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争议汉语四六级

2011-05-03张子琦

民生周刊 2011年34期
关键词:母语教育部汉语

□ 本刊记者 张子琦

争议汉语四六级

□ 本刊记者 张子琦

“汉语能力测试”将于今年10月率先在上海、江苏、云南、内蒙古试点实施。

英语四六级、托福、雅思……这些让人又爱又恨的英语考试几乎介入过所有80后的大学生活,特别是作为学位获取资格的四六级,不知让多少学子饮恨考场。

大概是对于考托考G考英语的埋怨太深,“什么时侯我们也出个四六级,让外国人用毛笔答题”成了被英语考得焦头烂额的学子们的一个小小心愿。

7月26日,教育部公布历时3年研制的“汉语能力测试”将于10月率先在上海、云南、南京、内蒙古试点实施。消息一出台,曾经惨遭英语“折磨”的国人大叹扬眉吐气,“终于也可以让洋人们看看我们博大精深的汉语了。”

不过,仔细阅读教育部出台的新考试规则,就会发现很多人搞错了考试对象。 教育部方面表示,针对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外语热,母语冷”、汉语欧化、网络语言不规范等现象,开发“汉语能力测试”,旨在以考促学,推进汉语学习和应用。考试分为六级,考查听、说、读、写四方面的综合能力。“类似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不同要求的人群采用不同等级的考试,对媒体工作人员、教师等就需要用六级考试去测试,普通大众达到三级就可以了。

也就是说,考试对象和英语四六级一样,还是中国人。当人们回过味儿来,立即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汉语四六级是将玩笑变成了现实”、“你见过美国人考托福吗?”“和语文考试有什么区别?”

当然,反对者有之,支持者也不乏其人,“汉语的确岌岌可危,应该重视”、“对行业进行规范定级,未尝不是好事”、“好消息!希望国人重视母语,重视国语!”

教育部对“汉语能力测试”的预期不止于此,根据国家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介绍,虽然目前这项考试正在试点过程中,还没有强制和某个行业挂钩成为资格考试。但是随着考试的推行,以及社会上慢慢对其产生的认可,将来部分使用语言文字要求较高的职业将可能采取该考试结果作为一项职业标准。

其实,类似旨在提高国人“母语能力”的考试并非首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早在2004年就开发了“ZHC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已经在一定范围内的高校中开展多年。如何在同类考试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大众的认可以达到预期目的,“汉语能力测试”需要面对的问题并不轻松。

证多不愁的逻辑

劳保部的“ZHC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经过几年的推广,已经有了相对固定的考试群体。基本都是大一、大二的在校大学生。社会人士鲜有报名者。

根据东北某高校职业技能教研部教师李欢(化名)介绍,2010年参加该项考试的学生1000名左右,基本上分布在管理、教育、中文等文科学系。

记者辗转找到了曾经参加考试的该校管理学院大二王一凡同学,850分(1000分)的成绩让他名列前茅。

“这没什么可骄傲的。”王一凡的语气中透着不以为意,在他看来,用200块钱的考试费买一个“证儿”是一件很划算的事情。

曾经有人调侃中国已经进入了“证”时代,大学从精英教育沦落到了大众教育,要想在庞大的就业压力之下杀出一条血路,大学生们只好把自己的知识具化成各色证书,“以证多寡论英雄”成为很多学生的终极武器。王一凡说自己不过是其中一人,“证多不愁”是这个大二学生的口头禅。

王一凡穿着朴素,一笑起来眼睛就眯成一条缝,看起来完全没有“天之骄子”的傲气,“的确没有骄傲的资本”,不是211大学,不是热门学科,爸爸也不是李刚让他对自己以后的出路颇为担心。“我只能不断地参加各种考试,不知道什么工作需要什么证件。”王一凡说。

在说到今年10月份的“汉语能力测试”时,王一凡表示,如果在东北推广的话还是会去参加考试,“万一有用呢”他笑着说。

至于会不会提高自己的母语能力,王一凡笑着说,“你看我和你沟通不是没问题吗?我觉得这就是个考试,不是提高能力的工具。我自己虽然成绩很高,不过是掌握考试重点而已。”

事实上,类似于王一凡的学生不止一个,考试合格证书就像一件盔甲上的鳞片,学生们为了让自己适应社会,只好拼命的拼接,至于这个“鳞片”是否管用,已经不在考虑之列了。

考试也有经济账

李欢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ZHC汉语职业能力测试”为例按照每年一次考试,1300人报名来计算,学生每人报名费180元(校外人员280元忽略不计),加上20元资料费,总计26万元。全国有104个考点,按照每个考点参加考试人数为1000人计算,一次考试的创造的经济费用为2千万元左右。

“学校的老师不会刻意让学生报名,但如果有学生问起考试内容,老师也会解答。另外,学校本身与考试之间是没有责任关系的。”李欢说。

虽然这个数字并不具备真正统计学上的意义,现有的母语能力考试也仍未有能达到教育部预期的“用语言文字要求较高的职业将可能采取该考试结果作为一项职业标准”这一目标但从某种层面上不能不说,考试背后本身存在的巨大的经济利益。

而教育部今年10月份即将开始的“汉语能力测试”遭到质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究竟是考试引发的经济利益,还是从经济利益引发的考试?

《南方周末》用戏谑的语气形容考试是“一望无际的蓝海市场”。媒体人赵勇甚至撰文称“惊人的考证经济,让依附其上的考级机构赚得盆满钵满,让力推考试考证的政府部门权力大大扩张,这是一个“双赢”。对那些在各个考场间疲于奔命的考生来说,花费大量精力财力,换来的只是几十张形形色色的证书。”

不过,考试只带来了经济利益吗?似乎又不止于此。

是否要支持

面对种种质疑之声,语言文化中心秘书长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王德岩认为,任何考试都是工具,通过考试来增加对汉语的感情和修养是不现实的。“但是考试是解决汉语窘况的入手点。”

母语教育所面临的根本问题并不是“学好汉语”,而是母语教育背后的素质和文化教育。当今社会规则化的、带有强烈的目标指向,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把“把可学可不学”的汉语变成“目标化的学习”也未尝不是有意义的尝试。

在一个不那么重视汉语的社会,基本的文化修养出现整体滑落的时候,对语言进行职业资格要求,是让人投入时间、资源的基本入手方式,最终扭转整个社会对汉语的态度。

但是,王德岩也坦言,工具不能解决“母语冷”的根本问题,也未必能起到预想的目标,“但最起码,他已经成功的将国人的关注点转移的汉语问题上。从考试入手对现阶段社会显然是合适的。”

至于“语言欧化、网络语言不规范”的问题,“倒是不必太担心”。语言本身是有规律的,随着时间的退役,语言也自然会优胜劣汰。

反观现在的“母语测试”,分属不同部门,合并并不现实。但是却同样可以“优胜劣汰”,在正常的考试市场机制下,哪一种考试更权威、更得雇主信任、能充分体现应试者的能力,留下一项就已经足够了。

200元的考试费看起来不贵,但对于很多并不富裕的家庭来说,也是笔不小的开支。“强中选优,规范管理,让学生在毕业时能有所收获,无论是学识上还是就业上。”这是以李欢为代表的老师们的心声。

□ 编辑潘 阳□ 美编庞 佳

猜你喜欢

母语教育部汉语
学汉语
母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母语
教育部召开座谈会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教育部:高考地方性加分项目2018年减至35个
我校两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开题
母语写作的宿命——《圣天门口》未完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