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科普创作之魂

2011-04-14李正兴

科技视界 2011年15期
关键词:银牌源泉普及

■李正兴

社会学家邓伟志曾经将科普的作用阐述为:从社会影响的角度讲,科研将永远是“银牌”,只有在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实现自身价值以后,才能是“金牌”。变“银牌”为“金牌”的首要一步是科普。

利普创作是为普及科学技术而从事的创作活动。通过创作而产生的科普作品是科技普及的源泉。要使这种源泉变成有益于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科普精品,创作者必须通过学习现代科技,开拓知识视野,深入社会生活实践,丰富创作源泉,在创新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科普作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锌宝称“创新是科普创作之魂”。这话并非过分,我国的众多有成就的科普作家,都把开拓创新作为终身努力的目标,力求实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创新已成为科普创作的优良传统。科普先驱高士其、茅以升、贾祖璋就是我们的一代宗师。

有的科普创作者说,介绍某一高新技术可以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只要是率先作介绍,不是嚼别人嚼过的馍就行。通过多年的科普创作实践,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要创新,要提倡原创性的科普作品,必须发动科研、教学以及生产第一线的科技人员积极从事科普创作工作。有成就的科技工作者,正处于当前新技术革命的最前沿,掌握着科技发展进步的脉搏。他们创作的科普作品,不仅赋予科普作品的生命力,而且还能把读者引向现代科学技术的新领域。上海科普作协前理事长陈念贻教授,长期以来以写“自传”的方式宣传自己的科研成果,他撰写的科普作品还起到了以文会友的作用。他的作品就是我们科普创新的典范。

猜你喜欢

银牌源泉普及
冬奥颁奖仪式
我的快乐源泉——书
5G手机打响“普及战”
平昌冬奥会沈阳体育学院运动员为中国代表团勇夺两枚银牌
激活写作的源泉
大地的源泉
引导发展 推广普及