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仿瓷餐具:好看不“中用”

2011-04-29金子胜

大众标准化 2011年9期
关键词:脲醛树脂三聚氰胺餐具

□ 金子胜

在超市,那些五颜六色又不易摔坏的餐具有个好听的名字——仿瓷餐具,又叫密胺餐具。由于它具有色彩鲜艳、款式多样、轻巧不容易破碎、光洁度强等特点,特别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尤其是老人和儿童。大家认为密胺餐具是万能的餐具,装什么都行,怎么使都行,谁使都行,使多久都行。但是国家检验中心有关专家表示,如果密胺塑料原材料树脂聚合不好,就会残留三聚氰胺,在高温状态下会释放三聚氰胺分子。还有一些不法厂家趋于利益偷工减料,生产不合格仿瓷餐具,更有甚者竟然使用国家禁用的原料脲醛树脂生产仿瓷餐具。这些用脲醛树脂生产出来的餐具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影响,特别是对孩子的健康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据餐具行业一名知情人士透露,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国家允许使用的密胺树脂1千克卖14元,而国家禁用的尿素甲醛树脂每千克只卖六七元,使用密胺树脂生产一个仿陶瓷餐具的成本是用尿素甲醛树脂的1.5倍。

近日,记者走访了一些批发市场和中小超市发现,劣质仿瓷餐具仍在出售。这些劣质仿瓷餐具价格便宜一半,上面缺少“QS”标志,甚至没有生产厂家,这些劣质餐具对我们的健康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三聚氰胺超标的潜在危害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董金狮说,由于国家标准未要求对三聚氰胺迁移量测试,因而对密胺餐具三聚氰胺的安全性无法评估,盛装含油食品、酒精的密胺餐具安全性无法评估。如果密胺塑料原材料树脂聚合不好,就会残留三聚氰胺,在高温状态下会释放三聚氰胺分子。长期或反复大量摄入三聚氰胺可能对肾与膀胱产生影响,导致产生结石。动物长期摄入三聚氰胺会造成生殖、泌尿系统的损害,膀胱、肾部结石,并可进一步诱发膀胱癌。

密胺餐具现在依据的标准是1988年8月10日卫生部颁布的《食品包装用三聚氰胺成型品卫生标准》 (GB 9690-1988),此标准从1989年6月1日起实施,至今20年未进行过修订,已不能反映我国目前产品质量情况和市场应用情况。比如,标准中只有水的蒸发残渣标准,没有正己烷、乙酸及乙醇的标准,也就是说密胺类餐饮具不能用于装含油食品、酸性食品以及酒类食品,而企业在产品说明上也没有这方面说明。

据了解,目前全国有密胺餐具生产企业近千家,而实际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只有20多家,也就是说只有2%的企业是合法生产,98%的企业在违法生产。

甲醛超标的潜在危害

趋于利益的驱使,目前市场上以国家严禁使用的脲醛树脂代替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基材制作的劣质仿瓷餐具较多。因为用脲醛树脂这种工业原料制作的餐具耐湿热性较差,当用这种餐具装热的流质食物时,容易分解出致癌物质甲醛。

甲醛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的气体。它有凝固蛋白质的作用,其35%~40%的水溶液通称为福尔马林。甲醛为较高毒性的物质,在我国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上甲醛高居第二位。世界卫生组织已经确定甲醛为致癌物质!它对人类最大的威胁就在于,它伴随人的周期很长,而且是不断地释放。

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鼻咽癌、结肠癌、脑瘤、月经紊乱、细胞核的基因突变,甚至导致妊娠综合征,引起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白血病。在所有接触者中,儿童和孕妇对甲醛尤为敏感,其危害也就更大。

添加色素

“家里的仿瓷餐具用了3个月,内壁图案竟然褪色了。”家住杏花岭区的王女士日前发现了这个现象。仿瓷餐具产品掉色说明,产品使用的色母料可能为有毒有害的工业级,所用原料可能是回收废料或工业用料,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安全隐患。建议消费者特别是儿童不要使用过于鲜艳的密胺餐具,特别是里侧印花的餐具,以防鲜艳带来的危害。

对此质监局质检处工作人员提示:仿瓷餐具,以白色和浅色为佳,现在市场上色彩鲜艳的仿瓷餐具都是上过色的,用水浸泡或者盛放高温食物时,劣质餐具中的甲醛或者颜料可能会“跑”出来,发出刺鼻的气味或发生掉色、发白现象,因此选择白色或浅色餐具更为安全;花色越鲜艳,重金属含量越高,对人体危害越大,所以尽量避免选购内壁有鲜艳图案的餐具。

相关链接

何为仿瓷餐具、密胺餐具

密胺餐具,又称仿瓷餐具,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完全由密胺树脂制成,另外一种是脲醛树脂正表面覆盖密胺粉制成。此类餐具以其表面平整、轻巧、美观、耐低温、耐蒸煮、耐污染、不易摔碎等性能,被广泛用于快餐业、职工食堂及儿童饮食业等领域。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会长廖正品说,密胺树脂是由三聚氰胺与甲醛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而形成的高分子聚合物,这也是让消费者忧心忡忡的一点——三聚氰胺和甲醛这两种有害物质怎么能做餐具?而事实上,密胺树脂加工成型后具有稳定的化学结构,长期使用的结果证明未检出三聚氰胺析出物。而使用脲醛树脂加表面密胺粉制作餐具,本身也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工艺,只要生产厂家使用合格的工艺进行生产,产品本身不存在安全隐患。

此外,欧盟标准和美国FDA已将上述两种制品列入同类产品进行监控,适用相同的卫生安全标准。此外,日本也明确将密胺树脂、脲醛树脂、酚醛树脂制成的食品容器适用同一卫生标准。多年来,我国出口的仿瓷餐具都通过国际权威检测机构如SGS检测,而且依照进口国食品卫生安全标准、FDA标准、欧盟标准检测完全符合国际标准。

如何挑选合格产品

首先最好到正规的商店、超市中去买有标志的餐具,碗底至少应该有:生产厂家、使用材料、符合卫生标准的“QS”认证。不要贪图方便、便宜,在地摊上买仿瓷餐具。其次,消费者还可以通过外观、相关标志和执行标准等来辨别产品是否合格。

1.浅色光滑是首选

外观:看餐具是否有明显变形、有无色差,贴花的图案是否清晰、有否起皱、底层是否有气泡。产品质量较好的产品通常比较光滑,光泽度较高。

用手抚摸瓷器表面,有花纹装饰的表面如果摸起来较为粗糙,那就是釉上彩,这种材质含铅镉较高;选购时还应注意图案颜色是否光亮,若不光亮,可能是烤花时温度未达到要求,此类产品的铅溶出量或镉溶出量往往较高。

虽然看起来都是仿瓷餐具,有的标明材质为“100%美耐皿”(即密胺),有的则为“UF+正面MF”,而且这样的产品大多没有“QS”标志。MF就是三聚氰胺的英文缩写,而UF则是尿素甲醛的英文缩写,也就是说,所谓的材质为“UF+正面MF”的置物篮、托盘,就是里子用尿素甲醛树脂,而面子是用三聚氰胺树脂生产出来的产品。

2.仔细查看“QS”标志

只有获得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才能生产仿瓷餐具,其生产加工的所有合格仿瓷餐具,在销售前都必须标注由国家统一制定的质量安全生产许可证编号,同时加印或者加贴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QS”。目前,我国的获证企业约为35家,但生产企业却达千家之多。

尽量不要购买贴有“置物盘”标识的仿瓷餐具,选购时要看器具是否有明显变形、色差、底部有否不平、贴花图案是否清晰、有否起皱及气泡,有颜色的餐具用一张白色餐巾纸来回擦擦看是否有褪色现象;再次,购买时应向经销商索要票证,如产品出现质量问题,便于追溯。

仿瓷餐具小常识

◆可以把刚买回的密胺餐具放在沸水里加醋煮2分钟~3分钟,或者常温下用醋浸泡2个小时,让有害物质如甲醛、三聚氰胺以及重金属等析出,倒掉后再使用可以保证相对的安全。另外在使用中要注意尽量不要长时间盛放酸性、油性、碱性食物或饮料,特别是不要将含油较多的食物放在密胺餐具中在微波炉中加热,防止产生剧毒氰化物。

◆仿瓷餐具最早是西方国家在使用,主要是用来装一些沙拉、水果等冷盘、中性食物,但引进国内后,很多家庭都用它来蒸煮食物,甚至放入微波炉,在这样的高温下,工艺不合格的劣质密胺餐具容易释放出三聚氰胺分子,更别提用违规的尿素甲醛树脂做的餐具了,因此仿瓷餐具最好不要放入微波炉里加热,其制冷、加热温度最好控制在零下30℃~150℃之内。

◆很多人在清洁餐具时,喜欢用清洁球(钢丝球)来擦拭餐具表面,专家建议,最好不要这样做,因为清洁球容易划伤餐具表面的那层薄膜,容易露出里面掺杂的违规材料,或者是纸浆,这些物质如果随着食物吃入嘴里,对人的身体健康都是不利的。也不要用强酸强碱类的洗涤剂,如去污粉,来清洁餐具,这样也会对其表面的薄膜产生破坏作用。

◆为孩子买餐具的妈妈,应尽量选择没有装饰图案、无色无味、表面光洁、手感结实的餐具,因为着色必然要加入一些添加剂,就会使产品的安全性降低。

◆劣质的仿瓷餐具不耐高温。把餐具放在沸水中浸煮30分钟后取出,在室温中放置1小时,重复3次后,如果餐具出现发白、发涩、起泡、开裂以及有刺鼻气味等现象,说明餐具产品质量存在问题,应停止使用。

4类餐具的科学使用方法

陶瓷餐具:

陶瓷餐具的制作方法分为釉上彩、釉下彩、釉中彩3种,其中的有害金属铅、镉等主要来源于釉上颜料。人们用这种餐具盛放水果、蔬菜、牛奶等含有有机酸的食品时,餐具中的铅等重金属就会溶出,并随食品一起进入人体,时间长了会引发铅中毒。因此,在选购陶瓷餐具时,应选购釉下彩或釉中彩的餐具,不要选择色彩非常鲜艳及内壁带有彩饰的餐具。

塑料餐具:

据检测,部分塑料奶瓶外部的彩色图案中的铅、铬等重金属元素释出量超标。因此,应尽量选择没有装饰图案的、无色无味的塑料餐具。另外,在购买碗装方便面时,要注意观察碗底的标志,标志为“PS”(聚苯乙烯)或“PP”(聚丙烯)的可放心使用。而泡沫塑料碗因含有发泡剂,经热水浸泡后,发泡剂中有害的氨类化合物就会溶出,随食物进入人体,所以不要选购。

不锈钢餐具:

使用不锈钢餐具烹制和盛放儿童食品时,应注意不可长时间盛放盐、酱油、菜汤等,因为这些食品中含有许多电解质,长时间盛放,不锈钢与电解质起反应,可以使有毒金属元素被溶解出来。不能用不锈钢器皿煎熬中药。中药中含有很多生物碱、有机酸等成分,加热后与之发生化学反应而使药物失效,甚至生成某些毒性更大的化合物。切勿用强碱性或强氧化性的化学药剂,如苏打、漂白粉、次氯酸钠等进行洗涤。

铝制餐具:

使用铝制餐具时,往往会有铝屑脱落,遇酸或碱性物质即可形成铝离子进入食物,再随食物进入人体。研究发现,铝在人体内积累过多,可引起智力下降、记忆力衰退和老年性痴呆。因此,应尽量不用铝制餐具,使用铝制餐具时也不要接触酸性和碱性物质。

猜你喜欢

脲醛树脂三聚氰胺餐具
三聚氰胺价格两个月腰斩
三聚氰胺:上半年走势偏弱 下半年能否反弹?
脲醛树脂合成的影响因素及其在室内装饰中的应用
三聚氰胺:上半年机会大于下半年
看餐具,识鸟喙
2,4,6-三羟甲基苯酚钠改性脲醛树脂的制备与表征
三聚氰胺价格上蹿下跳为哪般
wasara纸餐具——环保不简单
Graft:可降解的一次性餐具
脲醛树脂包覆环氧树脂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