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齐河黄河防凌形势及对策

2011-04-14李照民聂伟杰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11年8期
关键词:齐河险工冰凌

□ 李照民 刘 岱 聂伟杰 王 芳 王 辉

一、齐河黄河概况

齐河黄河地处黄河下游左岸,隔河与济南市相对,上接聊城市东阿县李营险工,下连济南市天桥区赵庄险工21#坝,河道全长63.4公里,纵比降约为万分之一,设计排洪能力11000立方米/秒,呈西南东北流向,流经马集、赵官、胡官、焦庙、祝阿、晏城6个乡(镇),属典型的弯曲型窄河道。河道特点:一是河道上宽下窄。南坦险工以上河段,对岸不设堤防,河道宽4~7公里;南坦以下河段,两岸均有堤防控制,堤距0.7~1.5公里,河道最窄处仅有444米,是黄河下游窄河段之一。二是地理重要,险工多。我县所辖堤防是华北平原的门户,一旦决口,危及京津以南广大地区的安全。险工工程长度占堤线长度的41.95%。三是临背悬差大,“二级悬河”之势进一步加剧,防凌形势十分严峻。

二、凌汛的成因

黄河下游凌汛主要有三个成因。一是下游上段河道气温高,下段河道气温低。黄河下游河道自兰考东坝头转向东北后沿程纬度不断增高。东坝头以上的河南河段地处北纬34°50′,河口入海处为北纬38°10′, 两地纬度差3°20′。气温悬差一般在5℃左右,个别年份达10℃以上,如1957年1月18日北镇日平均气温较郑州低 15℃。气温的差异导致下段河道比上段河道封河早、开河晚、冰盖厚。因此,每临寒冬,黄河下游河道自下而上陆续封河;次年春初解冻则自上而下。由于气温上暖下寒,往往上段河道已解冻开河,冰水齐下,而下段河道却依然固封,使来水来冰不能顺利宣泄而壅塞,形成冰桥冰坝,迫使河道水位急剧上涨,形成凌汛。二是河道上宽下窄。黄河下游两岸大堤的堤距从河南河段的10~20公里逐渐缩窄到1~2公里,最窄处尚不足0.5公里,而河流主槽也相应地上宽下窄,这就导致封河期上段河道的槽蓄水量一般较下段河道多,加重了开河时下段河道的泄洪负担,又因下段河道槽窄弯多,增加了大块流冰卡塞壅水的机遇和凌汛对堤防的威胁。三是凌汛期内上游来水不稳定也加重了凌汛威胁。其表现在相同气温条件下,凌汛初期流量小就会早封河,且冰盖低,冰下过流能力小,若后期来水量加大,则宣泄不畅而壅水。河道稳定封河后,一旦上游来水有较大幅度地增长,就会在气温尚低、冰质较强的情况下出现被迫开河的严重凌汛。综上所述,黄河下游河段上下气温的差异是产生凌汛的根本原因,而河道上宽下窄及冬季上游来水不稳定则是加重下游凌汛威胁的重要条件。

三、齐河黄河防凌形势

(一)河道主槽排洪能力较小,易发生漫滩。由于黄河水少沙多,致使河道主槽淤积严重,虽经七次黄河调水调沙,主槽过流能力明显增加,但“二级悬河”的不利局面尚未扭转,河道主槽过流排凌能力仍然较低。受冰凌阻水影响,凌汛期河道水位表现较高,加上齐河黄河河道狭窄弯曲,极易卡冰封河,壅水漫滩,小凌水也可能酿成大灾害。

(二)防洪工程存在薄弱环节。齐河黄河临黄堤尚有部分堤段未达到机淤固堤标准;险工、控导工程强度不足,根石坡度陡,稳定性差;新修工程较多,未经过大洪水考验,容易出险。一旦形成“冰坝”,势必严重威胁堤防安全。北展宽工程存在很多薄弱环节,运用难度大;展宽区及大吴泄洪道内群众迁安任务重。

(三)黄河凌情预测难度大,险情抢护困难。黄河凌汛受气温、流量、河道边界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变化十分复杂。黄河冰凌规律目前尚未完全掌握,凌灾发生的时间、地点等还不能及时准确预测。另外,凌汛期间,天寒地冻,取土用料困难,抢险措施难以实施,一旦出现严重险情,威胁很大。

(四)凌汛期引黄供水不利于防凌工作。齐河黄河有引黄涵闸4处,若凌汛期间引黄供水,一旦渠道结冰阻水,将关闸断流,造成闸下河道流量突然增大,易引发“武开河”,对防凌不利,因此,凌汛期既要确保防凌安全,又要确保河道不断流,还要基本保证工农业用水,防凌调度难度很大。

(五)黄河河道内浮桥多,存在安全隐患。齐河黄河河道内现有7座浮桥,一方面影响凌洪安全下泄,容易拦冰壅水;另一方面冰凌冲击浮桥,将威胁浮桥及桥上人员、车辆的安全。

(六)防凌非工程措施不完善。一是黄河冰凌运动的规律尚未完全掌握,防凌信息化建设远不能满足防凌要求;二是由于多年未发生较严重凌情,部分干部群众产生了麻痹思想,冰凌爆破与抢险技术不够熟练,防凌物资有的品种储备数量不足、仓库老化失修严重、防汛道路路况差等问题,影响黄河防凌安全;三是防凌应急机制及处置突发事件能力不足,与实际需求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四、防凌主要措施

凌汛的防治措施是在认识冰凌演变规律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的,在实践的基础上,人们逐步认识到凌汛危害的主要原因是水不是冰。随着防凌工程的不断增加,防凌措施在理论和实践中逐步得到改进,对保证凌汛安全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一)明确防凌责任。坚强有力的领导是确保防凌胜利的首要条件。黄河防凌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防凌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逐级签订责任书,及时抓好检查落实。当发生重大险情、分滞凌洪或实施冰凌爆破时,各级防指应视情况派出工作组赴现场进行指导,按照各自的责任分工开展工作,从队伍建设、物料储备、工程防护、凌汛观测、迁安救护及凌汛抢险等方面采取措施,做好冰凌测报工作,准确、及时地提供观测数据,搞好防凌准备工作,对确保防凌安全将起到重要作用。

(二)加强防凌队伍建设。黄河防凌队伍由黄河防汛抢险专业队伍、群众队伍、人民解放军和武警支援黄河防凌部队三部分组成,实行专业队伍和群众队伍相结合,军民联防。黄河专业队伍由黄河职工组成,是防凌的技术骨干力量,担负着水情与工情测报、通信联络、冰凌观测、冰凌爆破、工程防守与抢险和群众队伍防凌抢险技术指导等任务。群众防凌队伍是黄河防凌的主力军,主要负责堤线防守、防洪工程查险、抢险、料物运输及滩区、蓄滞洪区群众迁移安置。人民解放军是黄河防凌的突击力量,主要承担重点河段、重大险情抢险,分凌闸闸前围堰、行洪障碍及冰凌爆破,及滩区群众紧急迁安救护等任务。凌汛期间,要积极组织防凌队伍,加强队伍建设,搞好防凌人员培训,提高防凌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操作能力,进行必要的爆破演练,使防凌队伍真正担负起防凌责任,提高防凌抢险水平,一旦需要,即可投入防凌抢险。

(三)加强凌情观测和预报。凌情观测是防凌的依据,是防凌工作的耳目,其目的是了解和掌握全部冰凌、气象资料,研究冰凌的发展变化。冰情观测主要是观测结冰地点、面积、冰量、淌凌密度、速度,封冻地点、长度、宽度、封冻形式、冰厚,以及冰色、冰质变化、冰堆形成的位置等。凌情严重时,适当增加观测点,增加观测次数,及时分析凌情,预测冰凌的发展趋势,及早采取防凌措施。凌情预报可增加防凌的预见性和主动性,是指挥防凌工作的重要依据。凌汛期间,密切注视天气变化,加强水文、气象观测,提高凌情预报的准确度,争取防守的主动性。加强水文站网建设,改善施测设备和技术,加大观测力度,提高预报水平和预报精度,为防凌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四)早部署早准备落实防凌预案。防凌预案是做好黄河防凌工作的重要依据。由于黄河防凌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大的凌汛灾害。黄河河务部门要结合实际,进一步修订完善防凌预案,明确责任,制定详细的防凌措施,增强防凌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沿黄各有关方面应加强对防凌预案的学习与运用,做到全面掌握、熟练运用,将防凌预案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五)落实各类防凌料物。凌汛前,黄河河务部门应对国家常备料物、防凌工器具进行检查、维修和补充,对社会团体和群众备料登记造册,落实存放地点、数量和运输方式。专业机动抢险队要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做好随时参加抢险的准备。

(六)做好蓄滞洪区分洪准备落实群众迁安救护措施。凌汛前,对北展宽区分洪分凌闸及引黄涵闸进行检修和启闭试验,做好分滞凌洪的准备。按照滩区、蓄滞洪区群众迁安救护方案,落实群众迁移安置措施。

五、结语

在今后的防凌工作中,加强领导,严格实行地方行政领导负责制,建立健全各项责任制和防凌工作制度,强化防凌意识;在防凌实践中,熟练掌握防凌业务知识,逐步认识和掌握凌汛的演变规律,积极研究防凌抢险方法,提高抢险能力;加大投入力度,逐步修订和完善防凌预案,增强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各相关单位相互配合,提高凌情的预报、测报水平,协调好防凌、发电、灌溉三者之间的关系;做好抢险和滩区群众的迁安救护与救灾准备,搞好物资、交通、通信等各种后勤保障工作。结合当年凌情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防凌措施,齐心协力,确保齐河黄河凌汛安全。

猜你喜欢

齐河险工冰凌
清唱剧 冰凌花 永远的赵一曼
卫河干流(淇门—徐万仓)治理工程剪影
——堤防险工
辽河流域主要河流险工险段统计及治理措施分析
山东齐河:倾力创建电商精品街
山东齐河黑陶工艺的现代传承研究
齐河黑陶制作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冰凌花
黄河下游治河工程空间分布的统计特征
人民治黄七十年 百年险工展新颜
“第二届山东粗饲料资源与利用大会”在山东齐河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