的区、乡(镇)两级农业技术人员对全区域开展了普查工作。据2008年的全面普查统计:全区13个乡(镇)普查,有12个乡镇发生,发生的村72个,487个组有发现;通过防控后截至2010年发生乡镇仍有9个,村67个,组484个,发生面积21645.24亩。其中荒山、林地和空闲地19010.45亩,农作物地块2634.79亩。有农作物地块发生面积逐年减少,零星发生的3个乡镇已基本铲除。

4.习性观察 从2008年始,我们对本区的三裂叶豚草开展种子萌发、叶片、分枝、长势等生物学和生态学习性的初步观察和采集不同生育期的三裂叶豚草种子,做了发芽试验。根据初步观察,在温度和湿度保证的情况下,种子均可发芽,在地表土层1~5cm发芽最多。据2008年以来的观察三裂叶豚草种子发芽从1月底至11月均可,只要温度在15℃以上,保证湿度均能发芽,最早一年是2008年1月23日已见出苗;在苗期叶片有2叶或4叶对生和三叶轮生现象,叶片上有伏毛。一般情况下,长到6~8对叶时叶芽长出分支,一级分支多在16~18个,二级分支在4~17个,一株二级分支多在150~180个之间。成株的茎秆直立,株高在20~25cm,肥水条件好的株高超过400cm,茎秆周长粗细在2~12cm之间,发现最粗的周长有16cm。三裂叶豚草的花为头状花序单性,雄花序多,雌头状花序生于雄头状花序下部叶腋处,2~3个簇生或单生。据调查,单株种子量在20~2000粒左右,高的可能上万粒。三裂叶豚草在我区一般年份为一年生草本植物,但是在2009年初的观察,上年人工割除后留有根颈以上部分三裂叶豚草长出了侧支,可以开花结实。

5.防除试验 在2008年选用了化学除草剂“草甘膦”、“克无踪”、“2甲4氯”、“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猪秧净)”等对三裂叶豚草的化学防除试验,筛选出了最为经济有效的“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猪秧净)”为我区三裂叶豚草的化防首选药剂。

6.人工防控 在2008年开始,连续3年开展了对三裂叶豚草化学防除工作,3年累计化防面积12.46万亩次,化防时间掌握在当年的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三裂叶豚草未出现分支之前。在化除的基础上,还采用了人工拔出和割除的办法。根据近年经验,人工拔出主要在零星发生地块,在4~5月份三裂叶豚草苗期,其根系还不发达,植株不高,表面毛刺不坚硬时最好拔出。人工割除控制在8月份,最迟时间不超过9月20日,其种子有发芽繁殖能力前。人工割除必须在第一分支以下(即根颈以下),以防止侧芽萌动抽枝开花结实。在开花期建议不要进行人工割除,以免受到花粉危害。

三、成效经验

基本掌握了三裂叶豚草的发生情况,发生区域和地点;了解了三裂叶豚草的一部分生物学特性;知道了三裂叶豚草的一些危害特性;实验了多种化学防控办法,为提供有效、经济的防控办法奠定了一定基础。化学防控气温稳定在18℃以上的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最好,发生量大的地块前期采用化学防除更为经济。人工拔除控制零星发生地块,在4~5月份三裂叶豚草苗期,其根系还不发达,植株不高,表面毛刺不坚硬时最好。人工割除控制在8月份,最迟时间不超过9月20日,以防其种子有发芽繁殖能力,人工割除必须在第一分支以下。人工割除最好采用建立专业队的方式,才能确保工作效果和提高效率。出现分支之前。在化除的基础上,还采用了人工拔出和割除的办法。根据近年经验,人工拔出主要在零星发生地块,在4~5月份三裂叶豚草苗期,其根系还不发达,植株不高,表面毛刺不坚硬时最好。人工割除控制在8月份,最迟时间不超过9月20日,其种子有发芽繁殖能力前,人工割除必须在第一分支以下(即根颈以下),以防止侧芽萌动抽枝开花结实。在开花期建议不要进行人工割除,以免受到花粉危害。

三、成效经验

基本掌握了三裂叶豚草的发生情况,发生区域和地点;了解了三裂叶豚草的一部分生物学特性;知道了三裂叶豚草的一些危害特性;实验了多种化学防控办法,为提供有效、经济的防控办法奠定了一定基础。化学防控应在气温稳定在18℃以上的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最好,发生量大的地块前期采用化学防除更为经济。人工拔除控制零星发生地块,在4~5月份三裂叶豚草苗期,其根系还不发达,植株不高,表面毛刺不坚硬时最好。人工割除控制在8月份,最迟时间不超过9月20日,以防其种子有发芽繁殖能力,人工割除必须在第一分支以下。人工割除最好采用建立专业队的方式,才能确保工作效果和提高效率。

四、防控建议

1.强化宣传 需要对三裂叶豚草的危害性进行广泛的多渠道的宣传,特别要针对发生区域的城乡居民加强宣传,不仅要认识三裂叶豚草,且要让其了解三裂叶豚草的危害性,增强主动防控意识,减少人为传播。

2.加强检疫 三裂叶豚草种子易混杂在玉米、大豆、小麦等粮食及包装材料中传播。为了控制该杂草向非发生区传输蔓延,植物检疫部门需加强对进出境粮食种子及其包装材料的检疫。

3.适度防控 三裂叶豚草在一地发生后,因其适应性强,传播途径多,种子存活年限长等特点,要根除相当困难。通过3年的防控我们认识到,要全面的根除凭借目前的技术和财力根本无法做到。现在重新确定适度的防控目标非常重要,建议在农田要做到一个年度基本根除可繁殖种子的植株,保证不产生新种子;在城市及绿地出苗的当年基本根除;在农村住房周边100m内当年度要做到出苗的基本根除,尽可能减少对人畜的危害。

4.治理研究 建议有实力和条件的技术推广和研究部门开展生物、化学治理三裂叶豚草的研究,可以在可控范围内开展“广聚萤叶甲”、“豚草卷蛾”和“白锈病菌”等生物治理的研究和防控推广,以减少人力和财力投入。

(通联:四川省自贡市沿滩区农牧林业局 643030)

猜你喜欢

豚草分支普查
豚草和三裂叶豚草的防控研究进展及应对策略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胡春华强调:确保脱贫攻坚普查取得圆满成功
巧分支与枝
一类拟齐次多项式中心的极限环分支
豚草的主要危害及防治方法
关于农业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的思考
学习调查要“四会”
豚草的识别与防治
生成分支q-矩阵的零流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