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沧州市水资源危机及解决途径

2011-04-19张文杰

地下水 2011年4期
关键词:咸水沧州市沧州

张文杰,杨 慧

(河北省沧州市水务局,河北 沧州 061000)

沧州市水资源严重短缺,为维持国民经济发展,不得不长期深度挤占生态水与环境用水,大量超采地下水,但水资源仍然入不敷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沧州要发展,必须要充分利用多种水源,破解“水瓶颈”,才能建设成为沿海强市,才能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和隆起带。

1 沧州水资源状况和需水预测

1.1 水资源状况

沧州属严重资源性缺水地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仅为12.3亿m3,人均占有量180 m3,仅为全国人均的8%,不足全省人均的60%,且浅层水苦咸、深层水高氟,饮水安全问题非常突出。为维持国民经济发展,不得不大量开采地下水,年均超采量达3亿m3。地下水过度开采,不断加剧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地面沉降、咸水入侵、地裂缝等环境、地质问题。2008年沧州市漏斗中心水位已降至91.25 m,埋深大于60 m封闭面积5 325 km,占全市总面积的38%,地面沉降最深处达2.50 m,浅层水水质全部超三类,五类水质占85%以上。

1.2 需水预测

近年来,沧州市委、市政府全力推进渤海新区龙头带动、城市化建设突破提升、县域经济腾飞升位,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步伐,石油化工、管道装备、机械制造、纺织服装、食品加工产业等主导产业日益壮大。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沧州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综合考虑全市各项发展规划,测算2015年P=50%时,全市需水量为19.41亿 m3,如不采取有效措施,缺水量将达5.33亿 m3,其中省委、省政府重点发展的渤海新区缺水量将达2.76亿m3。必须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措施,优化配置水资源,以保证全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图1 国、省、市三级人均资源量柱状图

2 解决沧州水危机的优势

沧州水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对其开发利用有根本性的制约,既要积极在外部开源,又要在内部有限的资源数量上作文章,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这方面,沧州有着很多地区无法比拟的优势。

2.1 完备的调水思路

近些年来,沧州始终把跨流域调水作为解决缺水问题的根本举措,不断完善调水线路,初步形成了近期抓引黄,远期抓引江的工作思路。引黄即在现有位山引黄线路的基础上,新辟潘庄和小开河引黄线路,打造覆盖全市的引黄体系。目前,由于天津也要通过潘庄线路引黄,实施进程大大加快,按计划今年将建成通水,可解决沧州中东部地区的用水问题;小开河引黄线路也在紧锣密鼓地实施中,通水后可保证渤海新区的用水;再连同已运用十多年的位山线路,黄河水能够基本覆盖沧州全境。引江即通过南水北调中线跨市干渠工程向我市供水,跨市干渠工程也即将开工。根据河北省的安排,分配我市引黄水指标,近期为3.79亿 m3,远期5.89亿m3;中线引江分配我市的水量为4.5 301亿m3。这将是解决沧州缺水问题最主要的水源。

2.2 较为完善的水利基础设施

沧州地处九河下梢,水利工作任务重。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全市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行洪、排涝、抗旱工程体系。特别是2008年以来,沧州引进战略投资者,建设了杨埕水库。这是继大浪淀水库之后,沧州又一座大型蓄水设施。另外,任丘、肃宁、东光等八座小型水库正在积极开展前期工作,大浪淀水库入黄骅、南皮、孟村、盐山以及杨埕水库入渤海新区、海兴等供水工程已经建成或即将建成。这都为解决沧州缺水问题奠定了工程基础。

2.3 取之不尽的海水资源

沧州市濒临渤海,海岸线总长88 km,海水资源丰富,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且海水淡化利用技术也日趋成熟。目前渤海新区国华沧东公司的万吨级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已研制成功,海水淡化成本在4~5元/m3左右,和将来南水北调的水价相比,已具有相当的竞争力。

2.4 丰富的浅层咸水资源

根据沧州市水务局地下咸水资源调查评价,全市浅层咸水分布面积 8 563 km2,占总面积的 61%,资源量 10.6亿 m3,可开采量 7.4亿 m3,其中微咸水(2~5 g/L)面积6 648 km2,占总面积的47%,可开采量6.62亿方,且易采易补,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2.5 越来越多可回用的污水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污水的规模也越来越大。通过污水回用将污水资源化,相当于增加了水资源量,同时也减少了污水排放量,不仅减少了污染,还保护了水资源。特别是沧州正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快了污水处理厂建设,污水回用的前景将越来越广阔。

图2 沧州市不同水资源量柱状图

3 破解沧州水危机的途径

3.1 外调水抓配置

沧州现在要多条线路引黄,今后还要引江。因此,搞好水资源优化配置是充分利用外调水源,解决沧州缺水问题的关键。比较引黄和引江,引黄距离较近、成本较低,水价也较低,且通过三条引黄线路可辐射我市的所有县(市、区)。因此,应把黄河水作为最主要的外调水源,用于保证重要区域的工业和生活用水,以及全市的农业和生态用水。长江水主要作为县市城区工业与生活水源,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也可作为农民生活水源。特别是沧州作为河北省饮水安全问题最突出的地区,应充分利用外调水解决这一问题。今年,沧州市委、市政府适时提出,用三年时间,让全市人民告别苦咸水、高氟水,喝上黄河水、安全水。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按照“统一规划,城乡统筹,整市推进,户户通水”的原则,依托大浪淀水库、杨埕水库等调蓄工程,加快打造城乡一体的供水网络,整体推进全市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逐步实现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

3.2 非传统水抓推广

近年来,沧州在非传统水利用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日益广阔,要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一是关于海水利用。目前沧州正在加快推进渤海新区和黄骅新城建设。由于该区域内均属新开发待建项目,故在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时,可同时铺设海水、淡水两条供水管网系统,区内的工业冷却水及生活冲厕用水争取最大限度直接利用海水,以节约淡水资源。经测算,渤海新区到2015年工业需水量将达2.53亿m3,其中80%以上为冷却循环水。如果有50%的企业直接利用海水作为冷却水,则年可利用海水近1亿方。根据《黄骅城市总体发展规划(2008~2020)》,黄骅新城至2020年人口将达到100万。按人均日用水定额180升计算,年需水量将达6 570万m3。据调查冲厕用水占城市生活用水的35%,且海水一般只需经过简单的预处理后,即可替代淡水用于冲厕,年可节约淡水2 300万m3。另外,渤海新区国华沧东发电厂发挥水电联产优势,利用发电余热淡化海水,目前在已投运海水淡化能力3.2万吨/日的基础上,规划的20万吨/日海水淡化装置也即将投入运行,年产淡水量可达7 600万m3,除满足本公司生产、生活用水外,可全部供给渤海新区生活或工业用水。二是关于浅层咸水利用。在农业上大力推广咸淡混浇技术,即在深井附近打一眼浅井,将两眼井的水同时抽出,通过混合池混合符合农灌水标准后,再进行灌溉。经测算,沧州微咸水区域每年农业灌溉利用深层水数量在2.2亿m3左右,按照深井水与浅井水以5:2混合计算,年可替代淡水8 800万m3。在工业上,对于中小企业,如纺织、铸造、水泥制品等水质要求不高的循环冷却水等,可直接利用浅层微咸水。三是关于再生水利用。目前,沧州已建成并运行的污水处理厂有市区运东和运西、肃宁、青县、黄骅、渤海新区、吴桥、东光、任丘9处。到2010年底,其它县市的污水处理厂也将全部建成。届时,全市污水处理能力将达到60.5万吨/日,处理后的水源可用于城市中水回用或农业灌溉,年可利用再生水5 600万kg。

3.3 深层地下水抓保护

目前,沧州大部分供水目标,如城镇工业、生活用水,乡村生活和部分农业用水主要靠超采深层地下水。在维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破坏了水生态环境。必须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要加快建立以需水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严格取水许可审批和水资源论证,强化取水计量监管,从源头上把好水资源开发利用关。要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紧紧抓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机遇,加强节水宣传,改造淘汰落后的、高耗水的生产工艺,加快产业升级和产品换代,推广应用节水器具、节水经验和节水技巧,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要强化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积极开展地下水保护行动试点,逐步关停城乡饮水自备井,使地下水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4 结语

沧州虽然水资源严重短缺,但在充分利用当地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同时,通过抓外调水配置,推广非传统水,保护深层地下水等措施,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水资源保障。

猜你喜欢

咸水沧州市沧州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沧州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沧州分行
中国人民银行沧州市中心支行
沧州市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沧州分行
中国人民银行沧州市中心支行
沧州市
沧州鸿发包装技术研究所
聊城市地下咸水地质特征与综合开发利用分析
惊险!大胆蜗牛鳄口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