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乔布斯之“简”

2011-04-29艾波

大众标准化 2011年11期
关键词:图标乔布斯说明书

□艾波

乔布斯曾说:“简单一直是我的秘诀之一。”简单可能比复杂更难做到:你必须努力厘清思路,分辨主次,抓住要害,以求一“简”。但最终这是值得的,因为一旦你做到了,便可以创造奇迹。乔布斯的天才也在于将结构复杂而设计精良的产品简单化,能够将商业、设计和创新中多余的东西去掉,只留下简约优雅的作品。

不断简化,是乔布斯和他的设计师们的拿手好戏。作为苹果的CEO,乔布斯是苹果产品的最终仲裁者,据说,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面对设计师递送的方案,指着多余的“部分”,一次又一次地喊:减掉!减掉!特别是他长期执著于将机型上的所有按钮、按键尽力去掉,包括开关按钮。

20世纪80年代初,在人们眼里,电脑是用于商务的实用工具,操作电脑的人应该是IT技术人员和系统工程师。乔布斯却不这样想,他坚持认为,科技力量是用于改善人类生活的,电脑应该是一款简洁并且可以轻松方便地用来了解世界的时尚产品——普通消费者希望电脑买来就能上手使用。

苹果的简化,不单是技术的、成本的需要,不是为简化而简化;苹果的简化是为了用户“开箱即用”的轻松自在的向往。乔布斯追求这样的用户体验:消费者从包装箱中拿出第一块包装泡沫后,他就能看到产品的把手;看到把手后,消费者自然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

在发布Macintosh时,乔布斯曾经嘲弄说:“IBM PC的字处理程序WordStar的说明书足足有400页那么厚。也就是说,你要写一本小说,就得先读一本小说——而且这对于多数人而言,就像在读天书。而Macintosh给你的感觉则完全不同,就像可以对着电话唱歌一样。”

更有趣的是,苹果产品的说明书也十分简化,甚至“拒绝”说明书。

有一则故事: 迈克尔·内尔,他在哥伦比亚的一个农村奶牛场,用自己的iPad读小说,一个打扫马厩的六岁小男孩走了过来。小男孩很好奇,于是内尔把iPad递给了他。没有人指导他,更谈不上先读读“说明书”。这个小男孩仅凭直觉,居然开始用手指在屏幕上滑动,启动了应用程序,玩起了弹球游戏。

太神奇了!乔布斯的强大的电脑,使一个六龄小顽童轻易地进入了“状态”。

我们大家恐怕都有如下的体验:买了件新的高智能的家用电器,伴随喜悦而来的是使用前的“拜读”说明书的困惑。很多这类说明书的印刷很精美、文字很专业,非“高学历”的消费者不能“领教”其玄奥。随之而来,还要按图索骥,一一对照多少键、多少钮……

不仅如此,你我再看看天天碰到的一张张小小的“食品标签”,上面会出现多少密密麻麻的中文、英文和汉语拼音。冒昧地说,这玩意儿,印上去的越多,反而觉得越不全,越不真,越靠不住。繁不繁,烦不烦?!

苹果的“简化”奇迹,让世人对乔布斯的简约风格感到强烈的震撼。

“简约主义”这一名词来源于西方,是密斯·凡德罗(1886-1969德国建筑大师)“少就是多”(Less is more) 设计思想在当代的体现。但是,可以自信地认为,简约主义的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已存在。

“大道至简”,本是我们的古训,把事物的本质加以概括与提炼,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捕捉其“至真至美”。简捷、简要、简明、简洁、简易,都把一个“简”字安放在前面。

俗话讲,少而精。“少”必须要和“精”在一起!乔布斯的简约主义又正和他的“近乎变态”的完美主义紧紧连在一起。

少而精,乔布斯几近实现了。他曾在一个周末给谷歌工程高级副总裁维克·冈多特拉打电话,告诉自己正在研究在iPhone中显示的谷歌图标,而且对他们设计的这个图标颇不满意,因为“Google”中的第二个“O”倾斜度不当。乔布斯提醒对方:要在第二天解决这个问题。

简约不是粗略的草率,而是“细节”的精致。

郑板桥的一副楹联:删繁就简三秋树,立异标新二月花。他表达的是艺术境界的追求,这是不是也可以作为史蒂文·乔布斯的简约风格的写照?

乔布斯之“简”,会给人们带来关于产品质量,以至工作质量、生活质量的一番新思考。

猜你喜欢

图标乔布斯说明书
爸妈,这是我的“使用说明书”
再婚“性福”说明书
说明书、无线电和越剧戏考
给“产品”写“说明书”
Android手机上那些好看的第三方图标包
图标
中国风图标设计
没有他就没有乔布斯的苹果美学
改变乔布斯的一句话
有意思的厕所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