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过程管控 抓方案优化 创优质工程

2011-04-14李宏国王明光

水力发电 2011年5期
关键词:泸定边坡工程

王 辉,李宏国,王明光

(四川华电泸定水电有限公司,四川 泸定 626100)

1 工程概况

泸定水电站位于甘孜州泸定县境内大渡河干流中游,为大渡河干流规划22级方案中的第12个梯级电站,坝址距下游泸定县城2.5 km。泸定水电站采用堤坝式开发,属二等大 (2)型工程,枢纽建筑物主要由拦河坝、地面发电厂房、三条泄洪隧洞等组成。拦河坝为粘土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79.5 m。水库正常蓄水位1 378 m,总库容2.4亿m3,装机容量920 MW,多年平均年发电量37.82亿kW·h。概算动态投资87.82亿元。工程于2009年3月核准,2009年11月实现大江截流,计划2011年首台机组投产发电。

四川华电泸定水电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泸定公司”)在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和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领导下,以 “两优一高三达标”为建设目标,秉承 “高、严、细、实、新,安、快、好、省、廉”的工程管理理念,牢固树立价值思维理念,贯彻基建为生产服务、基建为经营服务的方针,坚持“强业主、大监理”的管理定位,从项目的安全、质量、进度、造价、环保等方面,全方位突出项目法人的核心主导地位,创新工程管理,强化过程管控,积极开展方案优化,狠抓工程安全和质量,科学、合理控制工程进度和造价,争创国家优质工程。

目前,工程建设土建及机电安装正处于发电前的冲刺阶段。截至2011年3月底,大坝已填筑至1 375 m高程,引水发电系统结构混凝土施工完成设计量的88%,第一台发电机组正在盘车,第二台机组定子已调入机坑,正在组装转子,第三、四台机组按计划有序推进,辅机系统全面展开。累计完成混凝土浇筑125万m3,钢筋制安7.1万t。

2 夯实安全基础,创建本质安全型工程建设环境

安全是工程建设的第一要务,同时也是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基本前提,泸定公司时时刻刻将“以人为本”作为安全工作的准绳,充分发挥业主安全管理的主导作用,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隐患排查,全面落实防洪度汛方案和防地质灾害措施,确保了工程安全度汛和安全文明施工。

2.1 建立健全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力度

树立 “安全是第一责任、安全是第一工作、安全是第一效率”的安全工作理念。大力推进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强有力的安全文化渗透,使建设者真正把安全的行为准则贯穿和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做到 “安全第一,我要安全”。

严格执行岗前安全教育制度,考核通过后才能进行现场施工;特殊工种必须做到持证上岗,并定期检查考核;加强高危人群安全教育培训力度,坚持 “班前五分钟”教育,通过培训考核和大量安全标语的时时提醒,切实提高参建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促进作业人员安全技能水平的提升。

2.2 积极开展方案优化,促进安全施工

积极开展设计方案优化工作,不仅可以节约投资,加快施工进度,还可提高工程施工可靠性,促进现场施工安全,取得安全效益。

根据模型试验成果,延长2、3号泄洪洞洞身段,使得边坡最大开挖高度由原设计的187 m降为145 m,既有利于高边坡稳定,又降低了高边坡施工风险。3号泄洪洞出口消力池抬高3 m,减少了边坡切脚深度,为尽快浇筑结构混凝土创造了条件,促进了施工作业安全和工程安全。318国道改建工程施工中,根据现场实际地质条件和库区地形特点,用桩基托梁方式取代原设计大面积边坡开挖或填方形成路基的方案,尽量保留了原始地形边坡,有效减少了施工安全问题,同时提高了抗震性。

2.3 安全设施配置齐全,安全措施切实有效

充分发挥业主安全管理主导作用,坚持 “方案安全就是最大的安全”的理念,强化安全技术方案的审查,督促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力求做到本质安全。严格督促施工单位搭设施工安全通道、混凝土浇筑平台等安全保障设施并对其进行专项验收;日常巡检中要求施工场地 “临边有栏、孔洞有盖”,做好水平、垂直、交叉的 “三位一体”保护体系。

以文明促安全,提升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水平,做到防患于未然;狠抓管理细节,使施工人员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提高现场工作人员素质和安全文明施工氛围,消除安全隐患。

2.4 坚持现场督察,排查隐患

安全工作需要天天抓、时时查。业主、监理、施工单位三方联合加强现场巡视力度,监督检查并及时协调解决现场日常的安全文明施工、防火防爆、施工临时用电、交通、机械安全管理以及生活卫生、环境保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重要部位、重大危险源管控专项专抓,严明安全管理条例,提早发现并及时消除各类隐患。

3 重过程监控,层层严格把关,争创优质工程

坚持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科学严谨,精益求精”的质量方针,围绕 “确保高水平达标投产,争创国家级优质工程”的质量目标,不断完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监督体系和质量管理制度,确保质量监督全面覆盖。截至目前,泸定工程单元、分项、分部工程验收合格率100%,主要单元工程优良率达90%以上。泸定水电站创造了多个质量亮点如 “调压室开挖与支护”、 “厂房清水混凝土排架”、 “特大型隧洞混凝土衬砌”等,实现了工程实体质量的有效控制,得到了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监督总站、中国华电集团公司达标投产检查考评专家们的充分肯定,多次被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授予基建管理先进单位。

3.1 创优理念贯穿工程建设全过程

工程建设质量好坏与业主对待质量工作的态度息息相关,泸定公司从建设开始就以达标创优作为质量管理工作导向,制定了 《泸定水电站工程质量创优策划方案》和 《泸定水电站工程达标创优工作策划方案》,并把达标和创优工作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一直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追求卓越、宏观规划、细微着手、认真落实,重视过程质量控制,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处于不断提升、良性循环的状态。

3.2 提升施工队伍素质,从源头抓好质量

施工作业队伍是建设的主体,其素质是工程质量的基本保障。从工程开工就严格执行 “主要施工作业队伍进场考核制度”,施工单位在引进协作队伍时,泸定公司联合监理要对其进行考核,即了解该队伍是否有相应工作经验;内部的管理是否到位;责任心、作业水平等能否胜任相应工作,以便让有实力、信誉好的队伍进场,从源头上保证工程质量的可控性。

3.3 狠抓 “三检”制度,强化过程控制

电站建设的每一个单元工程都是施工工艺流程“堆叠”的产物,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对整个单元工程的质量造成影响。因此,在严格执行三检制的同时,强化了工序验收制度,本工序验收合格后,才允许进行下步工序作业,发现问题在过程中解决,避免因后续返工延误工期、影响质量,杜绝积重难返。泸定公司工程管理部门坚持开展质量日巡检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跟踪督促整改落实。

实行 “项目经理验仓制”,每月第一周由业主、监理主要负责人与施工单位项目经理一起参与混凝土开仓验收,以高层的管理力量强化质量控制,提高作业人员质量意识。同时根据工程建设不同阶段的施工特点,对施工单位的 “三检”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提升技能,稳固工程施工质量。

3.4 严格执行质量考核,建立质量预警机制

大力推行质量缺陷自查自纠制度、质量亮点与缺陷曝光制度,做好工程质量工作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开展 “质量月”活动和 “样板施工工区”评比活动,引导在施工单位中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制定质量经济考核制度,严格执行奖惩,以激励机制增强施工单位对于工程建设的热情,以严惩告诫勿触质量这根高压线。

建立工程质量检测预警制,对照规范或设计要求,对原材料及成品检测结果制定了多级警戒值,设定了 “关注警戒值”、“高度警戒值”,将 “合格”与 “不合格”一级控制调整为多级控制,掌握变化趋势,提前控制,保证工程建设质量过程受控在控。

4 加强进度控制,保证工程有序推进

4.1 大力开展方案优化,积极应用新技术

组织设计单位开展多项卓有成效的方案优化工作。通过调整大坝的坝轴线角度,缩短了坝轴线长度,减少了大坝填筑量;采用坝体压重方案替代大坝基础高压悬喷和振冲桩的处理方案,既降低了大坝建设费用,又缩短了大坝施工工期;右岸布置的三条泄洪洞优化为两条,大大减少了直线工期,降低了施工干扰;右岸泄洪洞出口位置通过模型试验,分别延长2、3号泄洪洞洞身段60.65 m和30 m,使得边坡最大开挖高度由原设计的187 m降为145 m,减少了较大的开挖和支护工程量;1号泄洪洞经过模型试验将出口尾水扩散式消能调整为收缩式消能,3号泄洪洞出口消力池抬高3 m,简化了消能工体形,从而降低了施工难度;通过数字模型计算成果分析,优化调压室体形,调压室开挖量减少了6万多m3,开挖工期也大大缩短。

注重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不仅保证了工程质量,还有效地提高了施工速度、缩短了工期。采用冲击反循环钻机、卡键直顶式拨管机等新设备,二期槽段主孔与一期槽段同时施工等新工法,仅用5个月时间就完成了深厚覆盖层2.2万余m2的110 m级防渗墙施工,打破了国内纪录;利用中子无损技术,不仅检测出了蜗壳脱空范围,还检测出了脱空深度,为指导施工保证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积极探索超大直径 (开挖直径17 m、衬砌后直径15 m)圆形长引水隧洞混凝土衬砌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总结了 “软搭接”工法,做到了过流面光滑平整、底拱与边顶拱无缝连接;为了解决特大型洞室混凝土洒水养护困难的问题,研究使用了简便易行的手摇式移动喷水养护台架并在全工地推广。

4.2 统筹安排,细化节点,紧密跟踪

以工程总进度计划为主线,统筹安排各项工作,尽量减少施工干扰;抓住重点和关键项目,加强协调落实,进一步分解、细化节点目标到月、周、日,充分发挥 “日效益”。加强过程监督,实时掌握现场人员和设备的投入情况,保证资源配置满足施工需求。

紧密跟踪设备制造情况, “监” “催”并重,确保设备及时到货;实时掌控主材市场供应形势,确保不因材料供应影响工程建设进度。

4.3 建立信息沟通交流渠道,出现问题现场及时协调解决

积极创造设计与施工单位之间沟通、交流的环境,组织监理、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参与设计变更和优化过程,使设计方案更加切合实际,施工成果更好体现设计意图。

对控制性项目及重点、难点部位坚持日生产现场协调会,每天、每周末泸定公司内部召开例会,每月末由泸定公司组织参建各方召开综合月例会,及时协调解决制约工程进展的技术方案及外围因素等问题。

4.4 奖惩并举,保证关键线路

建立工程建设激励机制,制定节点考核制度,严格兑现奖惩,通过合理、有效的激励,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参建单位的积极性、主动性。强化主线工期项目的组织协调,积极推动非主线工期项目均衡施工,梳理各个标段的施工计划,倒排工期,滞后的协同监理、施工单位制定详细的赶工措施,千方百计确保关键节点工程目标的如期实现。

5 方案优化节约投资,多措并举控制造价

泸定公司积极践行价值思维理念,在保证工程安全、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抓好方案优化工作,多措并举降低工程造价。

(1)优化调整设计方案,降低工程造价。组织设计单位积极研究优化方案或调整措施,在电站可研及技施阶段提出和实施了多项优化方案,不仅推动了工程进度,更是大大节省了工程造价,经初步计算,方案优化已节约工程投资近3亿元。

(2)规范招投标,严格合同管理制度。严格执行 《招投标法》及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相关管理办法,力争合同价格合理低价。严格招标文件编制,认真研究合同条款,有效规避法律风险;施工中标价均低于概算;加强合同管理,注重合同实施过程中的预测、控制及管理,严格新增、变更及索赔的审定。做好合同结算工作,目前已完土建工程标段的结算投资均能控制在概算投资内。

(3)创新资金管理,努力降低融资成本。通过大型设备款办理银行承兑汇票,严格控制存量资金,并使用项目技援贷款等多种有效手段。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争取项目贷款优惠条件,节省运营期利息,通过多种有效手段大幅节省筹资成本。

(4)注重市场调研,严控主材供应价格。加强市场调研和分析,实时跟踪市场动态,把握每天市场行情,努力降低工程建设主材的采购价格。钢筋、水泥、钢板采购均低于概算。

6 切实落实环保“三同时”,创建优美和谐工程

严格执行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环保 “三同时”要求,以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创建绿色环保电站”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宗旨,明确 “优秀设计、严格实施、高效投运”的环保管理目标,变 “要我保护环境”为 “我要保护环境”。工程开工就编制了 《泸定电站环境保护 “三同时”实施方案》,通过了专家审查,并作为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内部范本,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6.1 以 “三同时”为指导,全面开展环保水保工作

公司积极探索和创新水电建设环保 “三同时”工作,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同环保监理一起加强环保、水保监测工作,规范施工现场环保 “三同时”管理,严格按照环评报告书及批复意见,切实落实各项环保措施和环保设施建设。建立生产废水处理系统、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各1套,建造沉淀池4座;建立混凝土罐车集中清洗点;县环卫队统一收集处理生活垃圾;渣场严格按照 “先挡后弃”有序堆渣,工程水、声、气、渣等均得到了较好控制。

6.2 专项专抓,成果显著

突出工程环保重点,加强生态景观恢复,结合泸定自然和人文景观,超前做好植被恢复和景观总体规划设计,并根据现场条件分期实施,一期绿化工程已实施完成,目前已累计栽植树木5.3万株,植草2.6万m2。泸定水电站鱼类增殖站目前土建施工已全部完成,即将投入运营,为大渡河珍惜鱼类物种提供生存保护的 “第二”家园。

以方案优化为手段尽可能减少环境破坏。右岸泄洪洞延长洞身大大减少出口边坡开挖,尽可能地降低了对边坡植被的破坏;318国道改线工程中大量采用桩基托梁取代大面积的边坡开挖,既保留了原始地形边坡,有利于边坡稳定,又在最大程度上减小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7 结语

在泸定水电站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领导重视、机构健全、各方责任明确,工程建设安全、质量、进度、投资、环保均实现了可控、在控。

2011年是泸定水电站实现投产发电目标,逐渐由基建步入生产运营的关键之年。泸定公司按照“两优一高三达标” “争创国家级优质工程”的建设目标继续抓好各项工作,进一步提升基本建设管理水平,在确保按期实现蓄水发电目标的同时,为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全面完成2011年 “1234”目标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泸定边坡工程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边坡控制爆破施工
泸定水电站坝基帷幕渗漏分析及灌浆技术研究
水利水电工程高边坡的治理与加固探讨
子午工程
基于SLOPE/W的边坡稳定分析
基于不同软件对高边坡稳定计算
工程
工程
H9000计算机监控系统在泸定水电站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