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碳服务业网络治理机构初探

2011-04-21曹莉萍诸大建魏玉剑

上海节能 2011年12期
关键词:相关者服务业利益

曹莉萍 诸大建 魏玉剑

1.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上海市合同能源管理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1 问题提出

以实现节能减排为目标、销售功能为导向的服务业发展趋势顺应了全球低碳经济与服务经济发展需要。这类服务产业尤以低碳技术研发与应用、低碳金融、合同能源管理、低碳教育培训等低碳服务项目为主要内容,涉及农业、工业、商业、建筑、市政和公共机构、居民生活等服务领域。本文以这类服务业为研究对象,将其定义为低碳服务业,其概念是指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服务低碳城市建设,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各种相关服务在市场机制运作下集聚形成的产业[1]。低碳服务业作为低碳经济的新产物,同时也是我国“十二五”规划大力支持发展的产业,需要建立相应的治理结构,理顺低碳服务产业中责、权、利的关系。因为低碳服务产业治理旨在解决低碳服务产业中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的协调问题,而各利益主体之间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这需要借助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低碳服务产业中各利益相关者的态度及相互逻辑关系,构建出系统的低碳服务业网络治理结构,为健全低碳服务产业机制、产业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但综观各类低碳服务产业的相关文献,还未有文献对低碳服务业,甚至是其中一项服务行业的网络治理结构进行系统梳理。基于此,本文抛砖引玉将对低碳服务业网络治理结构进行研究。

2 低碳服务产业网络治理的理论基础

2.1 网络治理理论

管理学的角度看,治理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规制与监管。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治理是一种交易方式。威廉姆斯(Williamson,O.E.)的网络治理突破了科斯(Coase,R.H)的“企业和市场作为可替代的两种交易方式”的“两分法”结构[2],作为第三种交易方式,使企业、市场之间存在着双边、多边和杂交的中间组织的交易模式。它们既非市场,也非科层结构,表现为独立主体的企业间以专属的关系形态,通过关系嵌入或结构嵌入的方式而连接[3]。在多主体产业网络组织中,内部成员间的交易既不是通过无关联的交换也不是通过行政的权威来完成,而是网络内成员基于产业关联、以互惠的、潜在的与共同的支持行动而形成的结果。鲍威尔(Powell)直接提出了网络作为一种重要的组织间交易模式的观点,并认为通过网络关系互动的组织有高度的相互依赖性,以协作及沟通来促成各自的目标,互补、协作、相互制衡是网络的基石[4]。所以,从产业网络整体来看,合作结点都有内外资源相互融合的特征,客观上构成产业治理的利益相关者,产业的一般治理模式就成为组织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网络治理模式。

利益相关者理论起初是对公司治理而言,即公司的目标不能仅限于股东利益最大化,而应该是公司创造财富的最大化,要实现此目标,公司必须重视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包括职工、债权人、供应商、用户、社区及经营者的利益[5]。该理论为产业网络治理研究提供了理论铺垫。然而,网络治理理论在引入产业治理中时发生了变化[6]:一是分析的逻辑起点发生了变化。产业治理的逻辑起点是由诸多利益相关者所组成的网络整体,由点通过线拓宽到面。二是利益相关者的治理导向发生变化。产业内利益相关者,是利益相关者之间双向或多向的互动治理而非单向治理。三是治理行为出发点发生变化。产业组织的行为出发点是从关心组织整体利益(协同效应)而非从组织内单个利益相关者自身利益出发自我履行合约,合作利益的分享是追求整体协同效应的逻辑扩展。四是治理边界的变化。产业组织中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是指向组织投入专用性资产[注]的合作结点,即核心层利益相关者,而不是细化到所有利益相关者,因而就不存在网络治理边界无限扩展的情形。

注:专用性资产是指,只有当某种资产和某项特殊的用途结合在一起的时候,这种资产才是有价值的,否则它的价值基本上体现不出来,或者即使有价值,与为了获得这项资产所进行的投入相比,资产的所有者也是受损失的。资产的专用性越强,其所有者在和别进行谈判时“筹码”也就越少。

2.2 网络治理结构

通过利益相关者之间构建的产业组织网络结构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各主体在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不断地“学习”或“积累经验”,并且根据所学到的经验改变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方式,从而不断地演化。因此,产业组织结构是动态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产业内各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然而,产业网络治理模式不是要建立新的组织,而是要在研究领域中引入现有的其他管理主体,并在多元主体的情况下建立具有网状交互的联系方式[7]。因此,产业网络治理结构的构建有三个特点:一是在主体上它不仅包括政府、而且包括政府外的企业与社会组织;二是在关系上它要改变传统的单向式的组织联系,建立具有各个方向的组织联系方式;三是在方式上它强调组织间的合作而不是传统的命令或竞争,这包括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水平合作与垂直合作,以及政府与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合作;四是在形式上网络状的组织联系不是刚性的而是柔性的,它是根据任务(产业项目)而变化的灵活性产业组织联系。

3 低碳服务业网络治理结构的构建

低碳服务产业治理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治理模式下,低碳服务产业利益相关者的构成、利益相关者间责权利关系的划分以及价值流流动、信息沟通方式的总称。从表面上看,它类似于由政府部门、低碳服务自治机构、民众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其中,低碳服务自治机构包括低碳服务行业协会和低碳服务中介为主的非政府组织、低碳服务企业及企业集团。

3.1 低碳服务业中利益相关者的态度与角色立场

通过调研及法律法规、文献研究,影响低碳服务业发展或被低碳服务业发展影响的个体和群体,包括低碳服务项目投资商、开发商和供应商、政府、非政府组织、公共媒体、行业协会、第三方检测评定机构、客户、研究人员和学术人士、民众(图1)。由于不同群体代表的利益不同导致他们对风险的接受能力和以及对盈利的预期有差异,因而他们对发展低碳服务业所持的态度也不尽相同。

1)作为服务产业,低碳服务的开发商与供应商往往合二为一,可以归纳为四类:第一类是政府建立的或附属于公用事业公司的低碳服务机构;第二类是附属高碳、高能耗企业的示范性低碳服务企业;第三类是附属节能设备制造商的低碳服务企业;第四类是由审计和工程咨询公司发展而成的低碳服务企业。这些企业在参与经营过程中,由于所附属的单位不同,提供的服务类型不同,所获得利益也不同。在产业发展初期,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低碳服务开发商与供应商在某个区域内具有垄断性质,尤以政府主导的低碳服务机构及附属节能设备制造商的低碳服务企业为主。

2)低碳服务业的金融投资商主要有两类:商业银行与碳基金。商业银行越来越多地参与排放减量计划的组合与融资。碳基金则以碳交易作为主要获利来源,对碳资产进行投资,投资方向包括环保项目中的碳相关业务,以及为新生的碳市场提供流动性。现有的碳基金主要由欧洲国家设立,加上世界银行和日本的碳基金作为补充。此外,世界银行与全球环境基金在促进节能减排项目上提供了资金和技术支持。

3)低碳服务业治理中的政府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两方面:中央政府是一国宏观政策的制定者,依据国情制定相应的有利于低碳服务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及配套措施是他们的责任。面对国内外环境和资源压力,中央政府必须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发展低碳服务业,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地方政府的工作重点是认真领会与参透中央政府各项政策的精神,积极制定各项具体行动计划,促进低碳服务业政策全面贯彻落实。与此同时,政府对合格低碳服务项目进行审批汇报以及对优秀的低碳服务项目进行奖励汇报,因此起着鼓励和规范客户采购低碳服务,实施节能项目的作用。地方政府应该加强低碳服务业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低碳服务业的认识程度,鼓励公众积极参与。政策效力的发挥除了政策本身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之外,也需要政策制定者的正确引导。首先要让目标群体对政策有透彻的理解,再好的政策,如果只是掌握在行政领导手里或只是写在公文上,不被相关参与者所理解,那是无法实施的,所以政策制定者必须做好政策的宣传工作[8]。

4)NGO(非政府组织)兴起于二十世纪后期,90年代以来在许多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特别是随着全球生态危机的日益加剧,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绿色和平组织、全球环境研究所、世界资源研究所(WRI)、碳信息披露项目(CDP)等与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有关的国际非政府组织迅速发展起来。它们在推动观念更新、确立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国际合作、影响政府决策、服务低碳生产经营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在全球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规范国际贸易等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5)第三方检测、评审机构是指独立于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以外的第三方节能服务机构。检测、评审是对客户、低碳服务开发商与供应商内部虚假、欺骗行为的一个重要而系统的检查,也是对有争议的节能效果的客观评价与仲裁。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明确规定,国家鼓励节能服务机构的发展,支持节能服务机构开展节能审计、认证等服务。

6)行业协会是介于政府与低碳服务开发商、供应商之间,客户与低碳服务开发商、供应商之间,并为其服务、咨询、沟通、监督、公正、自律、协调的社会中介组织。它是国家机构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在行业自律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明确规定,国家鼓励行业协会在行业节能规划、节能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节能技术推广、能源消费统计、节能宣传培训和信息咨询等多个方面发挥作用。

7)客户包括具有低碳服务需求的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及社会家庭等用能方。他们对低碳服务业的认识程度,决定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低碳服务产业尽快落实和发展速度,所以提高客户的低碳意识及参与意识是发展低碳服务业的基本保证。其中,客户参与是创新低碳服务机制,低碳技术服务、低碳金融服务和低碳综合管理的必要条件。

8)民众参与低碳服务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民众对低碳服务产业相关的政策拥有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等一系列权利,当这些权利得到充分发挥时,积极参与低碳服务业相关政策的制定,降低政策实施的交易成本,能够给政府、低碳服务开发商与供应商、客户等其他利益相关者以舆论压力和监督;另一方面,民众的行为方式和消费选择,对企业客户的生产、销售行为有着决定作用。因为消费品是否节能有可能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支出,这将有效地促使企业客户、政府采购低碳服务的积极性。

9)公共媒体又称公共播送服务、公法媒体或公共广播,是由政府编列预算或公共基金提供资金,所成立、运作的非营利性电子媒体,这类媒体多半以制作和播放公共政策的讨论、文教艺术或知识性节目为主,目的是提升国民知识水平、促进民众参与决策。因此,公共媒体在对低碳服务的推广能够起到积极作用的同时,对低碳服务产业经营全过程起到全民监督的作用,保证低碳服务企业的良性发展。

10)研究人员和学术界人士通过收集大量的资料和实地调研,考察国外发达国家发展低碳服务业的经验和实践,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为低碳服务业的发展提出了较好的建议。同时他们也以前瞻性的眼光引领低碳服务业各参与方,积极关注这一领域最先进的发展理论,以理论创新带动政策创新和技术创新,在理论创新、政策创新、技术创新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共同促成低碳服务文化的形成(图2)。

综上所述,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在低碳服务业发展中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从深层次的角度整合他们的力量对促进低碳服务业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3.2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治理结构

通过对上述低碳服务业利益相关者态度及角色的分析,本文梳理了低碳服务业中各利益相关者之间逻辑关系,认为低碳服务产业的网络治理结构是一种既包括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夹心式垂直结构,又包括水平方向上通过多主体协同治理来实现主体利益与产业整体利益均衡的治理结构(图3)。在这种结构中的不同层次、不同组织、不同部门需要明确自己在任务提供中的责任,并且沟通组织之间的信息,从而解决低碳服务产业治理模式无法解决的问题。

其中,构成低碳服务产业组织的每一主体都是网络组织的一个结点。结点与网络组织之间是通过价值链联系起来的。结点之间之所以要形成网络组织,是因为结点通过参与组织的运行,可以获得一定的利益,使得其自身的价值得以实现。而网络组织因为具有一定的功能,可以使得结点获得期望的价值。在一定时期,结构(结点)、价值、功能三者之间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当结构(结点)、价值和功能三者之中任一发生变化,都会打破原有的平衡,推动低碳服务业网络组织的发展,促进网络组织的创新。特别是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加剧,如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竞争的全球化等,都会导致低碳服务业网络组织的功能发生变化,从而使网络组织的价值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相应的网络组织的结构也必然要改变。

低碳服务产业的网络结构包含三层网络:即核心网络层、辅助网络层和外部网络层。核心网络层是第一层,以低碳服务开发商与供应商、金融投资商、客户、互补企业、竞争企业为结点,它们之间是基于低碳服务产业关联的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关系形成的网络层面。辅助网络层是第二层,以产业网络内的社会主体,即地方政府、第三方监督检测评审机构、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及教育培训机构为结点,以共同的服务对象为纽带形成的网络层面。辅助网络层的各成员不是低碳服务产业网络中直接从事低碳服务生产的主体,主要是为核心网络层的各主体提供技术、人才、公共服务、规制、制度以及咨询、培训等服务功能,实现知识、信息资源等公平、有效地从第二层网络向第一层网络的流动和传递。图3中,辅助网络层的虚线,既表示低碳服务产业的边界,又表示低碳服务产业是一个开放系统。从严格意义上讲,低碳服务产业的网络结构只包括第一层和第二层,是由核心网络和辅助网络交织而成的复合网络。这两层网络结构并非各自独立,而是基于产业联系、知识共享和社会规制与公共服务而紧密联系在一起。核心网络层是低碳服务产业网络结构的内核,辅助网络层则为核心网络层提供支持。然而,由于产业是一个开放系统,低碳服务产业内部利益相关主体不可避免地要与组织外部环境发生交流与互动,低碳服务产业是全球低碳产业链的一个环节,必须加强与外部网络的合作与交流。第三层是外部网络层,即低碳服务产业网络所处的外部环境。与低碳服务产业网络内部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互动相比,低碳服务产业组织与外部网络之间知识、信息、资源的传递对于保持低碳服务产业组织网络的健康发展同样非常重要。

4 总结

本文结合目前低碳服务产业发展实践,运用网络治理理论及网络治理结构新理念,在分析低碳服务业所有利益相关者角色与态度的基础上,构建出低碳服务产业网络治理结构。通过构建低碳服务业网络治理结构,进一步厘清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利于系统地掌握低碳服务项目实施的利益相关者影响范围,为今后低碳服务业利益相关者定量研究做好铺垫,也为低碳服务产业主体协同治理模式研究做好基础工作。同时,低碳服务业网络治理机构的构建对于健全低碳服务业产业机制、制定产业政策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1]曹莉萍,诸大建,易华.低碳服务业概念、分类及社会经济影响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1,(8).

[2]Coase,Ronald.H.TheNatureofthe Firm[J].Economics,1937,(4).

[3]李维安等.网络组织:组织发展新趋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4]郑兴山,王莉.企业网络组织治理机制研究综述[J].学术研究,2004,(6)

[5]黄少安,宫明波.共同治理理论评析[J].经济学动态,2002,(4).

[6]孙国强.网络组织的治理机制[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3,(4).

[7]诸大建.中国发展3.0--诸大建学术日记(2008)[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

[8]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相关者服务业利益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本科教学中教师调课现象审视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建构利益相关者管理的三层次结构分析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利益相关者逻辑下相互作用大学共同治理机制研究
XBRL的传播对利益相关者参与程度的影响研究
利益链与新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