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震震级测定为什么会变

2011-04-14

四川建筑 2011年3期
关键词:八级震级汶川

3月13日,日本气象厅把“3·11”地震震级上调为九级。网上出现质疑,认为是福岛核电站发生爆炸,日本政府为向公众有所交代,才上调了地震震级。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地震震级的测算是根据震源激发的地震波记录,而不是根据灾情确定的。

按国际惯例和各国制定的工作程序,包括震级在内的地震基本参数报告,一般有三次,即先初报,再修正,最后是终极报告。比如2008年汶川地震的震级,初报为七点六级,后修定为七点八级,最后确定为八点零级。因此这次日本地震震级的调整是正常的。

为什么地震刚发生不久,各国给出的震级不同?这是因为各地距离震源的远近不同,接受地震波方位不同,地震波发育形态不同,因而地震台所用的计算原理和公式也就不同。特别是特大地震的震级遇到“震级饱和”问题,就是地震大了,计算出来的震级不跟着大,因此要采取特殊办法处理。像最近汶川、智利、日本的几次八级以上巨震的参数测定,要反复向社会颁布,确实是因为震源机理的复杂性造成的。甚至有些地震的测定参数,还会在学术领域里争论不休,难以达成统一意见。

猜你喜欢

八级震级汶川
“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出台 打破技术工人成长“天花板”
“新八级工”时代来了
基于累积绝对位移值的震级估算方法
云上远眺新汶川
地震后各国发布的震级可能不一样?
新震级国家标准在大同台的应用与评估
等级
想起当年的“老八级”
健康中国的汶川实践
中国地震台网面波震级与矩震级的统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