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经穴命名中隐喻思维的应用

2011-04-25,,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经穴相似性命名

,,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405)

众所周知,每一个经穴都有一个相应的名字。这些穴名都是有其特定意义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记载:“气穴所发,各有处名。”孙思邈《千金翼方》亦云:“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那么,这些经穴名称是怎么来的呢?是“历代医家以其部位和作用为基础,结合自然现象和医学理论等,采用取类比象的方法而制定的。”[1]这里的“取类比象”,规范的名称应该叫做“取象比类”[2],实际上是一种隐喻思维。

1 隐喻的含义

隐喻的英文单词为“metaphor”,由希腊语词根meta和phor组成,原意为“carry among”,有“由此即彼”之意。不难看出,隐喻涉及至少两个事物。在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即认为隐喻是用一事物来指另一事物,并将隐喻限定为一种修辞手法,主要用于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中,他的这种观点统治了很长一段时间。

由于隐喻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或概念,且可以帮助人们由一个已知的事物或概念去认识和理解另一个相对陌生的事物或概念,20世纪以来,人们逐渐把它当成一种认知工具,在更广泛的层面探讨隐喻在人类认知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从事隐喻研究的著名专家Lakoff和Johnson[3]指出:“隐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它不仅存在于语言中,还存在于我们的思维行动中。我们赖以思考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本质上是隐喻性的。”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隐喻概念(metaphorical concept)”,即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

2 隐喻与取象比类

隐喻的本质是通过一类事物或经验来理解另一类事物或体验另一类经验,隐喻认知是由一个概念域(始源域)到另一个概念域(目标域)的映射构成,隐喻就是将始源域的图式结构以某种方式映射到目标域之上,让我们通过始源域的结构来构建和理解目标域。例如手太阴肺经的第二穴“云门”,就是一个隐喻中的始源域,目标域实际上就是手太阴肺经气所发之经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肺为五脏之华盖,居于上焦,象天,手太阴肺经气所发之处,如云之出于天气,故名云门。《灵枢·营卫生会》所云“上焦如雾”,亦可对参。

“取象比类”之“象”最初是指表现于外,能够为人们直观观察到的事物的功能表象。[4]中医的藏象、脉象、舌象都是“象”,体现中医“司外揣内”的诊断特征。而“取象”是指“在大量观象的基础上,依靠思维的抽象活动,对事物的现象和本质进行分析、概括、综合、归纳,确定出它的抽象属性,找出它们的共相,并借助于特定的形象加以标识。”[5]“比类”是一个跨越的过程,即借助于已知的事物去认识未知的事物,而认识的基础是二者之间的相似性。取象是采集表象,并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而比类则是由此及彼,由点及面的认知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比类其实就是一种类比。“隐喻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类比’,而‘类比’是为中医学所强调的。”[6]而“就隐喻而言,可及性就是(而且几乎总是)类比。”[7]故而,中医学的取象比类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现代认知语言学的隐喻。

3 经穴命名中隐喻的类型归属及意义

3.1 从隐喻的表现形式分类 分为显性隐喻与隐性隐喻。显性隐喻即国内通常所说的明喻,即有比喻词的隐喻。汉语的典型表现形式为“A像B”;隐性隐喻在汉语中叫做暗喻,是看不到比喻词的,狭义的隐喻就是指隐性隐喻。不过亚里士多德把明喻作为隐喻的一种类属,认为是隐喻的派生。

综观运用隐喻思维命名的经穴,均为隐性隐喻,如以地貌隐喻的经穴合谷(第1、2掌骨相合之处,偏第2掌骨凹陷处,如两山中之谷,隐喻在“谷”,突出解剖位置为第2掌骨桡侧,并非两骨之间隆起处)、涌泉(足少阴肾经井穴,喻为泉水初出之处,足底着地,似泉之涌于地下,突出肾之五行属水及该穴位置)、天枢(《医经理解》:“此正为人身之中,故为天之枢纽。”天枢为天气与地气之分界,故有通中焦、司升降之功。此喻突出位置与功效);以动植物名称命名的经穴伏兔、犊鼻、鱼际等,均隐喻其所处部位之形状。一般经穴命名为简短的名词,或动宾、偏正等结构的短语,不可能出现比喻词。况且根据事物命名的“省力原则”来说,亦无此必要。而“从效果上来说,隐喻和明喻相比,隐喻显得更为机智,更为隐秘”。[8]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先民们的高超智慧,也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含蓄”是一致的。如此隐喻性命名具有精炼、生动等特点。

3.2 从隐喻的功能与效果分类 分为根隐喻与派生隐喻。正如词根与派生词一样,根隐喻是中心概念的隐喻,而派生隐喻则是派生出来的隐喻。例如“时间就是金钱”就是一个根隐喻,而由此派生的“花时间”“时间很宝贵”则是派生隐喻。根隐喻已经深入人们的日常思维和语言中而难以察觉,除却诗歌中语言的陌生化所追求的新奇隐喻,很多时候人们连派生隐喻也都习以为常了。

经穴命名中运用的隐喻的始源域大量涉及天文地理、楼宇建筑、物象形态等,笔者认为这些隐喻均为派生隐喻,其根隐喻是在“天人合一”思想指导下的“物我同一”,于是万物皆为我所用。其中较为具体的是将人体隐喻成一个建筑或容器,将经络比作水流,天窗、神阙、库房及为数众多带有“门”字的穴名,以及阳溪、尺泽、血海等各种水道名称的穴名均属此类。

在这些根隐喻思想的指导下,人们将始源域的图式结构映射到目标域之上,通过始源域的结构来构建和理解目标域,从而完成人体身上的经穴命名并以此指导诊疗。当然,中国古代经穴命名的根隐喻与派生隐喻的逻辑关系与西方隐喻学通常所指不尽相同,这是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所致,但是却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一脉相承。

3.3 从以相似性为基础还是创造相似性分类 分为以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和创造相似性的隐喻。“所谓以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就是喻体和话题之间存在着某种方面的相似,而这一相似性是在隐喻使用前人们就已经了解的。如‘浪花’”。“而所谓的创造相似性的隐喻主要指在隐喻使用前,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喻体和话题之间存在什么相似的那类隐喻。”例如“君子之德,风也”。[9]

笔者认为,经穴命名中的隐喻绝大部分属于前者,即以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例如梁丘,位于股直肌与股外侧肌之间,《医经理解》认为象“关梁之处,丘聚之注”而得名,这种相似性,是人们先觉察到然后才给经穴命名的。经穴的命名并非只是文学上的修辞而已,更重要的侧重于认知。正是这种“相似性”,才构成了认知的基础。而相似性的基础,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人们的实践。当然我们不可排除部分经穴命名中的隐喻为创造相似性的隐喻,而且其亦可能开拓人们的思维和指导临床实践,这体现的是古人的先见性或者预测性。

3.4 根据始源喻的不同分类 Lakoff和Johnson将隐喻分为方位隐喻、实体隐喻和结构隐喻。

实体隐喻是指人们用已有的对物体的经验来理解抽象的概念。例如中医学的“增水行舟”“提壶揭盖”等治法实际上就是一种实体隐喻。针灸经穴的隐喻性命名基本上都可以看做是实体隐喻,经穴的归经、气血多少及功能等均是抽象的(虽然经穴位置是具体的),然而智慧的古人运用对自然和社会中的观察经验来为经穴命名,这就是实体隐喻。五输穴井、荥、输、经、合均可归入实体隐喻:《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以此隐喻经气从小变大的过程。实体隐喻是针灸学乃至整个中医学运用最多的一种隐喻。

结构隐喻是指以一种结构清晰的概念来构建另一种结构模糊的概念。中医的阴阳和五行学说均为结构隐喻,因为当时的人们就是用这些已经成熟的理论来建构和诠释中医理论的。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就可以大大拓展经穴命名中隐喻的运用范围,包括三阴交、阴陵泉、阳陵泉等带有阴阳字样的穴名,以及少商(《会元针灸学》“少商者,阴中生阳,从少;五音六律分宫商角徵羽,从商,属肺,肺经之根,故名少商”)、地机(脾五行属土,土为地之体)等经穴均可认为是结构隐喻。

不过,上述4种分类的隐喻可能是重叠的。一般来说,结构隐喻属于根隐喻,所以多不易察觉;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属于派生隐喻。而绝大部分经穴命名中的隐喻均属于隐性隐喻和以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而且古代多为单音节词,一字即一词,像地机这样的穴名,“地”属结构隐喻和根隐喻,而“机”可以理解为“机关”,喻要紧之处,归入方位隐喻和派生隐喻。

4 经穴命名运用隐喻思维的原因

4.1 是一种直觉的认知本能 认知语言学强调,我们直觉地、本能地运用隐喻来理解心智、感情和其他所有的抽象概念,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习惯通过已知的,熟悉的,具体的事物来思考和认识未知的,陌生的,抽象的事物。因此,隐喻是我们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有力的认知工具。中国古代的人们就是通过“远取诸物”(因为经穴是位于人身之上的,故不好再“近取诸身”),用各种事物名称等来为经穴命名。

4.2 是一种追求美的修辞需求,是一种诗性智慧 维科在其著作《新科学》中指出:“在世界的童年时期,人们按本性就是些崇高的诗人”,初民们遵循“以己度物”的隐喻方式,通过“最具体的感性意象”给万物命名。[9]先秦时代的人们,就是用这种“诗性智慧”给经穴命名的。所不同的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身体还很不了解,所谓“以己度物”,亦只不过是将自己的常用身体部位名称移接到事物之上,诸如“桌腿”“山脊”等称谓,所以给自己身上的经穴命名,多是“以物度己”,即“远取诸物”来给经穴命名。后世对增加的经穴命名,仍然袭用先辈们的这种做法。这样的经穴名称,就非常生动,内涵丰富,给人一种智慧和美的享受。

经穴命名中大量运用隐喻思维,一开始即体现了认知与修辞的双重功用,认知求真,修辞求美,所以经穴名称是真与美的结合,是值得我们很好的理解和玩味的。

[1]梁繁荣.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28.

[2]屠执中.到底是“取象比类”还是“取类比象”[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10):2.

[3]Lakoff,G.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1980:24.

[4]蔡建鹰.古今中医哲理思维概论[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31.

[5]吉文辉.中医的意象思维与意象模式[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9):134.

[6]贾春华.中医学:一种基于隐喻认知的语言[J].亚太传统医药,2009(1):12.

[7]E.C.斯坦哈特.隐喻的逻辑——可能世界中的类比[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5.

[8]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52,58.

[9]维柯.新科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222,229,454.

猜你喜欢

经穴相似性命名
一类上三角算子矩阵的相似性与酉相似性
命名——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浅析当代中西方绘画的相似性
有一种男人以“暖”命名
为一条河命名——在白河源
青藤外敷散模型家兔膝关节经穴、非经穴部位皮肤渗透性比较
相关经穴与非经非穴、非相关经穴的机体反映和效应差异
针刺任脉经穴疗法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效果探讨
低渗透黏土中氯离子弥散作用离心模拟相似性
V4国家经济的相似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