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动态

2011-04-15

生命科学仪器 2011年4期

我国已有723名中科院院士和77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

新华网:记者从6月11日开幕的中国科学院第十六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会上了解到,目前我国已有723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77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学部由全体院士组成,成立于1955年6月1日,是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咨询机构。院士大会是中国科学院学部的最高组织形式,每两年举行一次。中国科学院设有6个学部,现有院士723人,另外有外籍院士64人。出席本次院士大会的有574位院士和16位外籍院士。

中国工程院成立于1993年。自1997年起,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同步进行每两年一次的院士增选工作。中国工程院设有9个学部,共有院士774名,另外还有41名外籍院士。出席本次院士大会的有647位院士和17位外籍院士。

沃特世公司成功举办DMPK研究进展及最新技术高峰论坛

2012年5月11日, 上海——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携手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物代谢研究中心于5月10-11日在上海淳大万丽酒店成功举办了DMPK研究进展及最新技术高峰论坛。此次会议参与人数达到了120人次,来自于国内各主要CRO,药物公司,医院,高校及研究所的药代负责人。会议议题丰富,参会者热情高,反响热烈。

此次会议特别邀请了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物代谢研究中心主任钟大放教授作为嘉宾主持,演讲嘉宾分别来自于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戴仁科教授,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WuXi Apptec)DMPK部高级主任冯万勇博士,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输血研究所药代室主任窦桂芳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安评中心潘国宇教授,中美冠科生物技术(太仓)有限公司DMPK部门主任万宏博士,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药代动力学研究室北大医院一期临床主任魏敏吉博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药理中心王洪允博士和郑昕博士,南京康科诺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Concord Pharma Tech)总经理郑维义博士等。各位专家就美国FDA新颁发的有关新药规避药相互作用风险条例,以及各自在药代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精彩的陈述。同时来自于Waters公司总部及中国的高级应用工程师也分别介绍了目前最新的生物分析技术和系统。

沃特世公司亚太区市场发展部总监叶瑞莉女士以及各区域的执行总监一并出席该会议。叶总监表示,沃特世公司将期待能有更多的机会与各位DMPK专家共同迎接生物分析领域的困难和挑战,并努力提供最先进的分析技术。

安捷伦科技推出临床前MRI系统

2012年5月22日,北京——安捷伦科技(NYSE:A) 2012年5月6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召开的国际医学磁共振学会的年度会议上推出了nScope eMRI临床前成像系统。运用新的nScope eMRI系统,安捷伦正在转变科研人员对于疾病的认识。

nScope eMRI系统最新进入安捷伦MRI产品线,它的特点是采用改进的界面,具有了无与伦比的易用性。优化的软件包结合特定的用户需求,重新设计的工作流程可以确保简单而人性化的操作。

“成像通用协议保留了一个实验系统充分的灵活性,同时又朝着临床系统的易于使用性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英国爱丁堡大学临床科学学院教授伊恩.马歇尔说道,“对希望获得生物医学成果又不陷入技术细节问题的新用户来说特别有用。”

nScope eMRI系统是针对需要从MRI磁共振成像中获得有用信息的研究人员,该系统的设计具有明确的目标,使他们成像方面的研究方向变得越来越简单,“我们很高兴我们能够将瓦里安原有的产品塑造成一个生物研究领域的基础工具,”安捷伦副总裁研究产品总经理Regina Schuck说道,“这个新的产品是安捷伦在生命科学领域致力于成为领导者的关键一步。”

所有临床前研究人员都会享受到易用性的进展,它包括了完整的标本生命支持,精确的激光制导样品定位,以及人性化的工作流程。这个MRI的软件已经改进了图像的浏览工具,并且具有一组经过验证的适合于大脑和心脏的常规成像实验的通用协议。对于高级用户,这里有一个为DNP实验用户设计的CSI工具,可以推动他们的13C研究的发展。

2012 年安捷伦科技系列新产品发布暨技术讲座

2012 年6月6日,北京——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NYSE:A)昨日在上海锦江饭店小礼堂隆重举办2012年安捷伦科技系列新产品发布暨技术讲座。这是安捷伦科技继4月18日 在德国analytica 2012 盛会召开之际,在全球范围内隆重推出了众款Agilent全新液相色谱系统和应用解决方案之后, 首次向中国用户全面展示该系列液相色谱系统及其全套解决方案,以众多革新技术再次引领行业标准。至此,全国巡回讲座也正式拉开了帷幕。

在新品发布会中我们展示了其中两款LC新品:1290 Infinity 四元梯度系统和1220车载液相色谱, 并进行简短隆重的新品揭幕仪式。这次也尝试了现场网络直播的形式, 让无法莅临现场的专家们和全国广大用户,能够一睹为快并能透过网络直播的方式来感受一下现场气氛, 并能聆听我们的讲座,也可在以后随时登入安捷伦网站进行观摩交流。

讲座内容除了介绍安捷伦如何提升液相色谱的性能, 最新的色谱柱分析解决方案, 液质联用技术进展及应用概况外, 也介绍了安捷伦一站式认证工具及液相-溶出度在线联用技术, 更增加了售后服务方案的部分, 让用户了解到我们所提供的全方位解决方案。安捷伦1200 Infinity LC众多新款新技术和应用解决方案 将与时俱进,永远追求,永无止境,安捷伦公司多年来一直坚持着这样的创新精神。

丰富的内容获得现场用户的一致好评, 互动热烈,问答环节一直持续到午后。此系列讲座于近日内在国内各大城市举办.让更多用户体验到安捷伦科技领先的技术、全面提高的液相色谱标准以及众多领域的全套最新解决方案。

“analytica China色谱产品月”为色谱企业提供更多交流平台

第六届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analytica China 2012)将于2012年10月16-18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展会将启用全新建成的N1、N2馆,展示面积将达24,600平米、预计将吸引近600家国内外知名展商以及15,000名专业观众。展会的同期精彩学术研讨会将为参会者献上100余场专业报告!

作为“analytica China 2012”的重要展区之一:分析和质量控制展区,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的色谱生产企业加入,包括安捷伦、赛默飞世尔、岛津、Waters、PerkinElmer、布鲁克、昭和电工、莱驰、梅特勒、明尼克、天地、万通、迪科马、凯尼氏、日立、科艺、普源、AB SCIEX、依利特、天瑞、伍丰、大连华洋等等。为向参展的色谱企业提供更好的采购与交流平台,主办单位特别推出了“analytica China色谱产品月”活动——《色谱产品特刊》在线下载、谈谈你使用的色谱仪。活动从5月推出以来,已获得了业内人士的热烈反响及大力支持。

analytica World news《色谱产品特刊》全新发布

为便于色谱研发及分析应用的专业人士掌握最新的色谱产品与技术、了解不同色谱产品的应用范围,展会主办方特别汇编了《色谱产品特刊》,旨在供业内人士的阅读与交流。本刊物收录了部分参展“analytica China 2012”色谱企业的产品专题报道(包括色谱仪、色谱配件、样品前处理技术、数据处理系统)、最新的色谱应用文献、展会同期活动,以及德国analytica展会特别报道等。

《色谱产品特刊》已于2012年5月正式对外发行,并提供免费的在线下载。

卫生部明确婴儿配方食品营养素含量标准

近来我部接到多份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咨询婴儿配方食品中的营养素含量问题。为方便群众了解相关政策法规,增加食品卫生工作的透明度,特就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我部网站公布的《乳品安全国家标准问答》,婴儿配方食品中营养素的含量应当符合《婴儿配方食品》(GB 10765-2010)的规定,营养素的种类应当符合《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规定的品种。

新的《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2012)将于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标准明确婴儿配方食品等食品属于“特殊膳食用食品”,对表C1中的营养强化剂,该标准只规定其化合物来源,含量以《婴儿配方食品》(GB 10765-2010)等相关标准的规定为准。在新标准正式实施日期前,鼓励并允许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按照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组织生产经营。

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平台领导小组会议在京召开

为了进一步深化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平台(以下简称大仪平台)的运行服务,推动我国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2012年5月8日,大仪平台领导小组会议在京召开。中科院邓麦村秘书长、科技部吴学梯副司长、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吕先志副主任、科学院计划财务局曹凝副局长、教育部邹晖副处长等相关部门领导,以及师昌绪院士、朱道本院士和徐金 研究员等有关专家出席了会议。

大仪平台领导小组组长邓麦村秘书长主持会议,大仪平台负责人徐坚研究员向领导小组汇报了大仪平台2011年整体工作情况、大仪平台绩效考核办法及方案以及2012年工作计划。

会议认真审议了大仪平台的工作报告,充分肯定了大仪平台在支撑科技进步、推进大型科学仪器的开放共享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原则上通过了大仪平台办公室提出的绩效考核办法及方案以及2012年工作计划,师昌绪院士等专家对深化平台运行服务、完善平台绩效考核、推进大型仪器的开放共享提出重要意见和建议。

大仪平台是由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13个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联合组成的综合性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拥有包括核磁共振仪、各种质谱仪、高分辨电子显微镜、能谱仪等在内的价值2.2亿元的核心仪器17台以及价值约3亿元的配套仪器,是首批通过科技部、财政部认定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之一。

5 月起检验检疫机构再推惠民新政策

湛江新闻网:自今年5月1日起,检验检疫机构对入境航空煤油实施免征包括货物品质检验费、重量鉴定费、签发证(单)费、实验室检验鉴定项目等出入境检验检疫费。这是今年检验检疫机构继对小型微型企业实施免收一般原产地证签证费和工本费以来,又一项惠及民生的重大新举措。

近年来,国家不断鼓励战略性资源进口,并给予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实施入境航空煤油的检验检疫费的减免,是国家鼓励进口资源性产品战略的具体体现。实施入境航空煤油免征出入境检验检疫费后,检验检疫部门对进口航空煤油采取仅检验、不收费的监管模式,将使口岸相关企业将直接受益。

中医药十二五规划推进重点实验室建设

科技日报: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发布了未来5年指导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该《规划》阐明了“十二五”期间国家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并明确了未来5年的中医药工作重点。

“十二五”时期,中医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战略机遇期,同时,也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规划》指出,中医药发展既要保持特色优势又要积极利用现代科技。通过知识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理论体系,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事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规划》明确了未来5年中医药行业的重点任务,其中之一就是要“推进中医药科技继承与创新”。包括进一步开展中医药基础理论、诊疗技术、疗效评价及标准等系统研究,推动中药新药和中医诊疗仪器、设备的研制与开发。对中医药理论的科学内涵进行现代诠释。系统整理和挖掘中医古籍文献,实现重要中医古籍文献的数字化。开展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及临床诊疗经验的传承研究。挖掘、整理、总结和利用民间医药知识与技术。加强国家中医药科研机构建设,推进中医药科研基地特别是国家和省级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加强中医临床研究数据库建设,在全国范围形成网络化、智能化的中医药临床数据支撑平台与管理服务共享体系,实现中医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继续加强重点研究室和三级实验室建设,争取建设1—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技创新体系、评价体系和管理体制,整合中医药科技资源。推行中医药科研课题立项、科技成果评审同行评议制度。

此外,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也被列为此次《规划》重点任务之一。内容包括加强中药(民族药)资源保护、研究开发和合理利用,推进质量认证和标准建设。开展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建立工作制度及技术规范,加快种质资源库建设。加强野生中药资源培育基地建设,强化对重要、资源有限的野生中药原材料的宏观调控。加强对医疗机构使用中药饮片和配制中药制剂的管理,鼓励和支持医疗机构研制和应用特色中药制剂。完善中药注册管理,充分体现中药特点,提高中药新药的质量和临床疗效。推进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加强对中药饮片生产质量和中药材、中药饮片流通监管。推动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鼓励具有优势科技资源和特色技术领域的企业建设重点研究室。继续实施现代中药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支持中药材种植(养殖)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生产,加强中药生产关键技术应用与提高,培育龙头企业,发展一批聚集效应突出的现代中药产业基地。大力发展中医药相关健康产业。鼓励和支持产学研结合和建立产业技术联盟,提高我国中药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二维X射线探测器研制项目通过验收

二维X射线探测设备采用200mm×200mm气体电子倍增器膜(GEM)为主要探测部件,项目组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开发了相关探测器的制作工艺,解决了电极结构设计的关键技术问题,研制了多路快读出前端电子学及高速数据获取系统。

该设备的特点是:有效探测面积大、位置分辨好、计数率高,具有同步辐射晶体衍射和二维成像功能,现已在北京同步辐射大分子实验站进行了晶体衍射实验,实现了X射线的高计数率、高分辨率探测,可以满足同步辐射的使用需求,有望在X射线衍射、小角散射和成像等方面开展广泛的应用研究。

验收专家组听取了项目负责人陈元柏的研制工作和使用报告、财务报告及测试专家组的测试报告,现场核查了研制设备的运行情况,审核了相关的文件档案及财务账目。专家组对该项目研制做出了高度评价,认为各项技术指标达到或优于实施方案规定的要求,实现了X射线探测的二维精确定位,填补了国内高计数率X射线气体成像探测器的技术空白;技术档案齐全,经费使用合理,单位自筹资金到位,一致同意通过验收。鉴于该成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专家组建议该项目的研究特别是小型化研究要不停顿地进行下去,促进项目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国家农产品质量监测平台启动将建2596个

法制日报:北京6月12日讯 农业部12 日启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平台。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说,目前我国蔬菜、畜产品、水产品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6%以上。农业部下大力气抓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检测体系建设,以期提升基层的监管和服务能力。今年年底乡镇监管服务机构要在所有涉农乡镇全覆盖,“十二五”末期,部、省、市、县检测中心(站)建设数量要达到2596个。

农业部从2009年开始筹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平台,经过近3年时间的建设和试运行,具备了正式投入使用的条件。该平台包含监测数据汇总、风险分析和预警三大系统。目前监测数据汇总系统可实现部、省两级监测数据的及时采集、加密上传、智能分析,以及质量安全状况的分类查询,质量安全风险预判等功能。风险分析系统配套建有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可针对不同的危害来源和关注人群,快速开展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定性或定量评估。预警系统则在上述两个系统基础上,通过合理设置预警指标,达到提前警示目的。下一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平台”将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完善,拓展功能,升级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大,业务支撑范围逐步扩展,为政府决策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发挥更大的作用。

投资4千万 南安建水暖行业国家级检测中心

福建日报:设立在辉煌水暖集团的检测试验中心正式升格为国家级检测试验中心。日前,国家认可委专家组对辉煌水暖检测试验中心进行认可复评后,认可其升级为国家级产品检测中心。

据了解,辉煌水暖集团从2000年开始建立检测试验中心,迄今投入约4000多万元,占地面积达3000,内主要检测设备62台套。该检测中心获得国家专利13项,通过CNAS认可的检测能力10类、58项,目前待扩项约有200余项,是水暖卫浴行业获准认可项目最多的一家检测机构。

该中心不仅服务于公司内部的检测任务,还服务于整个行业,是南安水暖行业的技术服务中心,在水暖行业乃至全国检测机构具有影响力。

本文通过对中交汇通横琴广场项目的BIM应用进行了基本功能分析,从而验证了基于模型的建造的可行性,切实达到了成本节约、管理提升、技术提升、数据积累、品牌提升等效果,也拓展了今后BIM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道路。

北京投1.5亿资金实施“青年英才资助计划”

中国教育报:从召开的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暨青年教师社会实践工作启动仪式上获悉,北京将投入1.5亿元高校青年教师成长发展专项资金,实施“青年英才资助计划”。

会议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意见》,北京市将支持青年教师开展科学研究,资助高水平研究成果出版,选派优秀青年教师进行国内访学和境外研修。同时支持青年教师学习考察、挂职锻炼、调查研究等。

会上同时下发了九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组织北京高校青年教师开展社会实践的实施意见》。5年内,北京市将建设200个社区、企业、农村社会实践基地,每年组织约500名高校青年教师参加。

英国宣布实施2.5亿英镑生物科学投资计划

中国科学报:英国大学与科学部部长最近宣布实施一项重大的投资计划,用以保障英国生物科学研究领域在全球竞争中的地位,以及应对未来社会将面临的科技前沿的各种挑战。此次宣布的五年战略的首笔投资是由生物技术与生物科学研究理事会(BBSRC)配发的2.5亿英磅,这笔经费共包含了26个战略科学项目和14个关键国家研究能力项目,这些项目将由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英国的8家研究所及其合作大学来承担。该项投资计划将帮助英国解决诸如全球粮食需求、寻求化石燃料替代品和保障老龄化社会的健康水平等重大问题。

研究所战略项目 约翰英纳斯中心、洛桑研究所以及多家大学共同承担的小麦前育种研究项目为20年以来BBSRC所资助的首个前育种项目。该项目将支持小麦新品种的开发,为未来农业提供多种特性的小麦育种品种。

英国动物健康研究所(IAH)获得的是有关媒介传播疾病的研究项目。该项目将研究由昆虫传播的牲畜重大疾病的防治策略,包括了蓝舌病和非洲马瘟等病种。

集成肠道健康的研究项目将由英国食品研究所(IFR)以及它的两所合作大学共同承担。研究目标是通过对肠道工作机理,以及食物传染性细菌引发疾病的了解来改善食品安全状况。

英国贝博海姆研究所的研究方向集中在淋巴细胞内的平衡。该项目将就淋巴细胞在免疫系统内的作用地位,以及人体如何保持正常调控状态的机理进行探索。

国家研究能力项目 英国罗斯林研究所的ARK基因组项目的目标是提升该所研究牲畜的动物基因组的国家能力。ARK基因组项目组将就影响产量、食品安全,以及动物生产和健康的各种因素展开研究。该研究成果将推动其工业伙伴生产计划的开展。

英国洛桑研究所的长期实验计划也受到了资助,用以支持具有历史意义和科学价值的重大长期实验的开展,其中有些实验已经进行了长达150年之久。这些实验将就各种农作物系统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密集农业和环境污染,如营养物循环、土壤质量和植物疾病等对可持续性农业系统造成的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

英国国家基因组分析中心(TGAC)将获得的资助用于继续进行其先进的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研究。此次投资也将支持海量数据存储的新一代技术的研发。

位于阿伯里斯特威斯大学生物、环境和乡村研究所的BBSRC所属的农作物表型研究中心将创建新的国家植物表型中心。该中心将为研究人员、企业和政策制订人快速分析植物和作物的农业和产业特性提供帮助。

美国沙门氏菌疫情感染人数升至390人

据美国食品安全新闻网报道,美国疾控中心6月21日表示,由金枪鱼肉引起的沙门氏菌疫情已至少造成人390人感染,影响范围波及美国27个州。

在本次疫情中,376人感染的菌株为巴雷利沙门氏菌,另外的14人感染了恩昌加沙门氏菌。目前有47人住院治疗,尚无死亡病例。

感染者在早期集中于美国东部沿海以及墨西哥湾地区,之后经美国南部地区扩展至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州,目前有向中部地区蔓延的趋势,已有27州以及哥伦比亚特区受到了本次疫情的影响。

美国FDA发布通报称,本次疫情的源头疑似为金枪鱼背肉,这种产品被用来加工寿司,尤其是香辣金枪鱼寿司,消费者应该对这种产品保持警惕。

问题产自"望月股份有限公司"(Moon Marine USA, MMI),金枪鱼进口自印度一家水产品公司。

从神一到神九 太空科学试验盘点

(来源:人民日报)

1、神舟一号(1999年11月):

飞船搭载一些农作物种子,包括各10克左右的青椒、甜瓜、番茄、西瓜、豇豆、萝卜等品种以及甘草、板蓝根等中药材,此外,还搭载了有利于心脑血管疾病药物开发的Monascus生物活性菌株。

神舟一号科研实验相对较少,但自此开启的“太空诱变育种”实验影响深远。

2、神舟二号(2001年1月10日):

载人航天应用系统第一次全系统执行在轨飞行试验任务,中国首次在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比如开展植物、动物、水生生物、微生物及离体细胞和细胞组织的空间环境效应实验等,是我国航天领域首次进行多物种综合性生物学研究。

3、神舟三号(2002年3月25日):

我国飞船第一次搭载生物样品,包括一种被称为Monascus的生物菌株,果蝇、灵芝、乌龟的心脏细胞、大白鼠腿的脊髓神经组织等20种生物样品。

重点进行了空间生命与空间材料科学领域的相关实验,这些研究成果对于获取以至生产高纯、高效的生物制品和进行生物药品研制具有重要意义。

4、神舟四号(2002年12月30日):

首次将杜康酒曲及植物种苗红豆杉的组胚试管苗带上了天。在太空微重力条件下进行的空间细胞电融合实验和空间生物大分子和细胞的空间分离纯化实验可以为空间制药和培育生物新品种探索新的方法。

5、神舟五号(2003年10月15日):

搭载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农作物种子等。

以载人为主要任务,科学实验较少,其轨道舱运行100余天,神舟五号轨道舱开展了空间环境监测、空间定位等科学实验,获得了一大批有价值的科学数据。

6、神舟六号(2005年10月12日):

搭载的生物菌种、植物组培苗和作物、植物、花卉种子则用于太空育种实验。并且是我国第一次实现真正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以宇航员本身作为生理试验的对象,考验人体在太空环境中的新陈代谢情况。同时也是中国首次在自己的载人航天任务中进行航天医学空间实验研究,为人类将来在太空生存的航天医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7、神舟七号(2008年9月25日):

搭载物品包括微生物菌种和杂交水稻。其中微生物菌种包括灵芝等;杂交水稻包括“洲A”和“洲B”两种。同时释放了伴飞小卫星,以及进行了固体润滑材料外太空暴露试验。

8、神舟八号(2011年11月1日):

搭载共有33种生物样品,其中包括桂花树、罗汉果和芦竹,河北怀来县的葡萄种子,以及“日本晴”的水稻品种。

神八以空间生命科学实验为主,搭载了中德合作的有效载荷。有效载荷是中德合作的生物培养箱,是开展空间生命科学的一个改革。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里面首次开展空间应用科学领域的国际合作。

9、神舟九号(2012年6月16日):

航天员承担15项航天医学相关空间实验。

其中包括航天飞行对前庭眼动、心血管及脑高级功能影响研究,失重生理效应防护的细胞学机制研究,空间骨丢失防护技术研究,在轨有害气体采集与分析,航天员在轨质量测量5项主要航天医学相关空间实验。另外还有首次开展在轨微生物检测、失重条件下扑热息痛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航天员睡眠清醒生物周期节律监测等10项航天医学空间实验。

美国CPSC就儿童产品第三方测试实验室认证要求展开评议

WTO检验检疫信息网: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近日发布一份拟议法规,要求对有关授权检测儿童产品的第三方认证评估实验室制定要求,以支持《消费品安全法案》(CPSA)第14(a)(2)章的认证要求,该章法案由《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CPSIA)第102(a)章修订而来。

拟议法规将建立有关第三方实验室的一般要求,如CPSC接受实验室认证的要求和程序。CPSC表明,这些要求将在很大程度上与2008年8月《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通过以来的要求相似。提案也将描述实验室如何自愿中断与CPSC的合作关系,并建立中止和/或撤销CPSC认证的程序。

根据儿童产品安全法规,对儿童产品制造商或自有品牌拥有者必须基于第三方测试结果签发证书的要求可在CPSC发布有关儿童产品的法规或标准的90天后再开始执行。据悉,CPSC已针对一系列产品和风险发布了类似的要求通知,包括含铅涂料、儿童产品中的铅、儿童玩具和儿童护理产品中的邻苯二甲酸盐、全尺寸婴儿床、非全尺寸婴儿床、安抚奶嘴、含小部件产品、儿童金属珠宝中的铅、潜水棒和类似物品、响声玩具、自行车、自行车头盔、双层床、幼儿床、电动玩具、其他儿童用电动产品、叮当球、婴儿沐浴座椅、婴儿学步车、青少年全地形车、玩具、地毯的可燃性、乙烯基塑料薄膜、床垫、床笠、床垫组、服装纺织品和儿童睡衣等。

利益相关方可在2012年8月7日之前对拟议法规提交任何评论意见。

全球最大行李箱公司新秀丽多款产品多环芳香超标

第一财经日报:近日香港消费者委员会的一项测试报告显示,全球最大的旅游行李箱公司新秀丽(01910.HK)旗下多款行李箱手柄中检测出的多环芳香烃(PAHs)含量超标,而部分PAHs可能致癌。

在香港消费者委员会检测的新秀丽19款行李箱样本中检测出四款产品的手柄中含有PAHs,包括东京时尚、Cubelite及Westlake luggage等,其中东京时尚系列的手柄中PAHs含量更超标1800倍。

根据德国的自愿性标签计划(GS Mark)对消费品物料PAHs的限量要求,消费品若接触皮肤多于30秒,所含的PAHs总限量为10毫克/千克。上述四款产品均超出这一标准。

香港海关已建议被检测出手柄PAHs总含量较高的旅行箱代理商将有关产品下架及更换手柄。

对此,新秀丽发布公告称公司行李产品不会构成任何产品安全或健康问题,并已经随机抽取有关产品的手柄样本送交德国及香港的独立化学实验室测试PAHs含量,结果显示手柄PAHs含量明显低于香港消费者委员会的测试结果。

但新秀丽表示已从所有香港销售点撤回东京时尚行李箱,并将在香港市场为有顾虑的消费者安排更换新一代的侧手柄。

上海港汇广场新秀丽专卖店店员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该店并无销售上述提及的几款型号的产品。截至发稿,记者一直未能拨通新秀丽在中国唯一的子公司——新秀丽国际贸易(宁波)有限公司的电话。

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奢侈品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周婷表示,其注意到近一年来高端品牌在中国质量问题频繁爆出,例如零配件质量问题、皮具质量问题等。她指出:“现在一些高端品牌在中国忙于铺渠道打知名度,却忽视了品质的优异。也有些高端品牌在中国的发展过于追求速度和量,导致生产体系监控不严格,售后服务也跟不上。”

“特别地,那些在中国有代工的品牌在中国的质量问题尤其突出。”周婷强调。据相关报道,新秀丽78%的生产业务集中在中国内地。

新秀丽财报显示,公司在2011年销售净额创历史新高达到15.65亿美元,而亚洲成为新秀丽增长最快及获利最高的区域。其中中国的销售净额增长57.4%。

渤海溢油事故终局:损害索赔共30.33亿

第一财经日报:时隔一年多,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调查处理报告终于向公众公开。

国家海洋局6月21日在其官方网站公布《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联合调查组关于事故调查处理报告》,披露了溢油事故损害索赔情况。

根据报告,康菲公司和中海油总计支付16.83亿元人民币,其中,康菲公司出资10.9亿元人民币,赔偿本次溢油事故对海洋生态造成的损失。中海油和康菲公司分别出资4.8亿元人民币和1.13亿元人民币,承担保护渤海环境的社会责任。

此外,康菲公司出资10亿元人民币,用于解决河北、辽宁省部分区县养殖生物和渤海天然渔业资源损害赔偿补偿问题;康菲公司、中海油分别从海洋环境与生态保护基金中列支1亿元和2.5亿元人民币,用于天然渔业资源修复和养护等方面工作。

对此,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渤海溢油事故报告发布意味着此次事件已经接近尾声了,但是赔偿的30多亿对今后中国海洋环境的意义要远远大于这个数字,康菲等外国石油巨头今后在中国开采资源也会更加小心。

报告称,经联合调查组调查认定,康菲公司在作业过程中违反了油田总体开发方案,在制度和管理上存在缺失,对应当预见到的风险没有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最终导致溢油。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是造成重大海洋溢油污染的责任事故。按照签订的对外合作合同,康菲公司作为该油田的作业者承担溢油事故的全部责任。

“这一事件将成为中国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关键性转折点。”林伯强认为,一方面该事件会引起公众对海洋环境的关注,加强对环境污染的监督;另一方面,我国相关部门应该从这一事件中吸取教训,《海洋环境保护法》不合理的法律条款应该去掉,只能重新制定;再者,对康菲的处罚应该对中石油、中石化等国企起到警示作用,中国企业今后一旦出现类似环境污染事故,应该不再只是行政处罚,而是要掏钱,否则对在中国的外企不公平。

报告还表示,目前养殖渔业赔偿补偿资金已全部按时汇至河北、辽宁省账户,两省已基本完成了养殖户基本信息和损失情况调查核实工作,正在对资金发放有关标准和办法进行公示,确保赔偿补偿资金全部尽快足额地发放到受损养殖渔民手中。

同时,渤海天然渔业资源修复工作全面开展。近日,农业部和河北、辽宁、天津、山东省(市)人民政府联合启动了渤海渔业资源修复行动,向渤海投放各类水生生物苗种34亿尾。

南充正筹建2个“国检中心”1个“省检中心”

四川新闻网:茧丝绸国检中心和燃气发动机国检中心建成后,南充将成为全国第五个建立国检中心的城市;四川省食醋(调味品)监督检验中心选址阆中市工业集中区,目前正在筹建中......

6月19日,记者从南充质量技术监督局获悉,南充市正在筹建2个国检中心和1个省检中心。其中,茧丝绸国检中心和燃气发动机国检中心正在边申报边筹建;四川省食醋(调味品)监督检验中心已选址在阆中市工业集中区。

近年来,南充市狠抓产业发展,现已基本形成石油化工、丝纺服装、汽车汽配和食品加工四大产业集群。曾经作为南充支柱产业的丝绸产业,在我市现已拥有丝绸企业百余家,茧丝绸总量居全省第一。

东风南充汽车有限公司拥有6项国家专利技术,是燃气发动机装置国家标准起草单位和国家燃气汽车标委会的委员单位,去年生产燃气发动机9000台,生产燃气整车2000辆。目前东风公司总部已决定,将燃气发动机的生产基地建在南充,“十二五”将达到燃气发动机年产3万台、燃气整车1.5万辆的生产能力,将带动与之匹配的零部件产业的发展。

根据南充产业发展态势,为占领技术高地,南充市正在申报和筹建茧丝绸国检中心和燃气发动机国检中心。

南充质监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南充市茧丝绸国检中心和燃气发动机国检中心建成后,南充将成为全国第五个建立国检中心的城市,成为西南地区唯一一个建立国检中心的城市。南充的燃气发动机国检中心将是“全国唯一”。“燃气发动机国检中心建成后,将以南充为燃气发动机国检最高标准。”该负责人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四川省食醋(调味品)监督检验中心也正在筹建中。该中心建成后,作为一个完善、公正、专业和权威的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将承担阆中及全省各大醋厂产品质量的鉴定、检测工作,完成阆中食醋总砷、铅、黄曲霉毒素B1、食品添加剂和致病菌等关键技术指标的检测。同时满足从制曲、原辅料、食品添加剂、食醋产品、食醋包装物等全过程的分析检验,并兼有科研开发、风险分析预测、预警和研发更新食醋检验方法,参与食醋产品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标准的制订和修订等,有助于阆中及全省食醋产业做大、做强和产品质量的提高。目前,该检验中心已选址在阆中市工业集中区,占地20亩,前期投入近2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